首页 理论教育 摄影创作中的“三只眼睛”

摄影创作中的“三只眼睛”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摄影家L.米索内将照相机的镜头、人的眼睛和人的独创性的想象力,形象地比喻为摄影创作中的“三只眼睛”,并阐述了这三者在摄影中的位置和作用。“三只眼睛”的观点在摄影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并为业内人士所认同。作为“三只眼睛”观点的践行者,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米索内所谓的“第三只眼睛”,指的是艺术家的“富有独创性的想象力”。

吴 忠

美国摄影家L.米索内将照相机的镜头、人的眼睛和人的独创性的想象力,形象地比喻为摄影创作中的“三只眼睛”,并阐述了这三者在摄影中的位置和作用。“三只眼睛”的观点在摄影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并为业内人士所认同。笔者思考与践行“三只眼睛”观点的摄影经历,认为具象的“第一只眼睛”(镜头)和“第二只眼睛”(肉眼),都是在抽象的“第三只眼睛”(独创性的想象力)的掌控操纵下工作,并最终按照“第三只眼睛”的意志完成了拍摄。独创性的想象力是摄影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审美个性和美学理想,又称之为心理知觉定势,它决定着摄影创作的成功概率和迥然不同的作品风格。

摄影的基本工作状态,是大脑指挥眼睛通过照相机镜头来观察、选择并拍摄客观对象。镜头、肉眼、大脑这三者各有其责,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又互为递进关系。对此,美国摄影家L.米索内曾有一段形象的描述:“相机只有一只眼睛——镜头,它能记录可见世界的一角。摄影者有第二只眼睛,它能进行选择。艺术家则有第三只眼睛,它富有独创性的想象力。只有这第三只眼睛才能透视人们的内心世界。”(《国际摄影》1983年第6期,第5页)“三只眼睛”的观点在摄影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并为业内人士所认同。作为“三只眼睛”观点的践行者,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用“第一只眼睛”寻找“原生美”

“第一只眼睛”——照相机上的镜头,它是由光学玻璃构成的近似人眼的“仿生眼”。它具有物理属性方面的几个特点:

(一)直观性。透过镜头可以本然地看到一个真实的物的世界,它纤毫毕现,对万事万物既不增加也不减少,也不受人的理智、经验、习惯的干扰,是对客观世界的“近似复写”,呈现出自然的质感。

(二)局限性。镜头的取景器是一个长方体的框形的视觉空间,人们透过镜头看到的世界仅仅是局限在这方框以内的景物,是客观世界的一角。镜头可以随心所欲移动,但是最终定格的依然是方框以内的景物。方框是摄影人的创作平台,摄影人只能在这方寸之间施展自己的身手。

学会使用“第一只眼睛”是摄影创作的第一步。我们用镜头观察、审视客观世界时,要充分利用镜头的直观性,了解并规避其局限性,善于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事物深藏的‘原生美’,发人之所未发,才有可能创造出唯我独有的艺术典型。”(《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第102页)寻找“原生美”是“第一只眼睛”的职责和使命,因为能否发现事物的“原生美”,是摄影创作取得艺术突破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我们面对的大千世界,是由眼花缭乱的色彩、纵横曲折的线条、明暗高低的影调、疾缓抑扬的节奏构成的。但作为摄影人,首要的是要学会透过镜头鉴赏光线。因为摄影是用光作画,是光的艺术,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本质特征。摄影人在用“第一只眼睛”寻找“原生美”时,要把寻找最佳光线作为首选目标,“因为正是最佳的光线,造就了一幅照片”。(米索内:《你会看吗?》,《国际摄影》1985年第1期,第31页)

二、用“第二只眼睛”选择拍摄对象

如前所述,当我们用“第一只眼睛”寻找到了“原生美”时,这并不是观察世界的结束,而是整个摄影过程的一个重要起点,紧接着便进入第二阶段,摄影人用自己的眼睛,即“第二只眼睛”对“第一只眼睛”(镜头)中的世界做出选择,如选择角度、选择景深、选择曝光组合等。并且这种选择是“第一只眼睛”即物理视觉和“第二只眼睛”即生理视觉在无间契合中反复多次不停地调整中获得的。这种选择已进入摄影技术层面,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每一个有摄影经历的人对它都会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再通俗一点地说,当“第一只眼睛”寻找发现了“原生美”时,“第二只眼睛”便依据自己的审美需求对“原生美”做出取舍,这为下一步“激活自己新颖的艺术构想,按下快门蓄积了势能,这是决定创作成败的关键。”(《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第104页)

三、用“第三只眼睛”创造艺术形象

米索内所谓的“第三只眼睛”,指的是艺术家的“富有独创性的想象力”。这是西方人的说法。国内一些摄影理论书籍中则称它为摄影过程中人的“审美个性和美学理想”,或“心理知觉定势”“视觉中心”“趣味中心”等不同的名词。它不是一个具象的东西,而是一个文化的集合体,是一个精神的沉淀物。这其中汇聚了摄影者本人的学识、观念、经验、想象、禀赋、情感等,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艺术心理活动。如前所述,当镜头寻找到了“原生美”,通过肉眼又获得了“取舍美”后,摄影者就会本能地调动自己的“第三只眼睛”,即储藏在自己心理格局中特有的审美意识和具有独创性的想象思维能力,将经过“原生美”和“取舍美”加工过的影像产品,重新“塑造”成前所未见、唯我独有的能透视和表达人们内心世界的典型艺术形象。“它不再是客观存在物,而异变为艺术家主观心理的富有个性特征的‘那一个’。”(《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第108页)至此,“三只眼睛”完成了摄影创作中三个阶段的使命,单位摄影作品的拍摄过程便告结束。

“第三只眼睛”潜伏在人的心灵里、大脑里,它是摄影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慢慢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审美个性和美学理想”,因此人们更习惯称它为“心理知觉定势”。

这种心理知觉定势规定着主体审美的指向性,“任何一个摄影家都是自觉不自觉的由这种心理知觉定势引导,向着一个既定的方向运动,去观察、选择和把握要表现的对象”。(《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第111页)心理知觉定势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凝聚着人的禀赋与气质、情感与意志、行为与习惯、品格与风貌等精神要素。它是不同的文化修养(包括文化背景和专业知识)、生活积累(包括生活经历和摄影经验)相融合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表现形式上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情感性和独异性。它基本上决定着摄影创作的成功概率,决定着作品风格的分野高下。我们要想创作出优秀的摄影作品,前提是要拥有敏锐的“第三只眼睛”,这就要从加强文化修养、勤于摄影实践入手,注重建立具有良好品格的心理知觉定势,这或许是摄影人终生求索的课题。

四、“三只眼睛”是摄影创作的路标和阶梯

在剖析“三只眼睛”的运作过程时,联系我们的实践经验就会发现,具象的“第一只眼睛”(镜头)和“第二只眼睛”(肉眼),其实从一开始就是在抽象的“第三只眼睛”(即心理知觉定势或称审美个性和美学理想)的掌控和操纵下进行工作的,并且最终按照“第三只眼睛”的意志完成了拍摄。这“三只眼睛”自始至终都处于无间契合不断调整又不断上升的状态之中。“第三只眼睛”是“第一只眼睛”和“第二只眼睛”的统帅、灵魂,在整个摄影创作活动中不见痕迹地起着作用。“三只眼睛”是摄影创作的路标和阶梯,也是每个摄影人走向成熟必经的心理路程。

米索内“三只眼睛”的观点,简洁而新颖,在摄影理论界独树一帜。涵盖了艺术观察、艺术想象、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对摄影人有着启迪思维、指导创作的现实意义。从实践中看,对“三只眼睛”观点的理解和运用,直接反映了摄影人的专业熟练程度和艺术创作能力,也是向艺术创作的自由王国迈进的必由之路。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从发现“原生美”到获得“取舍美”再到艺术作品的产生,这在有的摄影大家只是几分钟、几秒钟的事情,而有些人却要花费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都未必能如愿以偿。这并不是说这其中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恰恰说明摄影同其他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一样,都有其内在的创作规律,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艰苦细致的实践摸索和理论修养,才能一步一步走上成熟的创作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