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大崇拜中的教育朦胧

三大崇拜中的教育朦胧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人对大自然赋予了精神意义,因此以张扬天命意识为主题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了。图腾崇拜是极自然的,也是极原始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具有形成氏族内聚力的功能。三大崇拜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并逐步演变为原始宗教,随之出现了巫师。

第三节 三大崇拜中的教育朦胧

正如列宁在《论国家》中所说:“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看到的是风俗的统治。”原始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渊源于人类早期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寓于原始宗教性之中,混杂在社会管理之中,这三大崇拜是神的意志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制约。

一、自然崇拜中尊天意识的张扬

原始社会,洪荒时代,大自然变化无常,对人的利害祸福关系难测。当时人们的认识能力极为有限,天有阴有晴,月有圆有缺,空中有风雨雷电,地上有山川洪旱,草木有枯有荣,百兽有狂有顺,对这些人们既难以认识,更无力左右。人们内在的体验复杂:一方面,深感在大自然面前自身的孱弱,陷入对大自然的伟力的极度恐惧之中;另一方面,大自然又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存条件,人离不开对大自然的依赖,因而产生了对大自然的崇拜心理。由于自然爆发力的不可捉摸性,自然摧毁力的不可抗拒性,迫使人们不能不承认“人命在天”,接受天命的约束,因此,天命观成为那时人们思想道德意识上的核心理念。承认天命,遵从天意,恪守天道,生怕触犯天威,引起“天罚”,成为那时人们心目中必须恪守的道德义务,人们这样约束自己,也这样要求他人。正是人对大自然赋予了精神意义,因此以张扬天命意识为主题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了。

当时,人们的自然崇拜意识不仅表现为人对大自然的盲目恐惧,也表现为人对大自然的虔诚尊重与认识主动,还表现为人对利用大自然的热烈追求。所以,自然崇拜意识不完全是因为人对自然的消极无能,也体现了人对自然的进取精神。《易传·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说明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就已重视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把握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伏羲氏之所以为后人所怀念、所传颂,原因就在于此。这也说明,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活动,不仅仅是宣扬对大自然伟力的恐惧与敬畏,也包含着对大自然价值的认识,对自然规律的利用,是一种思想道德意识的导向性活动。因此,人类社会早期所致力宣扬的自然崇拜意识,是人类社会对自身、对自然的一种认识活动,也是对自然的利用改造的鼓动与呼唤,是形成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原因,也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

二、祖先崇拜中创世意识的传播

中华文明在早期不仅表现为人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也表现为人对人自身的关注。古代人很早就思考人是怎么产生的,因此关于人的传说在古代就已经很丰富,出现了不少创世说流行于世,女娲造人说就是一例。《太平御览》卷七十八载:“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垣泥中,举以为人。”这是说人是人自己创造的,宣扬的是女性在创造世界中的功劳,反映的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母性崇拜意识。后来女娲成了社神,凸现了人与土地的关系,反映了人对大自然的依赖,土地成了万物之母,滋生了恋土情结、乡土观念。这些传说不仅反映了人类的自我追问的探究心理,也反映了人对祖先的尊重,尊重祖先对大自然的抗争,对人口繁衍的贡献,对子孙后代的庇护,以怀念祖先的功德,形成族群的和谐与合力。中国古代社会上的最高权威是“帝”,“帝”字就是祖先崇拜的产物。祖先崇拜有一个从族群性向个人性的转换过程,即由图腾崇拜向英雄崇拜的转换过程,也有一个从母系祖先、父系祖先、氏族祖先、民族祖先的演变过程,即由女娲崇拜向黄帝崇拜的演变过程。一般都是通过传说、神话、祭祀活动把本部族的始祖誉为创世英雄、部族神祇广泛传扬,黄帝就在人们的传说中神化,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神,并因之形成民族的同心圈,强化民族的凝聚力,形成万民归附、百川归海的社会共向心理。

三、图腾崇拜中氏族意识的强化

原始社会出现的图腾崇拜反映了人的以动物为祖先的认识,也反映了对人类早期生活的依存物的感激与期望心理,其图腾禁忌反映了人类早期群体生活的秩序与规范意识。可以说,图腾崇拜是一种原始宗教,也是一种氏族意识教育。从人类早期传说中可以看出,龙、凤、狮、虎、蛇,都曾被认定为人类的始祖,传说中的熊氏、神龙氏、豕韦氏等,都是氏族图腾意识的真实反映。中华民族从来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为图腾,这既蕴含着对祖先的崇拜意识,也蕴含着对自然的崇拜意识,相传黄帝为黄龙体,且有腾云驾雾、翻江倒海之能,水是人的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龙的图腾包含对以黄帝为始祖的崇拜,也包含对他征服大自然的能力的崇拜。

图腾意识说明,人类早期还没有摆脱人与动物的同属性认识。原始人都认为人与动物有生存依赖关系,相信某一氏族与某一动物有关系的特殊性,于是某一种动物就成为某一部分人的图腾。因为正是动物提供给人以食品与工具等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因而滋生了动物依赖心理。狮、虎、狼、鹰、鹿都曾为图腾,至今并未完全绝迹。相传黄帝就曾率领熊、罴、貔、貅、豹、虎六兽同炎帝作殊死斗争,可能所指的是六种图腾的氏族。因此,图腾意识是一种群体意识,承认图腾才拥有一份做人的权利,这是一种社会结构,形成生活共同体,也是一种宗教信仰,在精神混沌与思想困惑中寻找一线希望之光。

图腾是各氏族的徽号与标志,是随氏族的形成而产生的,人们因此而了解不同的血缘关系,并因此形成了种种氏族禁忌,成为各氏族人人都应恪守的道德规范,具有很强的内在的约束力,具有宗教性,并因此形成一种顽强的图腾信仰,成为激发后人发扬祖先征服自然精神的力量,对人自己的渺小体验越强烈则对图腾越崇拜。这种图腾信仰还有利于促使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氏族群婚向对偶婚、血缘婚向族外婚的转化,有利于促进人类早期文明的进步。可见图腾信仰是人类早期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生活、传授意志的一种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精神整合与文化包容的功能。图腾崇拜是极自然的,也是极原始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具有形成氏族内聚力的功能。

三大崇拜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并逐步演变为原始宗教,随之出现了巫师。巫师是神的使者,是神的代言人,是神的意志的解释者、传播者。巫师负责神与人的思想、心灵沟通,因此巫师是原始宗教活动的组织者,正是他们使人类创世期的一些有益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人与事神化,在民间传播扩散,起到了思想道德意识的导向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