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哲学的研究对象

哲学的研究对象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哲学的对象是一个与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密切相关的本体论问题,它是哲学探索活动指向的客体。直观对象本身不是哲学的对象,但它为早期哲学所涉及。对哲学对象进行有目的的细化思考与研究就会形成哲学的任务。哲学任务总是与哲学对象密切相关的,有时针对哲学对象的讨论会表现为对哲学任务的讨论。深刻的哲学问题往往是反思的结果,是构成哲学对象的重要成分。康德的这四个二律背反问题无疑成为后世哲学探讨的对象。

哲学的对象是一个与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密切相关的本体论问题,它是哲学探索活动指向的客体。哲学的对象范围是随着哲学探索活动的展开逐步扩展与深化的,包括从物质实体到精神体系,从自然到社会和人,从主观到客观,从感觉到思维,从思维工具到方法,从思想创造的体系到实践的创造物,从自然客体到人工客体,从宏观宇宙到微观的粒子,等等。

一、哲学对象的分类

从宏大视角去理解,哲学对象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把握。

(一)直观对象与反思对象

哲学对象按其与感觉经验的关系,可以分为直观的对象与反思的对象。

直观的对象是直接呈现在感官前的客观事实、现象,是日常生活认识与部分科学认识的对象,如太阳的东升西落,海水的涨潮落潮,等等。直观对象本身不是哲学的对象,但它为早期哲学所涉及。所谓“反思”是对意识、思想的再思考。所以,反思的对象是思想、精神本身以及思想、思维的产物本身。思想、理论本身已经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对思想、理论的再思考则需要进一步地抽象。例如,芝诺的“飞矢不动”是哲学对象、哲学问题,是对“飞矢运动”这一经验判断的再思考。哲学的对象以反思性的对象为主,即以思辨性的对象为主,与直观对象相比具有间接性,是间接对象。黑格尔认为,在感性直观的基础上形成感觉、知觉等意识是人的初级认识活动,是精神现象学的内容。对初级意识进行反思形成概念是科学的内容,形成理念是哲学的内容。康德把反思称作“反思判断”,是把种概念归属于合适的属概念之下的思维活动。总之,哲学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直接把握、加工初级意识,进而形成高级意识。哲学与反思对象直接相关,与直观对象间接相关。

(二)客观自在的对象与主观重构的对象

“客观自在”与“主观自觉”相对,是独立于主观目的性的存在。典型的客观自在的对象是自然现象、自然规律。自然现象是自在的、无目的的。同人类没有发生任何联系的自然对象可以认为是“客观的”,但是这样的对象也是无法言说、无法表达的,因为人类对其没有任何的意识。客观对象一旦进入人的意识,人类必然使用主观的形式对其进行整理、规范,于是其客观性受到主观性的改变,在主观的感性、知性、理性中建构或重构起包含有被改变了的关于对象的图景或思想模式。

哲学的对象一般说来不是直接的、自在的客观对象,而是经过普通意识、科学意识建构或重构的对象。这种经过主观对客观进行建构或重构的对象是可以言说、可以用语言表达的。

唯物论认为,客观自在的对象是原型(康德称其为“物自体”),而由意识建构、重构的对象是仿型。前者以外在必然性的方式对后者加以限制,后者对前者以目的性与能动性的方式加以扩展、组合与创作。但是,“原型说”只适用于主观对简单自然事物的外形模仿。至于物质的微观层次及其规律、宇观层次及其规律、较为复杂的物质系统存在和运动机制是否存在着某种预先的“原型”以及这种原型以何种方式存在,这个问题尚无定论,很像庄子与惠施的濠梁之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三)元对象与复合对象

元对象是指单一的、基本的对象,其内部结构不可再分,其内部要素性质单一,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利特的“火”等。复合对象是指由不同性质要素组成的对象,或其单一的性质可进一步分解出较深层的原因,如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其存在依赖于质料因、形式因等。老子的“道”也是如此,它不是单一性质的存在,而是多种性质的混合。确立元对象多使用分析的方法,而确立复合对象多使用综合的方法。

二、哲学对象与哲学问题和任务

一般说来,哲学对象具有整体性。康德、黑格尔等德国古典哲学家把自然(一切自然现象的总体)、灵魂(一切精神现象的总体)、上帝(自然与灵魂的统一)确立为哲学的对象,但类似这样的哲学对象过于宏观,须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细化探讨。

对哲学对象进行有目的的细化思考与研究就会形成哲学的任务。哲学任务总是与哲学对象密切相关的,有时针对哲学对象的讨论会表现为对哲学任务的讨论。传统哲学往往从哲学整体对象的存在出发,依照演绎法推断出哲学的部分对象的存在。这种基于演绎法的推论也叫解释,演绎是对对象的逻辑解释。这样就形成了哲学家们演绎、解释哲学对象的传统。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解释世界。马克思对这种传统给予了批判考察,认为以往的哲学脱离社会实践来讨论哲学的对象,不懂得哲学的根本任务是改造世界。

当我们的预想与对象本身或对象的某一方面的属性不一致时,就产生了问题。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科学始于问题,其实哲学也不例外,哲学思考与研究也有始于问题的一面。可见,问题是对对象思考的深化与细化。

深刻的哲学问题往往是反思的结果,是构成哲学对象的重要成分。我国古代屈原在《天问》中提出的某些具有宏观性、整体性的问题,如“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等,都是关于世界本原对象的根本问题。又如,康德提出的“世界在时间与空间上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在世界上是否存在着不可分的单一实体?”“万物是有自由的还是没有自由的?”“世界之内或世界之外是否有绝对的最终原因?”康德的这四个二律背反问题无疑成为后世哲学探讨的对象。

三、哲学的主要对象

从具体指向来看,哲学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宇宙万物的本原

把本原作为对象,确立了哲学这种把握世界方式的特殊属性,体现了哲学特有的视角与方法。

“本原”有“木之本、水之源”的含义,喻指事物的重要部分、源头、根本原因。宇宙的本原是指宇宙的源头、根本原因。对宇宙本原探讨来自人的理性本性。人的理性首先表现在对原因的不断追问上。亚里士多德说,人们由于诧异和困惑才开始研究哲学。[4]诧异和困惑都是探求原因的动力,其结果必然产生对原因的追问,而对原因的不断追问会产生一个无限的因果链条。但是,理性不满足于原因的恶无限性,它要追求世界的统一性,从而假设存在着一个最终的原因或第一原因。这个第一原因就是宇宙的本原、世界万物的开端,也是世界统一的根源。

对万物起源和根本原因的关注也是人的较为原始的意识本性。在世界很多民族的神话传说中,都有世界起源与人类起源的内容。例如,中国古代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之说;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用泥创造了人类,天神乌拉诺斯和地神特拉开创并主宰天地。哲学对世界本原的探讨是以理性的方式继承和发展了神话传说的内容。

“世界的本原”不是客观自在的对象,而是哲学家们主观重构的对象。因此,在不同哲学家那里,世界的本原各有其不同的图景。

1.以某些直观对象为本原

在古希腊,爱奥尼亚的哲学家们把感觉经验范围内的某种直观的物质实体看作本原,如米利都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曼尼的“气”、赫拉克利特的“火”等。一般说来直观对象不是哲学讨论的对象,但是“本原”不论就其性质还是就其内容看却均是哲学的对象。于是,被当作本原、第一原因的“水”、“火”、“气”等就不再特指某种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的“水”、“火”、“气”,而应该从与“本原”具有同样间接性的对象方面来理解。把直观实体作为具有抽象性的本原是早期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也有某些哲学家不是把直观的实体作为本原,而是把某些直观的属性作为本原,如阿那克西曼尼的“不定形”(或译作“无限”)。这里“不定形”主要是指水的流动性。相比把实体本身作为本原,把可感的直观的某些物质实体的属性作为本原具有进一步的抽象性、间接性与反思性。此外,“不定形”把本原与运动、变化结合起来,认为运动与变化是本原的本性,丰富了本原的内容。

2.数量关系为本原

数是事物的属性、事物的规定性,也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基本关系。简单的数可以是直观的,例如,人们在直观事物外在表象的同时,也就直观了这些事物的个数。但是,对于复杂的数量关系以及对计数与计算的把握,则需要抽象思维。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及其派别正是把数看作世界始基、本原的哲学家团体。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可感觉的,与可感觉的水、火、气等具有相同的性质;他还认为数是世界的第一原因、第一原则。认为数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补充了仅仅从质的方面探讨世界本原的不足。但数、数量关系具有两面性,即简单的数量具有直观性,复杂的数及计算具有抽象性、间接性。这样,把数作为本原为从物质本原到精神本原的过渡作了理论准备。

3.以理念为本原

随着人类思维能力与水平的逐步提高,哲学家们对世界本原的探讨从直观的具体实物、实物可感的属性、半直观性质的数量关系发展到思想对象。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思想因素是世界本原的学者,他主张理念是世界的本原。此处的理念相当于同类事物的种概念,它是通过使用归纳法对同类事物的共性进行概括而得到的。理念的基本含义就是“共性”,所以也有人把柏拉图的理念翻译成“共相”。理念是事物的本质,是具体事物追求的目标。具体事物正是因为具有了理念才成为符合其性质的事物的。柏拉图认为,世界分为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理念是真实的世界,现实世界是虚幻的世界、影子世界。理念本原论揭示了事物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对于哲学的重要性,引起了后世哲学界的广泛讨论。但是,柏拉图的理念论最终也并没有处理好共相与个性的关系。

4.以实体为本原

实体是与属性相对的存在,是属性的载体,是自身独立的存在。属性不是自身独立的,它要依附于实体。在逻辑判断中,实体往往处于主词的位置,而属性则作为宾词。例如,“这朵花是红色的”,从逻辑视角看,花是主词,红色是宾词;从本体论视角看,花是实体,是本体,红色是花的属性。

亚里士多德在批评柏拉图理念本原论的同时,提出了实体本原论。亚里士多德认为,共相不能离开殊相而单独存在,所以共相与表示共相的理念不是独立的存在,独立存在的只能是具体事物。具体事物是独立的、真实的存在,所以是第一实体,而种、属这些共相均要通过具体的事物而存在,是第二实体。

现实世界的基础是第一实体。实体论转换了始基论的问题。始基论的问题是“什么是世界的开始并且万物又复归于它”,实体论的问题是“什么是世界的基础并由以构成了世界”。实体论把始基论对世界起源和归宿的追问转向对世界结构的追问。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认为,世界、运动在时间上是无限的,没有开始。

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始,但是第一实体的存在有原因。亚里士多德列出了四种原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例如,一座大理石雕像,其原材料、材质是大理石,这是质料因;该雕像有一定的构图、比例、结构,这是形式因;该雕像来自雕刻匠的灵感与创造,这是动力因;雕刻者为了纪念、表达情感、信仰、美化环境等而进行雕刻,这是目的因。四因说对于解释人工自然是比较恰当的,但是对于解释天然自然就显得牵强附会。

为了进一步讨论世界的基础(本原)与结构,亚里士多德又概括出了世界的十种基本的关系:实体、数量、性质、关系、空间、时间、形态、所有、能对、被动。表达基本关系的概念被称为范畴。范畴所反映的基本关系也是“本原”的内容,是哲学的对象。

5.以种子、原子等物质微粒为本原

种子、原子是物质微粒,具有超感觉性,只有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阿那克萨戈拉主张“种子”是本原,留基波、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等主张“原子”是本原。

古希腊的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世界上可感知的实物是由不可感觉的物质微粒组成的。此种微粒被称为“种子”。种子在数目上无限多,其体积无限小;不同种子具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和气味;种子聚合则形成事物,种子消散则事物分解,所以事物并无存在与不存在的转换。万物由种子组成,种子中也包含着万物。

德谟克利特发展了上述种子的理论,提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希腊文原意是不可分割,是指不能再继续分割的物质微粒。这种微粒由于太小而不可感觉。原子是单一物,不是组合物,密度大,内部没有部分、没有空隙,所以不可分割。原子没有性质上的区别,而只有重量、形状、大小的不同。原子在虚空(空间)中运动,相互碰撞结合形成万物。所以原子是世界的原因,是世界统一的基础。

近代自然科学原子论在实验基础上发展了古代原子论的合理成分,主张原子组成分子,分子组成物体。原子具有广延性、不可分割性,以及原子量不变则化学性质不变等特性。近代自然科学的原子论是机械唯物论自然观的基础。

6.以道为本原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庄子主张道是本原。“道”本意为道路,引申为规律、法则、本原等意。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道是万物的根本原因,先于宇宙万物而存在,无声无形,独立自存,运行不息;道也是万物的法则。

关于道的存在性质与状态,老子如此描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6]道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所以没有固定不变的形体,但在变化之中产生出“象”与“物”,道深远无边,冥暗无界,却有真实确凿的“精”气形成。

道如何生成万物呢?老子如此叙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7]“一”为原始混沌体,“有物混成”;“二”为阴阳、天地等原始对立物;“三”为阴、阳与其统一之物。

老庄的“道”不同于西方的原子、灵魂、理念等本原。后者是分析的,物质本原与精神本原是分离的;前者是综合的,是包罗物质本原与精神本原的。老庄的“道”有时更像是大爆炸之初的宇宙总体。

7.以其他精神总体为本原

除以上几种观点外,还有其他以精神总体为本原的,例如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便是以“我思”为本原的。

(二)自然、社会、人的各自的性质、整体图景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哲学以有、存在本身为研究对象,那就有必要分别讨论自然界的存在、社会的存在与人的存在。

1.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总体图景

从哲学发展的历史看,哲学在早期主要探讨自然界的存在,明确什么是自然,什么是存在与非存在,自然界是如何运动的,自然界运动的动力是什么,自然的万物如何生成,等等。近代机械论以牛顿力学和拉普拉斯的动力学决定论为基础,为哲学建立了机器自然界图景。

2.社会的存在及其图景

早期西方哲学在探讨自然存在的同时,也涉及社会存在,讨论的主要对象限于社会宏观秩序、道德原则、理想社会的原则等。中国古代大部分哲学的探讨重点不是自然的存在(老庄哲学除外),而是社会宏观秩序、典章制度、道德原则以及理想社会的原则等问题。近代西方哲学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和发展对社会存在的探讨逐步深入,讨论的对象扩展到国家、法律、公共权力等的本原问题、合法性问题,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等问题。现代哲学对社会存在的探讨已更加深入和进一步扩展,涉及的主要问题有社会秩序、社会发展的根源、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实在论及其相互关系、社会进步的动力、社会及其宏观结构、什么是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的要素是什么、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等等。

3.人的存在

把人的存在作为研究对象是近代以来哲学的任务,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古希腊智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重申的“认识你自己”等。中国古代哲学关于“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的人性论,人性善与恶的讨论,以及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道德人格的讨论也是对人的存在的重要认识。近代西方哲学进一步把抽象的人性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人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倾向以及人权等问题。现代某些西方哲学把人的非理性因素作为人的本质,探讨了直觉、意志、潜意识等对于人、世界存在的意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作为人性产生的基础。

4.人、社会、自然的基本关系

世界的统一性既是人、社会、自然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也是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始基论、原子论、理念论、道论等哲学既然承认了某种物质形态、原子、理念、道是世界的本原,同时也就承认了世界万物具有统一性,即分别统一于不同的本原。世界统一性原理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行星运动定律等自然科学定律的发现离不开世界统一性这一观念的启发与引导。可以设想,如果世界没有统一性,那么就不会有普遍规律,人类也不会有对于规律的认识,我们的宇宙飞行器也休想飞出地球一步,因为如果没有了统一性,地球以外的世界就会根本不同于地球自然界。

世界的差别性既是人、社会、自然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也是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万物莫不相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万物”一词已经表明世界上的事物在时间、地点、条件、性质、结构等方面是各具特点的,不同的事物有各自不同存在、运行的机制与规律。人、社会、自然三者其存在、发展的规律各不相同,我们既不可把自然规律生搬硬套到社会和人,也不可把人和社会的机制随意地用于自然。

哲学以人、自然、社会的基本关系为对象,即探讨三者统一性、差别性的关系。当代生态哲学对三者关系做了更为深入的探讨。

(三)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主客体关系是人与外部世界(亦即自然、社会)关系的具体化。在此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与社会是客体。主体是活动、行为的发出者,客体是活动、行为的对象;主体是主动的一方,客体是被动的一方。哲学探讨的主客体关系包括:主客体成立的前提、条件,两者的性质、结构、特征,两者相互作用的形式、中介等。从哲学演变的历史来看,哲学主要讨论主客体的认识、实践、价值等关系。

(四)主客观之间的关系

主客观之间是主客体关系的细分,是主客体关系的一个方面。不同哲学理论对主客观之间关系的讨论在数量上相比对其他对象的讨论占有更大的比例,是哲学本体论、认识论的对象。

主客观关系在近代以来的哲学探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与工业大规模改变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8]这里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不同表述,其实质是主客体关系。

哲学把主客观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其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主客观含义的界定、各自的基本构成因素、确立的前提,在本体论与认识论中两者及其关系的不同意义,两者相互介入、相互融合、相互转化的条件、过程、媒介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