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村的墓碣冯至

山村的墓碣冯至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国和瑞士交界的一带是山谷和树林的世界,那里的居民多半是农民。他们保持着自己的服装,自己的方言,自己的习俗,自己的建筑方式。山上的枞林有时稀疏,有时浓密,走进去,往往是几天也走不完。林径上行人稀少,但对面若是走来一个人,没有不向你点头致意的,仿佛是熟识的一般。想到这里,这铭语中的后两行更语重情长了。

山村的墓碣

冯 至

德国和瑞士交界的一带是山谷和树林的世界,那里的居民多半是农民。虽然有铁路,有公路,伸到他们的村庄里来,但是他们的视线还依然被那些山岭所限制,不必提巴黎和柏林,就是他们附近的几个都市,和他们的距离也好像有几万里远。他们保持着自己的服装,自己的方言,自己的习俗,自己的建筑方式。山上的枞林有时稀疏,有时浓密,走进去,往往是几天也走不完。林径上行人稀少,但对面若是走来一个人,没有不向你点头致意的,仿佛是熟识的一般。每逢路径拐弯处,总少不了一块方方的指路碑,东西南北,指给你一些新鲜而又朴实的地名。有一次,我正对着一块指路碑,踌躇着,不知应该往哪里走,在碑旁草丛中又见到另外一块方石,向前仔细一看,却是一座墓碣,上边刻着:

一个过路人,不知为什么,

走到这里就死了。

一切过路人,从这里经过,

请给他作个祈祷。

这四行简陋的诗句非常感动我,当时我真希望,能够给这个不知名的死者作一次祈祷。但是我不能。小时候读过王阳明的瘗旅文,为那死在瘴疠之乡的主仆起过无穷的想象;这里并非瘴疠之乡,但既然同是过路人,便不自觉地起了无限的同情,觉得这个死者好像是自己的亲属,说得重一些,竟像是所有的行路人生命里的一部分。想到这里,这铭语中的后两行更语重情长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