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跨区延伸阶段

企业跨区延伸阶段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群跨区延伸是指企业群在原发地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以产业区域转移的方式向产业链环节的高端和低端链扩展,“复制群居链”,从而和原有企业群形成“群链"的过程(郑胜利,2002)(19)。跨区延伸是企业群开放性特征的重要体现。产业区域转移也可简称为产业转移,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自发的行为,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这是一个

8.3.3 企业跨区延伸阶段

企业群跨区延伸是指企业群在原发地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以产业区域转移的方式向产业链环节的高端和低端链扩展,“复制群居链”,从而和原有企业群形成“群链"的过程(郑胜利,2002)(19)。跨区延伸是企业群开放性特征的重要体现。产业区域转移也可简称为产业转移,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自发的行为,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这是一个包含国际间与地区间投资与贸易活动的综合性的要素与商品流动过程,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转移国或地区与转移对象国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除了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的差异外,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区域转移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第二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陈建军,2002)。

阅读资料8-4:

企业群跨区延伸现象目前在浙江集群经济发展过程中已有所显现。例如,近年来温州11个县(市、区)企业外迁、资金外投的跨区域投资现象呈逐年上升趋势。据调查,1998年为93家,外投资金为35148万元,1999年为135家,外投资金为46335万元,2000年上半年为74家,外投资金为34010万元(吕金记,2002)。近几年,浙江企业向上海迁移的数量增加较快,出现了浙江企业纷纷抢滩上海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浙江各地在上海投资创办的企业近5万家,其中注册资金200万元以上的有2000多家,集团公司有50多家。浙江在上海企业投资总额达500亿元以上。浙江省在上海投资总额和创办企业总数均居全国各省市的首位(查志强,2002)。此外,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在乌拉圭、南非、乌克兰兴办分市场和中国商品批发中心,北京的“浙江村”和巴黎的“温州城”(陆立军,2001)等现象,也都是对此的生动注解。

1.企业群跨区延伸——产业转移的特征

查志强(2002)通过对浙江产业转移的现状调查,发现它具有以下特征:①产业转移是市场选择的结果;②转移的大多为民营企业,企业家要素的流动为主轴;③除少部分企业是由于在浙江发展的门槛过高,企业留在浙江生存的成本高于外地而导致外迁外,大多数的产业转移主要不是由于浙江发展的环境原因;④除一些龙头企业的资本要素转移、在异地所办企业与原产业关联度不大外,进行产业转移的大多是与当地产业群联系比较紧密的企业;⑤和个别、零散的企业跨区域投资和贸易行为不同,产业转移常常表现为同属于某一类产业或某几个产业的多数企业都有寻求空间转移,向区域外发展以获取利益最大化的意愿和行为。

2.企业群跨区延伸——产业转移的动因

首先,我国企业群现阶段的产业转移现象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国情背景和转型经济背景(陈建军,查志强,2002):(1)国情特征,国土辽阔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是导致产业区域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共生的是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这也为产业区域转移提供了基础条件;(2)转型经济特征,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因素从以下三个方面影响我国产业区域转移:一是对计划经济的反对。由于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要素资源的不可流动性(除非是按计划移动),使得经济体制转轨后,要素的重新配置显得更为迫切。二是我国改革的阶段性。20世纪80年代,虽然改革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是由于当时的改革还处于分权改革阶段,传统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受到很大冲击,但是各个省区之间的要素流动还是受到很大限制,地区之间的市场壁垒也阻碍着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这种情况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变化,由此导致产业区域转移现象的出现。三是企业产权改革效应。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企业产权改革,产权的多元化,产权明晰等企业改革的深化,使得企业开始摆脱地方政府部门的控制,作为一种副产品就是产业区域转移的兴起。

其次,除了上述两个外部特征因素的影响外,浙江产业转移的原因主要还是基于企业追求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强大“魅力”吸引所致。据陈建军(2002)对浙江105家规模以上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现阶段浙江企业进行产业区域转移的主要动机中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①扩大销售额(选择率65. 71%);②扩大出口(选择率38. 10%);③提高企业知名度(选择率20. 95%);④利用较为完善的社会基础设施和软硬件基础设施(选择率18.10%);⑤引进技术和便于向海外扩张(选择率各为16. 19%)。

企业进行对外扩张和产业区域转移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市场和扩大出口,是属于市场导向型的,但另一方面,反映资源利用的目标,如引进技术和人才,降低劳动力成本,利用较为完善的社会基础设施等常常是企业所关心的。与此相比,企业在进行对外扩张和产业区域转移时单纯考虑有关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方面的目标和动机相对不是那么强烈,生产流程中的协作和配合,如协作的便利和接近原材料产地等虽然也是考虑的因素,但重要程度相对较靠后,这就充分证明:在现阶段,浙江企业实行的是一种以市场导向为主,综合利用资源为辅的企业群跨区延伸的目标模式。这也说明,企业进行产业区域转移的主要动力机制来自对扩大市场的需求,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追求经济资源边际效益最大化和企业成长(陈建军,2002)。

目前,浙江企业对外扩张和产业转移的方式,主要包括对外投资、建立加工点、设立营销网、设立研究发展机构、转移生产设施和转移总部。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浙江企业在选择对外扩张和产业转移的方式时主要集中在建立营销网络(选择率55. 24%)、建立加工点(选择率38. 10%)、对外投资(选择率31. 43%)方面,相比而言,选择设立研发机构,转移生产设施和转移企业总部为对外扩张和产业转移方式的企业要少的多,分别只有7. 62%、6. 67%和5. 71%。即选择后3种方式作为产业转移手段的企业仅为前3种方式企业的1/5~1/7(陈建军,20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