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首阳山随想

首阳山随想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阳山,第一缕阳光照射的山,传为商朝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全国叫首阳山的地方不少,史籍记载的至少有五处之多。在甘肃渭源县也有一座首阳山,在莲峰乡境内。当姜子牙告诉他们“纣王正焚,天下大定”时,两人抱头大哭,进入首阳山隐居,决心不食周粟,只吃山上的野菜充饥。两人只得饿死在首阳山上。如今首阳山的双墓冢,简陋的木牌坊,几根铁丝绑缚着,看冢的老头提醒我们山门已朽,不要靠近,以防意外。

首阳山随想

首阳山,第一缕阳光照射的山,传为商朝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全国叫首阳山的地方不少,史籍记载的至少有五处之多。在甘肃渭源县也有一座首阳山,在莲峰乡境内。

首阳山的山峰像一位盘腿端坐的老母亲,伯夷、叔齐的墓冢就在大山母亲的怀抱里。墓冢掩映在一片松柏林中,高高的荒草爬满了坟头。据《史记•伯夷列传》载:商代有个叫孤竹国的封国,在今天的辽西一带。伯夷、叔齐是商代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国君比较喜欢叔齐,有传位于他的意思。国君去世后,叔齐想应该由哥哥伯夷来继承王位,伯夷却认为应按父命让叔齐做新国君。两人相互推让,都不愿继承王位,后来两人先后逃离祖国,在逃离的路上,听说周文王治理天下有方,就投奔而去。行至途中,姬昌已死,武王正准备率大军征讨纣王,“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他俩认为武王伐纣是不孝不仁,于是两人拦马劝谏,武王大怒,幸得姜子牙相劝,才幸免一死。相劝不能,西岐是不能去了,只好西行。当武王伐纣成功,姜子牙见到伯夷和叔齐时,两人问起“纣王置于何地?”当姜子牙告诉他们“纣王正焚,天下大定”时,两人抱头大哭,进入首阳山隐居,决心不食周粟,只吃山上的野菜充饥。一位老妪见状后发问:“子义不食周粟,此也周之草木也。”两人一听,深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连周朝疆域的草都不让吃了,他们还能活吗?两人只得饿死在首阳山上。

如今首阳山的双墓冢,简陋的木牌坊,几根铁丝绑缚着,看冢的老头提醒我们山门已朽,不要靠近,以防意外。纪念伯夷、叔齐的庙宇,破烂而低矮,墓前墓后的松柏挺拔高大,人们说这些树是夷、齐两人人格的物化。夷、齐庙除了两块珍贵的碑刻外,整个庙宇还不如周围农家的屋舍。只有墓前石碑上左宗棠书写的“百世之师”和“商民伯夷叔齐之墓”的墓碑告诉人们这里埋葬着3000多年前的两位硬汉,两位圣贤。清人为其修建的墓坊上部砖刻着“高山仰止”四个大字和“满山白薇味压珍馐鱼肉,两堆黄土光高日月星辰”的楹联,记述着这两位孤竹王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风范。站在首阳山上,渭源风光尽收眼底,山是那样青翠,青翠得让人难以置信,在西北,在降雨量较少的甘肃定西地区,还有如此植被良好、美景如画的地方。大山层峦叠嶂,林木茂密。黄色的油菜花,紫色的胡麻花,白色的洋芋花,把山川装扮得如画般美丽。试想3000多年前的原生态状况下,一派美景中,伯夷、叔齐在画廊中靠吃山中蕨菜生存,面部菜黄,身体虚弱地唱着“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与嗟徂兮,命之哀矣”的《采薇歌》,批评着、抗议着武王伐纣不义。在无奈的抗争中两人的祖国都成了周王朝的疆域,他俩不得不发出何处而归的呐喊,在饥饿中走向生命的尽头。

站在3000多年前的伯夷叔齐墓前,人们为夷齐两人的气节和情操而感动,他们本可以为国君,为一言九鼎的王者,但他们却选择了他们自认为可贵的气节。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这种重气节、讲道德成为一个标准,成为忠于职守,不朝秦暮楚,不见异思迁,始终如一的为人准则。历史上,文天祥不受元人俸禄,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上世纪40年代末,文学家朱自清,宁可饿死,不吃美国面粉。文天祥、朱自清的气节似乎与伯夷、叔齐有所不同,文天祥是在抗击元兵被俘后拒绝投降而英勇就义,朱自清是反对帝国主义支持反动政府发动内战而采取的义举,后两者比伯夷、叔齐更显正义,更有气节。

审视夷、齐的行为,在赞美之余又多了几分思索。夷、齐两位都不愿继承王位,一逃了之,试问,在当时的国体政体中,国无君王,不就乱了吗?这种谦让到行政不作为的地步,也是一种无事业心的表现,按当时的理念,也应属不忠不孝,上不忠于国家,下不孝于父辈,是不当提倡和效法的。为进步、正义的事业去奋斗,去殉国,应当是正义气节,而为落后的腐朽的反动的东西去当殉葬者是可悲可叹的。当时的夷、齐,满脑子的忠孝之道、忠君理念,就是殷商王朝再昏庸无道,纣王再酒池肉林,作为臣子的他们也要维系其江山社稷,绝不犯上。就是周王朝再进步,武王再贤明,一臣不能侍两君,只能选择死来报答殷商,这是夷、齐两人的气节。伟人毛泽东曾讲道: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行动。试想如果没有武王伐纣,建立周王朝,就没有周初农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夷、齐两人为落后腐朽的王朝而捐躯,只能说是迂腐。

气节是要讲的,而且应当作为为人处世的标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重气节成了仁人志士的追求。远的不说,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者,许多优秀代表,为真理、为正义牺牲在枪林弹雨之中,血洒疆场;在敌人的监牢里,坚守信念,宁死不屈,践行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生气节格言,因为他们坚信,自己从事的事业是先进的、伟大的,是为老百姓谋福祉的,为正义的事业而奋斗、而献身是人生的最高情操和气节。历史走到了今天,国人更应在重气节的情操中发扬光大。与时俱进,为正义和先进保持气节、情操,才是人们的正确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