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巾箱本之始

巾箱本之始

时间:2022-0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巾箱本之名,不始于有刻本时也。南宋书坊始以刻本之小者为巾箱本。宋戴埴《鼠璞》下云:“今之刊印小册谓巾箱,起于南齐衡阳王钧手写《五经》置巾箱中,诸王从而效之。古未有刊本,虽亲王亦手自钞录,今巾箱刊本无所不备。嘉定间,从学官杨璘之奏,禁毁小板。近又盛行,第挟书非备巾箱之藏也。”观此则宋刻巾箱全为士子怀挟之用,诬此美名矣。此皆至近时刻本。

巾箱本之名,不始于有刻本时也。晋葛洪集《西京杂记》二卷,序云:“刘子骏《汉书》一百卷,无首尾,始甲终癸,为十袟。袟十卷,合为百卷。今钞出为二卷,以裨《汉书》之阙。”尔后洪家遭火,书籍都尽。此二卷在巾箱中,尝以自随,故得犹在。《南史》:齐衡阳王钧手自细书写《五经》,部为一卷,置于巾箱中,以备遗忘,诸王闻而争效为巾箱《五经》。此盖小袠,便于随行之本。南宋书坊始以刻本之小者为巾箱本。宋戴埴《鼠璞》下云:“今之刊印小册谓巾箱,起于南齐衡阳王钧手写《五经》置巾箱中,诸王从而效之。古未有刊本,虽亲王亦手自钞录,今巾箱刊本无所不备。嘉定间,从学官杨璘之奏,禁毁小板。近又盛行,第挟书非备巾箱之藏也。”观此则宋刻巾箱全为士子怀挟之用,诬此美名矣。近世所传各经,宋版最小者有不分卷《九经》,见《天禄琳琅后编》三。一为婺州本《点校重言重意互注尚书》,卷止四寸,宽不及三寸,见《瞿目》。一为《纂图附音重言重意互注周礼》郑注,长三寸一分,幅二寸,见《森志》。一为京本《点校附音重言重意互注礼记》,长三寸半,宽二寸半,见《杨谱》。一为淳熙三年阮氏种德堂刻《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宋刻十行本,行十八字,注文双行二十二字。〕高四寸八分,广三寸四分。一为《名公增修标注隋书详节》二十卷,〔宋刻十行本,行二十字。〕高三寸半,宽二寸,均见《缪续记》。吾所藏明刻小板,有《永嘉八面锋》,长止今工部尺二寸六分,宽一寸七分。近则乾隆十三年姚培谦刻《世说》八卷,五行十一字本,长止今工部尺一寸八分,宽一寸一分。又乾隆中苏州彭氏刻有《论》、《孟》注疏两种,行字极细密,长止今工部尺二寸,宽一寸七分。此皆至近时刻本。往年京师厂肆出一部,前无彭序,福山王文敏懿荣诧为宋椠,以重价得之。后始悟之,已传为笑柄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