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生活的真情实录

农村生活的真情实录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是位女青年竹林写的。有的说,作者有正视现实的勇气,真实地描绘了农村的生活风貌。《生活的路》,是描写农村真实面貌和知识青年生活经历的故事。文艺创作,要力求真实,而感人的作品,真实性是比较强的。作品描绘我国的农村生活,是真实可信的。小说写了娟娟在生活道路上的艰难而痛苦的跋涉。他为了和崔海赢之流斗争到底,甘愿牺牲自己和娟娟的真情。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是位女青年竹林写的。作者大胆地面对现实,按生活本来的严峻性描写生活,于常规中见深刻,全无僵气,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好作品。这部书稿一问世,众说纷纭,引起了剧烈的争论。有的说,作者有正视现实的勇气,真实地描绘了农村的生活风貌。有的说,这部书表现了社会的阴暗面,是抹社会主义黑?那么,究竟如何正确评价这部小说呢?

《生活的路》,是描写农村真实面貌和知识青年生活经历的故事。这部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却能使人一口气读完它,读了之后,能够产生一种激情。为什么呢?我想,这部作品揭示了农村触目惊心的斗争,并通过娟娟在生活道路上一段坎坷不平的经历和最终悲剧性的遭遇,使我们看到了迫害知识青年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文艺创作,要力求真实,而感人的作品,真实性是比较强的。那么,这部小说的真实性又有些什么特点呢?

我在读这部小说时,就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这场生死搏斗的风浪之中,思想的急流,也随着汹涌澎湃的浪潮一起翻腾。我想,若作者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件,或对这些事没有深刻的了解,是难以如此逼真地勾勒出这幅令人震撼心弦的农村真实斗争图画的。

作品描绘我国的农村生活,是真实可信的。贪污淫暴的崔海赢当上了虎山大队支书后,农民们虽勤奋劳动,生活仍很艰难,不是为了一分钱而死了一家人吗?乡亲们为了活下来,拖儿带女背井离乡。家庭遇到不幸的农业科学家的女儿、善良而柔弱的知识青年谭娟娟,为了获取一张上大学的表格,被奸污以至付出了年轻生命的沉重代价。立志务农的大学毕业生梁子,因被诬陷,受批挨斗;坚持真理的老支书被靠边站……这些令人悲愤的场面,不就是“四人帮”肆虐下广大农村的真情实况吗?我感到,这部小说有所突破,就在于它在歌颂决心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有志青年的同时,敢于提出一些较为深刻的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也唤起了人们并没有忘却的那个风云变幻的动荡年代的记忆。

真实地反映生活,应是对生活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对生活有正确的认识,深刻的理解,然后高度集中、提炼、概括,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本质。如果说这部小说有一定深度的话,是它并不单纯地追求故事的曲折离奇,是在情节的发展中,着力刻画了两个不同性格和命运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娟娟,另一个是梁子。

小说写了娟娟在生活道路上的艰难而痛苦的跋涉。她爸爸在“文革”中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和“特务”之后,她在上山下乡运动中,与父母不辞而别,到了农村。与她一起下乡的男友张梁(小梁子)被推荐上了大学,其他“战友”都陆续离开了农村,而唯独她,由于出身不好在山沟里默默地待了8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农村世事的了解,她不愿把青春埋没在这穷山沟里,朝思暮想离开这里,不免有些趋炎附势之举。娟娟想远走高飞时,作者运用细腻逼真的手法,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她当时的心理活动:支部书记会向她要什么?是茅台酒?是上海牌手表?还是的卡衣服?她想得很细很多,而最后的想法是:不管支部书记要什么东西,只要她能够凑钱,买得起,她就给;即使把自己的行李卖掉也情愿。这些地方写得特有生活气息。娟娟没有料到,这个所谓支部书记,要的是她的身体……

接着一章,作者用了这样的题目:《死去的灵魂》,就是说,从那以后,娟娟在灵魂上已经死了,仅仅这个提法,这个题目,就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而独到的感受,发人深省。娟娟经历了种种屈辱、打击无法活下去时,她写了封遗书给梁子,这封信写得撼人心灵,让人流泪。娟娟竟说出了“向亲人、向社会控诉”,“寻找永久的解脱”的话!这些,表现了作者在这个被毁灭的人物身上,倾注了满腔同情。据作者说,她是流着泪写完这个人物的。

小说在写梁子时,笔墨不如写娟娟那么酣饱,但仍是知青中的一个典型。梁子是个有理想的正直青年,经历过贫穷的农村生活,也立志和农民一起去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几次放弃了招工的机会。大学毕业后,他又毅然回到虎山大队。梁子和贫下中农的一次次努力、斗争,并不能摆脱落后、贫穷面貌,还眼睁睁看着幼小的淑孩重蹈小福子的复辙,为了一把糊口麦子丧了命。他为了和崔海赢之流斗争到底,甘愿牺牲自己和娟娟的真情。当梁子对自己未能挽救女友而悲痛气愤,喊着娟娟的名字而落泪时,他下定决心,非要改变这种可怕的情况不可。在梁子身上,我们看到了奋发向上的精神和不畏强暴的勇气,也看到了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梁子的形象还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在精心塑造娟娟、梁子这二人物形象的同时,作品也塑造了一批正面的人物,其中小李子、大憨、老支书等,形象生动,性格鲜明,他们的斗争业绩,可歌可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这部小说还突破了以往描写农村题材的框框,使人厌烦的地主、潜伏特务的破坏,富农捣乱,上中农动摇等陈旧结构形式,把打着共产党员的招牌的支部书记,作为反面形象。小说写这样一个人物,的确是有点勇气和胆识的。崔海赢是个有力量的反面人物,一个蜕化变质的土霸王。作者在写这个人物时,没有简单地加以丑化,而是随着情节逐步展开,一层层予以揭露。他调子唱得高,凡事“左”三分,池恒、江天等文章篇篇读,《红旗》杂志不离手,善于看风使舵,他讲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偷换水泥,盗窃救济粮款,奸污娟娟,陷害梁子,以至最后为了搞垮一个老支书,不惜以全村人的生命、财产作为赌注,成了一个谋财害命的罪人,小说深刻揭示了其残酷本性与丑恶灵魂,塑造了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反面形象。

这部小说,不论写人写景,都很纤巧细致,独具匠心。读之如行云流水,明丽天然。书中有许多精辟的警句,诗情与哲理交融,使你不禁常常掩卷深思,回味无穷。小说出版后,很快引起了读者和文艺界的重视。早在1979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举行的中长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茅盾以赞美的口吻谈到这部小说时说,从提纲看,它写得好,写得深刻。他预料这部小说出版后,会受到读者的欢迎。实践证明,茅盾的话是对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韦君宜也充分肯定和赞扬了这本书,热情地写了推荐文章。这部被称为“知识青年第一声呐喊”的小说,载入了中国当代文学史册。小说第一次印刷十万册,即销售一空。

这部小说是位年轻的姑娘竹林写的。是什么原因引起她的创作冲动?她说:“我想为我年轻的朋友们说几句真心话,也为人生的道路上给我真诚的爱和温暖的许多善良贫困的农民说几句贴心话。”创作这部小说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她原是上海市市西中学66届初中毕业生,在安徽省凤阳县插队落户6年,当过农民、赤脚医生等,经历了艰苦、曲折的生活,于1978年7月调到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她的父亲是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的教师,从小受家庭熏陶,酷爱文学。几年来,她把几乎是全部的业余时间和精力,倾注在这部小说上。她的这种坚忍不拔的事业心,得到了许多人和领导的支持鼓励。上海、北京、安徽文艺界的一些领导,热情鼓励她努力创作。许多知识青年得知她在写一部反映他们真实生活的作品,也很高兴,常常来看望她,成了小说的第一批读者。

这一切,都给作者以极大鼓舞和鼓励。她深深感到,要对他们负责,对生活负责,就非说真话不可。就这样,在3年的时间内,作者利用晚上和节假日的业余时间,专心写作,反复修改,终于完稿了。她以正视生活的勇气面对压力,毅然把稿子寄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个社的现代文学编辑室负责人、长篇小说《昨天的战争》作者孟伟哉,一个通宵看完了这部小说的原稿。他对这部写得相当真实、有深度的作品,不禁拍案叫好,充分肯定了这位女作者正视生活的勇气和表现生活的能力……小说终于取得了成功。

创作《生活的路》的同时,竹林还挤时间写了一些短篇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品。她写的《老水牛的眼镜》,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看了,亲自给她写信,给予较高的评价。不久前,作者已调到上海作家协会主办《上海文学》编辑部工作。同时,她还准备写一部反映二代知识分子不同遭遇的长篇小说。我祝愿她早日写成,以飨读者。

(1980年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