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根本范式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根本范式

时间:2023-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领域,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化决不仅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领域。换言之,就其本身的地位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应该成为整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根本范式。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根本范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领域,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化决不仅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领域。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领域,视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相并列的一个研究领域,有时甚至仅仅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领域中的一个研究方向,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本身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正如前述,既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那么,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就必须自觉地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换言之,就其本身的地位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应该成为整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根本范式。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仅仅视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领域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为整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根本范式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仅仅视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领域,那么,人们可以对它感兴趣并因此而研究它,也可以对它不感兴趣而从不关涉它。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领域的研究是可以游离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外的,甚至是完全无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人可能会终生都未曾关注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但这并不防碍他仍然可以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与此不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为整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根本范式,意味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领域在内的整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理论目标和评价标准,就是说,它们都必须紧紧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个中心任务来展开,其理论目标都是要在当代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否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衡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选题意义、理论得失和成果价值的根本标准。在这样一个前提下,虽然一个人的学术兴趣可以始终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一特定领域,但其全部研究工作都必须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要求,都应该自觉地致力于当代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范式来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于凝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力量、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它可谓是消弥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内存的深刻分歧、整合各种不同的研究思路的唯一可能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逐渐形成和表现出了几种很不相同的研究思路:一是“回到文本”的研究思路。按照这种研究思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本是我们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合法的依据,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诸多误解均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误读;要重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回到文本,要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必须首先返回到文本,即只有返本才能开新。二是关注现实的研究思路。在这种研究思路看来,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对象性基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保持其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地位,就必须始终关注现实实践的发展,注重从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现实中提出具有普遍性的哲学问题并对之作出创造性的回答。三是立足于基本理论创新的研究思路。在这种研究思路看来,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哲学首先是对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如常识、宗教、艺术、科学、特别是哲学本身的前提批判,正是在这种前提批判中,才有了哲学的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等不同的领域和内容;在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只有深入开展对现时代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的前提批判,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各个领域的基本理论创新,我们才能在当代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四是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思路。根据这种研究思路,哲学是思想中所把握的时代,而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该不断地发现和探索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并由此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与时俱进。

虽然上述几种研究思路有很大的差异,其关注重心和着力点各不相同,但它们完全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下整合和统一起来,并且也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才能将它们整合和统一起来。从历史与现实、国外与国内的情形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向来可相对地区分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其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的基础,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又应该发展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并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来得到深化。在上述几种研究思路中,有的属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如“回到文本”的研究思路;有的则属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如关注现实的研究思路和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思路。而无论是哪一种研究思路,要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要避免使它们流于某种自娱性的智力游戏,都必须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范式、自觉地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例如,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回到文本”的研究思路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它的意义正在于能够使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样,作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关注现实的研究思路和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思路也是极其重要的,其重要性就在于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实际,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