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势强力敌之联军罕有成功

势强力敌之联军罕有成功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七国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态势是,韩、赵、魏“三晋”诸侯国处于中间地带,楚国在其南,燕国处其北,齐国在其东方,秦国在其西方。战国时期,最早进行“纵横”活动的是张仪和公孙衍。为了解除来自秦国的威胁,魏国驱逐张仪而任命公孙衍为相,致力于“合纵”抗秦。初期,秦国的“连横”并未得手。“合纵”也取得过一些成效。秦国对于山东各国的“合纵”,极力采取分化瓦解的政策。六国灭亡,强秦遂有天下。

毛泽东不仅评论纵横家的是非,而且评论“合纵”“连横”战略的全局得失。

战国时期,经过多年征战,最后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所谓“战国七雄”,就是指此。

七国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态势是,韩、赵、魏“三晋”诸侯国处于中间地带,楚国在其南,燕国处其北,齐国在其东方,秦国在其西方。从地缘战略上说,“三晋”侯国最为不利,处于“四战之地”。而楚、燕、齐、秦的战线只有一个方向,几无后顾之忧。

从国力上看,秦、齐、楚都经过较为成功的变革,又自然资源丰厚,经济发展,兵力强盛。其中秦国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农战政策深入人心,疆域不断扩展,势力不断膨胀,战略上处于攻势的有利地位。其次强大的就是齐国。“七国争雄”的初始阶段,主要是中间地带的“三晋”及中轴线南北两端的楚、燕受到秦、齐两大国虎视眈眈的威胁。

此种背景下,七国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又基本上分为两大阵线,或叫两大集团。一条阵线叫“合纵”,就是南北中轴线上的五国联合起来对付秦、齐大国的威胁;后一阶段是“关东六国”共同抵抗泰国。另一条阵线叫“连横”,就是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联合齐国或别的侯国攻击较近的诸侯国。韩非子在其著作《五蠹》篇中说:“纵者,合众弱(山东六国)以攻一强(秦)也;而衡(横)者,事(投降)一强以攻众弱也”。说的就是两个阵线的两种战略。

战国时期,最早进行“纵横”活动的是张仪和公孙衍。公元前322年,秦相张仪奉秦王之命入魏为相,推行旨在劝魏改变联合齐、楚以抗秦,而为联合秦、韩以攻齐、楚的“连横”策略。魏惠王没有采纳张仪的意见,结果秦以武力相威胁,出兵进攻魏国。

为了解除来自秦国的威胁,魏国驱逐张仪而任命公孙衍为相,致力于“合纵”抗秦。公孙衍是魏国人,早年入秦游说,受到任用,后返魏,任为将,提出“合纵”主张。

初期,秦国的“连横”并未得手。秦相张仪死后,秦国对山东的重大进攻,都是单独进行的。虽然秦国运用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但还没有大的“连横”行动。“合纵”则谈论更多和实践更多。“三国攻秦”“五国攻秦”,楚、魏、赵解邯郸之围等,都是“合纵”。战国重要的“合纵”有多次:公元前318年公孙衍发动的楚为纵约长的五国攻秦,公元前298年齐国发动的齐魏韩三国攻秦,公元前287年前后《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发动的李兑为纵约长的五国攻秦,公元前257年赵、魏、楚解邯郸之围的三国抗秦,公元前1247年信陵君率五国攻秦,公元前241年庞煖发动的五国攻秦,是几次较大的“合纵”行动。

“合纵”也取得过一些成效。公元前298年齐韩魏三国攻入函谷关,秦王为了“无危咸阳”,被迫割地求和。西汉贾谊曾经描写“合纵”的威力是:“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过秦论》)一直到战国末期,秦国已经占了压倒优势,尉缭还对秦王说:“臣只害怕诸侯合纵”。他说如果山东合纵,秦国会是智伯、齐湣王那样的下场。荀子也说:秦国君臣“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荀子·强国》)这是荀子对一百多年来秦国担心“合纵”的总结。

可是,这些艰难组织起来的“合纵”阵线,由于各国的不同利益和矛盾,往往归于失败。对此后来的评论家很有感慨,“纵散约解,争割地而奉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贾谊:《过秦论》)。

山东诸国互相倾轧的事例也很多。如赵国几次帮助秦国攻齐,《战国纵横家书》就此事说:“今从强秦久伐齐,臣恐其祸出于此也。”公元前263年,魏国和秦共伐韩,魏无忌对魏王说:“秦国不是没有欲望的国家,韩亡之后,非攻魏不可。”又如燕国和赵国的互相攻战,燕国利用赵国壮年都死于长平之战、遗孤还未长大的机会,大举攻赵,为赵将廉颇、乐乘击败,赵进而围燕都。过了几年,燕国又利用庞煖代廉颇为将的机会,以为有机可乘,派剧辛攻赵,赵派庞煖迎击,杀剧辛。这些战争使山东侯国自相削弱,便利了秦国的进攻。赵国攻打燕国,苏代对赵王讲了“鹬蚌相争”的故事,苏代说,今天赵国还要攻打燕国,“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战国策·燕策二》)苏代讲清了六国自相残杀的危害。

而只顾自保见死不救也是山东诸国尤其是齐国的致命伤。如长平之战时齐国拒绝支援赵国粮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关系全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战争,赵军被围处于最困难的时候向齐国求救,齐王不肯,有大臣劝齐王应该紧急支援,提醒齐王,齐国和赵国“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齐王还是不听。齐远离秦国,没有直接受到秦的进攻,往往就是这样袖手旁观,苟且求安。“与(结好)嬴(秦王姓,指秦国)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衰,齐亦不免矣。”(苏洵:《六国论》)齐国只图自保,拒绝“合纵”,结果自食恶果,终不免于灭亡。

秦国对于山东各国的“合纵”,极力采取分化瓦解的政策。有一次,一群“天下之士”相聚赵国,策划“合纵”攻秦。范雎对秦王说:可以用金钱分化他们。秦王派唐雎携五千金去收买,唐雎扬言说谋攻秦的不得金,得金的如同兄弟看待。他出行到武安,山东“天下之士”奔来争着要金,“合纵”也就不了了之。还有一次,大臣顿弱劝秦王不惜重金收买韩魏权臣。秦王说拿不出重金,顿弱提醒秦王说:“天下不是没有事情的,合纵成功就是楚国的天下。”秦王采纳了顿弱的建议,派人携重金东游韩魏等国。

从“七国争雄”大趋势上看,秦国的“连横”战略大获成功,而关东六国的“合纵”策略,只取得局部的短期的某些成效,而因山东六国自保、赂秦、倾轧及秦国的离间瓦解,终归失败。六国灭亡,强秦遂有天下。

六国何以灭亡?强秦何以得胜?后世学者多有探讨,然意见纷呈,莫衷一是。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议论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杜牧的意见很深刻,六国败亡,原因在己。可惜没有深入下去总结历史教训。延至北宋中叶,苏洵写有《六国论》,想探讨六国灭亡的原因,提出六国不亡的策略。《六国论》说: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是苏洵所著《权书》中的一篇。清人姚鼐编选的《古文辞类纂》,在“论辩类”里收入此论。

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主要原因是“弊在赂秦”。苏洵评论道,韩、魏二国,在秦的攻击下,割地求和,以图苟安,结果亡得最早。燕国“义不赂秦”,出兵抵抗,“虽小国而后亡”,它的灭亡是因为派了荆轲刺杀秦王导致了“速祸”;赵国“五战于秦”,以武力相抗,可惜“用武不终”。最后是齐国,它倒是没有赂秦,可是其他五国(包括楚国)相继灭亡,它也就难逃丧国的下场。所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归根结底还是由“赂秦”引出来的。

苏洵还设计了另一种抗秦方案:如果燕、赵、齐这三个以武力抗秦的国家,“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燕)刺客不行,(赵)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是主张三国联合抗秦的。

毛泽东读姚鼐《古文辞类纂》“论辩类”,阅及苏洵《六国论》,看到这段话,写下批语不赞成苏洵的意见:

凡势强力敌之联军,罕有成功者。(《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为什么“势强力敌之联军”很少成功呢?毛泽东没有展开分析。但是从六国“合纵”的历史看,联军中各国力量旗鼓相当,一是都有争雄称霸的野心,本来就不易联合起来,就是联合起来也各自心怀鬼胎,都想保存实力,“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二是争夺最高指挥权,难于形成核心,各自为政,谁也不愿意被统领,很难整齐步调,协调作战。秦国正是利用这个矛盾,以“连横”瓦解“合纵”,拉拢各国,各个击破。毛泽东不同意苏洵这种一厢情愿的主观设想,认为当时燕、赵、齐等国“势强力敌”,即使组成联军,成功的希望也不大。因为历史上这种联军“罕有成功者”,如三国时期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自己首先分崩离析,战国时期也不例外。

至于苏洵接下来的一段宏论,毛泽东更不以为然。苏洵是这样慨叹的:“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设想:把“赂秦”的财力人力用于组成联军,而且要转守为攻,“并力西向”,灭亡的恐怕就是秦人了。毛泽东旁批道:

此论未必然。(《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06页)

为什么“未必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毛译东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从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上看待秦统一中国的历史事实,认为六国联合抗秦就能自保说“未必然”。秦国顺应历史潮流,变法图强,志在统一全国,这是不可抗拒的。由于连年战争,给当时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破坏。战争几乎全部在关东进行,关东六国人民普遍地厌恶战争,希望和平。因此,消除封建割据的政治局面,结束混战状态,实现全国的大一统,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强秦适应了这个要求,所以能一统天下。

毛泽东对“合纵连横”这一历史事件的评点,表面上否定的是苏洵的论点,客观上是否定“合纵”战略。应该承认“灭六国者,六国也”这个事实。事物变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自我发展,自我强大才是无往而不胜的。山东六国外在的联合业已表明内部衰落,内衰外联不啻是乌合之众,即使能够“并力西向”,也是不堪一击,这是不言而喻的。苏洵的设想没有看到事物本质,更不懂得历史的辩证法,只在“赂秦”不“赂秦”上做文章,虽然说出了部分真理,但总体上没有切中肯綮,说到要害上。

但是,苏洵的《六国论》不是说给六国人听的,他是说给北宋人听的。那时,北宋虽然社会稳定,政治和军事上面对少数部族的侵掠却采取割地赔款送礼上贡的软弱政策,军队屡战屡败,敌手胃口越来越大,北宋难免积贫积弱。苏洵指责“赂秦”,表面批评六国,实质批评本朝。他也是在借古讽今。所以他一再批评六国“赂秦”是败亡之策,情有可原。

毛泽东批点《六国论》是又一种眼光和立足点,是从大战略的角度,从历史必然性的高度,评价了战国策士“合纵连横”策略的成败得失,其中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如何把握事物本质,看清历史大趋势。这不啻是他品读纵横家的总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