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用理论,抽取共性本质

应用理论,抽取共性本质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也正由于资本主义不能容纳更大的生产力,它才必须被社会主义取代。与之相反,社会主义国家务必确保公平。其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确认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表明了它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一句话,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借助唯物辩证法的工具,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两种生产方式之中抽取出来的。

我党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最重大的成果之一是社会主义本质论,而社会主义本质论恰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探索、揭示、抽取出来的。头一方面,对社会主义的效率性认识来自唯物史观关于上层建筑必须顺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必须顺应生产力的两大原理;所谓马克思主义最注重生产力的见解就建筑在两大原理之上。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的公平性认识来自剩余价值学说关于资本无偿剥夺工人剩余劳动,无产阶级必须剥夺剥夺者的两大原理;资本主义所以必然灭亡的根由之一就在于它的剥削属性和分化属性。再一方面,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认识来自科学社会主义追求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原理,也来自社会主义实践均从落后国家起步的客观事实;共产党人之所以坚信共产主义理想、自愿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全人类的幸福。

第一,效率理念的抽象。根据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者历来注重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凭什么取代封建社会?就凭它那长足进取历史功绩——创造了比以往社会总和还要大的生产力。同样,也正由于资本主义不能容纳更大的生产力,它才必须被社会主义取代。《共产党宣言》这样描绘社会主义的最初景象:无产阶级一经夺取政权,就要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这样评价社会主义的优越功能:它可以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严密、彻底的科学理论是令人信服的,令人信服的科学理论注定要被用来指导发展创新的科学论证。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必须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的本质性认识,便是借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论证工具,从当时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和经验教训中抽取出来的。

第二,公平理念的抽象。根据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者也历来注重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与以往的阶级社会对比,资本主义社会把一切人际关系改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把一切复杂的社会等级改变成简单的、直接对立的两极。当代资本主义各国内部的阶级矛盾似乎缓解了,但那是靠剥夺发展中国家财富的手段换来的,而剥夺发展中国家的手段又使民族矛盾转化为全球性的阶级矛盾。此情此景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的本性便是人为制造不公平,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消灭引发贫富分化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合情合理。与之相反,社会主义国家务必确保公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必须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为根本原则的本质性认识,便是借助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的论证工具,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比较中抽取出来的。

第三,价值理念的抽象。根据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注重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与资本主义榨取剩余价值、压迫劳动人民的动机完全相反,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要解放被盘剥被奴役的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我们为什么要强调树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效率理念?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为了给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我们为什么要坚持树立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公平理念?说一千道一万又是为了给人民群众共同致富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必须以达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本质性认识,便是借助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论证工具,从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中国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结合中抽取出来的。

将三个理念的抽象概括起来,我们应当看到:其一,社会主义本质论把解放发展生产力的效率问题摆在头一位,表明了它的唯物主义立场。辩证唯物论是彻底的唯物论,如果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效率奢谈公平等道德意识,那就必然会倒向唯心主义,倒向空想社会主义。其二,社会主义本质论同时注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公平问题,表明了它的辩证法立场。唯物辩证法是真正的辩证法,如果离开公平的道德观去研究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那就必然会倒向形而上学,倒向资本主义。其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确认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表明了它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共同富裕的目标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实质也就是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一句话,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借助唯物辩证法的工具,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两种生产方式之中抽取出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