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树·草·花

树·草·花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设武汉山水园林城市是万民拥戴的造福工程,绿化则在这项工程中占有核心地位。绿化当然离不开树木花草,但在整体部署上应有一个合理思路。绿化包括植树、种草、养花。树,主要指乔木,是植物中绿叶产量最高的一类。但浅草毕竟无力取代大树的功能,理所当然应坐第二把交椅。花,主要指小型的花卉,像梅、樱、桂等则可归入树一类。

树·草·花——小议武汉绿化

建设武汉山水园林城市是万民拥戴的造福工程,绿化则在这项工程中占有核心地位。绿化当然离不开树木花草,但在整体部署上应有一个合理思路。

武汉有三大特点:一是特大城市,二是正在加速发展的城市,三是夏季酷热的“火炉”城市。以上三个特点应是形成我市绿化思路的基点。我们既要学习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又要切合自己的特点,避免盲目模仿,更不宜打乱仗。

在城市建设中,绿色植物至少有三项伟大功能:第一,减轻污染、净化环境。植物是城市的“肺”,其吐故纳新的功能对一切城市都是重要的,对武汉这样正在大兴土木的特大城市尤其重要。第二,调节气温和湿度。当今的城市,在温室效应与热岛效应的夹击下已经喘不过气来了,幸好有绿色植物这张“皮肤”帮忙缓解,而像武汉这样的“火炉城”更不可少。第三,美化环境、娱人心目。这是现代化城市的高要求,同样少不了植物。三项功能不可分割,但应有一个合理的配置。

近年来本市对绿化做了大量工作,面貌日新月异。但似乎把美化放在了首位,而把净化和调温放在较次要的位置。在广植花木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为何绿阴反而不如过去?炎炎夏日,人们走在大街和广场上,头顶骄阳,足踏烫地,真正有如“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即使面对万紫千红,恐怕也无心欣赏吧!对比之下,像磨山和某些高校那种绿阴遍地的场所,便成为广大市民心向往之的胜地了。

这就写到正题。绿化包括植树、种草、养花。树,主要指乔木,是植物中绿叶产量最高的一类。高大浓密的树冠,在输送氧气、吸收废气、过滤灰尘、遮蔽烈日、夏季降温、秋冬调湿、减弱噪音、栖息禽鸟诸多方面,均对维持城市的生态有无可比拟的贡献,在绿化中坐第一把交椅当之无愧。在我曾经访问过的一些国外城市中,绿化印象最深的是德国波恩,整个市区犹如一片绿海,掩映着幢幢建筑物,走在街上有身处公园的感觉,够得上一流的山水园林城。日本东京就不同了,可说是一片密集的钢骨水泥,与山水园林似乎沾不上边,然而可能也正因如此,他们更看重植树。我去过一所公园,一进门绿色扑面相迎,数顷园区布置得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有如沙漠中的绿洲,足以让市民在奔忙之余赏心悦目。至于国内,北京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两侧的多层林带、南京大街上浓荫夹道的法桐,也都在“树”字上做文章。草,是指人工铺植的草皮,当然不是指荒芜杂草。草皮可说是一切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其最大功能是覆盖浮土,防止污染道路和空气。若是整个市区都没有暴露的泥土,人们一星期也不用擦皮鞋,肺里少吸进多少尘土?至于如茵绿草在保持水土、保护堤岸以及增加美感等方面的功劳还有很多。但浅草毕竟无力取代大树的功能,理所当然应坐第二把交椅。花,主要指小型的花卉,像梅、樱、桂等则可归入树一类。一所城市四季皆花,万绿丛中点点红,实足令人心仪神往。但种花主要为了赏心悦目,就维护城市生态整体上看坐第三把交椅比较适宜。如果到处大搞花坛,挤掉了绿色宝地,那就不切合城市绿化的根本需要了。所以我主张在绿化思路上按“树—草—花”而不是“花—草—树”的位序,整体配置,相得益彰。

(原载《长江日报》,1998年4月1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