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嫉妒很正常

嫉妒很正常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孙膑到来以后,庞涓又设计使孙膑获罪于魏王,使其受了刖足的刑。在庞涓看来,孙膑已经沦为废人,再无东山再起的可能。却不料孙膑装疯卖傻,使得庞涓放松了警惕,竟设法逃出了魏国。其实,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嫉妒还应该能够产生正面的效果。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也不算错,错的是他不但产生了害人的动机,还把害人的动机变成了害人的行动。

嫉妒很正常

嫉妒是一个贬义词,辞典对嫉妒的定义是“因为别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怨恨”。这种怨恨有时会使人妒火中烧,作出不理智不道德的行为来。

战国时代孙膑和庞涓的故事是大家熟知的。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应该算是师兄弟。庞涓出道得早,在魏王那儿当了大将,颇打了些胜仗,很受魏王的器重。但是庞涓知道孙膑的才能在自己之上,如果孙膑受到其他君王的重用,庞涓就可能会遇到真正克制自己的对手。为了消灭这个心头隐患,庞涓捎信给孙膑,伪称自己向魏王举荐了孙膑,因而魏王将要重用他。在孙膑到来以后,庞涓又设计使孙膑获罪于魏王,使其受了刖足的刑。在庞涓看来,孙膑已经沦为废人,再无东山再起的可能。却不料孙膑装疯卖傻,使得庞涓放松了警惕,竟设法逃出了魏国。在田忌的帮助下,孙膑当上了齐国军队的军师,终于出兵魏国,打败了庞涓统帅的魏兵,射杀了庞涓,报了刖足受辱的大仇。

这个故事完全因为庞涓的嫉妒而起,如果庞涓不是嫉妒孙膑的才能,他就不会去设计陷害孙膑,而孙膑也就不会受到刖足的无妄之灾,这是一个嫉妒害人的例子。

但是,一个人对别人的嫉妒是否一定会导致他去设计陷害那个人呢?这是一个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问题。如果庞涓只是嫉妒孙膑的才能,却没有费尽心机地去陷害孙膑,那么庞涓的嫉妒之心就不会产生任何后果,孙膑就不会遭到刖足之刑,庞涓也不会死于乱箭之下了。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嫉妒是否会导致害人的行动?

嫉妒是一种我们大家都曾体会过的感受。小时候参加少先队,我做到的最高官衔是两条杠的中队长,那时候,我真是嫉妒班里那个佩戴着三条杠的大队长。上初中时,虽然我的成绩在班里属于偏上,但是我从来没受过老师的重视,我很嫉妒那些特别受老师青睐的同学。初中毕业退回街道后,被分配在里弄生产组,成天和里弄街道的老阿姨为伍,那时,对那些被分配到工矿的同学真是嫉妒到了顶点。

但是,嫉妒归嫉妒,我还真没有在内心深处有过害一下我那些嫉妒对象的念头。那种嫉妒顶多掺杂着一种不服,你们又在哪些地方强过我了?也许,这就是我和庞涓的差别。我相信,这也是大多数人和庞涓的差别。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生活的态度越来越趋向于淡泊,嫉妒之心也变得淡薄起来,但是,我还是坚持认为,对别人的嫉妒是正常人的一种正常的感受,并不一定会导致害人的行动。嫉妒的根源是社会地位的差别,社会资源多寡的差别,收入的差别和自身条件的差别。由于这些差别的存在,人们很自然地会把自己与他人加以比较,一旦发现自己在这样的比较中处于劣势,嫉妒之心就可能油然而生。但是,嫉妒之因不一定会结出害人之果来。

其实,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嫉妒还应该能够产生正面的效果。对别人成功的嫉妒,说明了你也想得到同样的成功。而对别人成功的不服气,反而可能会转化为实现成功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嫉妒岂不是产生了催人向上的作用。

因此,嫉妒本身不算错,错的是由嫉妒产生的害人动机。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也不算错,错的是他不但产生了害人的动机,还把害人的动机变成了害人的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