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群蚂蚁搬家的景象

一群蚂蚁搬家的景象

时间:2023-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然,编作品集是北仑作协的一项常规工作,自2008年起,两年一集,我们已组织印制了3本。当然,作品集并不能囊括这两年所有北仑作家的所有作品。好在集子后面有一个北仑作家作品目录。其基础工程之一,便是这本《耕耘跟读双丰收》。“本土作家在耕耘,本地读者在跟读”。北仑作协在努力,北仑作协在行动。

世界那么大,光埋头耕耘可不行。写作写作,只停留在写上“作”,似乎已跟不上形势了。这便有了北仑作家队伍2014—2015双年作品合集。

说实话,这次搞合集,跟我受到的一次刺激有关。在宁波某个场所,偶遇一位前辈,闲聊中这位老作家得知我在北仑且顶着作协代主席的头衔之后,开口便说:这几年,北仑没什么作家。我略表反对,但他马上回复:你说说,有谁?

当然,编作品集是北仑作协的一项常规工作,自2008年起,两年一集,我们已组织印制了3本。今年受刺激后,我们便想把这个工作提高一个档次,整个正式出版,并计划在出版后,在北仑范围内积极推广,以求扩大影响,至少让人知道,北仑还有人在认真笔耕。当然,作品集并不能囊括这两年所有北仑作家的所有作品。有的人处于创作的酝酿休整期,有的人太忙没有来得及上报作品,就是上报的作家作品,我们也进行了压缩。好在集子后面有一个北仑作家作品目录。总体来说,作品集还是能体现这两年北仑作家耕耘的大概。打个比方来说,打开这本书,我们见到的是一群蚂蚁搬家的景象,每只蚂蚁都在从事个体劳动,同时又同心协力,共同抬起“北仑作协”这块牌子,努力地行走在文学小径之上。整合意象,也许每只蚂蚁都很渺小,没有什么名声,但整体负重前行的景象,一定是蔚为壮观的。

“本土作家在耕耘,本地读者在跟读”。接地气,又倡导文气,北仑作家正在北仑区域内积极推动“耕耘·跟读”工程。其基础工程之一,便是这本《耕耘跟读双丰收》。我们相信“双丰收”出版后,一定会有回报:一方面,创造机会让本地作家及作品亲密接触本地读者,让文学温暖更多人的心灵。另一方面,出一本书,也算为北仑作家争了一口气,至少让人有机会看了作品后再说北仑到底有没有作家。当然我们也知道,从根本上来说,作家说到底还是要靠作品说话的。不管怎么说,北仑作家也好借机自我肯定、自我鼓励一下,今后还将会更努力,更出彩。

我相邻的单位,有个退伍的爷们,平时见面也仅仅是点个头,时间久了,他知道我还是一个作家,再打招呼就显得很热情,后来我们还一起随团旅游。一次酒后,他拉我到河边散步,他说起读我文章后感受如何如何,说着说着他便站住了,对我说:“你这样的人,让人尊敬,我给你敬个礼。”啪!真来了一个军礼。

作家是需要自我肯定的,作家又何尝不需要他人的肯定和鼓励呢?其实,人与人之间就是需要相互致意和致敬!——这也是文学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本土作家在耕耘,本地读者在跟读”。在“耕耘”和“跟读”之间,还有许多事可做。北仑作协在努力,北仑作协在行动。

最后,感谢大家对文学的热爱,对北仑作家的关注,感谢大力支持北仑文学事业发展的领导,感谢有关单位和领导对《耕耘跟读双丰收》一书的大力支持。

三耳秀才写于五更涵

2016年5月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