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功能与货币形态

货币功能与货币形态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经济生活当中,处处存在货币。在人类历史上,货币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在经济领域中,人们关于货币问题研究时间之久、花费精力之多,没有其他问题能够超越。在本章中,我们要了解“货币”与“钱”、“收入”以及“财富”的区别,从而帮助你领会货币对大到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体系,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乘坐公交车、购买油盐酱醋等方方面面的影响,理解货币为什么是“商业上的大工具”及货币形式的发展。

第一节 货币功能与货币形态

经济生活当中,处处存在货币。在人类历史上,货币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在经济领域中,人们关于货币问题研究时间之久、花费精力之多,没有其他问题能够超越。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甚至断言:“在一万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懂得货币问题。”[1]

人们对货币的评价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些信奉金融拜物教的人把金钱当成了权力、幸福和真理的源泉,而一些道德家则把金钱视为罪恶之源。我们中国人大多持中庸之道,“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似乎更适合常人的感受,要将关于货币的话题说清道明绝非易事,因为这涉及人类知识和智慧的许多领域。我们要做的工作只是用经济学这一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对货币现象进行研究和解释。

在本章中,我们要了解“货币”与“钱”、“收入”以及“财富”的区别,从而帮助你领会货币对大到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体系,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乘坐公交车、购买油盐酱醋等方方面面的影响,理解货币为什么是“商业上的大工具”及货币形式的发展。学完本章后,你对财经报道中常出现的诸如“广义货币”、“狭义货币“之类的概念就会有相对清晰的理解了。

一、货币的功能与定义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将货币等同于收入。例如,人们经常羡慕别人“一年挣很多的钱”。这里的“钱”就是指收入。将收入等同于货币会给经济学的分析带来很大的不便,甚至会引起混乱。因为货币是一个“存量”,即在某一个时点的确切的数量,而收入却是一个“流量”,表示的是一个时间区间的数量关系。例如,你和朋友一起上街时问他:“老兄,带钱了吗?”你的朋友回答说:“我带了500元。”这个500元就是他这一时刻随身所带的钱的存量,也是现金量。当你的一位朋友找到一份新工作时,你会问他“月薪多少”或“年薪多少”,这就很明确,你是在问他一个月或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因此是一个流量。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还将货币等同于财富。例如,当一位男士交了一个家里很富有的女朋友时,他会说,“她家里很有钱”。这里的“钱”就是指不同于现金和收入的财富。但财富比货币含义要宽泛得多。比如,人们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和拥有的住宅与轿车等都可以列为财富之列,但它们并不属于货币的范畴。

那么,金融学到底是如何定义货币的呢?马克思用抽象的逻辑分析和具体的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释了货币产生之谜,即货币源于商品,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从商品变成货币是一个漫长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只有货币产生之后,金融业才可能成为整个社会需要的产业,成为社会分工体系中一个重要方面,货币的产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自然演化的结果,货币与金融有着最本源的联系。因此,经济学家是从货币的职能来定义货币的。通常经济学家将人们普遍接受的,可以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物品都看成是货币。根据这种定义,货币并不是狭义的通货,即我们口袋里的现金,也不是指财富或收入。在这一定义中的物品,既可以是像黄金、白银这样的有形物品,也可以是一种被普遍接受的符号,只要它具有上面四个方面的职能,经济学家都称它为货币。

(一)交易媒介

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交易采取的是以物易物的形式,即物物交易。但是物物交易的效率非常低,当分工日益细化时,物物交易就阻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物物交易需要“需求的双重耦合”。需求的双重耦合有三层含义:首先是交易双方需求的商品的耦合,即交易双方拥有的商品可以满足对方的需要。其次,由于物品的物理性质往往具有不可分性,因此,在物物交易中,不仅要求交易双方的需求是互补的,而且还要求商品的价值量要相当,否则,交易也不可能完成,或者成了不公平交易。最后,需求双重耦合是交易双方在时间上的耦合。由此可见,只有在交易双方的需求完全耦合时才能完成物物交易。人类历史的发展证明,只有当经济体系中的劳动分工并不复杂、交易的地域范围非常狭小时,才能进行有限度的物物交易。随着分工的深化和交易的地域范围的扩大,物物交易就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了。

直接的物物交易的低效率使得间接交易成为可能。间接交易是指一些人并不直接用自己的物品去交易他们所需要的物品,而是用他们拥有的货物去交换别人普遍接受的物品。这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物品用于间接交易的次数越多,它的用处就越大,人们接受它的愿望也就越强烈。这种物品就成了货币。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可以极大地提高交易的效率或降低交易的成本。因为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必然会为人们普遍接受;同时,货币也使买卖成为两个相互分离的环节。这样,货币的出现就使物物交易中“需求的双重耦合”的限制条件不复存在。

(二)价值尺度

货币的第二个职能是价值尺度,即用货币作为比较价值的工具。用货币单位,例如元、美元等来衡量并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就像用“米”来表示长度、用“斤”和“两”来衡量物品的重量一样。我们可以用“米”来比较物体的长度,用“斤”和“两”来比较物品的重量。同样,我们也可以用价格“元”来比较物品的价值。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大大简化了交易的次数和价格体系。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把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

(三)支付手段

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时空上出现了差异,这就产生了商品延期支付的需要。当货币作为价值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如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四)价值贮藏

货币的另一个职能是价值贮藏的手段。有了货币后,买和卖成了两个相互独立的环节,卖出商品时不必同时买进另一种商品,直到需要时再购买别的商品。在卖出商品到买入商品之间的这一段时间里,货币就起到了价值贮藏的功能,也就是“购买力的暂栖所”。货币作为价值贮藏的手段有它的独特之处,主要是因为它不需要或仅需要极少的交易成本。如果人们决定用任何其他资产来贮藏财富,那么,就必须动用他们收入的货币来购买这种资产,以后当他们想用商品或其他资产代替这种资产时,他们又必须把它转换为货币。这两种交易,即从货币转换为资产以及随后从资产转回为货币,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而以货币的形式持有财富则减少了交易成本。因此,当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就停止流通,发挥了贮藏手段职能。

二、货币的形态及其演变

货币形态也称货币形式,是指以什么货币材料(币材)来充当货币。不同的货币形态适应了不同的社会生产阶段和历史阶段的需要。纵观货币的发展历史,货币大体上经历了商品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三个阶段,这个过程也是货币价值不断符号化的过程。

(一)商品货币

商品货币是指特殊的商品充当货币,其作为商品(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所以又称“足值货币”(Full-bodied Money)。通常商品货币又可以分为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两类。

实物货币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货币,许多商品曾在不同时期扮演过货币的角色,如牲畜、贝壳、布帛、金属都充当过货币。我国最早的货币就是贝,因此,至今很多与财富有关的汉字,其偏旁也多是“贝”,如货、财、贸、贷、贫、贱等。在古代欧洲,有用牛、羊作为货币的记载。非洲和印度等地曾以象牙作为货币,而在美洲,曾经充当货币的有烟草、可可豆等。

实物充当货币存在着笨重、携带不便、不便分割、质地不一、易遭损失等缺陷。因此,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和扩大,实物形态的商品货币就逐渐由内在价值稳定、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便于携带的金属货币所代替。世界各国货币发展的历史证明,金属作为币材,一般是从贱金属开始的,最后发展到金、银等贵金属,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因为金银所具有的天然属性最适宜于充当货币商品。金属货币最初没有固定形状和重量,而是采取条块形式,每次交易时都要重新鉴定其成色和重量,相当烦琐。因此,这类金属货币又称为“秤量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人们把货币金属铸造成具有一定形状、一定重量,并具有一定成色的金融铸币,大大便利了流通。

金属铸币在流通使用中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一是交易额小于面值时,难以行使交换媒介手段职能;二是大额交易时,携带大量铸币又显得过于沉重且有相当风险;三是由于流通中磨损等原因而减轻分量,使铸币面值与实际价值不符。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出现了用耐磨损的贱金属铸造的辅币(如铜钱),以满足小额交易需要;出现了某种可随时兑换为金属货币的信用凭证(如银票),以满足大额交易之需要。于是渐渐出现了代用货币。

(二)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是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执行货币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它是作为实物货币特别是金属货币的代替物而出现的。代用货币的一般形态是纸制的凭证,故称纸币。这种纸制的代用货币,尽管其自身的价值低于所代表的货币价值,是一种不足值货币,但由于它们都有十足的金银等贵金属作为保证,持币者有权随时要求政府或银行将纸币兑换为金银货币或金银条块。代用货币较实物货币或金属货币有明显的优点:一是印刷纸币比铸造金属货币的成本大大降低;二是纸币比金属货币更易携带和运输;三是避免金属货币流通所产生的磨损等一些问题。因此,代用货币能在市面上广泛流通,被人们普遍接受。

典型的代用货币是可兑换的银行券。这种银行券首先出现于欧洲,发行银行券的银行保证随时按面值兑付金属货币。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银行券广泛流通的同时,贵金属货币流通的数量日益减少,显现出代用货币终将取代金属货币的趋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只是在发生战争或经济动荡的非常时期,一些国家才停止银行券的兑现。然而,由于代用货币的发行数量取决于金属准备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增加货币量的要求,而且大量闲置的金属准备只存放在仓库里,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各国普遍出现了银行券停止兑现的现象。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金本位制的崩溃,世界主要国家的银行券完全成为不兑现的纸币,现代信用货币终于取代了代用货币。

(三)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和银行提供信用保证的流通手段。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与代用货币不同,不再代表任何贵金属。它是货币形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金融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产物。当今世界各国几乎都采用这一货币形态。

信用货币通常由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发行,其发行量要求控制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内。从理论上说,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有两个条件:一是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二是人们对该货币有信心。

信用货币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形态:

(1)辅币。多用贱金属制造,目前世界上几乎都由政府独占发行,由专门的铸币厂铸造。其主要功能是担任小额或零星交易的媒介。

(2)现钞。多数由一国中央银行印制发行。其主要功能是承担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手段。

(3)银行存款。银行存款主要是活期存款才是真正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目前在整个社会交易中,用银行存款作为支付手段的比重几乎占绝大部分。随着信用的发展,一些小额交易,如顾客对零售商的支付、职工工资等,也广泛使用这种类型的货币。

(4)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采用电子数据形式实现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功能的货币形式。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货币的结算和支付方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人们大量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金融交易和货币支付活动,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信用卡、储值卡、电子钱包等。与此同时,还可借助计算机网络、自动柜员机或电话来对货币存储额进行操作。货币由记在纸制凭证上的金额变成了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组加密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