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惩罚和宽容

惩罚和宽容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非是两种处理办法:或是惩罚,或是宽容。如果是别人犯的,那么惩罚和宽容两种都有可能采用;如果是自己犯的,那么宽容这种结果出现的概率居多。忏悔人在忏悔了自己的罪行或错误以后,神父可以代表上帝对他所犯的罪行或错误表示宽恕。所谓“宽”,就是对别人的错误采取比较包容宽恕的态度。在律己和待人的问题上,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严于律己,严以待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宽于律己,严以待人;和宽于律己,宽以待人。

惩罚和宽容

人的一生,不知要犯下多少大大小小、性质各不相同的错误,有的错误是可以纠正的,有的是无法纠正的,有的造成了大的损失,有的损害了别人的利益,有的伤害了他人的感情,把所有的这些错误都列举出来,这个错误的单子一定不会太短。

人犯了错误,怎么办呢?无非是两种处理办法:或是惩罚,或是宽容。到底采用哪一种办法要视两个情况而定:第一,错误是别人犯的,还是自己犯的。如果是别人犯的,那么惩罚和宽容两种都有可能采用;如果是自己犯的,那么宽容这种结果出现的概率居多。第二,错误是别人所知道的,还是别人所不知道的。如果是别人所知道的,那么,惩罚和宽容两种都有可能采用;如果是别人所不知道的,那么,又是宽容这种结果出现的概率居多。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出兵讨伐张绣,正逢麦子成熟季节,曹操遂下了一道命令:“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曹操自己也乘马而行,忽然田中惊起一鸠,马受了惊,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曹操即唤行军主簿,说:“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遂拔出所佩之剑作出自刎的样子,后在众将的劝说下,乃以剑割发掷地说,“割发权代首”。

如果当时惊马的主人是别人呢?想必曹操就不会让他“割发代首”,而是“斩首示众”了。事实上,对信奉“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曹操来说,之所以上演这么一场割发代首的政治秀,只不过是因为这个错误让全军都看到了。如果无人知道,这个“割发代首”的故事根本就不会上演。

这就是为什么贪官污吏在东窗事发之前绝不会到执法机关去自首,小偷在被抓到之前绝不会坦白,做了错误决定的人往往想掩盖蛛丝马迹的原因!!!人,一般是不想,也不会惩罚自己的。

惩罚别人,我们可以想得到各种各样的手段,从法律层面上的监禁和拘留,到工作层面上的降职、降薪、留职查看,到家庭层面上对小孩玩耍时间的限制。而惩罚自己,我们就无能为力了。除非我们不把自己当自己,而当作别人去惩罚。

因为自己对自己下不了辣手,所以人们就通过宗教想出来一个变通的办法!!!向上帝忏悔。天主教堂里都设有一个小小的忏悔室,在忏悔人与神父之间有一个遮挡,忏悔人看不见神父,神父也看不见忏悔人,但是,双方的声音可以清晰地互相传送。忏悔人在忏悔了自己的罪行或错误以后,神父可以代表上帝对他所犯的罪行或错误表示宽恕。这样,忏悔人就放下了心理的负担,求得了一个心安。其实,忏悔人和神父心里都如明镜一般地清楚,向上帝告发自己,是没有任何惩罚会具体地发生的。

如此看来,一个人是很难做到“严于律己”的。下手割别人身上的瘤,我们不会感到疼痛,说不定还会有一种治病救人的崇高使命感。下手割自己身上的瘤,我们的疼痛就会切身。虽然自己可能也知道,这个瘤应该割了,可是,除非面临了生命危险,大多数人还是宁可姑息它的。人的错误就是这样的瘤,惩罚别人的错误容易,惩罚自己的错误不易。

所以,如果我们做不到“严于律己”,倒不妨学学做到“宽以待人”。所谓“宽”,就是对别人的错误采取比较包容宽恕的态度。在律己和待人的问题上,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严于律己,严以待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宽于律己,严以待人;和宽于律己,宽以待人。能够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固然好,做不到严于律己的话,宽于律己,宽以待人也要好过其他的选择。毕竟,在对待自己和别人这方面,我们还是运用了同一的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