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人笔下的小松

唐人笔下的小松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最引人注意的还是三位唐代诗人分别以小松为题写的主旨相同而各具特色的七言绝句。前两句描写小松的形态与气概。称小松为“凌云木”,是很有意味的。这是很有针对性的,在旧社会,由于“时人不识”,有多少小松一样的很有希望的人才,遭摧残,被砍杀啊!开头以高度概括的语言,说明小松凌霜渐长以及遭到路人鄙笑的情况。

古代诗人常常喜欢青松来形容人才。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以“郁郁涧底松”比喻才能出众而出身寒微、屈居下位的贤士;诗圣杜甫有感于当时贤才遭埋没、恶人盈道途的极端不公平、不合理现象,曾发出“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呼喊。但是,最引人注意的还是三位唐代诗人分别以小松为题写的主旨相同而各具特色的七言绝句。

章孝标的《小松》是:

瓜叶鳞条龙不盘,梳风幕翠一庭寒。

莫言只是人长短,须作浮云向上看。

前两句描写小松的形态与气概。瓜叶鳞条,一庭寒翠,说是小松,实际上已具苍然之势。接着,作者告诉人们:不要说它只有几尺身姿,未具惊人之貌;后生可畏,前程正远,我们应该当作秀出云表的栋梁之材仰头去看。宋代诗人吴子良有“君看三丈树,原是手中枝”之句,同这首诗一样,都含有“少年心事当拿云”、“丈夫未可轻年少”的深意。

杜荀鹤亦以《小松》为题,指斥时人只重视功成业就的名家,而对刚刚冒头,正在成长着的“小字辈”却不予理睬,直到某一天他们崭露了头角,这才掉过头来跟着大唱赞歌。原诗是这样的: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到凌云始道高。

前面写小松的成长过程,后面批评时尚只承认参天大树而不注意扶植新苗。称小松为“凌云木”,是很有意味的。尽管它刚刚钻出草丛,崭露头角于蓬蒿之上,但如同正在成长的人才一样,是富有发展前途的。诗人的言外之意是,我们应该识拔贤才于未遇之时,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予以热心的关注和有力的支持。这是很有针对性的,在旧社会,由于“时人不识”,有多少小松一样的很有希望的人才,遭摧残,被砍杀啊!

崔涂的题为《涧松》的诗,则荡开一笔,另辟蹊径。

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冲霄。

南园桃李诚堪羡,争奈春残又寂寥。

开头以高度概括的语言,说明小松凌霜渐长以及遭到路人鄙笑的情况。寥寥十四个字,包括了前两首七绝中“抽鳞条”、“出蓬蒿”、“只似人长短”、“不识凌云木”等多层意思。然后,诗人突然笔锋一转,从“笑”字接下去做文章:涧松刚刚露头,尚未凌霄,小则小矣,确实不如南园的夭桃秾李那样艳丽娇娆;可是,请不要忘记:待到春残花落的时候,桃李都将归于寂寥,较之“凌霜不改青青色”的涧松,究竟谁更值得称羡呢?诗人以劲拔、冷隽的笔调,歌颂了苍松一般的卓有才能、兼具操守的志士贤人。言简意深,回味无穷,确实称得上短章中的妙品。

(198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