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山棒,临济喝

德山棒,临济喝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后世有“德山棒,临济喝”之说。临济宗的义玄大师是最善于“喝”的。如此,禅宗史上就流传有“临济入门便喝,德山入门便打”的说法。据称,一喝大地震动,一棒须弥粉碎,遂衍为临济宗的宗风。后以“当头棒喝”、“当头一棒”泛指警觉迷误。

德山棒,临济

禅宗认为佛法真谛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表的,开口即错,所以唐代的黄檗希运、德山宣鉴禅师在接引参禅后学时,对于所问的问题一概不作正面答复,连一句话头也没有,或以棒打,或大喝一声,用以打破对方的迷误,进行暗示和启悟。故后世有“德山棒,临济喝”之说。以下举例开示:

例一:义玄问希运:“如何是佛法大意?”希运劈面便打,三度发问,三度被打。义玄不解,问大愚法师:“到底是我有错还是无错?”大愚说:“黄檗这是苦心引导,弄得自己疲顿劳累,你还来问我有过无过!”义玄才恍然有悟。唐宣宗做王子时,为避战乱,也曾在庙中避难做小沙弥,也挨过希运的打,所以即位后封希运为“断际禅师”,意寓于以棒打断绝世俗迷误之意。

例二:唐代德山宣鉴禅师每到禅堂,必定要带一根棍棒,并对众人说:“我这里的宗门无语言,实在也没有哪一种佛法可以开示给众人的,只有一条白棒,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捧。”有一位从高丽国来的僧人走出众列,刚要参拜,宣鉴便打。僧人说:“我又不曾问话,师父为什么打我?”宣鉴说:“你没跨上船舷时,就好给三十棍。”意思是说,你虽然还未发问,但出列礼拜的举动表明你已有了发问的念头,所以也该挨打。德山的打法有四种:“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四面八方来旋风打,虚空来连架打。”雪峰禅师曾说:“我在德山棒下,似脱却千重万重贴肉汗衫。”[1]颇有切肤之痛。

棒打作为一种特殊的施教形式,目的是为了让那些执著的修持者们猛醒,因而虽然表面上看显得粗暴一点,但效果还是有的,只是后世的有些禅僧往往是滥竽充数,拉大旗作虎皮,动不动用棒打吆喝来掩盖自己的无知、无修,遂为世人所不齿。

例三:据说韩愈被贬到潮州时,听说灵山有一位大颠宝通禅师,便前去参访,见面便问:“大师春秋多少?”大颠宝通随即提起数珠对日:“昼夜一百八。”韩不解其意,只得打道回府。第二天,又去参访,刚到山门,便见灵山寺首座。韩愈就把昨天的对答告诉他,并请解答。首座只是叩齿三下。韩愈进堂见禅师,依然照前问话,大颠也叩齿三下。韩愈说:“原来你们的佛法没有什么两样。”大颠问:“为什么?”韩愈说:“刚才我问首座,他也是如此叩齿三下。”大颠即举柱杖打首座出院。又有一天,韩愈来到灵山,对大颠说:“大师,我的公务很繁忙,能否为我简要地讲一下佛法大意?”大颠沉默许久,未说一词。随后大颠的侍者却敲了三下禅床,大颠问:“干什么?”侍者回答说:“先以定动,后以智拨。”韩愈于是大悟说:“大师门风高峻,我已从侍者那里得到了入门的路。”这里的所谓“一百八”,是佛家所指的一百零八种烦恼,你说春秋多少?春来秋去,秋来春去,来来去去,无来也无去,除去烦恼一百八。“叩齿三下”,佛法无两样,大颠会得,首座亦会得。实际上禅悟不可以鹦鹉学舌,画虎类犬,各人自有各人的了悟,不可能简单地模仿而得,故大颠要把首座赶出去。“敲禅床三下”,谓禅法要旨,不可言说,故大颠不语。“先以定动”排除韩愈的世俗杂见,而侍者敲禅床三下,此无说亦是说,暗示佛、法、僧三宝,这就叫做“后以智拔”,故韩愈得悟。

例四:“喝”在禅宗史最早始于马祖道一禅师,当初百丈怀海给马祖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临济宗的义玄大师是最善于“喝”的。如此,禅宗史上就流传有“临济入门便喝,德山入门便打”的说法。因为这样,他的弟子们也就学喝起来了。义玄有一天对众人说:“你们总学我喝,我现在问你们:有一个人从东堂出来,一个人从西堂出来,两个人齐喝一声,其中你们能分得清宾主么?你们又将怎么来区分?如果分不出来,以后不能学老僧喝。”义玄又问弟子乐普:“一人用棒,一人用喝,你认为哪一种方法较近于道?”乐普道:“没有一种方法较近于道!”义玄又问:“那么,什么是最近于道的呢?”乐普大声回答道:“喝!”于是义玄便打,乐普便喝,一时震天动地。《临济录》里称,义玄的喝“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据称,一喝大地震动,一棒须弥粉碎,遂衍为临济宗的宗风。

这种棒喝的方法实际上是要打断学人的常规思维,了悟“言外之意”的佛门真谛。后以“当头棒喝”、“当头一棒”泛指警觉迷误。

(姚南强)

【注释】

[1]《圆悟心要》卷三,收于《圆悟克勤禅师》,四川省佛协2004年印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