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思想文化交流的影响

世界思想文化交流的影响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交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相反,这个国家或民族,唯心主义思想盛行,就会失去思想文化上的应有的鉴别能力,就有可能在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之中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最终给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利益造成损害,影响到自己的历史发展。伊斯兰教、基督教、景教等,都是这一历史时期传入中国的。

三、世界思想文化交流的影响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交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在此情势之下,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思想上保持一种唯物辩证的科学思想精神,就必然会正确地对待本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不断地弘扬自己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扬弃那些不科学的、糟粕的部分。同时,既能够主动地、有选择地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将其融合到自己的历史文化之中,建设自己具有民族特点的、新的更加优秀的文化,以推动本民族的历史发展;又会有鉴别能力地做到,在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之中,及时地抵制外来文化中不健康、不科学的思想文化侵蚀而免受其害。相反,这个国家或民族,唯心主义思想盛行,就会失去思想文化上的应有的鉴别能力,就有可能在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之中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最终给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利益造成损害,影响到自己的历史发展。在这个方面,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是有前车可鉴的,隋唐时期外国宗教的相继传入就是例子。

在中国的历史上,经过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前汉的罢黜百家之言,汉武帝到处敬候神仙,董仲舒构建封建神学理论,后汉光武帝等兴起的迷信谶纬,魏晋南北朝的玄学流行,唐代统治者对尊神教派的大力扶植利用,其时的封建尊神迷信思想充斥了整个社会,这就使得中国由原来的一个无宗教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宗教泛滥成灾、严重影响到国计民生的国家。不仅本国土产的道教膨胀,稍前传入的佛教盛行,其他一些外国宗教也相继涌入和传播,此时的中国,在思想文化鉴别能力上,就像久患重病失去了免疫力的人一样,抵抗不了任何流行疾病的传染,别人打一个喷嚏,他就会立即感冒发烧!伊斯兰教、基督教、景教等,都是这一历史时期传入中国的。

伊斯兰教是公元6世纪末到7世纪初,阿拉伯人在原始思维的“万物有灵”思想支配下创建的,其创始人为穆罕默德。很快,到了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就传入中国。同一年,阿拉伯帝国正式派使节到中国建立交往并开展商贸活动,不少阿拉伯人来华经商,同中国人通婚而久居不归,伊斯兰教也就迅速在中国传播开来。

基督教原是犹太人为反抗罗马帝国统治者,于公元1世纪建立起来的秘密教派,因而崇拜“救世主”。到了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亦传入中国,并在此后的200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景教是基督教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分裂为许多派系的其中之一,景教也是在唐贞观年间传入中国的。

喇嘛教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由唐代传入西藏形成的藏传佛教。此后,喇嘛教又同样分成了宁玛、噶当、萨迦、格鲁等不同派系。

政治制度的优劣,以及治国者的决策预见、历史机遇的把握、施政才能等诸因素,是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十分明显,说兴也疾,说衰也速,故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民族思想文化的优劣,也就是在哲学思想上是重唯物辩证,还是喜爱尊神唯心,同样是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兴衰的更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这是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使之蔚成一种社会性的思想风气之后,才会在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发展上起作用的。因此,其社会效果也就表现得不甚明显。正因为是如此,往往就不会引起政治家们的多大注意。甚至,就连一些史学家们评论历史,对此也重视得不是很够。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精神一经发生变化,其在民族、国家历史兴衰的作用上,就非同小可,而且其盛衰的命运是很难在短时期内扭转的。隋唐历史就是一个例子:唐王朝由于出现过几位开明的君主,所以就曾经出现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但很快就衰落下去了;而经秦、汉、魏晋南北朝蔚成的一股封建尊神迷信思想风气,以及主观唯心的玄学理论,则使得整个唐代宗教泛滥,出现了一大批神学理论家,其中佛学理论中的许多哲学思想就是魏晋玄学理论。这也就是直到今天,有不少人将唐代一批僧人、道士列入“哲学家”行列的原因。同时,历史上的所谓“大唐”并没有真正兴盛了多长时间,接下来就是一蹶不振的衰落,历史上的科技文化发展从此长期走着下坡路。

现在,我们在大谈“盛唐”的同时,不注意到唐代思想史的变化,不注意到唐代正是中华民族由盛而衰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不注意对这种民族历史转折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并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就不是什么好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