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范畴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范畴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还是对“马克思主义”概念进行界定乃至建构马克思主义史这门学科,都必须充分关注其学科综合性的显著特征。这种普遍的指导意义,正是马克思主义因其学科综合性而有的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内容上的多学科性,其主体原因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理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不同学科之间的转移和跨越。

从马克思主义创立开始,就显示出自己的学科的综合性和内容的多学科性,随着马克思主义者在改造世界的历程中社会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涉猎的领域也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和多学科性也愈益明显。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综合性和内容的多学科性无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方法、作用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普遍性的学科表现,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充实丰富、全面系统、严整周密的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的学科综合性

马克思主义既是哲学,又不只是哲学;马克思主义既是经济学,又不只是经济学;同样,马克思主义既是政治学,又不只是政治学……总之,就传统的学科划分而言,它可以跨越众多学科,又不仅仅属于任何学科,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学科,它具有综合性。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产物。当其革命实践获得成功,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又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为基础,在越来越广阔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可见,无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还是发展,都是以人民群众广阔而深刻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在它创立之初就公开声明,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广泛传播,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与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既产生了意义重大的指导作用,也获得了自身的长足发展。正是由于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全面广阔性,既决定又提升着马克思主义在学科上的综合性,使马克思主义对实践也愈益具有广泛而普遍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域和眼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扩张而不断扩大深化的,同时也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超越原来的眼界追求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普遍指导功能。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学科综合性既根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无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还是对“马克思主义”概念进行界定乃至建构马克思主义史这门学科,都必须充分关注其学科综合性的显著特征。

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面涉猎社会生活的产物,就具有了学科综合性特征。马克思在学生时代、恩格斯在工作之余就开始涉猎深邃的哲学领域,为创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奠定理论基础。恩格斯在青年时期就长于经济工作,对社会经济问题,尤其是对社会物质生产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马克思大学毕业后也因关注民众物质生活条件而开始研究社会经济关系。当他们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激进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后,又都投身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用自己学习研究获得的哲学的和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去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问题,去发掘和提升无产阶级自己的理论——空想社会主义,又用这种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理论观点去全面地指导工人阶级对自身、对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和未来社会的认识,去指导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制定自己进行经济、政治斗争乃至社会意识形态全面变革的路线纲领和战略策略。所以马克思主义从创立开始,就具有不能用传统学科观念划分的学科综合性,它最初起码是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为学科基础的多学科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创立后,包括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内的所有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地去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必然推动马克思主义涉猎越来越多的社会生活领域,必然影响甚至“占领”以学科理论形式存在的越来越多的学科学术领域,不仅对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发挥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所应该和必然的作用,而且也兼收并蓄、概括总结众多学科优秀的思想材料,使自己的学科综合性特征越来越明显突出。尤其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也就是当马克思主义者创建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马克思主义学科综合性发展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可能。因为马克思主义者领导最广大人民群众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必然而且必须涉猎所有社会生活领域。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既不会只涉及部分学科,更不会只涉及一门学科,而是要涉及所有学科。在这里,我们当然不能认为马克思主义代替了所有学科,而是说,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所有学科问题的解决,都应该有指导的意义。这种普遍的指导意义,正是马克思主义因其学科综合性而有的社会功能。我们只需简要地回顾马克思主义自列宁主义开始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列宁揭示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开创社会主义历史新纪元和社会主义建设大业,还是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获得的成功经验;无论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在中国初步探索社会主义所产生的认识,还是从邓小平理论开始、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不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学科综合性愈益拓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主义学科综合性的历史发展,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不断向宽广而深刻领域拓展的缩影。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的多学科性

马克思主义的学科综合性,是以其内容的多学科性为基础的。庄福龄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许多原著都是从多方面多学科来论述一个或几个中心问题的,很难界定它是某一学科的著作。”[106]正是概括总结多学科获得的科学成果,将它们转化为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变革社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才呈现出学科上的综合性。如此,马克思主义既有学科的综合性,又有内容上的多学科性,是其学科形式的综合性和内容容量的多学科性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内容上的多学科性,其主体原因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理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不同学科之间的转移和跨越。之所以如此,也许在他们作为青年学生时,研究学科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他们个人的偏好和兴趣,但是,当他们投身社会,尤其是选择了与工农等劳动者阶级结合、为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的解放而奋斗的道路之后,他们选择理论研究的重点及其学科取向的动机,就必然取决于革命运动的现实需求。受革命实践的至高动机驱使,他们绝不会受任何学科的限制。只要革命需要,哪怕从来都没有进入过的学科领域他们也会不畏艰险去涉猎直至占领。对他们而言,革命斗争的现实需要就是无声的命令,只要现实需要,那是没有学科禁区的。

如果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青年时代的不同阅历,我们大体可以看到一些他们从事理论研究的动机及其走过的学术路径。马克思的父亲是一位具有自由民主主义新思想的律师,可以想见他从小会受到政治法律方面的新思想的熏陶,这一点可从他大学毕业后在《莱茵报》上发表的、为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的利益进行辩护的论文得到印证。而且这之前,他还在读大学时,就十分关注哲学了。乃至于有人说他是通过“哲学—政治”的批判实现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两个转变”的。马克思研究经济学始于担任《莱茵报》编辑期间,其动机是因为为当时德国贫苦农民的利益辩护遇到了相关的经济法令问题,从此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成了他毕生理论研究最主要的学科领域。恩格斯在17岁中学毕业前一年就被迫接受父亲的安排辍学从商,但这并没有阻止他求学的欲望,通过自学培养了自己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曾经参加了“青年德意志”文学、政治运动。后来又涉猎哲学,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政治运动,通过施特劳斯走向黑格尔,率先著文反对谢林启示哲学。青年恩格斯同马克思一样,十分关注社会政治问题,早在曼彻斯特任职期间,就开始同工人运动发生联系。出于工人经济、政治斗争的现实需要,他早于马克思关注和研究资本主义经济问题。所以也有人说恩格斯主要是通过“社会—经济”的批判,即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的社会状况和经济过程而实现“两个转变”的。后来马克思曾在《弗·恩格斯的小册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法文版导言》中对这一情况有所证实,他在此“导言”中称赞恩格斯于1842年10月编著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是“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个天才大纲”,认为“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现代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107]。及至成年,恩格斯除了参与马克思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工作,与马克思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宏大理论体系外,在马克思全身心投入写作《资本论》期间,尤其是马克思去世以后,为了全面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捍卫和发展刚刚诞生的马克思主义而广泛涉猎军事学、历史学、人类学甚至当时成果突出的大多数自然科学门类,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体系上多学科性的坚实基础。

总结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共同走过的学科路径,大体上可以认为,他们先从哲学世界观的改造着手,进而在哲学世界观指导下实现政治立场的转变,并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经济学分析,揭示出它的本质和规律,然后据此提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所以其学术路径首先在哲学上创立唯物史观,其次在经济学上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最后在政治学上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基于内容上的多学科性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具有学科综合性的系统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实践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集中体现,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广阔性是决定马克思主义内容具有多学科性更为深刻、更为宏大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是对旧世界从社会存在到社会意识的全面而彻底的改造,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既改造客观世界又改造主观世界的理论表现,不仅要反映无产阶级在社会经济、政治领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而且要反映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生活领域所开展的文化革命、理论探索和学术争鸣。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广阔的实践基础,它的鲜明的阶级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使其在认识世界、理论研究及其学术争鸣中是没有学科禁区的。马克思主义内容的多学科性无非是马克思主义全面占领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和表现。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执政党以前,它所领导的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不仅广泛涉及经济、政治领域,而且也扩展、深入到思想意识和整个文化领域。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科学认识的结晶及其指导思想,从深度、高度和广度上必然具有最具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等哲学学科性质,必然横贯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学科领域,因而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实践是形成马克思主义多学科性特征最深刻的原因。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执政党以后,要领导人民群众巩固发展革命成果,创建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持续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不仅推动社会发展,而且推动人的发展,其理论认识必然涉猎更为广大的学科领域,甚至可以说,所有的学科领域必须无所不至。能否从传统学科的划分上把握理论研究的全局,既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机遇,又是检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新挑战。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则、方法贯彻到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关系到能否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地位,进而也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能否把握社会生活全局的执政能力,关系到它能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从自己领导人民民主政权、上升为执政党的那一天开始,就致力于自己执政能力的建设,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执政理念,就是以发展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兼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和谐发展。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本着“科学发展”的基本精神,把邓小平理论“两个文明”一起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建设格局,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治国举措。今天,党的十八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使“四位一体”扩大为“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所覆盖的学科领域是前所未有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样的执政理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必然呈现学科覆盖面愈益宽广的趋势,马克思主义的多学科特征也愈益明显和突出。

(三)马克思主义是周密严整、开放发展的系统理论

马克思主义在学科上的综合性和内容上的多学科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范畴,其内容和结构是严谨统一的整体。它既不属于任何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学科,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若干学科内容的拼凑,而是逻辑严密、全面充实、完整统一、开放发展的系统理论。

1.马克思主义是由三大组成部分构成的严整系统

与马克思主义形成的三个直接理论来源相应,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体系,也是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贯彻始终的本质和精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继者站在人民群众变革旧世界创立新世界的立场上,改造和弘扬人类社会优秀哲学文化遗产,概括总结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科学认识成果的产物。它凝聚了自其创立以来各个时代哲学精神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基本的理论指导,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最根本的思想因素。在马克思主义创立时期,如果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革命性改造而创立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创立唯物史观,他们也不可能正确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而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更不可能改变当时那些已经十分优秀的社会主义思潮的空想性质。在后来马克思主义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如果不是那些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也不可能在新的实践中获得新的认识成果,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进入一个个新的发展阶段。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就不可能把马克思主义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多学科理论成果联系起来、总括起来构筑成一脉相承、前后相继的完整统一的科学体系。总之,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会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的。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去研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各个时代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创立了以剩余价值学说为核心的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治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以及它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既具体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又为无产阶级的觉醒、工人运动的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者制定社会主义革命乃至社会主义新社会建设的路线纲领、战略策略、方针政策等等提供了更为详尽具体的理论依据。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得不到雄辩充分的科学论证而只能是空洞抽象的理论,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也不可能转化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科学真理。

唯物史观的发现,使我们认识和掌握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形态的本质及其运动发展的特殊规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使社会主义学说建立在掌握和顺应客观规律的现实基础上,基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认识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达到共产主义的物质力量和可行道路。科学社会主义是最直接最有效地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斗争的行动科学,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虽然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原理产生的结论,但它集中地体现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和意义。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其全部理论价值及其作用意义,最终都只能落实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无产阶级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目的,是要在这些基本原理的指导下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所以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聚焦”之地,既是创立、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又是其目的和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存在意义和全部价值的集中体现和最高境界。

上述分析表明,构成马克思主义整体的三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它们相互关联、彼此支撑、协调发展,共同构成了结构完善、功能健全、不可分割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开放性系统,这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范畴的基本根据。“马克思主义”作为系统范畴,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与其部分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既依赖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又不仅仅是它的某一部分;它的某一部分,也只有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之中,也才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及其价值和意义,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整体,任何部分都必然丧失其马克思主义属性。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系统范畴,意味着我们既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地归结为某一部分,也不能用某一部分去代替马克思主义整体;既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全面完整、复杂健全的内在结构,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各部分的简单拼凑。如果割裂或者孤立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或者将马克思主义视为“理论拼盘”,必将破坏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系统的周密严整的科学性质和基本特征,严重歪曲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灵魂。

2.马克思主义是一以贯之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系统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原理诉诸实践的基本范畴或基本命题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曾经在批评“本本主义”倾向时说:他们“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108]。坚持马克思主义并非照抄书本、“句句照办”,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立场?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时所处的地位、所抱的态度。首先是指哲学立场,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是指政治态度,即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阶级立场。坚持哲学立场就是坚持真理原则,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政治立场就是坚持价值原则,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办任何事情,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立场态度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之所以为马克思主义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就连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也是以其立场的转变为条件的。如果他们不实现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激进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哲学立场和政治立场的转变,是不可能担负起创立马克思主义历史重任的。马克思、恩格斯转变立场而后创建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具有了鲜明的哲学党性和阶级属性。只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立场,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因而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首要标准。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观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形成的一系列基本认识。从总体上说,包括无产阶级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和政治立场的直接体现。诸如实践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辩证的观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以及唯物史观、群众史观、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观点,都是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和政治立场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产生的基本观点,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髓、灵魂和精神实质,是最具普遍指导意义、在其历史演进中一以贯之的基本理论。只有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一系列基本观点,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真理观和价值观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历史出现可供选择的多种可能性面前,作出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抉择。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方法?马克思主义方法既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下的哲学思维方法,又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观念形式。无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社会观还是人生观、价值观,它们作为观念形态必然转化为怎样实践的方法论体系,指导人们从事具体的实践活动。面对特殊的客观条件和具体的实践任务,马克思主义方法既是把握客观条件的认识方法,又是完成具体任务的实践方法。诸如理论联系实际、尊重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维护人民利益、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坚持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坚持生产力标准等等,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实践方法。诸如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矛盾分析、辩证思维、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等等,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认识方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认识路线、决策路线、工作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既是实践方法又是认识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辨别马克思主义真假,就是看其是否按照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基本方法办事。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最深刻的部分,这三个方面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其本身就是一个严整系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核。我们讨论三者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必须与其他两个方面相联系,否则就有可能偏离甚至背弃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和实质。立场是形成观点和方法的可靠根基,观点和方法是立场的生动体现;观点是方法的理论根据,方法是观点指导实践的中介。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三者统一于社会实践,实践是三者统一的基础和纽带。只有把三者贯彻到实践的全部过程,才能在实践中全面体现“马克思主义”作为系统范畴的功能和作用。

3.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广泛包容性和最大开放性的科学系统

开放性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系统的存在不能“固步自封”,把自己凝固起来会阻塞自我否定的前进道路,把自己封闭起来会窒息而亡。科学理论体系之所以科学,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系统,因其具有开放性而使自己在持续发展中永葆青春。科学理论的开放性主要包括两重涵义:一是指它朝着未来开放,总是随着改造对象、研究对象及其时空条件的变化发展,对已经形成的认识去除糟粕、弘扬精华、总结经验、创新理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根本原因在于它作为系统具有朝着未来开放的科学品性。二是指它朝着周围开放,具有追求真理的广大包容性,善于吐故纳新、兼收并蓄,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因而能够择英集萃、积善创优、熔铸至理、统辖万殊。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之所以具有最为普遍的指导意义,就是因为它不仅是社会科学,而且是自然科学乃至各种优秀文化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具有广泛包容性和最大开放性的系统理论。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作为系统范畴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正是它能够获得不断发展的机遇、具有多学科性和学科综合性、对任何社会生活领域具有宏观指导作用的根本原因。

形而上学地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要么把复杂深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简单化,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兼收并蓄的系统理论视为“机械汇集”或者“简单拼接”,就是随意分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结构,只及一点不及其余,把马克思主义搞得支离破碎;要么无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复杂深邃的科学结构,将其视为“铁板一块”,把马克思主义与未来、与周围隔绝起来、对立起来。这也是一种“简单化”。在马克思主义史中,有许多时候,比如在马克思主义本本之中寻找行动的根据,在理论研究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语义作学究式的考证,站在教条主义、绝对主义立场上忽视真理的相对性,反对马克思主义与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融汇等等,实际上都是无视马克思主义向未来开放和向周围开放的系统特性,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个神秘的“怪物”与世隔绝,仿佛马克思主义是天外之物,不食人间烟火。形而上学这种把马克思主义复杂严谨的理论系统简单化、凝固化、封闭化,仿佛一开放、一包容、一有突破就会失去马克思主义的本性的态度,只能把马克思主义置于大文化系统的孤立地位,不仅不能使他们的“马克思主义”如其所愿“一花独秀”,反而会使马克思主义因离开自己生长的土壤、不能沐浴充足的阳光雨露而枯萎。马克思主义是根植于实践土壤之上的智慧之树,只有作为开放的系统不断批判吸收一切文化营养才能使自己根深叶茂、开花结果、繁荣昌盛。那种把马克思主义同其他思想文化资源完全对立起来,从而保持自己“一花独秀”的“清高”,这是典型的文化虚无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马克思主义史上曾经出现过以极“左”面目出现的文化虚无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中,有些人因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对立而认为,凡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一切思想理论都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虚伪言辞,连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一起,对之都只能绝对地批判而没有任何可供吸收借鉴之处。这种情况至今仍有表现,如在经济学方面,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完全对立起来,这样当然不能批判吸收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果从而发展自己。在政治学方面更是如此,因为西方政治学的资本主义属性,连同它包含着的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全都成了理论的禁区,这无疑割断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文化的承续。

“马克思主义”作为系统的开放性与包容性问题从本质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思想文化乃至一切思想文化的态度问题。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系统的形而上学态度必将使马克思主义与世隔绝,是完全违背马克思主义系统的开放精神和包容精神的。历史上那些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虽然每时每刻都在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战斗,都强调自己与那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原则区别,都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所有历史文化,但他们并不因而把马克思主义封闭起来,更不把自己的学说自诩为发展的顶点。他们对除自己以外的所有思想文化既持审察批判的态度,也持欢迎包容的态度。他们审察批判的目的,就是为了去其糟粕、承其精华,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将这些文化精粹弘扬光大。他们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洞悉马克思主义真理体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以实践为根据坚持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总是以宽广的胸怀包容接纳所有优秀的思想文化资源,哪怕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带有明确阶级属性的思想文化,在他们面前也从来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禁区使他们望而却步。如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批判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而且把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等资产阶级理论作为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还有他们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诸如“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等思想观点的认同[109];他们还时刻关注、提炼吸收不断产生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甚至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用来总结、论证、充实、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也曾指出:“共产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范。”[110]我们可以从他的《哲学笔记》《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著作中,清晰地看到他对包括资本主义思想理论在内的优秀文化资源的广泛包容与吸纳。毛泽东也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11]毛泽东用反映中国文化传统精华的民族语言表达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表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并不绝对排斥与自己完全对立的思想意识,任何对立的事物都有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一面,马克思主义不仅广泛吸纳优秀文化,而且在自己的对立面中,也往往能够发现值得自己借鉴和汲取的地方。马克思主义不仅从“朋友”那里获取资源,而且从“敌人”那里收缴“武器”,从来都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开放精神和包容精神,既是使它构成系统、发展系统、始终保持系统生命活力的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系统的品性所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一个系统范畴,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和包容的本性。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具有学科综合性和多学科性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它的学科综合性和多学科性特征愈益突出,从学科上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真理体系是多样性和谐统一、各部分有机结合、体系完整、功能齐全的系统理论,由其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其具有广大的普适性和无穷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因而是愈益丰满、愈益成熟、愈益进步的科学理论系统,“马克思主义”因而是一个系统范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