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怎样认识宇宙

人类怎样认识宇宙

时间:2022-0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今天讲的主题是“人类怎样认识宇宙”,就是我们人类从古到今一步一步正确认识宇宙的过程,如果没这个过程,今天的宇宙飞船你别想上去。现在我们切入主题,我今天讲的这个题目,叫做《人类怎样认识宇宙》,主要讲这三个里程碑,然后我中间插一些基本的天文知识。

人类怎样认识宇宙

赵君亮

前上海天文台台长

主持人:万象更新,思想为先,欢迎各位准时收看今天的世纪讲坛。大家好,我们今天请到的赵君亮教授,是一位长期从事星团和银河系结构研究的天文学家。我想知道赵教授,是不是您从中学时代开始,就对天文学感兴趣了呢?

赵君亮:我大概是初中吧,大概十四岁我开始认天上的星,当时上海没那么多大楼,所以也没有灯光污染,天上可以看到很多星星,我大概花半年的时间就把这些星都认识了。

主持人:那时候就比较感兴趣,那是什么时候走上天文台的呢?

赵君亮:1964年,1964年我大学毕业,考了天文台的研究生,就是文化大革命前的研究生,然后就到天文台,研究生毕业就到天文台工作,快四十年(目前已满四十一年)了。

主持人:将近四十年了。我想作为一个天文学爱好者来讲,可以经常观测到璀璨的星空可能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工作,但我想您要搞专门的这类研究工作,整天对着一些数字,或者是符号,有没有感到枯燥的时候,或者会不会觉得挺沉闷的?

赵君亮:你这个估计很好。

主持人:您有这样的感受吗?

赵君亮:天文很有趣,今天不是飞船下来了嘛,这个跟天文有关系,什么外星人,你们听了都哈哈笑。你真要变成天文工作者,那你要有很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成天晚上观测白天算,那你可能会觉得很烦。但是你只要有兴趣,你这个烦还可以苦中取乐。

主持人:长期以来您就一直在苦中取乐,是吗?

赵君亮:对。

主持人:我知道您除了在学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之外,还经常参加科普活动?

赵君亮:这个是这样的。因为我觉得不仅一个国家,整个人类科学素质的提高都非常重要,科学普及的事情,不能仅让科普学家去做,专业的科学家应该担当起责任,他可以讲得更好,所以我很乐意做科普讲座。

主持人:下面一起来进入今天的演讲吧,今天的主题是《人类怎样认识宇宙》,我们掌声欢迎赵教授。有请。

演讲

我今天讲的主题是“人类怎样认识宇宙”,就是我们人类从古到今一步一步正确认识宇宙的过程,如果没这个过程,今天的宇宙飞船你别想上去。在讲这个主题之前,不晓得我们在座的同学,对于天文和气象的区别有没有认识,这是一个长久以来,我们觉得很恼火的事情。经常有人打电话来到我们天文台,问明天天气怎么样。最糟糕的就是,香港天文台气象报告怎么样怎么样,香港实际上是没有天文台的,香港所谓的天文台就是气象台,那么上海的气象台和我们,我们是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科学院的上海天文台,就在同一条马路的两边,所以很多人搞不清楚。

今天我想跟大家说一下,你们就知道了,然后你们帮我去宣传。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不对?地球周围有一层空气,或者叫做大气层,气象台的同志们或者他们的工作对象,就是研究大气层里面的科学,比如说,这两天天气好了,他要发布报告,冷空气来了或者高温了,他也要发布报告,比如今年夏天高温,结果还是没报得太准,对吧,老早就说今年的高温比去年多一倍,其实多了四倍,这个就是气象台研究的。那么天文台干什么呢?很好记,天文台就是研究大气层以外的,比如说太阳、星星、月亮,包括人造卫星。这样你们可能会有一个想法,天文台研究的东西好像没多大意思,气象台很重要,明天大潮来了,市长就跑去看,防汛工作做得怎么样,你这个天文台,太阳它总是早晨升起来晚上落下去,你研究它也这样,不研究它也这样。说老实话这个天文科学的确是比较基础的,但是有些事情你们可能不清楚,比如说像飞船要发射,这个轨道都要算好的,这个都是要用你们现在学的物理中的力学,再加上天文知识算出来的,如果你不算出来,什么时间发,你不能随便过两分钟再发,再过三分钟发,这个不行,这都要算好。

再一个就是时间。你们都有手表吧,你们有没有同学没有对过“滴滴滴”北京时间八点整七点整,都去对过,有没有人问它这个为什么准?我这个怎么不准?我这个表我老爸从瑞士给我带回来的欧米伽,很贵的,它为什么对它,有没有不相信这个?为什么我要讲这个例子呢,就是说,我们年轻人要有一个思想:习惯的东西是不是都是对的?

以前就有这么个故事。一个小镇,有一个老头,到山上去敲钟,八点钟就敲八下,九点钟就敲九下,大家就这么习惯这事了,上班、下课等等。偏偏有一个像你们这样年纪的人,他就跑上去问,他说,老先生啊!你怎么知道敲八下敲九下,他说山底下有一个钟表店,我就去看那个钟,差不多了我就敲。然后那个小伙子又跑到钟表店去问,钟表店的叔叔,你这个钟如果不准,那你怎么办,他说很简单,山上不是敲吗,他一敲我就把那个钟拨一下,你们可能觉得现在这样场合比较严肃,都不太敢笑出来,这个很好笑,就是没个标准。其实这种事情就是由天文台做的,这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地球是有自转的,对不对?这个自转非常非常地均匀,如果我们地球上有一根针,天上写12345678几个字,这不就是一个钟吗?可惜地球上没有针,天上更没有字,但是人很聪明,人可以通过望远镜观测天上的星星,你从望远镜看出去的这个方向就相当于一根针,对不对?你如果眼睛是一点五的,到没有月亮光没有灯光的乡下,你可以看到三千多颗星,实际上是六千多颗,还有三千多颗在地平线以下。每一颗星可以通过天文方法、数学方法把它的位置算得非常非常精确,于是乎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就拿着望远镜对着某一颗星,比如说牛郎星或者织女星,到这个时间左右,望远镜里你就可以看到它,因为地球自转嘛!当这颗星走到望远镜的中央,应该是几点几分几秒,再看你这个表,如果这个表不对了,你就拨你这个表。基本原理就这样,但是实际上做起来是非常麻烦的,因为现在这个时间有的时候要测到千分之一秒。你想宇宙飞船上天、人造卫星上天的速度大家都应该知道吧,八公里不到一点,一秒钟八公里,那么千分之一秒就是八米,对宇宙飞船来说,时间就要很精确。当然我们过日子到一分钟就可以了,你们将来高考的话,总归是几点几分,不会说几点几分几秒开始考,不可能的。对国防建设、科学研究,时间就要很精确,这个就是天文学要干的事情。

所以我先要给大家一个印象,天文台是有用的,你们不要听了我今天讲的,觉得这个都是很远的东西,我搞了半天也不知道你们在干什么?是不是?现在我们切入主题,我今天讲的这个题目,叫做《人类怎样认识宇宙》,主要讲这三个里程碑,然后我中间插一些基本的天文知识。

三个里程碑的第一个就是托勒密的地心学说到哥白尼的日心学说,这个大概你们都知道,只不过可能不太详细;第二个里程碑和第三个里程碑,你们可能不太清楚,第二个里程碑是太阳不是宇宙中心,当时认为宇宙就是银河、银河系,即太阳不在银河系中心;第三个里程碑是发现银河系之外还有广大的天地。

我们先讲第一个里程碑。我相信同学们都听到过地心学说,最早由古希腊的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实际上在他之前还要早得多的时候,两位古希腊的哲学家、天文学家亚里士多德、喜帕恰斯,就提出过地心学说,这个地心学说提出是很自然的,为什么呢?我们没有一个人会觉得我们的地球在转,我们只会觉得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方下落,没有一个人说,唉哟!地球怎么在往那边转,地球在往东面转,没有的,不可能的。所以地球不动这个概念在人的印象中间,自古以来就有。这两个人提出来,但是还称不上学说,为什么呢?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随便说说,地球是不动的,地球在宇宙的中心,其他什么水星、火星、月亮、太阳统统绕着地球转,这是地心学说最早的提法,但没有科学证据,称不上是一种学说。到了托勒密,这已经是公元后了,它就成了学说,为什么它可以叫学说呢?托勒密在公元140年写了一本大书,这本书英文名字很长,我们把它译为《天文学大成》,也就是在天文学上的百科全书。在这本书里他就系统地提出了这么个图像,中心是地球,它是不动的,然后其他天体绕着地球转,但是你们注意,比如拿火星来说,它转不是简单地绕着地球转,首先它绕着一个小圈转,然后这个小圆圈的中心绕着地球这个大圆圈转,所以这个小圆圈称为火星的本轮,本身自己的圆圈,本身自己的轮子,而这个大圆圈呢,叫做均轮,平均的均,所以每一个行星有一个本轮有一个均轮。我们现在知道这种运动状态是不可能的,一个东西不可能绕着一个没有东西的地方转圈,对不对?这种运动状态,你们学过物理的知道,这是不存在的。但是当时的人不认识。托勒密对每一个行星设计了本轮的大小,均轮的大小,本轮运动的速度大小,本轮平面和均轮平面的交角,以及本轮中心在均轮上的运动速度大小,等等。这样设定以后,他可以知道,哪一天几点几分钟哪一颗星在什么地方。经过实践的检验这样他这个学说就被整个西方全部接受了,这个学说可以说明行星运动的天象。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个学说是不对的。我们现在看这张照片,比方我们说火星,这是火星的均轮,第一个圆圈是火星的本轮,火星绕着这个转,然后本轮的中心绕着这个均轮转,但是托勒密的学说毕竟不是一个正确的东西,所以时间一长它就不对了,由于出现了偏差,托勒密的学说没法正确地预报火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当然这时托勒密自己过世了,但是没有人敢推翻他,也没有人想到要推翻他。于是人们想了一招,什么招呢?在这个本轮上面添一个本轮,这样运动就更复杂了:火星绕着这第二个本轮转,第二个本轮的中心绕着第一个本轮转,第一个本轮中心绕着地球转,这么一鼓捣它又对了,这个东西假如现在来设计还要容易,计算机一鼓捣,全对了。但是过了几年又不对了,只有再加本轮,最后加到七十几到八十个,这样人家就不相信了,因为没那么复杂的运动。所以这个时候日心说就慢慢出现,人们认识到地球根本就不是中心,地球是绕太阳转的,太阳是不动的,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认识。

奇怪的是,很早的时候阿里斯塔克当时就猜想,地球是绕太阳转的,但是他没有任何依据,远远在托勒密之前,但是没有人能够接受它。这个事情一直到了哥白尼,这已经是中世纪了,哥白尼认识到托勒密的错误,提出了日心学说。这是哥白尼的手稿,这旁边都是波兰文,太阳在中心,地球、水星、金星都绕着它转,月亮绕着地球转,而且他说地球自己有自转,这个认识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哥白尼知道,这个东西不能随便讲,一讲可能就要掉脑袋,因为日心说推翻了宗教意识,所以他就不吭声。书请一个朋友去悄悄地印刷,等到印刷好了,他都快死掉了,这本书出版的时候交到了他的病床上,因为他知道这个事情的厉害。你们都知道布鲁诺给烧死的故事吧?布鲁诺是维护日心学说的,后来宗教裁判所审问他,他还是坚持,最后在意大利的罗马的百花广场把他烧死。另外一个最有名的人,就是伽利略。伽利略也是主张日心说的,但是伽利略在当时是权威,所以教会就把他抓起来,一定要他承认地球是不动的,叫他签字,好像订合同一样,伽利略没办法,也许伽利略比布鲁诺怕死,他最后签字了。据说他一边签字一边脚蹬地板,我签就签,反正地球是动的。科学这个东西有的时候要做出牺牲。那个时候很愚昧,但是哥白尼他自己知道,他的理论一出来,这七八十个本轮没有了,剩下了一个很好的圆圈,大家绕着太阳转,月亮转着地球转,全解决,而且每一个转动的中心都是有东西的,地球公转中心是太阳,月亮公转中心是地球,这个核心的认识是完全对的,但哥白尼知道有个问题。你不是说没有本轮地球绕着太阳转嘛,地球从这儿绕到那儿是半年,地球绕一圈是一年。如果远方有一颗星,这个地方看和那个地方看不一样的,位置要变化,是不是?3月1号在那儿,9月1号在这儿了。地球上从两个地方去看同一颗星,这应是一个角度,对吧?哥白尼自己去观测了,发现这个角度等于零,但他非常准确地认识到,这个角度不是真正地等于零,而是那个时候仪器太差,这是科学家的态度,所以他估计出来,这颗星,最近的一颗星,这段距离是这段距离的一千倍以上,这个距离越远,这个角度越小,对不对?大家能想像吧!两个不同的点,看同一个方向,老远一个点,这个点越远角度越小,如果这个点很近,这个角度就很大。他判断根据当时仪器的精度,测不出这个角度,因为这个距离至少是日地距离的一千倍。但是人家不相信,你把它测出来我才相信地球是在动的,这是最硬的证据。

关于证据我要讲两点,首先是开普勒。开普勒定律首先对哥白尼的学说进行了修正或者提高,哥白尼认为地球绕太阳转,或者火星绕太阳转,轨道是圆,速度是均匀的,然而开普勒认为轨道是椭圆,椭圆有两个焦点,圆只有一个圆心,椭圆有两个焦点,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而且这个速度是不均匀的,他有一套简单的公式,经它来预报天上星星的位置,是完全对的,这一套东西现在天文学上称为天体力学,就是物理学中间的力学和天文学结合起来叫天体力学,这个预报是非常地准。我给大家预报,2009年9月22日上午9点36分,你们可以在上海看到一次非常漂亮的日全食,天文学家可以报它报得非常准,你只要知道这个地方的经纬度,可以报到秒以下。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当那个时候如果太阳跟月亮全部遮光的一瞬间,他说几点几分几秒,你查查看你的表,如果你的时间不对,那就是你这个表不对,这个预报绝对准确,这个预报就是根据这些道理,没什么其他道理,这个就是完全掌握规律了。到了白塞尔手里,最终把刚才讲的这个角度测出来了,为什么呢?这时已经又过了两百多年,这个时候仪器设备好,他就测出这颗星,这颗星叫天鹅61号,天鹅是个星座,你们不是喜欢星座吗,什么黄道十二宫生肖,脾气什么样的,全是胡说八道!天鹅座的第61号这颗星,他测出来,这个距离是一百零五万亿公里,十一点二光年,一个光年大概是十万亿公里,那么这个角度是多少呢?这个角度不到一秒,不是时间的一秒,是角度的一秒,你们用的量角器是一百八十度,一百八十度最小一格就是一度,这一度的三千六百分之一就是一秒,所以哥白尼就测不出来,这个距离远远不是一千倍,这颗星不是最近的,最近一颗星到太阳的距离也有四十万亿公里,所以你就测不出来。可以说第一个里程碑日心说一直到了白塞尔手里,才彻底站稳了它在科学上的地位。由于后来不断地测出恒星的距离,日心说就完全没有人怀疑了。这里给大家显示一些照片,这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这个是太阳边缘,太阳太大了,把它整个画出来,其他星就看不见了,这是太阳的边缘的曲线,这是水星,这是地球、火星,木星比较大了,木星是老大哥,这是土星,是最漂亮的一个,我不知道控江中学有没有天文台,这个是天王星,这是海王星,很远的这颗是冥王星,到目前为止就发现这九大行星,这是行星的轨道,这是示意图,这张照片现在任何人都拍不到,除非有一天人飞出去,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这些线也是不存在的,这个轨道是没有轨道的轨道,对不对,不是我们地球上的火车轨道,这是天体的轨道,是空的,这是示意图。这根线细细长长的就是哈雷彗星的轨道,其他的九大行星的轨道基本上是圆的,虽然说椭圆,但这个椭圆很接近圆,你要用圆规画,完全可以,这些椭圆扁的程度是画不出来的,唯一的就是扫帚星,你看这是扫帚星的尾巴,这是一个艺术家的想像图,今年我们刚过了火星大冲,对不对,我不知道你们的天文小组有没有看,那几天好像天都不太好。

关于火星我稍微讲几句。火星和地球非常相似,它也在转,而且火星的自转轴和它的轨道面交的角度,和地球的二十三度半差不多,是二十四度。它也有一年四季,但是它的一年是七百天,它的一年差不多是地球上的两年。美国人的一项早期计划,就是载人飞向火星。你们看,2014年2月1日从地球出发,它沿着这条轨道,不沿着那条轨道。这条轨道不是很近吗,你们可能想,这不是很近嘛,怎么这么笨啊。这样转的话,这个火箭可以利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地球绕太阳这样转,每秒三十公里,它可以利用这个,借这个速度,所以火箭的速度再加十几公里就可以了,如果要这样飞,快是快,这时要每秒一百公里,这么大的速度要求火箭的质量水平一系列问题都要上去,目前根本做不到。所以现在的设想是这样的轨道,然后兜了一大圈,到这个地方回来,离开火星回到地球,这么一去一来,回来的时候是2016年的6月29日,一共是八百七十九天,其中在火星上面呆六百一十九天。如果说我不想呆了,回去吧,这个不行的,你那时候只得呆在那里,你回不来的,你们想一想看,这一小块地方,比我们这幢房子小得多了。我们的宇航员叫杨利伟,不到一整天吧,也蛮难过的,当然他们的计划要去六个人了,六个人在一个房间里面关八百多天。听说这最大的问题不是科学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人的心理问题,2014年我相信我说不定还活着吧,你们肯定可以看看他们的计划怎么样,两年多回来,和地球上只能通讯联系,如果万一出毛病只能宇航员自己想办法。阿波罗登月计划有一次就失败了,然后这三个人就把东西丢掉,剩了其中一部分回来,你们知道这是阿波罗15号或者是16号,它失败了,没法登月亮了,他们有逃生设备,我们的宇宙飞船有几节逃生设备,他们就用逃生器回来,这三个人就安全地回来了,所以这些问题不光是天文问题,也不光是个技术问题,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得很周到,对不对?特别是你们根本就没想到过心理问题,如果心理问题没解决,到时候六个人分了两队打起来了,这怎么办?你不知道这个事情会怎样,因为时间太长。

这个就是我们地球的伙伴土星,太阳系里最好看的一个,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学用望远镜看过,不大的望远镜可以看到,这个是一个光环,它绕着土星转的,而且科学家很快就认识到,这个光环肯定不是一块板,一块板的话它要碎掉,它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小的小碎片,几毫米,几厘米,几十米的这样,你远看看不出的,你没办法把它分辨出来,才得到这么个东西,看上去很好看,已经有飞船去了。我现在到这里为止讲的是第一个里程碑,这个里程碑应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

现在谈后面两个里程碑。哥白尼的学说中间有不正确的地方,尽管他提出日心说,他也有不正确的地方,后人怎么样更加正确地认识宇宙?首先我们来看伽利略,伽利略就是刚才在法庭上面投降的那个老兄,蹬蹬脚的那个人。一般的人都认为望远镜是伽利略发明的,其实不然,发明望远镜的其实是荷兰人李波尔赛,他是做眼镜生意的,有一本书叫《望远镜的历史》,里面专门介绍了这个人。他是一个非常好心的人,所以好心有好报,小孩子经常到他店里去玩,不光玩,而且把他的玻璃片眼镜片拿走,然后在外面鼓捣一通又还给他,他也不管,随便他们。有一天有两个小朋友在那里哇啦哇啦叫,好像发现了什么东西,他就过去看,这两个小孩拿了两块玻璃,一前一后,这不叫望远镜吗,我们现在不稀奇了,对不对,当时没有人知道,一看教堂顶上的十字架放大了,小孩子就很奇怪哇哇叫,他是大人,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发明,他回去马上装了一个镜筒,这就是第一台望远镜。当时荷兰人和英国人打仗,这台望远镜,马上给军事部门拿去,英国人就不行了,荷兰人看到英国的司令官在那里指手画脚,英国人看不到荷兰司令官,对不对,大家都用望远镜,你也没什么稀奇,它是单向的,据说后来荷兰是赢的,英国人是侵略者,是非正义的,对吧,这架望远镜起了多大作用?多少起点作用,这是第一架望远镜的故事,当然这个李波尔赛可能就做望远镜的生意去了,赚钱去了,他没想到科学。这个事情传到意大利的伽利略那儿,他马上意识到这个事情对天文太重要了,伽利略马上做望远镜,这个照片就是伽利略望远镜的原型,博物馆里放着,而且他就把它改进改进,把它弄好,结果他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

我这里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发现月亮上面有环形山,月亮上面一个个坑,你们如果用望远镜去看,月亮是不好看的,月亮上面说是有嫦娥,用好多好多诗去歌颂月亮,其实你拿望远镜去看,月亮是个大麻子,一个个全是坑;而且看月亮最好的时间,不是中秋,这是外行,你们如果要看月亮,你们要初四、初五、初六去看,这什么意思呢?月亮自己不发光的,对不对?月亮发光是靠太阳光的反光,如果是十五,太阳光正照月亮,这个山没有影子,就是光溜溜的一个大饼,如果你初七初八的时候,光是斜照的,这个山就拖着很长的影子,你看上去的立体感非常强,这是月亮。伽利略又发现金星的月相,金星比月球靠近太阳近,所以金星也会像月亮那样,有圆缺变化,这个叫金星的位相,月亮叫月相,金星叫位相。他又发现了木星的四个卫星,现在的四颗最大的卫星就是伽利略用望远镜发现的,所以称为伽利略卫星。当时知道木星有四个月亮,我们地球只有一个月亮,现在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美国人发射了好多飞船出去,现在知道木星有六十一颗卫星,土星有三十一颗卫星,天王星有二十二颗卫星,海王星有十二颗卫星,冥王星只有一个,火星有两个,地球有一个,就是月亮;金星和水星没有,所以现在已经发现有一百多个卫星了。当时伽利略第一个发现木星有四个卫星,所以这四个卫星的名字就叫伽利略卫星。他还发现了太阳上的黑子,大家应该听说过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其实并不黑的,太阳黑子的温度大概是四千度,但是太阳表面的温度是五千八百度,一反衬,那个地方就黑了。你们现在当然都用煤气了,不用煤球炉了,你们大人用过煤球炉,到了晚上,煤球黑了,煤球边上是红的,黑煤球还是很烫的,你去用手抓是不行的,黑子的“黑”就是这个道理,它们是太阳上面的主要的活动现象,这是伽利略发现的。他还发现了银河不是一条牛奶之路,银河英语叫Milky Way,牛奶之路,好像白茫茫的一片,用望远镜一看,这个白茫茫的一片就看出一颗一颗的星来,为什么呢?这里的星太多太密,眼睛看分不开来,望远镜一看就把它分开来了。所以伽利略开创了天文学观测的新时代,哥白尼是开创了现代天文学。

我刚才讲,公元前就有人猜想,地球是绕着太阳转,这叫科学猜想。这里是第二个猜想。布鲁诺,就是给宗教裁判所在罗马百花广场烧死的,他当时猜想,我们看到的一颗一颗星都是遥远的太阳,也就是它们自己是发光发热的,但是他没有根据,他就是想到的,我们现在知道他这个猜想是对的。1750年英国天文学家,这个天文学家不太有名叫赖特,他指出银河和我们看到的星星是一个扁平状天体系统,就像你们学校里的铁饼,或者我们吃的烧饼,就是这个形状,中间胖,两边薄。为什么有的星星是东一颗西一颗,有的星星就变成银河呢?你想一想,如果我们人站在铁饼的中心,沿着铁饼的平面看过去,好多好多星,对不对?这是个铁饼,你沿着这个方向看过去,全是星,这些星就分不开来,就表现为银河,如果你是沿着铁饼的垂直方向看,这个很薄你可以看到东一颗星、西一颗星,所以天上所有的星全部是银河系的成员,这个是赖特的发现。到了1785年,这个人比较有名了,这个人原来是个音乐家,后来跑到英国去,是德国人,叫威廉·赫歇尔,他通过数星,这个人有耐心,我说我们眼睛能够看到六千多颗星,他用望远镜看,看到几十万颗星,他就一颗一颗数,而且他的儿子和他一样数,数到后来,把银河系的形状画出来了,他作了几个假设,这个像一个乌贼鱼一样,实际上他的假设不对,他认为看到少的地方星就少,看到多的地方星就多,好像很通,对不对?实际上他不知道,看到少的地方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宇宙空间里面有很多灰尘,把后面的星给挡掉了,这个地方就是一大堆灰尘,所以后面就没有星,但是他当时画出这么一个东西,稀奇古怪的,这是第一个银河系的模型,当然这个模型不太好,在他的模型中间,太阳在这里,所以原来地球是宇宙中心,到了赫歇尔,变成太阳是宇宙中心,因为当时认识银河系是整个宇宙,所以太阳在这里。

现在我们来讲哥白尼学说中间,有两个不对的地方,第一个,太阳不在宇宙中心;第二个,太阳是运动的。哥白尼认为太阳在宇宙中心,太阳是不动的,这两点是哥白尼学说中错的地方,到了赫歇尔,这两点都没有被推翻,太阳在银河系中心,银河系就是宇宙,所以太阳是宇宙中心,对不对?1718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这个哈雷就是我们知道的大名鼎鼎的哈雷彗星的哈雷,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台长,他就把他当时看到的恒星的位置,和公元前记下来的位置进行比较。天上的星星我们把它叫恒星,意思它是不会动的,英文名字叫Fixed Star,意思也是不会动的,为什么呢?看上去它们几十年几百年还没动,实际上它是在动的,有的每秒要动几百公里,但是恒星太远了,我刚才跟大家讲的,恒星的距离至少有几十万亿公里,过了几年、几十年看上去并没有动,但是哈雷用了相隔两千年的资料,就发现恒星动了,明白吗?他用了两千年前的位置和两千年以后的位置,比如北斗星,我们现在看到这个形状,对不对,如果你们稍微懂点天文就知道北斗星这个形状,但过了两千年就不是这个样子了,哈雷用两千年前后的对比,他发现动了,所以他就证实恒星是动的,他没有说太阳是动的。到了1783年,还是这个赫歇尔,他很聪明,他意识到我们看到的恒星的运动,是两种运动,一种是恒星自己运动,一种是太阳在运动,即使恒星不动,由于太阳运动,恒星也要动的。而恒星离开我们的距离是不一样的,有远有近,所以由于太阳运动,恒星的相对位置就变了。那个时候设备就比较好了,赫歇尔那个时候已经有一点五米的望远镜了,口径一点五米这么大的望远镜,他意识到这一点,他就算。这很好算,如果我教你们,你们也能把它算出来,找一大堆星,假设它自己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然后有一部分是由于太阳运动引起的,一下子就算出来了,就算出太阳运动了,结果哈雷发现太阳的运动速度大概是每秒二十公里,就是太阳带着太阳系,它的所有的成员朝着织女星方向运动,每秒二十公里,你们放心,不会撞到织女星,第一,这段距离有得走了,几千年几万年走不到,你走过去织女星自己也跑掉了,他就算出来太阳每秒十九点七公里,沿着织女星的方向前进,这个数字到现在为止测出来都差不多。得到了这一点,就推翻了哥白尼学说中太阳是不动的这一点,太阳是动的,就算它在宇宙中心,也不会一直在宇宙中心,你今天在宇宙中心,明天就不在宇宙中心了。到了1917年,这已经是比较晚的了,已经到上一世纪了,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通过计数的办法,确认太阳不在银河系中心,而是离开银河系中心相当远的地方。大家看,这个就是银河系的截面图,太阳就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离银河系中心远,离边缘比较近(整个“铁饼”很大,直径约十万光年),太阳离开银河系中心大概三万多光年;下面一张图是我们从这个铁饼上面去看,银河系的中心在这儿,太阳在这个地方,所以太阳位置是很偏心的,这样哥白尼学说中的第二点错误也纠正了,太阳并不是银河系的中心,你即使把银河系当作整个宇宙,太阳也不在宇宙中心。在哥白尼时代,他本人不能认识这一点,但是不管怎么说,哥白尼的贡献是最伟大的,我刚才给你们谈了2009年上海有一次日全食,如果没有哥白尼的认识,日全食是不可能预报的。尽管他有这两个毛病,这两个毛病对我们天文学家预报天象是没关系的,因为它是相对运动,大家一起跑,太阳带着太阳系全体一起跑,你预报是没问题的。

这个中间是核球,鼓起来的,这个叫做银河系的盘子,叫银盘,然后这里还有点稀稀疏疏的星,像一个晕,什么晕呢,就是头晕的晕,称为银晕,这整个就是十万光年,一光年十万亿公里,那么十万光年,你们去算有多少公里,有人说这是个天文数字,这就是天文数字,这个数字你就不要太相信它。银河系现在知道有一千亿颗恒星,银河系里面。我一开始讲的创新精神,包括今天我讲的,赵老师在那里讲的,什么一千亿颗恒星,你怎么弄出来的一千亿颗恒星,天文学家报的数字有两类数字,一类我刚才讲的几月几号几点几分日全食,你就相信,没问题。一类是这种数字,你稍微要提高一点警惕,包括这个十万光年。银河系有一千亿颗恒星,一千亿颗恒星,这怎么弄出来的,没有人能够数一千亿个,你数数看12345……,你数到后来要忘记了,数也数不清楚,你数一辈子都数不出来。我现在比如说给你们在座的每人发一百斤大米,同学们,请你们数这个大米有多少颗,然后你们可能分两类或者三类,一组说唉呀,这个不高兴数,老师我不数,还有一类老实的就开始数了12345……,数了半天又忘记了,再数;比较聪明的或者比较狡猾的,他就拿出一两来数,一百斤称出一两,一两数一数比较快,乘上一千就告诉老师多少颗,不相信你自己数,对不对?这个一千亿颗也是这样,也是称出来的,这个银河系是转的,你们以后读书上去慢慢到大学里面就知道,这个东西如果不转就麻烦了,但是它一定是转的,不转它的引力就塌进去,地球如果不绕太阳转的话,地球就撞到太阳上去了。一转就有办法,马上可以把银河系的总的质量算出来,银河系有多少多少质量,然后把这个质量除太阳质量,明白吗。刚才我说称大米,这是做乘法,现在是做除法,太阳的质量大概是恒星质量中等个,一除就除出一千亿,有人说一千四百亿,这个就差不多了,你不要相信一千亿,十的十一次方,这个距离也是这样的,你不要以为,这个十万光年,九万八千可以吗,这个都是大约的近似的数字。

那么这几幅画是什么东西呢,这是太阳,太阳的X光线,X光的照片,所以看起来模模糊糊,这两类称为星团,就是我们银河系里面的恒星,我不是说一千亿颗吗,这一千亿颗不是很孤立的一颗一颗,它有的是两个在一起,它们自己绕着转,这叫双星,成双成对的;有的就一团,这一团就叫星团,像这一类星团它比较稀疏,就叫疏散星团;这类星团很密,叫球状星团,外形像一个球,这个星团里面可能就有几十万颗星,但是你绝不要认为这个星是粘在一起的,因为它离开我们很远,你如果到那边看,这个星和星的距离还远着呢,比如说可能比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还远一千倍之类的,它不会撞的。

这个就叫星云,接下来我们就要讲星云了,这个星云很有名,有人说它有点像螃蟹,外国人把它起个名字叫蟹状星云。公元1054年,有一颗星走完了它的一生,最后它爆炸了,爆炸以后成了一颗超新星,当时很亮很亮,我们现在天上第一亮的是太阳,第二亮的是月亮,剩下的就是金星,再挨下来就是前两天的火星,一般说来火星没有木星亮,但是火星大冲的时候比木星亮,金星已经非常亮了,据说金星在没有月亮的晚上,如果没有灯光,可以勉强照出人的影子,这颗星爆炸的时候比金星还要亮,白天都看见,所以当时就记下来了。古代中国皇帝对天象是非常非常地注意,天上什么一来,唉哟我要死了,什么一来我要发了,他就这样,所以这个东西爆发,人们忙着要记下来。超新星爆炸以后它就膨胀、膨胀、膨胀,膨胀到现在成了这个模样,外国人算了,最早外国人算的,它往外的膨胀速度算出来了,然后把它倒退回去,可以吗?倒退回去倒退到1054年,就是一点,就完全证明这就是1054年中国人记录的那颗亮星,现在成这个样子,差不多经过一千年,九百多年,这叫超新星爆炸。这是另外一类星云,这一类是不发光的星云,你看这么黑咕隆咚一团,后面的星就看不到了,挡住了,银河系里面也有这么些各种各样的天体。

现在我要讲第三个里程碑了,人类怎么样认识到银河系代表宇宙是错误的。这个故事起源于星云本质之争。刚才我给大家看了两种星云,对不对?这两个星云,这个是真正的星云,它就是气体,其实它的密度非常低非常低,比地球上面实验室最高真空的真空度还要高。因为它一大堆,又很远,它的范围可能有几百个光年,几千个光年都可能,由于很大,所以看上去这么一团,实际上很稀薄,但是它的确是云状物体,没有固体。但是天文学家还发现有一类星云,它好像不是星云,像是一堆星堆在一起的,密密麻麻堆在一起。有一位德国科学家叫马里乌斯,他首先用望远镜看到了仙女座的一个星云。天上有一个星座叫仙女星座,仙女星座里面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斑点,用望远镜看它是一块斑点。对于恒星,你再大再好的望远镜,不能把它放大,它还是一点,一个点光源,这个仙女星云在望远镜里就放大了,它是什么东西,到底真是一块云还是一堆星,不清楚。到了1755年,哲学家康德第一次提出在银河系之外,存在着很多很多无数个和银河系差不多大小的庞大的恒星系统,他给它们取了个名字,叫河外星系,银河系外的星系,简称为星系。但是他也毫无根据,现在证明他是对的,这是我今天提到的第三个科学猜想。

我讲的三件事情,日心说的一次,布鲁诺的恒星一次,(康德)的星系,出现了三个科学猜想。1780年到1790年,又是这个赫歇尔,当时争得不可开交,有人说银河系外面还有世界,这个星云就是银河系外的,就是像康德讲的。有人说你看到的星云全是银河系之内的。这个赫歇尔是当时第一权威,并且他手上有最大的望远镜,他说你们不要吵了,我拿来看,我一看把它看成一颗一颗的,那就是银河系之外的,我的望远镜看上去还是糊里糊涂一团,那是银河系之内的,是真正的星云。结果他一会儿看到有一部分星云可以分解为一颗一颗恒星,它们应该在银河系之外,有河外星系;一会儿又看到一些星云分不开来,就像云一样的,他就说银河系囊括一切。他怎么说,人家就跟着跑,这个就是迷信权威,实际上他能看到的一颗一颗恒星的是刚才我讲的星团,如果用小望远镜拍就是一团,一颗颗星是看不到的,用大的望远镜,赫歇尔的望远镜,把它分出来了。这个问题后来变得越来越严重,吵得越来越厉害,一直到1921年美国科学院专门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就这个仙女星云到底在银河系里面还是在银河系外面,吵得一塌糊涂,没有结果,两派意见,这个沙普利,就是刚才我说的,他第一个发现太阳不在银河系中心的那一位老兄,他这次犯错误了,他认为银河系囊括一切,仙女星系在银河系里面;而这个柯蒂斯比他年轻,没有他出名的那个人,他说仙女星系在银河系之外,但吵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当时不知道它到底有多远,因为如果我们知道仙女大星云离开银河系一千光年,那是在银河系里面,银河系是十万光年,对不对;如果我们测出来它是两百万光年,那在银河系之外。问题是谁都测不出距离。

我们现在要给大家讲一点科学常识,我们刚才讲的科学常识,你们大体上都听得懂,除了开普勒定理你们没学过,现在讲的这些更简单了。天文学上测定天体的距离,恒星的距离的困难,我已讲得很清楚,我刚才讲过,哥白尼的学说最后证明了恒星上半年在这儿,下半年在这儿,要测距离把这个恒星的角度测出来就行了,因为这条长度知道的。地球轨道的直径是3亿公里,以前军队打炮,打对面的村庄,这里放个望远镜,那里放个望远镜,一测距离测出来了,因为这两个之间的距离知道,三角法你们都学过,对不对?这里也是用这个办法,但是这毛病不是这样的情况,这条距离比那个长得多得多,越长这个角度越小,最近的一颗恒星,这个角度一秒多一点点,你们不相信去算。最近一颗恒星离开我们四点二光年,也就是四十万亿公里,如果远一百倍,这个角度就是零点零一角秒,如果远一千倍,那就是千分之一角秒,远一万倍,一万倍才四万光年对不对,银河系直径十万光年,一万倍就是万分之一角秒,万分之一角秒到现在也测不出来,所以这个办法不行的,这个办法叫三角测量法,或者几何方法。可以说测距离是天文学家最最最最头痛的事情,因为距离不知道,这颗星多大多重,什么也不知道,对不对,必须要知道距离。后来人们想了一个办法,什么办法呢?光度测距法。你们看看这张照片,这一束光发出来到了这个地方,是一小方块,到了两倍远的地方是四小方块,到了三倍远的地方是九小方块,就是说你看到的亮度和你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比如说是一颗星,这颗星到底有多亮,它的发光本领称为光度,我们在这儿接收到的是亮度。这个灯很亮,现在把这个灯放在金茂大厦顶上去,你再去看,就不亮了,所以有三个量,一个是光度,就是这颗星的发光本领,第二是你看到的亮度,第三个是距离,这三个因素之间有个很简单的关系,恒星的亮度与恒星的光度成正比,与恒星的距离平方成反比,这三个量你只要知道两个,第三个就可以求出来。现在的问题就是求距离,亮度是没问题的,亮度是观测量,它是肯定可以知道的,问题是光度,本来应该知道亮度知道距离,去算它的光度,对不对。我们现在有个一百瓦的灯泡,放在某个地方,我测出亮度,然后就把这个距离算出来。那你怎么知道它是一百瓦而不是两百瓦呢,同样远的地方,光度本身不一样,你看出的亮度也不一样,这就要想办法,这就是要提到造父变星。恒星中有一类星叫做造父变星,其中有一颗星叫造父一,这颗星是一颗变星。什么叫变星呢?它今天比较亮,明天比较暗,后天又比较亮,再后天又比较暗,这就是变星。你把它的明暗变化画出来就是这么一条曲线。后来发现,造父变星从最暗到最亮再到最暗,有周期规律:周期越长,它的光度越亮。这个稍微有点难以理解,你盯着它看,今天明天后天盯着它看,发现这颗星的亮度在变,今天最亮,明天最暗,后天也最亮,那么它的周期多少?两天。如果是今天最亮,后天最暗,再过两天最亮,那么周期就是四天,对不对?结果发现周期四天的变星要比周期两天的变星的光度大。好了,它变亮变暗你可以盯着它看吧,你就盯着它看,把这个周期测出来,反过来光度就测出来了,光度测出来了,就可以把距离测出来了,这个就叫做光度测距法,这个造父变星就起这个作用。1918年,美国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二点五四米的望远镜。1923年10月6日,哈勃,大家知道有哈勃空间望远镜,这个名字就是纪念他的。哈勃就是利用这台望远镜,看这个仙女星云,一看就把它的一颗一颗星分开来了,明白吧,它把它边上的一颗一颗星分开来了,而且从其中找到了造父变星,然后就测了它的光变周期,最后把这个距离测出来了,二百二十五万光年,银河系的直径十万光年,它是二百二十五万光年,当然它在银河系之外,所以争论了几十年的争论就到此结束,大家不吭声了。

所以我说我们人类认识宇宙就这三个过程,本来我们人类“挺好”,地球在宇宙中心,我也不动,别人绕着我们转,很神气,对不对?出来一个哥白尼,地球就不灵光了,地球绕着太阳转了,不过太阳还好,太阳在银河系中心。又搞出一个什么哈雷、赫歇尔,这帮人,把这个太阳从银河系中心移到边上去了,而且银河系有一千亿个太阳,那太阳没什么稀奇,对不对。太阳绕着银河系中心转一圈要两亿年,到了哈勃还要好,银河系也没什么稀奇,现在发现,也是称出来的,宇宙中间像银河系这样的河外星系也有一千亿个。所以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正是地球特殊地位不断地下降、消失的过程,地球根本没什么特殊地位,它只是一千亿个星系中间一个普通星系——银河系中的一千亿颗恒星中的普通一员——太阳周围九个行星中间的一个。刚才电视台的同志问我外星人有没有,你们说外星人有没有?外星人当然应该有,就你地球有,有那么多恒星放在那儿,你只是没找到它而已。

这里给大家稍微浏览一下,这是我们现在认识宇宙的一些具体情况。比如说地球,地球的半径,地球当然严格说来不能讲半径,地球是个偏椭球体,它的赤道半径是六千三百七十公里,它离开太阳一万四千九百万公里,地球的年龄四十六亿年;月亮比地球小,月亮的半径只有一千七百公里,离开地球三十八万四千公里,乘美国阿波罗飞船去,从地球到月亮大概三天多,但是火星离开地球几千万到一亿多公里,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飞过去。月球怎么来的?有三种学说,一种说月球是地球上分出去的,有人说算过,太平洋里面海水的体积和月球的体积一样,这块等于跑出去了,后来想想也不对,因为跑出去的这两个东西的矿物成分应该一样,但研究来研究去好像也不太对头,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这个月亮是外面流浪儿,跑到地球边上给万有引力吸住了,它就这么绕;还有一种学说是,月球和地球同时生成。这就是所谓的分裂说、俘获说、同源说,不过这些都没研究好。天文学家研究的对象远的不太好研究,多少多少光年以外,看不到;有的时候近的也不太好研究。这就像画鬼和画人一样,画人不太好画,画鬼比较容易,因为鬼谁也没看到过,不过你随便画一个鬼,别人还是不信。月亮、太阳是怎么形成,这仍弄不清楚,到现在为止还是研究的对象。太阳很大,刚才那个图上就画不出来,太阳的直径和半径是地球的直径或者半径的一百零九倍,大概体积是一百三十万倍,太阳的年龄是五十亿年,太阳中心温度两千万度,太阳现在这个状态大概还可以生存五十亿年,就是太阳现在这个状态,稳定这个状态是一百亿年,再过五十亿年以后这个太阳就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它现在中心是氢到氦的热核反应。再过五十亿年以后,这个热核反应的燃料用光了,它要进行高一级的热核反应,就是氦要聚变成比氦更加高级的重元素。更重的元素,这个热核反应现在地球上没有掌握,氢聚变成氦就是氢弹,我们已经有了,但是氦巨变成更高级的元素,人类还没找到,这个更厉害。这个状态下太阳就要膨胀,太阳膨胀的结果大概要把火星,甚至把木星的轨道都要吞进去,明白吗?太阳膨胀这个阶段经过十亿年,就是把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都吞掉。银河系有一千亿颗恒星,我刚才讲了,银河系的年龄大概有一百三十亿年,我刚才讲了不是一千亿个河外星系嘛,河外星系有的比较圆,有的比较扁,有的是这样的,我们银河系是这样的,这个叫漩涡星系,像个漩涡,像水里面的漩涡,这种星系挺好看。恒星团在一起叫做星团,星系也会团在一起,就叫星系团。这幅图中通通都是星系,没有一颗星的,像这个你看有点漩涡,对吧,刚才提到一类漩涡星系。这个叫棒旋星系,它中间首先有根棒,棒的两端伸出两个旋臂,这个漩涡怎么形成的,棒怎么形成的,它可以维持多长时间,这就是理论天体物理学家要去干这种事情。然而他解释了这个不能解释那一个,这就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研究。做这些事情真是枯燥,你既然有观测资料,那么讲了半天理论,对不对就看你能不能算出所观测到的这个样子来。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这第三个里程碑的最后一点情况,就是我们这个宇宙最后哪儿去啊!太阳五十亿年就完蛋了,这个宇宙呢?现在的测算,宇宙目前的年龄大概一百四十亿年,它的范围就是我们现在从地球上能够看到最远的河外星系的距离,这个数字很不准的,最近有人算出来是一百三十七亿光年,好像比较准一点了,这个也没被大家接受。这个天体是恒星,恒星两个在一起,就是双星;一堆在一起就是星团,再多的就变成星系,星系又聚成星系团,这叫做逐级成团,从小到大逐级成团,好像我们人的社会一样。有一个现象就是宇宙膨胀,大家都知道叫“大爆炸宇宙论”,我们来讲讲这个问题。什么叫宇宙学,从整体角度来探讨宇宙的结构和演化的这么一个学科叫宇宙学,其实古代都已经有点宇宙学。这是我们古代的宇宙学,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盖天说认为地是平的,天是圆的,像个伞那么罩在那里,天圆地方;到了浑天说稍微进步一点,天是鸡蛋白,地是鸡蛋黄,这就是浑天说,是有点浑。宣夜说是比较接近现在的客观,就是天是空虚的,星星都悬在中间,这有点接近现在的概念了。那么从科学的宇宙观来说,牛顿,牛顿的产出很丰富的,牛顿首先用力学方法研究宇宙学,称为经典宇宙学,他没有把时间和空间连在一起,时间管时间,空间管空间。到了1917年,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你们以后可能会学到相对论),他建立了一个叫静止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从他开始出现现代宇宙学。你们同学可能想,有限无界这怎么回事啊,没有边界,又是有限的。打个比方,这个银幕上面在演电影,很多人在活动,这些人的活动范围不能跑出这个银幕,对不对?如果这个银幕无限大,人的活动范围就没有边界,所以叫做无界。但是人无论怎么活动,都跳不出这个银幕,他们不能跑到银幕外面来,只能在银幕上,所以是有限的,这就叫有限无界。这个从二维空间到三维,从平面到立体我们很好想象,从三维到四维,你别想象了,想象不出来的。有人说三维空间把个小偷关在监牢里面,四维空间他就逃掉了,你三维的墙壁不能把他关住,实际上这个第四维是个时间的问题。从爱因斯坦开始有一个第四维,就是时间,你们不要直观想象,只能从二维到三维想象一下有限但是无界的概念。爱因斯坦模型的关键就是它是静止的,这个宇宙是不动的,爱因斯坦当时设想这个宇宙不动的,他为了解决矛盾,引入了宇宙学常数,宇宙学原理。到了1922年苏联,当时的苏联数学家弗里德曼,就开始设想这个宇宙可能不是静止的,它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这个宇宙可能在膨胀。请大家注意,1922年,哈勃还没有发现河外星系,哈勃是1923年到1924年发现的。1927年哈勃已经发现河外星系了,而且哈勃当时已经发现,河外星系离开我们越远,和我们之间相对离开的速度越大,他已经发现这一点了。这时,比利时的一个主教,也是一个天文学家,叫勒梅特,他提出宇宙在均匀相同性地膨胀,就像我们吹气球一样,一吹这个气球就膨胀,不管多么大还是一个球。1932年,还是他,想到这个气球既然越变越大,那么最小的时候该是什么样子?你说宇宙在膨胀,那倒回去一百多亿年前它是个什么模样,他就设想提出所谓原始原子,就是说最早最早的宇宙只是一点,从这个地方开始膨胀,这一小点称为原始原子。

最后到了1948年,这也是俄国人,你们看这名字,伽莫夫,不像英文名字,他是俄国籍的美国人,他就发展了勒梅特的思想,提出了“大爆炸宇宙论”,这个大爆炸宇宙论怎么说的呢?一百多亿年之前,整个宇宙只是一点,而且按照现在更新的理论,这一点是无穷小,既没有空间又没有时间的,时间从大爆炸开始,这个没法想象,时间怎么会没昨天的事情?就是说时间也是从这一瞬间开始的,是无中生有的,之前什么也没有。所以应该说当时宇宙的密度是无穷大,温度是无穷高,然后它开始爆炸,爆炸以后经过零点零一秒,那个时候温度是一千亿度。以光子、电子、中微子为主,这些都叫轻子;而质子、中子,这个你们学过了吧,这种原子核内的粒子称为重子,质子中子只占了非常非常小的比例,它们处于一种热平衡状态。宇宙膨胀得非常快,一面膨胀一面温度下降密度下降,体积大了嘛,温度下降密度也下降。经过零点一秒,零点一秒它的温度就下降到三百亿度,质子和中子的比例开始发生变化。一秒钟以后降到一百亿度,一百亿度的时候还不能形成原子核,原子核里面有中子和质子,由核力把它束缚在一起,那个时候温度太高,这个核力没法约束它们的热运动,所以那个时候不能形成原子核。一直要到十三点八秒以后,这很快,十三点八秒,这个时候温度跌到三十亿度,原子核形成,形成氘氦这一类原子核,也就是形成了化学元素,但是没有形成原子,只是形成了原子核。到了三十五分钟以后,这个温度又下降到了十分之一,三亿度,这个过程停止了,但是还是不能形成中心的原子,一直要经过三十万年以后,那个时候温度下降到三千度,开始形成原子。以后就慢慢演化,一直到现在的状态。物质先是气态的,然后气态物质经过收缩、坍缩,变成固态的,出现恒星、太阳、地球等等,地球上再演化出了人。

给大家最后看一张照片,这就是当年哈勃观测过的仙女星系,当时叫仙女座大星云,现在应该叫仙女座大星系。它不是星云,而是星系,最早看上去只是模模糊糊的一团,这张照片是用大望远镜拍的。你看它中间有一个核球。这是真家伙了,刚才看的银河系图像那不是照片。人在庐山中间不识庐山真面目,我们在银河系里面就不能拍到银河系的完整外形。仙女星系是银河系之外的天体,从地球上看,现在可以拍得那么清楚,不过中心部分还是分不开一颗一颗恒星。我们银河系估计和它的样子非常像,但是比它小。它比银河系质量大一倍,离开我们二百二十五万光年,两个小的河外星系是它的伴星系,绕着仙女星系运动。这是一个星系,那也是一个星系,这里面都是好多好多恒星。

我想今天就讲到这儿,也感谢大家来听课,再次感谢教育电视台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谢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