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色旅游”的尴尬

“红色旅游”的尴尬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红色旅游”本身,我的态度并不像上期作者使用的“怒斥”一样激烈,相反我认为有不少可取之处。由此可以看出,很多打着“红色旅游”招牌的出行是值得商榷的,一些人以走访革命老区为名到处游玩,还冠冕堂皇地谓之瞻仰和学习。但愿“红色旅游”不要仅仅成为一个华丽的摆设和空洞的外壳,而是摆脱现在所处的尴尬境地,真正让这些红色景点发挥出它们最高的价值。

上期周报刊登了一篇关于“红色旅游”的文章,我也禁不住想说上两句。“红色旅游”这个名词代表着对中国革命的一种怀念,一种追溯,一种重新体验,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这个商业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里突然兴起了对革命圣地的“热爱”,虽然可以说是乘着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东风,却也不能不让人有所反思。

对于“红色旅游”本身,我的态度并不像上期作者使用的“怒斥”一样激烈,相反我认为有不少可取之处。细想之下,曾经的革命圣地现在大多是什么样子,江西的瑞金、山西的吕梁、山东的沂蒙、陕西的延安等,虽然都有不少纪念革命的标志和古迹,但这些地区却依然穷困,而且农民们仍旧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岁月。几十年前,中国革命从这些地方燃起星星之火,壮丁们都为革命鞠躬尽瘁,奉献生命者不计其数,剩下的少数幸存者和老弱病残则继续生存繁衍,人口素质自然不敢恭维。因此,现在多组织到老区看看,重温老区那培养革命的土壤,带动老区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类似于出过54位将军、有“一首山歌三个师”美誉的兴国县的革命老区来说,总不为过吧!

但是,“旅游”这个现代性颇重的语词有时只会让人想到是“玩耍”的同义反复,那么“红色旅游”就仅仅是借革命老区来满足一下自己想玩的欲望了,而事实上这种现象还层出不穷,绝非少见。有一些单位有意将会议和组织活动安排在革命老区,在开完会之后便到此地一游,正可谓一箭双雕,还博得了一个爱党敬业的好名声。从乐观的形势上来看,这些单位能记得革命老区,能在革命先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继续“战斗”,确也不是一件坏事。可是实际上来参观学习的有相当一部分并非是真正的瞻仰圣地,只是由于上级领导对哪里宣传得较多,他们就更倾向于跑到哪里,并且借着开会的名义到风景名胜区开开所谓的“眼界”,换个环境休息一下。结果是开了一圈会,转了一圈的景点,回过头来或许就只记得吃到了什么新奇的农家菜肴而已。

如果真的都是怀着敬仰之情来到革命圣地、想重温革命前辈走过的道路,那么为何秋收起义的会师地文家市如此冷清?为何三湾改编的老树前只有沙砾成堆而人迹罕至?为何宜春市铜鼓县“毛泽东同志脱险处”的碑牌前杂草丛生?要知道这些地方虽小,但对中国革命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标点,没有它们,中国革命还不知要走向何方。还记得前年路过武汉,专程想去找找“八七会议”的旧址,问了许多人,兜了许多大街小巷,硬是无人知晓。最后还是一位老大爷指明了方向,我们才在高楼大厦的夹缝中找到了一条小街,会议旧址门前仅有一块黑色的牌匾昭示着它的存在,而且售票处还躲在门里,似乎是羞于见人,一副底气不足的模样,令我们很是失望。

由此可以看出,很多打着“红色旅游”招牌的出行是值得商榷的,一些人以走访革命老区为名到处游玩,还冠冕堂皇地谓之瞻仰和学习。记得有一句顺口溜用来形容类似的漫无目的的游荡:上车就睡睡觉,下车就撒撒尿,到了景点就拍拍照,回到家里什么都不知道。但愿“红色旅游”不要仅仅成为一个华丽的摆设和空洞的外壳,而是摆脱现在所处的尴尬境地,真正让这些红色景点发挥出它们最高的价值。

(发表于2005年9月12日《复旦人周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