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营改增”的计税会计处理

“营改增”的计税会计处理

时间:2022-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较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则较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实际上,“营改增”后,国家的税收征收管理体系就需要重新调整。

2012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开始全面实行,2013年,营业税征增值税继续扩大范围,直到“十二五”期末全部完成改革任务。可以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完善传统商品销售税的必然选择,它将为国家带来经济发展和财政税收体制两方面的变化。那么,在这种国情下,了解并掌握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计税会计处理,其具体内容如下:

1.“营改增”的计税方法

一般来说,应纳税额的计税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般计税方法,另一种则是简易计税方法。“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较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则较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另外,如果境外单位或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但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扣缴义务人则需要按照下列计算公式进行扣缴税额:

应扣缴税额=接受方支付的价款÷(1+税率)×税率

下面具体介绍下营改增应纳税额的计税方法:

(1)一般计税方法

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指的是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值得注意的是,当期销项税额低于当期进项税额时,当期销项税额不足以抵扣,可以直接将其不足部分结转下期,还能继续抵扣。

可见,应纳税额与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关于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计算,大家都必须要了解一下,具体如下:

①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指的是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并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进行计算的增值税额,其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②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指的是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并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税额。一般来说,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是产生进项税额的行为。另外,只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才涉及有关进项税额的抵扣问题,而进项税额是购买方或接收方支付或负担的增值额,这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2)简易计税办法

简易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指的是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销售额是不含税的,其征收率为3%。在采取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应纳税额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另外,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则一律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而简易征收一旦选择,36个月不允许变动,关于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牢记!

当纳税人结合销售额和应纳税额进行定价时,可以按下列公式来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2.“营改增”的会计处理

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主要分为一般纳税人的会计处理和小规模纳税人的会计处理,具体如下:

(1)一般纳税人的会计处理

如果是一般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在试点期间,可以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相关规定,从销售额中扣除其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的价款,这种行为是被允许的。另外,一般纳税人应该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专栏,这主要是为了记录该企业因按规定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还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相关科目,一般纳税人还必须要按照经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其具体的会计处理如下:

当企业接受应税服务时,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如果企业只是期末一次性进行账务处理,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

(2)小规模纳税人的会计处理

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在试点期间,就必须要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相关规定,从销售额中扣除其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价款,这种行为是允许的。另外,小规模纳税人还必须要按照规定扣减销售额而减少应交增值税,当然还应该直接记录“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

当企业接受应税服务时,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如果企业只是期末进行一次性账务处理,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

实际上,“营改增”后,国家的税收征收管理体系就需要重新调整。那么,在新税制下,各行各业的企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企业最关键的就是要了解营改增的范围,更重要的是营改增后的计税方法以及会计处理,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变成一本糊涂账,才更有利于做好税务会计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