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范仲淹的词使人不厌读

范仲淹的词使人不厌读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范仲淹的上两首[1],介于婉约与豪放两派之间,可算中间派吧;但基本上仍属婉约,既苍凉又优美,使人不厌读。但不久,他被召回朝廷,担任国子监判监事。范仲淹向仁宗进呈《百官图》,极言皇帝应当注意起用贤才,不可委臣下以用人的权力,以致为百官所图。宋和西夏开战后,范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延州知州。西夏军队不敢随意侵犯他所管辖的边境。范仲淹是具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并不以词见长,流传至今的词只存有五首。

范仲淹的词使人不厌读

他是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并不以词知名,但他的词兼具婉约、豪放两派的特点,在词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毛泽东很欣赏他的词。

毛泽东评点原文

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读婉约派久了,厌倦了,要改读豪放派。豪放派读久了,又厌倦了,应当改读婉约派。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婉约派中有许多意境苍凉而又优美的词。范仲淹的上两首[1],介于婉约与豪放两派之间,可算中间派吧;但基本上仍属婉约,既苍凉又优美,使人不厌读。婉约派中的一味儿女情长,豪放派中的一味铜琶铁板,读久了,都令人厌读。人的心情是复杂的,有所偏但仍是复杂的。所谓复杂,就是对立统一。人的心情,经常有对立的成分,不是单一的,是可以分析的。词的婉约、豪放两派,在一个人读起来,有时喜欢前者,有时喜欢后者,就是一例。睡不着,哼范词,写了这些。[2]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今江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时丧父,因母改嫁至京东路淄州长山县朱氏,改姓朱,名说。少年时代极有志气,学习刻苦。“昼夜不息,冬日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初任广德军司理参军,不久改任集庆节度推官,这才恢复本姓,改名为仲淹。曾监泰州西溪镇盐仓,请筑捍海堤,长数百里,后人称为“范公堤”。

天圣六年(1028),他向皇帝上疏,请求严格选择州郡长官,精心任用各地知县,斥退游手好闲的懒人,清除庸劣不称职的官吏,认真考选人才,安抚边地将帅。全书洋洋万言,为晏殊所知,荐为秘阁校理。由于受他的影响,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形成一种正直、严肃、崇尚气节的风气。宋仁宗赵祯亲政后,他由陈州通判召为右司谏。时值江淮、京东大旱,他受命出使安抚东南,开仓赈灾,并奏蠲折役茶和江东丁口盐钱,归纳了整治当时社会弊病的十项措施上呈皇帝。

明道二年(1033),仁宗下诏废郭皇后,范仲淹苦谏仁宗收回成命,没有成功。第二天,仁宗下诏命他出任睦州知州,一年多后,又迁往苏州。但不久,他被召回朝廷,担任国子监判监事。景祐二年(1035),他又被提升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舆论认为“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当时,吕夷简任宰相,执掌朝政,起用的官员大都出自他的门下。范仲淹向仁宗进呈《百官图》,极言皇帝应当注意起用贤才,不可委臣下以用人的权力,以致为百官所图。吕夷简听到后很不高兴。后来,朝廷议论迁都的事,范仲淹认为洛阳险固,一旦有变,即可由开封迁都洛阳,现在就应逐渐充实储备,这和吕夷简的观点相左。不久,他又写了《四论》上呈皇帝,反对吕夷简擅权。皇帝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他也在吕夷简的排挤下被贬出朝廷,到饶州(今江西波阳)任知州。

康定元年(1040),西夏李元昊起兵反抗宋朝,仁宗召回范仲淹。宋和西夏开战后,范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延州知州。他大规模检阅延州的军队,共得18000人,分为六部,每将各领3000人,分部训练,遇敌人来犯,则视敌之寡众,派各部轮换出战抵御。西夏军队不敢随意侵犯他所管辖的边境。庆历三年(1043),李元昊与宋进行和谈,仁宗召范仲淹回朝,任命为枢密副使。因欧阳修上疏言范有宰相之才,于是仁宗任命他为参知政事。在这期间,他写出了《答手诏条陈十事》,向仁宗皇帝上奏,建议:

发展农业生产、整顿军队,加强军事建设、推行朝廷的恩泽,提高朝廷的信誉、重视朝廷命令的制定和颁行、减轻人民负担的徭役等等。

这时的宋仁宗非常信任和敬重范仲淹,对他的这些建议都予以采纳和施行,史称“庆历新政”。但是这些措施损害了官僚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范仲淹也被诬陷为“朋党”。庆历五年,他被迫上疏请求罢免自己参知政事的职务。仁宗任命他为资政殿学士,陕西四路宣抚使,邠州知州。庆历六年,作《岳阳楼记》,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依然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成为千古流传的名言。

皇祐四年(1052),范仲淹因病去世,仁宗追赠他为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试析

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而盛于两宋。明代的张2在所著的《诗余图谱》中说:“诗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自晚唐、五代以来,词的创作形成了绮丽婉约之风,宋初的词仍沿着这种词风发展,这与当时社会比较安定和士大夫生活优裕有很大关系。仁宗即位之后,逐渐形成积弱积贫的形势,表面上歌舞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都已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在词的方面,豪放词开始抬头,一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风。在诸多的词人中,首先一反婉约之风,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在词里的是范仲淹。

范仲淹是具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并不以词见长,流传至今的词只存有五首。在1957年8月1日毛泽东的批注中,毛泽东先是抄写了范仲淹的两首词,即《苏幕遮》和《渔家傲》,接着引发出前面所引的那段关于婉约与豪放两派的评论。毛泽东书写、推荐和评论的这两首词是范仲淹词中的精品,第一首是《苏幕遮·碧云天》: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的上阕写景,描绘了秋天寥廓苍茫、衰飒零落的景色。从高处湛蓝的云天,到铺满败落黄叶的原野,绵延伸展至充满寒意、空翠的烟雾笼罩着的水面,将天、地(山)、水融会成一幅傍晚日落前的美景。通过无边无际、似乎连着天涯的芳草而触景生情,转到思念远方的亲人,为下阕抒情做了铺垫。下阕则抒发了深深的乡思旅愁。思念家乡亲人而带来的悲伤,只有在好梦时才能消除;字里行间所体现出的所谓好梦,也不过是梦中返乡与家人团聚的情事。这样写,使词的造语奇特,表情达意更加深切委婉。在月光皎洁的夜晚,高楼上的夜景很美,也不能去欣赏,因为独自一个人凭栏眺望,更会增添怅惘之情。不倚楼只能不增愁,却不能消愁,为了消愁,只能借酒排遣,但酒没有消去心头的愁苦,却反而变成了泪水,使人更加伤感,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这首词写景写情,迷蒙凄清,千回百转,但这首词所写的柔情毕竟已不同于一般的婉约词,它没有一些婉约派词家的忸怩作态,它在低回婉转之中别有一种沉雄清刚之气。毛泽东批注的另一首范仲淹的词《渔家傲·塞外秋来风景异》则更是情调苍凉悲壮、气概雄伟的作品,词是这样的: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在仁宗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抗击西夏,在此期间,他写出了这首《渔家傲》。词的上阕着重写景,描写了边塞秋季到来时,大雁南去,寒风萧瑟,满目苍凉,傍晚时分,风吹草木的凄厉声和着军营的号角,响彻在充满萧杀之气的战地孤城。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声,这是动;把静与动连缀起来,展现给人们一幅悲凉的画面。词的下阕着重抒情。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日无从谈起,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思念家乡、妻子儿女,令人魂牵梦绕。爱国激情,浓重乡愁兼而有之,构成了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将军与征夫的矛盾情绪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情调苍凉而悲壮。

毛泽东认为范仲淹的这两首词“基本上仍属婉约”,其中充满着婉约情调,但是已明显区别于柳永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那种缠缠绵绵的柔靡词风了。当然,它还不像后来苏东坡“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那样所表现的粗犷豪迈的阳刚之气,也没有辛弃疾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那样所表现的英雄气概,因而从词史上来说,这两首词是五代以来绮丽婉约词风转变的开端,兼有婉约和豪放两派的特点,是承前启后的作品,它介于两派中间,“可算中间派”。对于读词的人来说,由于人的个性情趣的需要随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改变,大体来说,心情舒畅的时候,往往喜欢读一些意气风发的豪放派词篇,遭受挫折而心情沉闷的时候,往往爱读一些婉约派的词篇,这也说明读词不能偏废,应当兼读。而范仲淹的词兼具两派的特点,能够满足人们不同心理境况的需要,这也正是毛泽东所说“使人不厌读”的原因之所在。

【注释】

[1]指《苏幕遮·碧云天》和另一首《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引者注。

[2]摘自毛泽东1957年8月1日对范仲淹两首词的批注(见《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04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