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孟轲“是纵横家”

孟轲“是纵横家”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轲、韩非、叔孙通辈,都是纵横家。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鬼谷子》。像苏秦,张仪等,他们或者主张“合纵”,或者主张“连横”,从事这种外交活动的谋士,被称之为纵横家。说孟子也是纵横家,即与孟子中年以后游说列国诸侯有关。据《孟子》记载,公元前316年,燕王哙把王位让给了其相子之,两年后,燕国发生内乱,死者数万人,老百姓怨声载道。

品读史之七)

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的老朋友、民主人士章士钊(1881—1973年)赠送给毛泽东一部《智囊》(明人冯梦龙编撰)。毛泽东很喜欢这部书,也很认真地阅读,并在其中不少篇目内写下了批语。

《智囊》卷十九《语智部·辩才》有一条详叙了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的一次外交活动。

具体过程是:齐国将军田常企图在本国作乱,却害怕高氏、国氏等,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便调部队去攻打鲁国。鲁国是孔子的故乡,孔子得知后,马上派弟子子贡去齐国说服田常。

子贡来到齐国,见田常后,说了一番道理:攻打弱小的鲁国即使胜了也不利于加强田常的势力,只有去攻打强盛的吴国又不能取胜时,才能孤立齐国君主,使自己独掌大权。于是田常答应子贡,攻鲁部队按兵不动,等子贡去说服吴王,让吴王救鲁伐齐,然后去迎战吴国。

子贡去南方见吴王,利用吴王称霸的野心,又说了一番救鲁伐齐有大利大名可图的道理,还诱惑道,若胜了齐国后乘势攻打晋国,吴国称霸便没有对手了。吴王听了心动,但表示先讨伐完了有图强报复之心的越国之后才动手。子贡又自告奋勇表示去说服越国派兵随吴王一同去打齐国,吴王答应了。

子贡去见越王,告诉他吴王担心越王报复要来讨伐越国,现在越国力量还小,为消除吴王的怀疑,必须派兵随吴王攻齐。如果攻齐失败,折损吴兵,有利于越国;如果胜了,再让晋国会同诸侯攻打驻齐的吴国精锐,越军也趁机攻打吴国本土,必胜无疑,越王赞赏不已。这样,吴国发动九郡兵力去讨伐齐国了。

子贡又到晋国,告诉晋国国君做好与吴国打仗的准备。吴军在打败了齐军后,果然又移兵攻打晋国军队,结果吴国军队大败。越王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渡江袭击吴国,杀了吴王夫差,三年后越国在东方称霸。

冯楚龙在《智囊》中叙述了这个“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的成功的外交故事后,感慨道:子贡所为,“真是纵横之祖,全不似圣贤门风”。

毛泽东读《智囊》,对这段记述很有感触,在旁边批注:

什么圣贤门风,儒术伪耳。孟轲、韩非、叔孙通辈,都是纵横家。(《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

这个批注,表明了毛泽东当时对儒家提倡的圣贤作风的看法和评价。所谓“儒术伪耳”,大概是指作为孔门高足的子贡,为了鲁国的利益,四处游说,挑拨离间,这本身就违反了乐道修身以维系周礼的儒家宗旨。

我们引证这条批语,关注点在毛泽东认为“孟轲……是纵横家”的结论。

所谓纵横家,指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鬼谷子》。

战国“七雄”,这七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个特点:以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为界,西部关中有强秦,东部是其他六个国家。从北向南,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地连南北,南北为纵,六国联合,成一条直线,共同反对西方的秦国,叫“合纵”。秦在西,向东扩张,拉拢六国中的亲秦派,对付其他各国,各个击破,东西为横,就叫“连横”。

因此,在这种形势下,两个阵营里就会出现智囊人物,出谋划策,游说于诸侯之间,玩弄谋略,凭借谋术,常常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不择手段。苏秦搞“合纵”,是站在东方六国一面,主张搞统一战线,以对付强秦;张仪搞“连横”效力于秦国,千方百计要打乱六国联合的阵线,拉拢、离间六国关系,以求逐一吞并,扩大秦国的势力范围。

纵横即合纵连横。《韩非子》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像苏秦,张仪等,他们或者主张“合纵”,或者主张“连横”,从事这种外交活动的谋士,被称之为纵横家。

那么,为什么毛泽东称孟子是纵横家呢?

孟轲被后世儒家尊为“亚圣”,但他也曾游说于列国诸侯之间。韩非是荀子的学生,也跑到秦始皇那里出谋划策。叔孙通是秦末汉初的大儒,先为项羽部属,后归附刘邦,汉朝建立,他与儒生们共立朝仪。在毛泽东看来,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其实也是纵横家。

说孟子也是纵横家,即与孟子中年以后游说列国诸侯有关。孟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四十多岁开始游说,在外奔波三十多年。诸侯多有向他请教治国之道,或向他问政,或向他问礼,或向他问学,或向他问战事。

大约四十多岁时,孟子离开家乡邹邑,“遂以儒道游于诸侯”。在《孟子》的许多章节里,都记载着孟子为了传布和捍卫儒家学说,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曾先后到过齐、宋、邹、鲁、滕、梁(魏)等国。他行动起来,跟随的车子有几十辆,随从的弟子有几百人,从这一国吃到那一国,临别时还有很厚的馈赠。他虽然受到各国君主的礼遇和优待,但因当时诸侯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因而贤士在当时不为统治者所重用,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不合时宜而不被采纳,也就无法实现他的政治抱负。

孟子率领弟子首先慕名来到齐国。齐威王以善于纳谏闻名诸侯。孟子本想通过齐威王施展其“仁政”理想,但是不得其志,齐威王只封孟子为客卿。孟子第一次来齐国,大约住了三四年时间,由于齐威王一心想的是争霸中原,用武力统一天下,而孟子主张以德服人,实行仁政。所以孟子没有受到齐威王的重用。时逢稷下之学一度衰落。孟子认为在齐国无事可做,便离开了齐国到宋国。

公元前325年,孟子将近五十岁了,他率领学生由宋国返回邹国家乡。

刚回到邹国,正赶上邹、鲁两国交战。邹穆公问政于孟子,说:“这一次两国冲突,我的官吏牺牲了三十多人,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官吏去死难的。杀了他们罢,杀不了那么多;不杀罢,他们瞪着眼睛看着长官被杀却不去营救,实在可恨。您说,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当灾荒年岁,你的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荒野之中,年轻力壮的便四处逃荒,这样的人有千数了;而你的谷仓中却堆满了粮食,库房里却装满了财宝,这些情况,你的官吏却不来报告,这就是在上位的人不关心老百姓,并且还残害他们。曾子曾经说过:‘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现在,你的百姓可得到报复的机会了。你不要责备他们吧!你如果实行仁政,你的百姓自然就会爱护他的上级,情愿为他们的长官牺牲了。”

由于孟子回答邹穆公的言语过于直率,引起了邹穆公的不高兴,便停止了对孟子师生的馈赠,因而使孟子绝粮。孟子师生生活无着,在邹国待不下去了。

约公元前323—前320年,孟子在滕国。孟子在滕国与滕文公三次讨论政事的史事,在前面《滕文公请孟轲讲学》一节已经讲到。

据《孟子》记载,公元前316年,燕王哙把王位让给了其相子之,两年后,燕国发生内乱,死者数万人,老百姓怨声载道。

齐国大臣沈同,以个人的身份私下问孟子,是否可以伐燕?孟子说:可以。

于是,齐宣王派匡章伐燕,孟子却认为是以暴伐暴。(《孟子·公孙丑下》)齐军三十天内便攻下整个燕国。齐宣王想吞并它,征求孟子的意见,孟子答道:“取之而燕民脱,则取之。”认为要视燕国百姓而定。

取燕后,不久,秦、赵、楚等国准备出兵伐齐,面临着诸侯干涉的威胁,齐宣王十分恐惧,忙问计于孟子怎么办。

孟子劝他赶快送回俘虏,速从燕国撤兵,协助燕国另立君主。(《孟子·梁惠王下》)

齐宣王居功自傲,拒不接受孟子的忠告,致使君臣之间矛盾越来越大。齐宣王为了缓和矛盾,准备召见孟子,孟子却称病不朝。齐王派人来问病,并派来了医生。孟仲子使人半路上阻拦孟子,劝他去朝见齐王,孟子却躲起来,到景丑家留宿。面对景丑的指责,他却答以“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 (《孟子·公孙丑下》)认为君主不能以爵位尊贵而轻慢臣下。

公元前312年,燕国臣民和诸侯的军队合力反叛,联合攻齐,齐军大败。齐宣王吞并燕国的计划彻底告败。为此,齐宣王自觉“甚惭于孟子”。齐臣陈贾在孟子前替齐王辩护,遭到了孟子的指责。

孟子以仁义之道向齐宣王进行了多次谆谆诱导,希望他回心转意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实行仁政。然而,在伐燕的大事上,宣王没有亲自征求自己的意见;占领了燕国,孟子劝宣王改弦更张立即从燕国撤军,又是迟迟不行;有作为的君主,应当是以贤人为师,登门求教,而宣王仍然高坐朝中,派人召唤。孟子真是心灰意冷,希望破灭了。终于提出辞卿归邹的请求。

自此,孟子辞去了客卿官职,准备离齐还回家乡。齐宣王主动去见孟子,表示挽留,并打算在齐国都城临淄城中给他一幢房舍,予以万钟的厚禄。孟子不理睬齐王的“好意”,决计离齐。

在回邹国的途中,孟子心情非常复杂。他在齐国的西南边邑昼这个地方连住了三晚,希望齐宣王改变态度,亲自来昼挽留他。但齐宣王始终未来,他才在失望中离开了养育他十多年之久的第二故乡齐国。

纵横家虽然都有纵横捭阖参与时政的特点,孟子也曾周游各国,游说诸侯,但是孟子不是纵横家中的成功者,他一生的主要贡献还于在推行儒家道统,是个“传教之人”,是位了不起的思想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