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州私家藏书的文化特征

苏州私家藏书的文化特征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州的私家藏书为后世保存了丰富的典籍,在推动学术研究,促进文化繁荣上,作用不可低估。苏州私家藏书若以南朝宋国陆澄起,至清末,共有藏书家447人。苏州藏书家之多,居全国首位。这种崇尚典籍、重视文化的理念深植于苏州人的观念之中,成为吴地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徵明为苏州藏书世家,有玉兰堂藏书。苏州自明清以来,文才独多,名流辈出,称冠全国。

孙迎庆

【摘要】苏州的私家藏书为后世保存了丰富的典籍,在推动学术研究,促进文化繁荣上,作用不可低估。苏州的藏书活动之所以历代相袭、绵绵流传,与藏书活动中形成的吴地人文精神是分不开的。苏州众多的藏书家、藏书楼,汇聚了大量的文献,使得苏州学子和士人得益非浅。同时,众多的典籍又滋养了苏州众多的大学者、大文人,而学者文人的聚书活动又反过来影响着地方的风尚,推动着苏州私家藏书风气的愈演愈烈,成为吴地文化史上一种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苏州 私家藏书 文化特征

明清时期私家藏书渐趋鼎盛的态势,私家藏书的人数空前增多。藏书的中心区域在江浙两省,而江苏的中心区域在苏州。苏州私家藏书若以南朝宋国陆澄起,至清末,共有藏书家447人。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列全国藏书家1100人,苏州占40%。苏州藏书家之多,居全国首位。

苏州众多的藏书家、藏书楼,汇聚了大量的经籍和文献,使得苏州学子和士人得益非浅。同时,众多的典籍又滋养了苏州众多的大学者、大文人,而学者文人的聚书活动又反过来影响着地方的风尚,推动着苏州私家藏书风气的愈演愈烈。时人云:“吴中文风,素称极盛,俊士荟萃于兹,鸿儒硕彦,代不乏人。以故吴中旧家,每多经、史、子、集四部书之储藏,虽寒俭之家,亦往往有数拾百册。至于富裕之家,更是连椟充栋,琳琅满目。故大江以南,藏书之富,首推苏州。溯自元、明以迄清季末叶,藏书之家,指不胜屈。拥有数千百卷之图籍者,多不胜举。”居民中藏有一二十箱线装书的并不为奇。举目苏州地域,上至豪门高第,下至贩夫走卒,无人敢对经籍轻易毁弃。这种崇尚典籍、重视文化的理念深植于苏州人的观念之中,成为吴地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苏州向以士风清嘉、人文荟萃而名冠全国。明归有光说:“吴为人材渊薮,文字之盛,甲于天下。”吴地人物“少好学,博学善属文;笃学业,博涉群书”等类似记载不绝于史书。文人在吴文化的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天堂之称的苏州,钟灵毓秀,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教育发达,哺育出了众多名彪史册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书画家等,而这些人中好多就是藏书家。号称元初“吴中三君子”的郭麟孙、袁易和龚璛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袁易少敏于学,不乐仕途。据乾隆《长洲县志》记载:“晚隐吴淞之滨,筑静春堂,壅水城池,池上累石为山,堂中有书万卷,悉经手校。”诗文有明初“吴中四杰”的高启、杨基、张羽、徐贲。高启藏书丰富,当其一室燕坐,图书左右。明中期反对三杨“台阁体”的前七子之一的徐桢卿,其诗“熔炼精警”,为吴地诗中之冠。明末清初的“两朝领袖”钱谦益,其诗文俨然为一代宗主,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其藏书也成为当时常熟派藏书的领头人。.藏书家赵琦美卒后,其“脉望馆”所藏之书,全归于他。其又购得刘凤“屝载阁”、钱允治“悬罄室”、杨仪“七桧山房”等藏书,所藏典籍可与皇室内府藏书相比。清代中期的袁枚“骈体最工,抑扬跌宕,有六朝人体格”。他幼即嗜书,苦于无钱藏书。作官后,以薪俸易书,积至40万卷。古文有归有光,他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夫人王氏皆喜收藏典籍。其自述:吾妻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筑书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名为“世美堂”。潘耒、王鸿绪他们通贯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清修《明史》,作《修明史议》,其功尤多。潘氏刻印过其师顾炎武《亭林遗著》十种二十七卷,又《日知录》三十二卷。文史巨擘则数王世贞,其主文坛二十年,全国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奔走门下,惟恐后时,得其片言褒奖,身价骤起。王氏家藏书甚富,自称平生所购《周易》、《礼经》、《毛诗》、《左传》、《史记》、《三国志》、《唐书》之类,超过三千余卷,均为宋本精椠。家有别墅“弇州园”,于园后建“小西馆”,贮书达三万余卷,另将经学之书专藏于“藏经楼”中。对宋椠元刊之书,作“尔雅楼”贮之。又于“九友斋”中,藏宋本两汉书,为斋中第一宝。思想家有清初三大家之一的顾炎武,他以明道救世为治学宗旨,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焉”的名句至今还在激励着人们。他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无不究览。家世有藏书之习,自言在明正德间,已有藏书7000卷。每遇异书,必厚资相购。收集有不少古碑残碣拓本,写成《金石文字记》。其收集明代史料,仅史录、奏状之类文献至2000本。史学评注家王鸣盛,其所著《十七史商榷》,为清中期三大史评著作之一。其借母丧,居苏州30年,闭户读书,以汉学考证法治史。其在《十七史商榷》中称“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强调目录学为读书入门之学及在治学中的作用,曾广为后人引证。王鸣盛亦喜藏书,多为治史实用之书。考据大师有惠氏祖孙三人,形成“吴派”考据学。“吴派”的代表人物惠周惕为创始者,惠士奇为继承者,惠栋为发展者。史载“清二百余年读汉儒学者必以东吴惠氏为首”。“吴派”与戴震为首的“皖派”并驾齐驱,平分清代汉学秋色。惠氏一门几代均喜藏书。据《苏州府志》载《惠氏百岁堂书目》三卷,惜今不见传本。惠栋尤深于《易学》,主张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编辑考订,以详博称。其雅爱图籍,为购善本,不惜倾囊,校勘亦精详。自魏晋以来,苏州涌现出一大批书画家,蜚声海内外。其中“明四家”的沈周、唐寅、文徵明和仇英,为明代吴门画派的奠基人。沈周喜藏书,以重金购古书一部,藏于西庄“有竹居”。文徵明为苏州藏书世家,有玉兰堂藏书。唐寅藏书亦甚富,文徵明赠诗有:“君家在臬桥,暄阗市井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其每夜读书一卷,用朱黄识别于书旁。每阅一卷,写山水、人禽、竹木,或书小诗,或记月日。钱谷亦为明代苏州著名画家,跟随文徵明学习书画及诗文,读文徵明架上书,遂有志于藏书,先后购求及手录古籍至几万卷,且多为人间罕见版本。清代词学大家顾嗣立,所辑《元诗选》,自元好问以下汇为百家,后增为三百家,1200卷,且所收各家均有小传。其“秀野草堂”藏书极多。

苏州自明清以来,文才独多,名流辈出,称冠全国。究其原因:首先,当时的吴地,属全国首富之区,光苏州一府的税粮,居然多于湖广布政司的征输。这种状况,历明迄清一直未变。明廷将苏州倚为“外府”,清朝则视之如“家之有府库,人之有胸腹”。苏州气候条件极好,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素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美誉。其中最突出的是经济作物栽桑和植棉。丝织业、棉织业等手工业的发展又为商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也正是经济的发达,为苏州文人学士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无论是攻读应举、创立学派、著书立说、吟赋填词,还是搜罗古籍彝器、校刻群集,都需要较大的财力。其次,优良的地理条件是人才兴盛的又一个重要基础。苏州依靠大运河贯通南北,境内更是水条域网。便利的交通,信息传递快捷,文人学士结社兴会,切磋交流往返便利。第三,便利的交通又为书肆林立提供了重要条件。宋代藏书家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已有“姑苏书肆,比于京师”的说法,认为苏州是全国四大书肆之一。清乾隆年间,苏州人徐扬绘制的《盛世滋生图》中,依稀可见“六大雅”、“古今书籍”等反映苏州书业繁荣图景的市招。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塘街的“萃古斋”。书肆林立,册籍充栋,翻检容易,购买方便,上至三代鼎彝、秦汉玉石,下至宋元珍本,鲍校毛抄,无所不有,这又为藏书家收藏典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条件。

社会风气关乎文人的消长。明清以科举取士,读书人一旦登第,便畀以高官厚禄。而读书人的藏书,则成为他们科举应试的第一要务。明清两代,苏州人成为最擅长科举考试的应试高手,在全国罕有其匹。苏州在明代89科的会试中,录取进士1075名。清代统治的268年中,通过科举取得功名的状元有114名,其中江苏得49名,苏州就有26名,清代四分之一的状元出自苏州一府,以至康熙年间的苏州人汪琬将苏州状元夸为“土产”,令揶揄苏州少特产的同僚张口结舌。康熙末年的江苏布政司杨朝麟也感叹道:“本朝科第,莫盛于江左,而平江一路,尤为鼎甲萃薮,冠裳文物,兢丽增华,海内称最。”

苏州人才的形成与发展,有明显的特点。具有时间上的承续性和鲜明的时代性。从春秋战国开始直到近现代,几乎每一个重要时期都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那个时代各个文化领域的标志,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成就。领域上的宽泛性和代表性、人才的众多构成了人才的群体性。苏州历代涌现的人才,不是一位两位,而是十几位、几十位,每个领域都以杰出人才组成为人才的群体,成为文化领域中的群体力量,因而能形成有影响的冲击效应和辐射效应。这种多领域兼持续性的整体力量,势必对苏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产生强劲的驱动作用。苏州得天独厚先天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人才优势,人才优势又成为苏州得人特厚的后天条件,反过来促进了苏州的发展。张慧剑编著的《明清江苏文人年表》,收江苏各地文人5420人,苏州一地就有1290人。虽然状元、举人未必都是人才,但应当承认,这也是一个地区文化发达、人才众多的标志。人才的集中和数字的庞大,体现的是人才的优势和文化传统的深厚,以及由人才优势和文化传统转化的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社会力量。徐扬的《盛世滋生图》就有反映苏州人读书的诸多场景。灵岩山前一家书塾,一老先生正在考查学童,旁有仆役在洒扫。此即徐扬在自跋中所谓“万卷书香,或受业于先生之席的场景”。同在灵岩山岭之西,则有一座藏书楼坐落于茂林修竹之中,一长者正在挥毫,另一人正在冥思苦想,这就是毕沅耗资四十金在苏州灵岩山南西施洞下营建的别业曰“灵岩山馆”,内有“御书楼”,藏御书墨宝及字画法帖;有“经训堂”为其藏书之所,中多校勘精善之本。苏州文人就是在这种幽静的环境中读书、完成考前学业。苏州人莫旦夸张地形容苏州是“家家礼乐,人人读书”。“家弦户诵”,纺车声伴着读书声,其情景何等别致。一般百姓耳濡目染,见多识广,居然也能道一两句《诗经》、《论语》,谈谈《百家姓》,诵诵《千字文》,这种读书风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苏州人,也正是在这种读书风气影响下,显者世世相袭,穷居者纷起效尤,苏州人文群体不断发展壮大。

总之,苏州自明清以来,经济繁荣,文化积淀十分深厚,以及历史上早有藏书家藏书的社会风气,两项因素相激相荡,使苏州成为全国藏书之都。清代藏书家孙庆增在其《藏书纪要》中已作了清晰的阐述:大抵收藏书籍之家,惟吴中苏郡(苏州府吴县、长洲县)、(常熟县)、虞山、昆山;浙中嘉湖杭宁绍最多。其中特别是苏州府常熟县的藏书风气,在明代晚期已蔚为当地的特别传统,一直深刻地影响到清代前中期。“汲古阁”和“绛云楼”二处藏书楼,更是知名全国,对明清两代藏书风气有推波助澜之功效。

参考文献:

[1]谭卓垣.清代藏书楼发展史续补藏书纪事诗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2]江庆柏.清代苏南望族与家族藏书.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3)

[3]许磅生.古代藏书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87

[4]钱谦益.跋陶南村《草莽私乘》第二跋

[5]黄建国,高跃新.中国古代藏书楼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9

[6]董秉纯.鲒埼亭文集外编·题词

[7]王世贞.二酉山房记

[8]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卷四)

[9]王汝玉.香溪杂咏·木渎小志(卷六)

[10](道光)苏州府志(卷四)

(作者工作单位:苏州大学图书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