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人学改造

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人学改造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人学改造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写作《手稿》是同马克思早年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活动直接相关的。1843年3月,由于专制的普鲁士政权和书报检查官不能容忍马克思的办报方针和他本人揭露专制政府的文章,普鲁士政府查封了《莱茵报》。17日,马克思退出《莱茵报》编辑部。由此马克思开始了他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系统研究。因此,马克思首先从经济事实出发,揭示劳动在社会生产生活当中的巨大作用。

第二节 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人学改造

人是世界上奇异的超越性的存在。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人学改造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从《手稿》时期带有费尔巴哈痕迹的人的类本质理论和人道主义的不成熟立场,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时期批判费尔巴哈,确立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原则,再到《形态》时期确立了人的社会历史性原则,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现实的人的转变,最终走向成熟。” 

一、《手稿》揭示了人的类本质

写作《手稿》的时间是1844年4月至8月,这是马克思科学世界观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本重要著作。此书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直到1927年,它的一部分被收入《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俄文版,但未引起注意。1932年,它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版上全文发表之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部手稿论题广泛,几乎涵盖了马克思之后论述的所有领域。在《手稿》中各种理论是以一种统一的形态出现的,它涉及经济学、哲学和共产主义学说三部分内容。虽然在语言风格上,它同以后的著作有很大差异,但是几乎马克思以后所有的思想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萌芽。

写作《手稿》是同马克思早年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活动直接相关的。马克思在柏林大学学习期间,德国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前夜,争取自由和民主的革命运动高涨。这一时期,马克思公开申明自己是青年黑格尔派。正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引领他走出主观唯心主义的死胡同。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10月上半月,马克思移居科伦,从10月15日起担任《莱茵报》的主编。他需要对森林盗伐、地产细分、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等物质领域发表意见,而他原来所有的哲学及法律知识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因此,他开始深入地研究政治经济学。他首先研读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著作,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检验这些经济学家的命题,并与自身得到的英法两国的资料对比。这种研究使他得出一个结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以及一般精神生活的过程”。对林木盗窃法和摩塞尔河地区农民状况的研究,马克思开始认识到阶级斗争同物质利益的关系。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观点的影响下,马克思的世界观开始发生转变,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向共产主义者。

1843年3月,由于专制的普鲁士政权和书报检查官不能容忍马克思的办报方针和他本人揭露专制政府的文章,普鲁士政府查封了《莱茵报》。17日,马克思退出《莱茵报》编辑部。《莱茵报》被查封的严酷事实使马克思开始质疑黑格尔的有关国家和法的唯心主义观点。马克思深深地感觉到他所坚持的青年黑格尔主义思维方法在处理现实问题的时候存在的先天缺陷。为了解决内心的疑问和苦恼,马克思开始深入研究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出版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在这一书中马克思得出一个结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的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当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 这一认识使马克思向历史唯物主义前进了一步,为创立新的世界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1843年10月底,马克思离开落后迂腐的普鲁士,移居法国巴黎。马克思到达巴黎早期的日子主要忙于《德法年鉴》的出版。他开始全力转向经济学的研究是在《德法年鉴》停刊后,这时候他开始考察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当时的法国已经经过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是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是工人运动的中心,各个流派的思想都异常活跃,这为马克思领导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由此马克思开始了他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系统研究。26岁的马克思在暂居巴黎时写下了这些经济学和哲学手稿。后人将这些残缺不全的手稿加以整理出版,取名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常也称之为“巴黎手稿”。1843年底到1844年间,马克思阅读了大量的经济学著作,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马克思注意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和对各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的考察。《手稿》汇集了马克思在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闪烁着天才的火花,使人们看见了一个人道主义的马克思。据记载,马克思在这一时期曾经同出版商订了出版两卷本《政治和政治经济学》一书的合同。《手稿》很有可能是为该书写的部分草稿。但是由于后来出版商害怕警察的迫害而最终没能出版,因而《手稿》没有完成,也没能发表。在《手稿》中,马克思最早提出了异化概念。可以这么说,马克思的《手稿》因为异化概念而闻名于世。虽然前人对于异化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是比较完整的异化理论是在马克思的《手稿》中形成的。因此,我们对于马克思异化概念的人学改造的研究要从他的《手稿》开始。

有一则寓言:一位老人在去世之前对自己懒惰的儿子说:“我在咱们家房子后面那片田地里埋了一罐银子。”老人去世后,儿子便跑到房子后面的田地里去挖父亲埋的银子。然而,他什么也没有找到。于是,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对他说:“既然地里没有银子,我们就在这里种上小麦吧。”儿子就照着母亲说的把田地种满了小麦。刚开始的时候,小儿子很耐心地“照顾”小麦,可是时间久了,他懒得去打理。母亲又对他说:“不要灰心,等到小麦成熟的季节,田地里的那罐银子就会随之长出来了。”母亲是在说假话,可是偏偏儿子信以为真了。于是儿子每天起早贪黑,细心打理田地里的小麦。秋天麦子成熟,儿子高兴地去麦地里挖银子依然一无所获。他去问母亲,母亲说:“也许是时间不够长吧。”吩咐儿子继续种麦子。儿子不再说什么,又跑去田地里忙活着。三年后,小麦又获得了丰收,母亲把小麦全部卖了,又把得回的银子装进了罐子里,递给了儿子,并告诉他,这一罐就是父亲当年埋下的那罐银子,如今长出来了。儿子笑了,对母亲说:“我终于明白了,银子是不会从土里冒出来的,是劳动的结果。”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真正的财富最终是劳动创造的。

因此,马克思首先从经济事实出发,揭示劳动在社会生产生活当中的巨大作用。他正确指出了生产劳动的作用,揭示出人类历史发展的谜题。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生产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其加快了人类的进化历程,生产劳动使人类实现了从古猿到人类的转变。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劳动创造和生成了人、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社会历史。正是因为生产劳动使人成为人,远离生产劳动必然造成人和社会的倒退,生产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劳动创造了和人类相关的一切存在。人类发展至今的道德、宗教、艺术、法律和政治、文化和教育等精神产物都是受生产劳动的普遍规律支配的。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物质财富,例如,高耸的建筑、宽阔的街道、美丽的城池、广阔的田地也都是人类劳动的结晶。所以,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的生命活动本身,将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社会劳动创造财富。社会财富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人类在劳动的作用下创造的。人类作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存在,具有创造财富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在确立了生产劳动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地位的前提基础后,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劳动的制约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对人的统治。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主要体现为人的类本质理论。马克思在《手稿》中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其中第三个表现阐述了人的类本质理论。人作为类存在物不同于动物,人的生产和动物的生产也有本质的区别。“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识和意志的对象。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并且只生产自身;人的生产是全面的,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人在生产整个自然界。” 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是人和动物的区别。正如马克思在《手稿》中形象的表述:“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手稿》时期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和费尔巴哈一样,都研究人的类本质,这时的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是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他还没有摆脱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形成自己的人学思想。他认为共产主义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复归。很明显,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是基于人道主义立场的批判。这一时期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还是不太成熟的。

再次,虽然《手稿》中存在着一些带有费尔巴哈痕迹的不成熟的思想,但是《手稿》当中也包含了很多值得我们汲取宝贵经验的、有价值的思想。根据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理论,我们可以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以及人与劳动的关系。

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人与自然不可分离,人类是整个自然世界其中的一部分,人类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没有人类,自然界依旧存在,自然可以不依存于人类独立存在。但是,人类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才能生存,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界。人类与自然界二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人类要想不断地繁衍生存下去,就必须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为自然界是人类存在的载体,没有自然界,人类也无法生存。因此,由于人与自然的一体性,人类对自然的任何改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自身,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内在地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卢梭和小生产浪漫主义者就曾经批判资本主义对于生态的破坏,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道主义者也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阶级和时代的束缚,他们最终没有找到实现理想蓝图的现实道路。他们的主张最终流于空想。相比之下,马克思设想的人的自由和解放是通过对劳动者的解放来实现的。劳动者和劳动的关系是一切压迫和奴役关系的起点。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向社会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包含了以往全部的发展成果,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以及人与劳动的关系的真正解决。

综上所述,从马克思的论述来看,人与自然和社会,主体与客体应该是统一的。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分裂,主客体的对立,使前者受制于后者就是异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与自然和社会,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终究能够实现。马克思以物质的劳动实践活动为基础使他与旧哲学根本区别开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制约作用的揭示使他超越了小生产浪漫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虽然《手稿》对于对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揭露还不够彻底,对人的发展的表述也比较抽象,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但是对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提纲》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写成的。整个《提纲》总共不过千余字,但是它所揭示的社会思想和哲学观点却丰富而深刻。恩格斯曾经说:“这是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完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提纲》是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1844-1847年笔记时发现的。恩格斯高度评价了《提纲》,认为这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如何改造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面临的一项任务。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于在理论上发展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运用于历史。《提纲》就是他们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而写作的。

《提纲》的内容非常精炼,总共只有11条:

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方面或者直观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3.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心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且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4.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

5.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活动。

6.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7.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

8.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9.直观的唯物主义,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

10.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对于异化概念的研究从来都没有终止。《提纲》时期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开始转向批判费尔巴哈,确立了认识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原则,揭示出了人的本质,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手稿》时期,马克思高度赞扬和肯定了费尔巴哈,在人的类本质的认识上与费尔巴哈的观点一致。然而,《提纲》时期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却不再同于《手稿》时期。他批判费尔巴哈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提出认识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原则。马克思在《提纲》中批判了费尔巴哈用自然属性规定人的本质,开始用社会关系表达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本质。但是这一时期马克思对人的表述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总之,《提纲》中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解决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问题和不同阶级人的区别问题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虽然《提纲》内容非常精炼,也没有进行深入的展开,却为马克思之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三、《形态》显示马克思人学思想走向成熟

《形态》一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继《神圣家族》合著的第二部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而全面地阐发了他们的世界观。这部著作是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结晶,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1845年2月和4月,马克思和恩格斯相继到达布鲁塞尔。当时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各国的无产阶级已经组织起来,各国工人团体和共产主义运动组织相继出现。欧洲的工人运动已经从自发的斗争发展到有组织的联合行动,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这时的工人运动还缺少科学的无产阶级政党和科学世界观的指导,工人运动处于黑暗的摸索当中。因此,为了科学地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也为了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和唯心史观,清算自身过去的哲学信仰,创立崭新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决定再合作写一部著作。《形态》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基本形成。

在《形态》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之作。马克思立足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他认为整个历史的基础是与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交往方式(生产关系)。生产决定着每个人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因此,了解特定时期的人的生活,不能从抽象的理想和愿望出发,需要立足于他们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立足于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无论处于哪一个时代的人的活动总是现实的历史的活动,他们也总是现实的历史的人。《形态》对于世界观的变革意义是很强大的。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很少再使用“类本质”和“异化”这样的概念表述。《形态》时期马克思的人学观点从抽象的人转变成现实的、具体的人,也是在这一时期马克思认识人的社会历史性原则得以确立。

《手稿》时期马克思对人的理解还是抽象的只具有共同的类本质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由自觉的劳动。《提纲》时期马克思认识到人的社会和阶级本质。直至《形态》时期,马克思明确指出现实的人应该是个人,是从事历史活动的个人,是在具体的条件下制约的个人,是社会的个人,是发展过程中的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唯物史观的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现实的、具体的人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人具有的共同的类本质是存在于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人之中的。马克思所要研究和解释的人不仅是具有共同的类本质的人,而且是千差万别和个体的人。只有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人才能说明不同时代,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不同社会地位以及同一社会地位的人为什么各不相同。《形态》揭示出社会历史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体的人创造的。

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唯物史观的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社会性原则和历史性原则是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根本性质。所谓社会性原则,《形态》指出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人不是与世隔绝的、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处于一定条件下,现实的发展的,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个人。虽然马克思在《提纲》当中也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和生产关系本质,但是《形态》才开始深入和具体并走向成熟。所谓历史性原则,《形态》指出,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个人是社会历史中的人。个人的存在是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马克思立足于社会性原则和历史性原则,克服了对人的抽象性的认识,用现实的、具体的、千差万别的个人解释类,批判了用类去解释现实的、具体的、千差万别的个人的观点。社会性原则和历史性原则可以说明不同历史条件下人的差异性,根据这两个基本原则,可以得出,动态的、发展的人、人的本质,可以克服一般的、抽象的社会,可以得出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更替的社会形态理论。因此,马克思得出了社会发展规律,诞生了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人学改造对于我们当代人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和发展观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马克思的“现实的人”观点是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基础。然而,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并非只是停留在唯物史观的门口,马克思全部理论发展都始终贯穿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主线。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学思想发展的最高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点的现实表现形态。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就。可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贫富分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容易产生新的矛盾,影响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因此,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不仅需要把人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也需要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既要做到发展依靠人,又要做到发展为了人。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能离开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状况,将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等同起来,而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考虑到人的生存状态,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各方面为人的生存创造良好的条件,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把实现人的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结合起来,逐渐地沿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前进。

总体而言,我国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与创新。“以人为本继承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弘扬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品格,彰显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价值取向。从定义上看,以人为本中人是指与物相对应的人。以人为本就是以与物相对应的人为本。因此,在处理人与物二者之间的关系上,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就是把人放在首要的位置。以人为本深刻体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是马克思人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保证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经济的关系。不仅要求我们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更要使得经济的发展成果切实的分配在全体人民身上。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人、自然、经济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以人为本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