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评家查阅了《全唐诗》《全宋词》,发现唐诗涉及“清明”等农历节气内容的有三百三十五首,宋词则多达五百二十首。但无一人全写二十四节气的。古代大体如是。近现代不详。
当代,据孤陋寡闻的我所知,苇岸的散文诗集《大地上的诗情》写过,汤松波的组诗《二十四节气》写过。
萍子的《我的二十四节气》,则自有个性,别有新意。
萍子的诗歌研讨会,她自己选定在春分那天举行。春分过后,白天将比黑夜长,未来将比过去多。那天,她穿了件红衣。正是桃花绽放的季节,她如一朵桃花绽放在她的研讨会上。萍子的人气旺,那天到了许多人,诗人兴会在春天里。
是第一次为萍子开研讨会,涉及她已出版的两本诗集和近作《我的二十四节气》。1993年的《纯净的火焰》和2009年的《萍子观水》,我都曾为之作序,想说的都已在序中说过,可以不再说。萍子仍要我为《我的二十四节气》写序,我就聪明了一回,全心全意支起耳朵倾听,倾听诸位诗意的评说,以便滋养我的文字。在萍子诗歌研讨会上,我一言未发。
现在,轮到我说说了。
我们的老祖先,早在春秋时就画出天文节气的雏形;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趋于完善;公元前104年的《太初历》,正式将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真乃大智者。
二十四节气,非但科学地反映着气候的变化,如立春、立夏,标志着物候的变化,如小满、芒种,有的天文节气也兼有着人文节气的意义,如清明。而且又科学地指导着人类的农事活动。但又不只农事活动。
萍子是个乡村丫头,童年和少女时代一直生活在乡村,入大学后进城,暑假寒假逢年过节还是要回到乡村回到田野回到父母的身边。她最初的诗意萌动就来自覆盖田野的皑皑白雪和乡村夜空上闪亮的星辰。
后来在城里工作,母亲会来女儿家住。常常,母亲站在挂历前查看/什么节气快到了/每天,母亲看电视天气预报/关心的总是气象对农民是否有利(《布谷鸟捎来了麦黄的信息》)。母亲对节气对庄稼的关切,唤醒了女儿并未沉睡的乡村记忆:乡村!给我欢乐童年/和泪水的可亲的土地/离开你虽然已多年/可我赤足奔跑的脚印/我的根/在你宽阔的怀抱里(《收割后的土地》)。在《麦子》中,萍子说:不管离开家乡有多久/不管离开田野多么远/麦子,从来不曾以植物的形象/在我的意念中出现//麦子,母亲心中的头等大事/青黄不接这个苦涩成语/的由来和终结者/农民好日子的开头/我血脉相连的姐妹兄弟。在另一首诗中,她一再写道:麦子回到家里。麦子回到家里。麦子是萍子的姐妹兄弟,当然要回到她的家里。
与麦子与庄稼与粮食是这般的亲人关系,顺理成章地自然就要关心节气,关心与庄稼命运攸关的节气。萍子说,这是受了母亲的影响。于是:小满是我的妹妹/有着青绿头发/桃红面颊/闪亮眼眸的妹妹//小满是我的妹妹/有着苗条腰肢/柔软双手/结实小腿的妹妹//夏季风飞快掠过田野/麦穗泛起大地的颜色/小满,我的妹妹/在乡间小路上疾走/香了杏儿/甜了仙桃(《小满》)。
看见那有着结实小腿在乡间小路上疾走的小满了吗?再看《芒种》:太阳的光芒/唯有透过你方可凝视/芒,轻轻咬住一粒新麦/默念爱人的芳名/田野涌动/香气四溢/酿造的季节已经开始//收获吧——/大地把自己摆上祭坛/感恩的人/躬身将种子播进土里/面对你光明洁净的眼神/我热情的表白与情爱无关……夏收,收获希望,夏种,播种希望,在萍子笔下,暖人心窝,令人迷醉,叫人神往。
写冬季的一些节气,竟也写得如此暖意融融,叫人讶异。天冷了/热情需要收藏起来/放在不会结冰的地方/等待春天/长出新芽(《立冬》)。如果冬天可以下雪/如果冰雪可以消融/我们的梦,又怎能不盛开/一个个春天/化为和风细雨,柳绿花红(《小雪》)。吃过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把希望系在太阳身上/准没有错(《冬至》)。只是小寒而已/大寒便是强弩之末/据说大雁已经动身北飞/我也要收拾行装了(《小寒》)。抱着满怀的玫瑰回家/转过冬天的拐角/就被春天包围了(《大寒》)。
二十四节气,当然不只是有关庄稼有关农事,更有关时光有关岁月。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一年复一年,这就是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更替。春花秋月何时了?没有了的时候。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秋月依然会挂在明年的夜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逝者逝矣,来者来也。时光之河永恒奔流不停息。人呢?时光的过客,只活一世。
萍子说:这一世轮回,仿佛/只是为了感受你的好/称颂你不为人知的壮丽(《芒种》)。萍子,在春分时节看到如桃花般绽放的你。血始终是热的/心始终是热的(《大雪》)。我仿佛读懂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你的小满妹妹呢?是在你身后的不远处吧,好像看到了这个有着结实小腿的女子正越过清明越过谷雨越过立夏疾步走来。
《我的二十四节气》,心血之作,性灵之作,情意之作,自然天成。因为,庄稼、节气都是萍子的姐妹兄弟。
2011年5月8日,立夏后二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