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哲学超越性思想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哲学超越性思想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马克思哲学超越性思想的发展历程而言,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哲学超越性思想表现为浓重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色彩和黑格尔哲学的理性主义特色。这一历时最长的阶段是马克思哲学超越性思想通过实践获得升华的过程,其中尤以自由王国的全面阐述和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理论最为经典,彰显出马克思哲学理论联系实际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关于马克思的一生,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所总结的那样,“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1]。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经济斗争,马克思生命中充满着斗争的元素。他的斗争正是在于他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与没落,正是在于他看到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光明未来,正是在于他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坚定信仰。无论是作为批判者的马克思,还是革命家的马克思,他的精神世界里都不缺少对人的真切关注,都不缺少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建构,都不缺少哲学的真境界。

马克思哲学超越维度有一个逐渐清晰乃至深刻的生成性历程。这一过程的发生,既有马克思家庭、社会思潮和时代精神的影响,更有马克思本人执着的实践探索和坚定的信仰体系作为支撑。

就马克思哲学超越性思想的发展历程而言,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第一时期,萌芽时期,即从中学到《莱茵报》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哲学超越性思想表现为浓重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色彩和黑格尔哲学的理性主义特色。第二时期,形成确立时期,即从《德法年鉴》时期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小的阶段。第一阶段从《德法年鉴》时期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完成。这一阶段马克思在哲学上开始了对黑格尔哲学的清算和批判。以异化理论为方法全面展开对现存政治、宗教、劳动生产领域的批判和反思。这一阶段超越性思想表现出对于现实世界和人的真正关注和反思,超越性思想的主题已然明确了。第二阶段,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这一阶段确立了实践的核心地位,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唯物史观,进一步完善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解放理论,并系统地阐述了共产主义学说。总体而言,马克思哲学超越性思想在形成确立时期完成了对于核心范畴和思想的厘清和确立,为马克思今后的革命斗争确立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第三时期,实践完善时期。主要包括《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的一系列理论探索和完善,尤以《资本论》为代表。这一历时最长的阶段是马克思哲学超越性思想通过实践获得升华的过程,其中尤以自由王国的全面阐述和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理论最为经典,彰显出马克思哲学理论联系实际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兹分而述之。

第一时期,萌芽时期。

对于青年马克思而言,除了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改宗基督教所带给家庭的直接影响之外,乃父以及马克思所尊崇的师长们一致信奉的启蒙思想也曾对他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关于何为启蒙,启蒙运动的亲历者和代表人物康德的总结和阐释可谓是一针见血,“启蒙就是人从他咎由自取的受监护状态走出。受监护状态就是没有他人的指导就不能使用自己的理智的状态。如果这种受监护状态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缺乏无须他人指导而使用自己的理智的决心和勇气,则它就是咎由自取的。因此,Sapere aude[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使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的格言”[2]。在康德看来,启蒙的真谛就在于自由。享有自由的人,自然不乏使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自然拥有独立的人格,能够坦然地进行面对人生的抉择。青年马克思正是沿着这一路径开始了对于人生的探求和对革命事业的不懈追求

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马克思中学时期的作文中,马克思就展现出超乎同龄人的超越性视域。在他看来,动物只是在自然赋予其的活动范围内进行活动,而人则通过自己的选择既可以走向高尚的神坛,也可能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选择意味着人对理性和自由的充分享有,意味着人必须为自己高扬起超越的勇气,意味着人性的充分展现。职业的选择承载着此时马克思的创生意义世界的核心,人在选择中彰显着尊严与高尚,亲历着精神本性与肉体本性的矛盾与斗争。在马克思看来,“一个不能克服自身相互斗争的因素的人,又怎能抗御生活的猛烈冲击,怎能安静地从事活动呢?然而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出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能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3]。马克思所说的“安静”当然不是简单的清心寡欲、无欲无求,它是以内在信仰为基础的宠辱不惊、宁静致远。他认为,这样的“安静”是通过对人的精神性与肉体性矛盾的克服实现的。据此,他为自己定下了不断超越的人生基调。“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4]马克思不仅发出了豪迈的宣言,更重要的,他是真正的实践者,这段话堪称对其超越的一生的最准确的预言。梅林说:“还在少年马克思的头脑中,就已闪现着一种思想的火花,这种思想的全面发挥就是他在成年时期的不朽贡献。”[5]

《博士论文》时期,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里的‘自我意识’,实际上正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所要求的人的个体主观能动性。”[6]当然,对于任何思想理论都不会毫无保留接受的习惯,使马克思在对这一哲学思想的探究运用过程中很自然地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质,因此他的《博士论文》选择对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进行比较。马克思的这一选题在最直接的层面上实现了对伊壁鸠鲁学术思想和地位的澄清与确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站在自我意识立场上的青年黑格尔学派,在伊壁鸠鲁、斯多葛和怀疑派那里找到了自我立场的原型”[7]。马克思通过对于伊壁鸠鲁原子论特别是原子的偏斜运动理论的阐释,充分彰显出其对个体性和自由的高度重视和坚定信念。进而他立足于自我意识哲学的批判性,阐述了“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的超越性原则。马克思在此强调了哲学理论的主导性地位,在他看来,通过理论的实践和实践的理论才能够实现对客观世界和哲学理论双重缺陷的克服。虽然这一时期,马克思所坚守的哲学实践是仅仅通过批判的理论和理论的批判来完成的,但是由此发端的马克思对现实的超越性解读却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精神。在《博士论文》中,这一变化更多地体现在对人与神的认识和把握上。他说:“要使作为人的人成为他自己的唯一现实的客体,他就必须在他自身中打破他的相对定在,即欲望的力量和纯粹自然的力量。”[8]在他看来,人要摆脱纯粹自然本性的身份,就要突破自然的诱惑和束缚。正是通过这一努力和超越的过程,人才能实现自我现实客体的定位。同时,马克思用人的自我意识取代了神,他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对现有宗教的批判性立场,因为“对神的存在的证明不外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对自我意识存在的逻辑说明”[9]。通过对人的主体性的高扬,马克思开始了对既有宗教的批判和解构,虽然自我意识这一核心范畴是有所借鉴的,并且在言语的表达上还充满着黑格尔哲学的气息,但是他已然为其填充进了未来的元素,而他也的确并未在自我意识的荒原中踯躅太久,很快开始了全新问题域的开拓和自我话语体系构建的尝试。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第一次从书房进入社会舞台,开始面对现实的国家、社会问题和物质利益问题。就马克思哲学超越维度而言,这一时期马克思集中讨论了自由,特别是新闻出版自由的问题,并进而探讨了新闻从业者的信仰问题。马克思把自由视为人的本质,“没有一个人反对自由,如果有的话,最多也只是反对别人的自由,可见,各种自由向来就是存在的,不过有时表现为特殊的特权,有时表现为普遍的权利而已”[10]。据此,马克思严正指出,国家没有新闻出版自由,而政府却享有着特权的自由和自由的特权。书报检查法是把任性作为制度的依据和保障,其本质是“拙劣的警察手段”。与之相比,自由报刊则是国家精神的智慧显现。“自由报刊是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是把个人同国家和世界联结起来的有声的纽带,是使物质斗争升华为精神斗争,并且把斗争的粗糙物质形式观念化的一种获得体现的文化。”[11]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报刊是理性精神得以充分彰显的有效载体,通过它可以使大众由对物质的关注升华为对自我的精神审视。以新闻出版自由这一主题为基础,马克思进而谈到了作者的职业操守和信仰。他指出,“作者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12]。马克思强调,作品就是作者的目的所在,因此当作者面对作品和自我的生存选择时,可以为捍卫自己的信仰而选择牺牲自己的生存。马克思本人正是以此为信念而不断地创生着自己的思想巨著,在其作品中凝结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人生追求,实现了对于自我生存的牺牲和超越。

总体而言,这一阶段马克思哲学超越性思想是他通过对古希腊哲学、启蒙思想、浪漫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各自的超越性思想的吸收和借鉴,所进行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其中尤以黑格尔以及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最为直接和重大,因此,在对信仰和自由的解读上,马克思哲学表现出明显的理性主义的特征和对精神作用的重视,但是这并没有影响马克思哲学超越维度的生成,相反,却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交锋过程中逐步明晰出这一维度的主旨和未来走势。

第二时期,形成确立时期。

马克思于1844年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两篇文章,即《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着重对鲍威尔把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混为一谈的看法进行了批判,指出这种政治解放的虚伪性。“政治解放一方面把人归结为市民社会的成员,归结为利己的、独立的个体,另一方面把人归结为公民,归结为法人。”[13]在马克思看来,就个体而言,政治解放并不是彻底的、没有矛盾的解放,主要表现为个体从宗教的束缚状态转入国家和法对人的管理和制约之下。真正的解放即人的解放,在此时的马克思看来,有赖于对现实的个人与抽象公民双重身份分裂的克服,从而使人获得类存在物的身份。同时需要人对自身的社会属性有所自觉而不再赋予政治力量以外在的权威性。“马克思找到了一条克服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矛盾的道路,找到了一条消除市民社会无秩序和悲惨状态的道路,找到了一条在现实中完成人的解放的道路,虽然他当时思想上还若明若暗,但是,他终于找到了这条道路。”[14]此时的马克思,虽然在核心范畴的运用方面仍然是费尔巴哈式的,但是所探寻的主题已然具有了独立的问题意识和明确的超越性。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首先强调对宗教的批判已经结束了,当然这是建立在对宗教本质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的合理结论。接着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了新的理论任务。“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世界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15]马克思认为,对宗教的解构将会带来原有的真理体系和信仰体系的土崩瓦解,因此确立新的现实和现世的真理和信仰就被提上议事日程。然而人的不自由与异化是全面的,不仅存在于彼岸的空灵世界,更全面地填充着此岸的物质世界,这就决定了批判任务的长期性和确立过程的艰巨性。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脉相承,马克思在此展开了对法哲学的现实存在即国家制度的批判。批判的对象不仅包括德国的现实制度,而且包括现代国家的根深蒂固的隐蔽的缺陷。其中最大的罪恶就在于“置现实的人于不顾”,就在于“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16],即使人处于被压迫和不自由的状态。因此,马克思指出,只有进行全面彻底的革命才能实现人的解放。

德国革命解放的现实基础就在于无产阶级的出现。“无产阶级宣告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解体,只不过是揭示自己本身存在的秘密,因为它就是这个世界制度的实际解体。无产阶级要求否定私有财产,只不过是把社会已经提升为无产阶级的原则的东西,把未经无产阶级的协助就已作为社会的否定结果而体现在它身上的东西提升为社会的原则。”[17]马克思科学地确立了实现社会理想所依靠的现实力量。无产阶级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世界制度的消亡,意味着人的解放过程的开始。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历史地位的确立,使其超越维度和思想摆脱了以往同类思想的空想性,找到实现真正解放的现实力量,也宣告了马克思哲学自我定位的初步完成。“这是无产阶级从而人类将成为自身的主体、社会历史主体的预告,同时也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以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为内容的马克思的主体哲学思想将要孕育成熟的预告。”[18]也就是说,马克思继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找到人的解放的道路之后,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又找到了实现解放所依赖的人。

在马克思哲学超越维度的形成确立时期的第一个阶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其核心文献,下文中将其作为经典文献进行详细解读,这里仅从马克思哲学超越维度的核心范畴层面进行梳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这一核心范畴的展开,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的非人化和反人道的根本性特质,强调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来实现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生成。在此时的马克思看来,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其特殊性就在于“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19]。人的类存在物的资格的获取有赖于其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双重自我确证和实现。共产主义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另外一个核心理念。马克思此时把共产主义理解为对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的积极扬弃。因此,此时的共产主义不是作为马克思哲学超越维度的终极意义世界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人的解放的有效形式和必然原则。

这一时期第二阶段有关超越性思想的重要文献主要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其中《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书中的观点是两人的共同看法,因此用来支撑起马克思哲学的超越维度应该是恰当合理的。

马克思在“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确立了实践在“新唯物主义”中的本体论地位。在马克思看来,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以往所有的旧唯物主义和直观的唯物主义,对客体和人的认识都只是看到了其最为现象和自然的内容,而发现不了人的真正本质。他通过对实践的重新诠释,以“感性的人的活动”这一最为直接现实的厘定实现了对以往一切哲学的超越,确立起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全新内容。他说:“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0]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彻底摆脱了以往哲学对人和社会生活所作的抽象的、神秘主义的解读,并以现实的人和真实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实现了对于以往哲学理论的祛魅和解密。因此,新唯物主义的践行者必然不会满足于单纯的理论完满,以实践为逻辑起点的“新唯物主义”以“改变世界”为终极关切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在《提纲》中,马克思从‘人的感性活动’入手,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范畴,进而渐次解决了社会发展动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功能等问题,大体上构建了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2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哲学超越性思想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文献。它既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具体化的展开,又为《共产党宣言》中超越性思想的最终完善扫清了理论上的障碍。马克思在该文中首先确立了理论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他说:“它(实践唯物主义的考察方法——引者注)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2]对人的现实存在的确立,使马克思哲学彻底摆脱了思辨哲学的影响,从而使其对实践的理解得到了唯物史观视域内的提升。马克思认为,人对于历史的创造有赖于其现实的生活。他把社会生活分为三个方面,即生产满足需要的资料、新的需要的产生和满足以及人类自身的生产。马克思强调,“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从第一批人出现以来,这三个方面就同时存在着,而且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作用”[23]。因此,现实的人就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也就是实践着的人。

其次,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相关思想进行了发展和深化。马克思以对实践的科学认识为基础,明确地提出了共产主义者的历史使命。他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4]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者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的等同,就在于实践的现实性、超越性指向,而这正是共产主义的信念追求。“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25]因此,共产主义不是对僵死的本质的追寻,而是最为鲜活、最为现实的人类整体性探寻。共产主义运动首先具有经济解放和政治解放的性质,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与以往革命运动的最大差别在于它致力于对一切现存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变革,而非点滴的修修补补。共产主义之所以需要作如此彻底的革命就在于现实的人的异化生存和片面化的发展。无论是个体的活动还是以个人共同生活为基础所产生的社会整体性力量,都成为异己的强制性力量压迫着人的生存。共产主义最为核心的要素就是保证了个人自由及其自由发展。因此,“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26]。在这段经典的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绘中,人的自由发展成为核心主题,在其略带诗意的浪漫记述中,彰显了共产主义作为真正共同体对人的呵护和对自由精神的充分诠释。随之而来的则是有个性的个人的最大化程度的展现。在马克思这里,有个性的个人是通过与偶然的个人相比较而确立起来的。他强调,“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之间的差别,不是概念上的差别,而是历史事实。在不同的时期,这种差别具有不同的含义”[27]。有个性的个人的核心特质在于个人通过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彰显主体精神的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实践者。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无疑将使有个性的个人得到最为充分的个性化发展和展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现实的人和共产主义的深度诠释使其思想展开了真正的现实维度和神圣的远景,昭示着马克思哲学超越性思想的飞跃与成熟。

《共产党宣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革命纲领,它的发表宣告了无产阶级新世界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在这部光辉的著作中同样充满着对人的关注和哲思,同样充满着对于人的实践、自由和终极关怀的内容,其中尤以共产主义思想理论最为典型和充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共产主义的经典表述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8]也就是说,共产主义的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片面的消灭,而是全面的创造,创造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并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作为马克思哲学超越维度的共产主义是以人的自由发展为特征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自由在马克思超越维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含义就是人的自由发展。这是个体充分享有自由的最为切实的确证。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实现对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消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对立、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条件的联合体的思想,表明他们把人的,首先是每个个人的自由发展看作共产主义的重要特征和人类历史发展的美好理想。”[29]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有关共产主义的经典思想是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相关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马克思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的超越维度研究视域从个体到人类整体的转向在《共产党宣言》这里最终得以完成。

第三时期,实践完善时期。

马克思哲学超越维度通过前两个时期的发展已然形成其完整的理论形态。而马克思对待理论的态度,正如其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所说的那样,“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0]。这一态度毫无疑问同样适用于马克思对实践、自由和信仰等问题的探索和追求。

1848年之后,由于马克思研究重心的转移,他对人的关注更多地呈现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人的畸形、片面发展的揭露和批判。这一阶段马克思哲学超越性思想的研究视域更加凸显了工人阶级的整体性和人类的全局性,其理论旨趣在于为人类社会的未来提供超越的信念乃至信仰支撑。马克思此前所确立的个体性超越内容,在此阶段成为马克思执着探寻的精神动力和对现实科学批判的重要思想来源,并延伸于共产主义和自由王国的整体性维度。换言之,这一阶段的超越性内容是个体性超越在现实世界的整体性展开和实践化的延伸。这一时期有关马克思超越性思想的重要文献有《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等。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虽然其研究入路和主题是政治经济学的,但是其中不乏对于人的超越性问题的探索和新视域的拓展与解读。这其中尤以对自由问题的深化和发展最为突出。

马克思首先批判了把自由竞争等同于个人自由的观点。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确实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很自然地把自由竞争绝对化,将其视为社会发展的绝对前提。马克思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批判。他指出:“由此也产生一种荒谬的看法,把自由竞争看成是人类自由的终极发展,认为否定自由竞争就等于否定个人自由,等于否定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但这不过是在有局限性的基础上,即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的自由发展。因此,这种个人自由同时也是最彻底地取消任何个人自由,而使个性完全屈从于这样的社会条件。”[31]在马克思看来,这样的所谓自由只是资本的自由而非个人的自由,个体感受不到自由的空间,进而个性逐步丧失了。马克思对自由竞争的否定恰恰是以对个人自由的肯定为前提的,因此自由竞争并非个人自由的先决条件和有效保障,恰恰相反,人的个性和自由发展正是在如此的竞争条件之后愈发变得虚无缥缈了。

其次,对自由时间的发现与充实。马克思在理论探索阶段对人的自由进行了多角度的畅想,但无论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一天生活的浪漫描绘,还是《共产党宣言》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豪迈宣言,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理论联系实际时的茫然与困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现实条件何在?如果没有可操作性的凭据,那么这样的自由发展是否有回到“自由即任性”的危险?马克思直面这样的理论空白和现实困扰,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细致分析和深入探究,以自由时间夯实了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根基。马克思认为,“所有自由时间都是供自由发展的时间”[32]。因此,对自由发展的憧憬就转变为对自由时间的求索历程。马克思指出:“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33]自由时间是通过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拥有自由时间的个人也就拥有了使自己在诸多方面得到发展的权利和现实性。毫无疑问,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的积极成果不会转化为工人个性的发展,这样的转化也是资本家绝对无法接受的,他们只接受剩余劳动的获得。因此,马克思尖锐地指出,资本家对工人自由时间的窃取就是对文明的窃取。

最后,马克思对经济领域内的拜物教现象进行了初步的剖析。他指出,“经济学家们把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受这些关系支配的物所获得的规定性看作物的自然属性,这种粗俗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同样粗俗的唯心主义,甚至是一种拜物教,它把社会关系作为物的内在规定归之于物,从而使物神秘化”[34]。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物质生产过程的解释是一种庸俗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混合体,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拜物教。马克思对拜物教的批判与对宗教的批判是一脉相承的。拜物教是资本主义制度下通过对物的神秘化所产生的新神学。因此,与宗教一样,拜物教带给人的不是对自我的肯定和个性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否定和虚幻幸福的破灭。

《资本论》中超越性思想是通过对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为代表的三大手稿超越性思想的系统化发展和整体化提升所得到的积极成果。因此,其超越性主题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相关内容是基本一致的。主要包括以自由王国为载体的自由主题和对于商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的批判等内容。因下文中《资本论》将要作为超越性思想的经典文献进行解读,这里不作展开论述。

写于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针对德国工人党制定的《哥达纲领》所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的诸多简单、模糊甚至错误的设想进行批判的理论成果,其超越性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有关共产主义的科学认识。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共产主义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完善。他指出,“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35]。他强调,共产主义的产生必须以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积极继承为基础,这是对共产主义应有的、历史主义的基本态度。《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每个人自由发展”的社会蓝图的实现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必然要通过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所暴露出的种种弊病的克服,才能够使之前的种种美好憧憬逐步变为现实。马克思在此文中最为突出的理论创新就是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个阶段的理论。他认为,要克服从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历史弊病,共产主义的发展必须要经历一个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转变时期,通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达到对矛盾和问题的克服与解决。这样的过渡时期不仅表现为经济领域的革命转变,也需要政治上的革命,这是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来完成的。在完成这样一个转变的时期,历史则进入了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马克思对此进行了科学的阐释:“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36]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意味着劳动成为人的重要生活方式,意味着人的自由发展,更彰显着社会的全面进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不是纯然的社会发展理论。其中一以贯之的中心主旨就是人,因此,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旨归的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不仅仅是对社会未来发展的展望和憧憬,更有其人类精神家园的意蕴和终极关怀的维度。

通过以上对于马克思不同时期超越性思想的粗线条的梳理,可以看出马克思在其不同的历史时期,虽然侧重点有所差异,但其对人的超越维度的坚守却是未曾改变的。精神原则与肉体原则、自我意识、异化、实践、自由、共产主义等构成了马克思哲学超越性思想的关键词,每一个词都承载着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探索与期冀,都提撕着人类未来和未来人类的神圣与高洁。

通过以上对马克思超越性思想历程的整体性寻索,不难看出其中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性特质。对于一种思想的确立,仅仅以全局性的把握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本书将要对马克思哲学超越维度的经典文本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解读,以求达到对这一思想由表及里的体认与阐述。如前所述,本书选取的经典文本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上文对马克思超越性思想发展历程的梳理中所涉及的每一个文献,对于马克思哲学超越维度的确立和超越性思想的生成都是极其重要的,这一点在马克思哲学超越性思想的形成确立和实践完善两个时期尤为明显。本书在众多的文献中的选择,是依文献在马克思哲学维度和超越性思想生成历程中的意义和作用为标准进行的,其中也包含着纲举目张的整体性判断和选择,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文献的忽视与漠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