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乡的杨梅

家乡的杨梅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看到那些个头不大、红彤彤,极像硕大杨梅的杨梅粿时,我就自然想起儿时在特定的日子常吃的这种点心。浦江有这样的民风:凡家中办喜事,或是逢年过节,家庭主妇都会花工夫做上一些杨梅粿。因为那次的杨梅粿,是专供送回头礼用的,母亲也就做得特别上心。可是嘴里的口水、肚里的馋虫使得我们直到赖到氤氲的杨梅粿香气四溢,也未曾挪开半步。家乡的杨梅粿,母亲亲手制作的杨梅粿,儿时常吃的杨梅粿!

一次回老家,去菜市场转一圈,看到市场里有一家浦江县著名传统点心的专营店,里面有各色百年历史传承的点心:杨梅粿、米筛爬、刀切粉皮面、荞麦面、豆腐皮等。看到那些个头不大、红彤彤,极像硕大杨梅(故而得名)的杨梅粿时,我就自然想起儿时在特定的日子常吃的这种点心。浦江有这样的民风:凡家中办喜事,或是逢年过节,家庭主妇都会花工夫做上一些杨梅粿。因此在儿时,我常吃这种点心,或是妈妈亲手做的,或是邻居、亲戚送的,吃得多了,对这种点心的记忆就格外深。一看到那市场上有现成的出售,就想买几只回家,让孩子们也分享一下我儿时的记忆,并且会郑重其事地告诉孩子们,这是正宗的浦江传统小吃。

不知是人老口味的改变,抑或是现在制作的杨梅粿工序不同,我怎么也找不回母亲在我小时候做的杨梅粿的记忆:糯糯的、糍糍的、香香甜甜的,外头均匀地粘着色泽红亮的糯米粒,外观诱人,口感一流。说起制作方法,在我的记忆里,我妈妈她们那一辈的妇女,都有一种秘而不宣的材质配比和工序。首先是选食材——糯米粉(以当年的新糯米磨的为好)和粳米粉;其次是配比:两种米粉的比例,如果要糯一点,就是二比一,硬一点就是一比一。可这个比例,母辈们都不肯轻易示人的,几乎每个主妇都有自己私家配比,我说的也只是自己的猜想。记忆中只见母亲小心地称着两种米粉的重量,一起倒在钵头里,一边徐徐地加温水,一边用手调和,湿度完全凭经验掌握。温水太烫或太凉都不行,都会影响口感。米粉团要是太湿,就不易成型,太干了,又容易皴裂:一切都靠制作者的手感。再把米粉团放在蒸笼里面蒸熟。这种蒸笼不像蒸包子用的,而是一种木桶状的、用竹编的蒸架做桶底的特制蒸笼。把熟粉团倒在大钵头里,趁着熟米粉团还冒着烫手的热气,母亲手沾点冷水,不顾烫手,赶紧用手揉搓、擀捏成大大的一团熟粉团。把熟粉团分成鸭蛋那么大小的一个个小团,搓成圆形,在中间用手指挖个圆孔,将早就调制好的红糖芝麻粉(现在多用白糖了)的馅子塞进去,封上口子,再搓一会,使之更圆。此时,把早在前一天就用红色食用色素染过、浸透、色泽鲜艳的生糯米,放在圆形的小匾筐里;把一个个还散发热气的粉团,倒进小筐,轻轻翻滚、挤压,使红红的生糯米均匀地粘在上面。这道工序也有颇高的技术含量:用力不够重,米粒粘不上去;太重了,红米嵌得过深,影响美观,体现不出杨梅般的质感。放入蒸笼之后,用旺火一气烧熟。何时可以出笼,也全凭感觉经验。吃过这种点心的人,都知道刚出笼的杨梅粿味道最好、颜色最靓、嚼劲最足,吃了满嘴留香。

记得吃杨梅粿印象最深的一回,是为大姐办定亲酒的那次。因为那次的杨梅粿,是专供送回头礼用的,母亲也就做得特别上心。前一天,早早把食材准备停当:粳米粉和糯米粉、红糖和芝麻加上适量干桂花调制成的馅子等。看着母亲将半成品的杨梅粿放入蒸笼里开始蒸煮,我和弟弟就像两脚被粘在厨房的泥地板上似的,半步也不曾离开,急不可耐地等着出笼那一刻。母亲嫌我们姐弟俩碍手碍脚,已经几次要我们离开。可是嘴里的口水、肚里的馋虫使得我们直到赖到氤氲的杨梅粿香气四溢,也未曾挪开半步。眼看着出笼了,深爱我们的母亲,也早知道我们的心思,将热气腾腾的两个“刚出笼”的,夹到碗里,嘱咐我们姐弟上前半间屋子去吃。我们哪顾得上是否烫嘴,“二一添作五”“三下五除二”地就趁热吃光了,到底是那次杨梅粿特别好吃,还是特别感谢母亲照顾我们的馋劲、及时满足我们的口福,真的已经说不清楚了。

家乡的杨梅粿,母亲亲手制作的杨梅粿,儿时常吃的杨梅粿!家乡的味道,母亲的味道,儿时的味道,永远最甜、最糯、最能在齿颊中留下余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