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我的符码

自我的符码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发生学上讲,美国人自由造语的符码化能力是同他们的自我认同感相关的。认识自我形象的途径有许多种,其中人的命名在时间上最先,在影响上也最大。他认为,自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得以呈现的。这样,确立自我形象的过程同时成了把各种角色、归属地位和获致地位加以总组装的过程。所有这些符码组合起来构成了一种文化的“超我”,共同支持着美国人的自我形象。

角色:自我的符码

从发生学上讲,美国人自由造语的符码化能力是同他们的自我认同感相关的。发生心理学的创始者皮亚杰曾经认为,儿童认知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从先天的“图式”开始的,后天所获得的认识乃是人的感知同化到先天“图式”中去的结果。

后来,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把这种图式进一步扩展到作为科学研究共同体一体化价值信念的范式,认为不同的范式指导着不同类型的科学共同体的探究活动。事实上,正是这些个体的图式和群体的范式,构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内在尺度,蕴含着任何真正具有反思能力的认识首先也就是一种自我认知,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认识自己所处的世界。

认识自我形象的途径有许多种,其中人的命名在时间上最先,在影响上也最大。在表意文字系统如汉语中,父母使用具有人格魅力和美好前景蕴涵的各种字词为婴儿命名,寄托着对未来的深情厚望,这种命名过程高度浓缩了人的自我认识的全部过程,从而成为此后人的认识自我活动的原型: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形象都是由他人对我们的审视、想象、期望和忧虑所形成的,即如威廉·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中所说:“一个人,有多少人赏识他并在心中随带着关于他的形象,那么他便会有多少个社会自我存在。”

表意文字系统中命名的重要性,使得面相学、手相学、字相学以及星相学等等具有神秘色彩的“手艺”中,又添增了一门新行当———“名相学”(此处的“名相”绝非佛学中的专名)。以原有的名字推知现时的状况,或者以现有的名字预测未来,是由于设定了这样一条基本原理:人的自我形象同他人的关切是相联系的。这实际上依据的是一种“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的国王,他对一座少女雕像产生了爱慕之情,长此以往,少女雕像后来竟然真的活起来了,少女从基座上款款而下,使皮格马利翁的愿望得到了最终实现。少女雕像之所以能够成活,正是皮格马利翁左右守候、夜思日想的真挚感情使然的。

值得注意的是,就命名而言,“皮格马利翁效应”只有在表意文字系统中才能发生。到了表音文字系统如英语,婴儿的命名对以后自我形象的确立似乎并无多大影响,“理查”、“汤姆”、“杰克”、“约翰”等等名字就仅仅只是一个个发音符号。在表音文字系统中,名字同自我形象脱离,从这个意义上说,命名是任意的。但是,由于“理查”等名字本身有自己的典故,并同一定的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因此,这样的命名也可能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

此外,还有另一种意义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本世纪60年代,美国人罗森塔尔和雅各布逊便发现,“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做了这样的实验:先对一个班的小学生作“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伪托测验结果,随机地抽取一些孩子的名单,告诉任课教师这些孩子各自的性格特点及其他们各自可能发展的前途。由于事先进行了测验,教师们就确信名单上的孩子具有发展可能,从而对他们充满了希望。几个月后,这些孩子的智力真像老师期待的那样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期待实际上自觉不自觉地变成了更多的鼓励、关心和指导,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自我形象在他人的期待视野中形成,实在使人不再有什么理由产生自高自大自负自傲的心理,自我的发展在极大的程度上可以归附到他人的影响上。

根据他人的关切来确定自我形象,等于是把他人看作是一面镜子,只有经常对照这面镜子,才能时时折射和不断调整自我形象。

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曾经提出过“镜中我”的概念。他认为,自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得以呈现的。个体之间在交往活动中相互理解对方的意思,并从他人的观点中看到自己。库利把在他人如何评论我的过程中产生的自我感或自我态度的过程称为“镜中我”,而这种自我形成的主要时期主要是在儿童时期,因为具有私人关系或密切关系的小群体对于形成人们的自我感或自我态度是最为重要的。

儿童期所确定的这种镜像心理一直支配着人们对自我形象的建构。按照社会学理论的普遍解释,所谓“自我形象”就是“角色”。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把角色概念首次引入社会学时,将之定义为“人占有一定的位置,并且承担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后来,美国的人类学家林顿不满于这种一般性的概括,更为精致地在角色和地位之间作了区分,认为角色是占据某种地位的人为他人所期望的行为,而地位则是人们在特定社会系统中的职位或身分。例如,年龄、性别、亲属关系就是天生安排好的“归属地位”,而头衔、职位则是在变动的社会生活中所得到的“获致地位”。

林顿的划分其实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涵,因为从最为广泛的意义上讲,人就是角色,每个人的形象就是该人在社会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person一词从古罗马戏剧演员的面具persona那里起步,真与不真的含义已经逐渐消失,从而演化为完整的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确立自我形象的过程同时成了把各种角色、归属地位和获致地位加以总组装的过程。丹尼尔·贝尔以最简洁的方式表达了确立自我意识的变化过程:对于“你是谁?”这个典型的身分问题,墨守传统的人通常总是回答说:“我是我父亲的儿子。”古英语的姓名遗迹中便残留着这种思维成果,如Johnson、Jackson、Thomson等等姓名,实际表达的是“约翰之子”、“杰克之子”、“汤姆之子”。而今天的人们对“你是谁?”的问题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我就是我,我是自己的产物,在选择和行动的过程中不尽地创造自己。”[3]

如今,在一般的美国人口袋里,总是装着不下20个复杂的号码:邮区代号、居住区代号、血型号、驾驶执照号、汽车牌照号、社会保险登记号、赊购帐号、支票户头号以及人寿保险单、护照、出生证、结婚证、抵押契据……所有这些符码组合起来构成了一种文化的“超我”,共同支持着美国人的自我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