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历史课程改革全面提升中学生人文素养

深入历史课程改革全面提升中学生人文素养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至关重要。而历史学科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历史教学更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提升者,理念的引导者”,教师是进行中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直接作用者,也是培养中学生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关键。校园是学生在校学习和活动的主要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场所。

鹿泉市教师进修学校 聂丽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历史课程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新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日益呈现在我们面前。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历史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深认识到文史修养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更加感受到加强学生的文史修养、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大责任。

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简言之,人文素养就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一个人只有具有了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对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至关重要。而历史学科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历史教学更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提高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

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以及对专业技能新的要求,使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职业危机和生存挑战。“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提升者,理念的引导者”,教师是进行中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直接作用者,也是培养中学生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关键。因而,教师要从多方面努力,具备多方面的能力,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第一,先进的教育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意识付诸行动时的信念,它既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行动。在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历史教师必须始终具备符合时代特色的先进的教育理念。

第二,广博的文化知识体系。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中,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统治者或权威者,而是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启发学生。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抓时间、挤时间来学习。除了自己的专业历史知识以外,还要对天文、地理、诗词歌赋以及自然科学知识等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有所涉猎,在教学实际中才能做到触类旁通,旁征博引,用实实在在的知识去传导学生,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力量,感受教师的品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心性,使之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汲取营养丰富的人文素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三,敏锐的时代感悟能力。在广博的文化知识基础上,历史教师更要有深刻的洞察和体验(包括反思、感悟、启迪等),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灵性,依靠其专业知识、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品德修养和高超的施教技艺来赢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逐步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以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楷模。

第四,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一个教师自身能力的直接体现和必备的专业素质。在新课改下,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不断地审视这个教育变革所带来的机遇和困惑。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在这个变革中顺应教育潮流,推动教改的不断向前迈进。

二、实现历史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往往把自己看成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尽可能多地把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合课改的要求。历史教师必须依照新课程标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重新定位。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强调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向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此,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促进学生思考的教学氛围,从单纯的教师教转向师生共同构建以探究学习为主的历史课堂。同时,教师要用人文的观点理解教材、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把人文素养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学生也必须有一个角色的转变,在历史课堂上,努力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主动构建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打造优秀的校园和班级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校园是学生在校学习和活动的主要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场所。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凝聚成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教育和塑造人们的心理、性格和自我意识。师生都能自觉地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产生一致和自觉的行为方式,从而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个性得到发展、精神得到升华。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如:举办专题人文讲座,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张贴醒目的标语、感人的黑板画等,加强校园景观建设,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空间,通过外在环境的感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举办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演讲比赛、文艺表演、才艺大赛等),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寓教于乐,使学生从中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美化心灵、娱乐身心,塑造完美人格。

总之,知识传授是增强人的外在力量,而精神熏陶才能完善人的内在心智,即“精神成人”。不可否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但是我们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培养出更多具有丰富的文史哲知识、较高的人文修养、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的学生,来推动我们的社会不断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