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往事如烟怀逝者》自序

《往事如烟怀逝者》自序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近来这个条例自行破坏了。如论年龄,明年即入古稀,自然不能不谓之老矣。将这三个多月之间写成的十四篇怀人之作,连同旧作悼念文字,编辑在一起,名之曰《往事如烟怀逝者》。对于集中所写诸人说,往事确如烟云,早成过去,尽管他们是不朽的。对于我这个怀念者,往事亦成烟云,缥缈无从抓住,徒留下无穷无尽的怀念与伤悼,既伤逝者,行自念也。往事如烟,但愿往事真如烟云般散去,不宜复再。

写作历史研究论著,自然离不开资料。所谓无一字无来历,表示了研究和写作态度的认真。我从自己的经验发现,长年累月对着资料写作,一旦丢开资料,要写点什么,有时不免感觉难以下手。字字皆求有来历,丢开了来历,脑中乃呈空白。这大约就是手僵的表现。语于同行,亦谓其然。我很佩服案头不着一字资料而能对历史作宏观研究的大家。于是,我给自己作了一项规定:写作历史论著之余,也写点与历史研究无关的文章,活动一下筋骨,以免手僵。同时自戒:此类文章不宜多写,一年之中,写上那么几篇就行了;否则,难免手滑。近年以来,我是照此行事的。

可是,近来这个条例自行破坏了。去年十月,在闲且惫矣的情况之下,写了回忆王芸生先生的文章,一时伤逝兼怀旧之心竟油然而生,不免还想再写他人,尽管有的人墓木已拱多年,还让我怀念不已。而报刊有相继索此类稿件者,也促成了我的情不能止。于是,一发而不可收,三个多月之间,竟然断断续续写了这样的怀人之作十四篇。西谚有云:如果一个人总是往回头看,那就证明,他的确是老了。如论年龄,明年即入古稀,自然不能不谓之老矣。我从不相信“七十不稀奇”这样的豪言壮语。如论情绪,尽管我并不自承已入老境,事实上又往往时有老年之状。往常与友辈写信,多是提笔疾书,书成即装入信袋,封毕即寄。近来则往往时写时停,装入复又取出。我说不上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大约是念及与老友作纸上对语,不知尚能几次吧。忆及白乐天句:“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庶几近之。

将这三个多月之间写成的十四篇怀人之作,连同旧作悼念文字,编辑在一起,名之曰《往事如烟怀逝者》。集尾两篇旧作《风雨同舟忆〈文萃〉》、《上海〈大公报〉忆旧》,一是应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而写,一是应全国政协《抗战前后的〈大公报〉》专集而写,与集中他文有所不同,乃以事为经,以人为纬,然所涉之人,或多已亡故,所写之事,往往亦涉及集中所怀之逝者,因此也收入之。对于集中所写诸人说,往事确如烟云,早成过去,尽管他们是不朽的。对于我这个怀念者,往事亦成烟云,缥缈无从抓住,徒留下无穷无尽的怀念与伤悼,既伤逝者,行自念也。如是云尔。

这个集子不是我的回忆录,而是怀人集。所怀之人,或为我的师长,或是我的前辈长者,或是我的朋友与同窗,他们的生平事迹,特别是几位硕学大师学问事业的卓越贡献,自有专人研究,或已著为传记,非我所敢得而妄议,这里所写的,只是就身之所经,缕述管窥,自不作求全之记载也。

集中所怀之人,都是知识分子,还都是大知识分子,思想、经历、学术与作为,各有不同。但所体现出时代的命运,则是共同的。一代经学大师龚向农先生死于一九四一年,硕学大儒,淡泊自守,而历经世变,晚年生活近于不能温饱。至于经历了新中国生活的诸师长、前辈与友人,除了刘秡如与严庆澍(唐人)之生活于香港,李肇基一九五五年慷慨成烈士(集中本拟收入旧作悼肇基文,后自思文字过于单薄而抽去,在《忆庆澍》文中兼及肇基事),他们生逢盛世,遭际有所不同,亦无一不经受了时代的风风雨雨,而使后死者慨然系之。往事如烟,但愿往事真如烟云般散去,不宜复再。

最后,要说的是,集中有些文章,于报刊发表后,或为友人指出为不宜,或自觉欠当者,此次入集稍加删削修改,亦有个别文章在报纸发表时编辑嫌长而删略,在此亦复其旧者,这里就不一一指出了。

一九九〇年二月十二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