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根本上立于不败之地

根本上立于不败之地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毛泽东对孙武子“立于不败之地”的战争指导原则十分熟悉。毛泽东所指导的战争都具有首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显著特点,这使他赢得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声威,赢得了令将士信赖用命的声望,赢得了令世界友人交口称赞的战无不胜大军统帅的声誉。这里的“地”,是指地位,即使己方处于不能被打败的主动地位或有利地位。

《孙子兵法》有些名言或词语在长期流传中演化为成语,走进历代的军事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持久的巨大的社会影响,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立于不败之地”这句军事成语也是这种情况。

“立于不败之地”见于《孙子兵法·形篇》: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孙武子告诉人们的意思是:所以,善于打仗的人,能够使自己处于不败的地位,同时不放过使敌人失败的机会。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先造成取胜条件之后才去交战;打败仗的部队,总是先去交战而在战争中企图侥幸取胜。会用兵的人,善于修明政治并且遵循制胜的法度,所以能够成为胜败的主宰者。

毛泽东对孙武子“立于不败之地”的战争指导原则十分熟悉。从1936年开始,在整个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全过程中,多次运用它作为指导原则,阐明军事战略和政治战略的基本问题。毛泽东所指导的战争都具有首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显著特点,这使他赢得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声威,赢得了令将士信赖用命的声望,赢得了令世界友人交口称赞的战无不胜大军统帅的声誉。一名外国军事研究专家曾经这样称颂毛泽东的战争指挥艺术:

“在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他在一系列辉煌的游击作战中,把蒋介石及其国民党政府弄得苦恼不堪。十年后,他以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在中国打败了日本人。40年代后期,他在一系列得心应手的运动战中征服了中国。最后,他的部队在朝鲜阵地战中顶住了美国。哪个领袖能像他这样在这么多的不同类型的冲突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外国军事学术》增刊1983年第二十二期)

“立于不败之地”的条件是具体的,也是变化的。在各种类型的战争指导中,毛泽东谋划创立的各种各样“立稳脚跟”的方略,也是不一样的,发展变化着的。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些“先胜而后求战”的方略时,对毛泽东“立于不败之地的奥秘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这里有个理论问题要辨析,就是有的兵学家把孙武子“立于不败之地”军事原则中的“地”,仅仅理解为地理或地形,如李筌注解此句说:“兵得地则昌,失地则亡。地者,要害之地。”(《十一家注孙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89页)这种解释不符合孙武子思想的本意。这里的“地”,是指地位,即使己方处于不能被打败的主动地位或有利地位。如果说占据“要地”是不败的条件,那么它仅仅是“不败”的一个条件,而孙子的“不败”条件是综合的、多方面的。孙武子说的“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这里讲的“修道而保法”就是综合的、多方面的条件。

毛泽东没有对孙子“立于不败之地”的话作具体解释,他在运用这条原则时,是将“地”当作“地位”理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