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哪个更严重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哪个更严重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温和的通货膨胀,又称爬行的通货膨胀或不知不觉的通货膨胀。跑马式的通货膨胀,也称快步小跑式通货膨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公开的通货膨胀,又称开放式的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型通货膨胀,其本质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但它的侧重点是强调财政出现巨额赤字而滥发货币,从而引起的通货膨胀。这种情况被凯恩斯称为半通货膨胀。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按照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纸币发行过多,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根据这一定义,我们不难发现,通货膨胀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纸币流通。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可能出现通货过多的现象。因为贵金属货币本身具有内在价值,它能通过储蓄手段的蓄水池作用自发调节货币流通,使之与商品流通相适应。其次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如果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是一次性的或临时性的,或者只是某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这都不能算是通货膨胀。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前黄金非货币化的条件下,再把黄金作为纸币价值基础,并由此派生通货膨胀的定义,已不太符合实际。

现代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有许多。现代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起因于货币量的急剧增加超过了生产的需要;新自由主义者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且这种增长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上涨;萨缪尔森认为,通货膨胀是指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现象。

由此,可对通货膨胀下这样的定义:因流通中注入货币过多而造成货币贬值及总的物价水平不同形式地(公开的或隐蔽的)持续上升。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通货膨胀的程度不同划分

(1)温和的通货膨胀,又称爬行的通货膨胀或不知不觉的通货膨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发展缓慢,短期内不易觉察,但持续的时间很长。很多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率在2.5%以下的,不能称为通货膨胀;达到2.5%的,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

(2)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或失控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的特点是物价飞速上涨,正常的经济活动日趋紊乱,最后导致整个货币制度的崩溃。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3年的德国,1个月物价上涨数十倍,最后,马克只相当于原来价值的1‰0;巴西1986年通货膨胀率达234%,1989年甚至增至1765%。

(3)跑马式的通货膨胀,也称快步小跑式通货膨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愿意存纸币,尽可能地储存实物,以避免遭受损失。

2.按表现形式不同划分

(1)隐蔽的通货膨胀,又称压制型通货膨胀或被遏制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国家控制物价,主要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人为平衡,表现为物价水平隐蔽性地普遍上涨。

(2)公开的通货膨胀,又称开放式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商品价格是开放性的,随市场供求自由涨落,只要出现通货膨胀,其价格水平明显上升,因此物价指数的变化能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3.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不同划分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可通过两个途径产生:一是在货币需求量不变时,货币供给增加过快,多数人持这种观点;二是经济体系对货币需求大大减少,即使在货币供给无增长的条件下,原有的货币存量也会相对过多。需求拉上型理论是单纯从需求角度寻求通货膨胀的根源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供给的变化,具体指由于商品成本上升而使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一种货币现象。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一般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工会力量对工资提高的要求;二是垄断行业中企业为追求利润而制定的垄断价格。

(3)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物价的上涨是由于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虽然经济的总需求并不过多,但最初由于某些经济部门的压力使物价和工资水平上升,于是便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的现象。

(4)混合型通货膨胀即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既不能说是单纯的需求拉上,也不能归咎于单纯的成本推进,还不能笼统地概括为社会经济结构的原因,而是由于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货币经济现象。

(5)财政赤字型通货膨胀,其本质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但它的侧重点是强调财政出现巨额赤字而滥发货币,从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6)国际传播型通货膨胀,又称输入型通货膨胀,是由于进口商品的物价上升、费用增加而使物价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的效应与调控

关于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争论颇多,其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促进论与促退论。

1.通货膨胀促进论

1)凯恩斯的“半通货膨胀”论

凯恩斯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在实现充分就业前后所产生的效果不同。

在达到充分就业之前,货币量增加可以带动有效需求增加,也即在充分就业之前,增加货币既可提高单位成本,又可增加产量。这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存在闲置的劳动力,工人被迫接受低于一般物价上涨速度的货币工资,因此单位成本的增加小于有效需求的增加幅度;第二,由于有剩余的生产资源,增加有效需求带动产量即供给的增加。此时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上涨。这种情况被凯恩斯称为半通货膨胀。

当实现充分就业之后,增加货币量会产生显著的通货膨胀效应。这是因为,各种生产资源均无剩余,货币量增加引起有效需求增加,但就业量和产量不再增加,增加的只是边际成本中各生产要素的报酬从而单位成本增加,此时的通货膨胀才是真正的通货膨胀。

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充分就业是一种例外,非充分就业才是常态,因此,增加货币数量只会出现利多弊少的通货膨胀。

2)新古典学派的促进论

新古典学派认为,可通过强制储蓄,扩大投资来实现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当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时,可借助财政透支解决收入来源。如果政府将膨胀性的收入用于实际投资,就会增加资本形成,而只要私人投资不降低或降低数额不小于政府新增数额,就能提高社会总投资,并促进经济增长。

当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调整比较缓慢,从而名义工资的变动滞后于价格变动时,收入就会发生转移,转移的方向从工人转向雇主阶层,而后者的储蓄率高,因而会增加一国的总储蓄。由于通货膨胀提高了盈利率,因而私人投资也会增大,这样政府与私人的投资都增加,无疑有利于经济增长。

3)收入在政府与私人部门的再分配与通货膨胀促进论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政府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政府要建设基础设施、扶植新兴产业的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这些行为都依赖于政府的投资,而政府筹资主要包括政府本身的储蓄、举借内债和外债。从20世纪60年代,通过货币扩张或通货膨胀政策来筹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货币扩张中,正常发行的货币量的一部分直接转化为财政收入。

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是政府的一项政策,政府可以获得直接利益,获利大小完全取决于政府调控经济水平的高低。政府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通货膨胀的积极作用,并把它带来的经济利益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2.通货膨胀促退论

(1)通货膨胀降低储蓄。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下降,减少了人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从而削弱了人们的储蓄能力,造成本币贬值和储蓄的实际收益下降,使人们对储蓄和未来收益产生悲观预期,为避免将来物价上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人们的储蓄意愿降低、即期消费增加,致使人们的储蓄率、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降低。

(2)通货膨胀降低投资。首先,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从事生产和投资的风险较大,而相比之下,进行投机却有利可图。这说明,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中,长期生产资本会向短期生产资本转化,短期生产资本会向投机资本转化。生产资本,特别是长期生产资本的减少对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同时,短期资本,特别是投机资本增加会使各种资产价格上升。其次,投资者是根据投资收益预期而从事投资的,通货膨胀环境中,各行业价格上涨的速度有差异,市场价格机制遭到严重的破坏。由于市场价格机制失去了所有的调节功能,投资者也就无法判断价格上涨的结构,从而做出盲目的或错误的投资决策,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经济效益大大下降。最后,在通货膨胀时期,会计标准可能还会沿用过去的标准,对折旧的提取还是按固定资产原值和一定的折旧率为计算标准,导致折旧提取大大低于实际水平,企业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转变成了利润,这种虚假利润也被政府征税,因此企业未来发展的资金将会下降。

(3)通货膨胀造成外贸逆差。本国通货膨胀率长期高于他国,会产生两种影响:一是使本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的价格上升,从而不利于本国的出口,并刺激了进口的增加;二是使国内储蓄转移到外国,势必导致本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并使黄金和外汇外流,给本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4)恶性通货膨胀会危及社会经济制度的稳定。当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价格飞涨,已经不能再反映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信用关系也会产生危机。这样就会危及社会经济制度的稳定,甚至令其崩溃。

(四)通货膨胀的社会效应

1.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

通货膨胀可能带来就业的增长,但这仅仅是暂时的。关于这一点,可以用菲利普斯曲线来加以验证。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反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曲线,最初是由英国伦敦大学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的修正。

1958年,菲利普斯发表了《1861—1958年英国的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一文。在该文中,他通过对英国近百年的统计资料的分析,发现货币工资率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比较稳定的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即在失业率较低的时期,货币工资率上涨得较快,而在失业率较高的时期,货币工资率上涨得较慢。

萨缪尔森等人提出了一种经过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线。他们认为,从一个国家来讲,货币工资作为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其上升率与平均物价水平的上升率之间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因而可用平均物价水平的上升率来代替货币工资的上升率,从而使菲利普斯曲线更具有一般性意义。根据他们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因此,政府可以根据适合本国情况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相机抉择,并通过制定和执行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控制在可以接受的限度内。

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自1973年以来,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出现了高通胀与高失业同时并存的现象,即滞胀现象。滞胀现象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为正值,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虽然经济学界曾有不少人试图解释这一现象,但至今仍未能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2.通货膨胀对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时期,人们的名义货币收入和实际货币收入会存在一些差异,只有剔除物价影响,才能得知人们的实际收入是增加还是减少。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来源各不相同,在通货膨胀时期,总有一些人的收入水平会提高,财富会增加,有些人的收入水平会降低,财富会减少。这种由通货膨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这种收入再分配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例如,李四借给张三100元钱,商定好1年后连本带息共还110元。但是如果1年后物价水平上涨了20%,则这110元的购买力还不如现在的100元,这样李四就损失了一部分购买力,而张三却从物价水平上涨中得到了好处,其数量恰好等于李四损失的那一部分购买力。再如,对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讲,工资收入几乎就是他们的全部收入,在物价持续上涨时,因为工资提高幅度往往低于物价上涨幅度,从而他们的一部分应得收入被企业(或政府)无偿占有。这一点对于退休工人来讲最为明显。因此只要存在着工资对物价的调整滞后,企业的利润就会增加,那些获取利润的人的收入就会增加。

3.恶性通货膨胀与经济社会危机

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超过一定限度时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其一,在物价飞涨时,产品销售收入往往不足以弥补必要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其二,在物价迅速上涨的过程中,地区之间的上涨幅度不均衡是必然现象,这就会造成流通秩序的紊乱。其三,迅速上涨的物价,使债务的实际价值下降,如果利息率的调整难以弥补由物价上涨所造成的货币债权损失,正常信用关系也会极度萎缩,从而引发经济社会危机。

此外,恶性通货膨胀会引起突发性的商品抢购和银行挤兑风潮。它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和人民生活水准的急剧恶化则会导致阶级冲突的加剧,结果往往是社会和政治动荡。

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会危及货币流通自身:纸币流通制度不能维持,金银等贵金属会重新成为流通、支付的手段,经济不发达地区则会迅速向经济的实物化倒退。因此,各国政府在未遇特殊的情况下,总是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施政目标。

(五)通货膨胀的治理

由于通货膨胀对一国国民经济乃至社会、政治生活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都将控制和治理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重大课题加以探讨,并提出了治理通货膨胀的种种措施。

1)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又称为“抽紧银根”,即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具体政策工具和措施包括以下三项。

(1)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相应减少经济体系中的货币存量。

(2)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以抬高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缩小信贷规模。

(3)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缩小货币发行的存款乘数,压缩商业银行放贷,减小货币流通量。在政府直接控制市场利率的国家,中央银行也可直接提高利率,或直接减少信贷规模。

2)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是指通过消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办法来治理通货膨胀。消减财政支出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生产性支出主要是国家基本建设和投资支出,非生产性支出主要有政府各部门的经费支出、国防支出、债息支出和社会福利支出等。在财政收入一定的条件下,削减财政支出可相应地减少财政赤字,从而减少货币发行量,并可减少总需求,对于抑制财政赤字和需求拉上引起的通货膨胀比较有效。但财政支出的许多项目具有支出刚性,可调节的幅度有限,因此增加税收就成为另一种常用的紧缩性财政政策。提高个人的所得税或增开其他税种可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降低个人消费水平;而提高企业的所得税和其他税率则可降低企业的投资收益,抑制投资支出。

3)收入指数化政策

收入指数化政策又称指数联动政策,是指对货币性契约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及其他货币收入按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这种措施主要有四个作用:一是借此剥夺政府从通货膨胀中获得的收益,杜绝其制造通货膨胀的动机;二是可以消除物价上涨对个人收入水平的影响,使社会各阶层原有生活水平不至于降低,维持原有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从而有利于社会稳定;三是可稳定通货膨胀环境下微观主体的消费行为,避免出现抢购囤积商品、储物保值等加剧通货膨胀的行为,维持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并可防止盲目的资源分配造成的浪费资源和低效配置;四是可割断通货膨胀与实际工资、收入的互动关系,稳定或降低通货膨胀预期,从而抑制通货膨胀的持续上升。

收入指数化政策对面临世界性通货膨胀的开放小国来说尤其具有积极意义,是这类国家对付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比利时、芬兰、巴西等国曾广为采用。但由于全面实行收入指数化政策在技术上有很大的难度,对一些金融机构会增加经营上的困难,而且有可能造成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反而加剧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该政策通常仅被作为一种适应性的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对通货膨胀起到抑制作用。

【即时案例】

[案例1] 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国家由于金银矿少、通货相对不足而导致物价下跌。新航路的开辟使西方殖民者从殖民地特别是从美洲掠夺和开采的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仅16世纪内,欧洲的黄金数量大约从55万kg增加到119.2万kg;白银从700万kg增加到2140万kg。相对于已有的储存,来自新世界的金银数量相当可观。这就改变了市场上货币与商品的供求关系,“太多的金银追逐太少的商品”,于是物价上涨,出现了“价格革命”。西班牙从殖民地掠夺中获得的金银最多,物价上涨得最早也最厉害。16世纪,由墨西哥和秘鲁的矿山产出的18.1万kg黄金和1700万kg纯银流入西班牙。除官方渠道,走私的数量估计相当于官方进口的10%。16世纪,西班牙物价上涨4倍多,年上涨率1.5%。

[案例2] 1923年,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败北之后,丧失了1/7的领土和1/10的人口,各种工业产品减少,同时按1921年金马克的价值赔偿1320亿赔款。在操作中,德国不得不靠发行纸币来渡过难关。当时,政府以极低的利率向工商业者贷款,同时投放巨额纸币,债务人可以用廉价的马克偿还贷款。“新富”们在通货膨胀中发了大财,“旧富”们则负债累累,纸币发行过多产生了财富再分配的效应。

[案例3] 由于拿破仑的战车在欧洲大陆驰骋,英国被迫于1793年向法国开战,为维持部队的军事支出,政府大规模地向英格兰银行透支,使该行的金银储备不断流出。1795—1796年间英格兰银行被迫紧缩纸币发行,结果造成流通手段不足,迫使政府不得不发行国库券以减轻压力。由于军费支出不断增加,终于在1797年2月爆发了对英格兰银行挤兑,为防止整个银行系统陷入危机,英国于同年5月颁布“枢密院命令”,暂时中止英格兰银行用黄金赎回它所发行的银行券的义务,但这个原打算6月即告终止的计划,一直拖到1821年。英格兰银行在此期间获得了大量发行不可兑换纸币的权力,流通中的纸币大大超过了实际的货币需要量,导致英镑汇率下降和用纸币计算的金价相应上升。

二、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的定义

通货紧缩是指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的现象。如美国经济学家希勒(Shiller)在其《宏观经济学》(1989年)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通货紧缩是指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的下降。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Nordhaus)在他们共同编写的《经济学》(1992年)中则这样定义:与通货膨胀相反的是通货紧缩,它发生于价格总体水平的下降中。《MIT现代经济学词典》对通货紧缩的定义为:通货紧缩是指长期的、涉及面广的价格下跌。换句话说,通货紧缩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其含义与通货膨胀正好相反:通货膨胀是商品与劳务价格普遍持续的上升,通货紧缩则是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普遍持续下跌。价格是商品和劳务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普遍持续下降,表明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增加,因而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也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紧缩所反映的物价下跌,必然是普遍的、持续的。个别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下跌,是由于某些商品和劳务供给大于需求或技术进步、市场开放、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所致,这只反映了不同商品和劳务之间比价的变化,不是通货紧缩;由于消费者偏好变化、季节性因素等某些非货币因素影响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暂时或偶然下跌与货币本身没有必然联系,也不是通货紧缩。

在经济实践中,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是通货紧缩,一般来讲,既要看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变为负,也要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目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学者对这一时限具体应以多长为标准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有的国家以1年为标准,有的国家以半年为标准。但是,一般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国家可以适当延长时限标准,而通货膨胀压力较小的国家可以适当缩短时限标准。

通货紧缩以其程度不同,可分为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和严重通货紧缩三类。通货膨胀率持续下降,并由正值变为负值,此种情况可称为轻度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率负增长1年且未出现转机,此种情况可视做中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继续发展,持续时间达到2年以上,或物价降幅达到2位数,此时就是严重通货紧缩。此外,通货紧缩根据其持续时间长短,还可分为短期性通货紧缩与长期性通货紧缩。

(二)通货紧缩的成因

1.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关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认为,通货紧缩是世界上最容易避免的事情,只要印刷更多的钞票就可以了。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央银行往往更多地关注通货膨胀的问题,而忽视了通货紧缩的问题。当通货膨胀问题得到解决以后,如果中央银行继续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就可能产生物价的持续下跌,导致通货紧缩。

2.通货紧缩与财政政策有关

若政府为了预防通货膨胀或为了降低财政赤字,而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大量消减公共开支,减少转移支付,从而减小了社会总需求,加剧了商品和劳务市场的供求失衡。这样就可能促进通货紧缩的形成。

3.通货紧缩与科技进步有关

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若放松管制便会造成供大于求的现象。在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物价下跌不可避免。如果这种供大于求的情况不能得到及时调整而持续存在,则物价下跌的趋势也会相应持续下去,这样就会出现通货紧缩。

4.通货紧缩与汇率制度有关

如果采取盯住强势货币的汇率制度时,高估货币币值,则会导致出口下降,加剧国内企业经营困难,促使消费需求趋减,出现物价的持续下跌。同时,其他国家货币的大幅贬值,也会造成该国的商品的大量流入,进一步加大国内物价的持续下跌态势。

5.通货紧缩与金融体系的效率有关

如果金融机构不能对贷款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就可能造成滥放贷款,不良贷款比重增加,也可能造成不愿意贷款或片面提高贷款利率以作为承担额外风险的补偿,从而形成信贷萎缩。金融机构的这两种行为都会导致物价下跌,形成通货紧缩。

以上通货紧缩的成因只是就一般性而言,具体到一个国家或地区,还应结合该国或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具体分析。

(三)通货紧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通货紧缩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是宏观经济失衡的一种类型,因此,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相当广泛。

1.对储蓄和消费的影响

通货紧缩意味着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实际利率会上升,从而会刺激储蓄的增长;同时,通货紧缩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上升,货币购买力上升对储蓄增长会形成刺激。

通货紧缩对消费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在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条件下,货币购买力会上升,刺激消费者消费;另一方面由于货币购买力上升,会形成储蓄对消费的挤压,并且,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消费者会形成价格下降预期,从而推迟购买,这样就会导致消费增长下降。一般来说,消费者“买涨不买落”的行为倾向会使消费者在价格水平下降的条件下持币待购。因此,出现了通货紧缩之后,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会下降,从而导致消费增长下降,而这会加剧通货紧缩。

2.对实质性投资的影响

通货紧缩对投资的影响也具双重性,既有促进投资增长的作用,也有促使投资下降的作用。

通货紧缩促进投资增长的主要途径是:①投资品价格下降,投资成本下降;②工资率增长下降,劳动成本下降。

通货紧缩促使投资下降的主要途径是:①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利润率下降;②产品销售困难,影响企业资金周转;③资金供应紧张,筹集投资资金困难;④贷款实际利率上升,投资成本加大;⑤市场前景预期悲观,投资意愿下降。

通货紧缩对投资影响的最终结果取决于上述两方面影响的净影响。如果其促进投资增长的影响超过促使投资下降的影响,则会导致投资增长,反之,则会导致投资下降;若两方面的影响力相等,则投资规模不变或保持正常增长。一般来说,出现了通货紧缩,其促使投资下降的作用往往要超过其促进投资增长的作用,因此伴随着通货紧缩的往往是投资的下降,而这是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的。

3.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出现通货紧缩的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是产品销售困难和产品销售价格的下降,这会使企业削减生产;同时通货紧缩导致资金供应紧张,也会迫使企业减小生产规模。企业削减生产,必导致产量下降,因而导致经济增长下降。

4.对生产能力利用状况的影响

由于通货紧缩导致企业削减生产,就会使已有的物质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下降,厂房、机器设备等的闲置率上升;企业消减生产会使劳动力需求减少,从而劳动力利用率下降,公开失业或隐性失业增加;同时,由于生产削减,管理能力等的利用也必然下降。总之,通货紧缩会使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下降,导致生产能力的闲置和浪费增加。

5.对居民劳动收入增长的影响

通货紧缩导致企业削减生产、减少投资,从而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这样,一方面会导致失业增加,从而导致一部分居民劳动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结构会发生变化,劳动力市场竞争性程度提高,雇主力量增强,由此会导致工资收入增长下降。并且在出现通货紧缩的条件下,雇主提高工资率的能力下降。这样即使劳动者未失去就业岗位,其劳动收入增长也会下降。

6.对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

由通货紧缩造成的资产的市场价值和收入下降幅度大的人会因此而受损,而那些资产的市场价值和收入下降幅度小的人则因此而受益,他们在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中所处的地位会相对上升。通货紧缩对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结构的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债权人、不利于债务人的财富再分配。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实际利率会上升,货币升值,债权人债权的实际价值因此而上升。债务人的实际债务价值上升,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因此而加重。由此而形成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的财富和收入分配。

(2)有利于固定收入者,不利于非固定收入者的收入再分配。通货紧缩意味着货币升值,固定收入者的名义收入保持稳定,因此,其实际收入会因为货币升值而增加其相对收入(即其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会因此而上升,在通货紧缩过程中,非固定收入者的收入下降,其相对收入就会因此而下降。

(3)有利于金融资产持有者,不利于实物资产持有者的财富再分配。因为在通货紧缩过程中,实物资产的市场价值的下降幅度要超过金融资产价值的下降幅度。这样就造成从整体上来看,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相对上升,实物资产的市场价值相对下降。

(四)通货紧缩的治理

通货紧缩是经济健康运行的“顽敌”,有时通货紧缩的治理要比通货膨胀的治理更为困难。由于通货紧缩一般表现为物价低于合理的水平,因此治理通货紧缩,就是要综合利用各种政策措施,促使一般物价上升到合理水平。

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是综合性的,主要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国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优化供给政策等。

1.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

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就要求中央银行及时做好货币政策的微调,适时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实际利率,密切关注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通过灵活的货币政策促使金融机构增加有效贷款投放量,以增加货币供给。

(1)较大幅度地增加货币供应量,尤其是扩大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

(2)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完善准备金制度。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有助于增加金融机构可运用的资金数量,支持经济增长。完善准备金制度,包括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息;使法定准备金可用于清算等。

(3)加快利率市场化。治理通货紧缩,有必要下调利率,调整利率结构,同时应加快利率体制的改革。我国连续多次下调利率,再继续下调,会加大对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因此,应该在扩大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基础上放开贷款的利率管制,让商业银行根据贷款对象的资信状况和风险大小来确定贷款利率。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作用,也应通过贴现和中央银行的贷款及公开市场操作来发挥。

(4)提高货币信贷主体的货币投放积极性,消除货币投放中的障碍。提高中小金融机构社会信誉的根本措施在于提高其本身素质,但同时也要看到信誉与建立和完善能稳定广大存款人信心的存款保险制度相关,应建立中小金融机构保险制度,促进货币的投放。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约束机制,使利润约束与风险约束一样具有严肃性,从而加快货币投放的速度。

2.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意味着扩大财政支出,而且还要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以增大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扩大财政支出,可以发挥财政支出在社会总支出中的作用,弥补个人消费需求不足造成的需求减缓,起到“稳定器”的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使财政支出能最大限度地带动企业和私人部门的投资,以增加社会总需求。

3.优化供给

导致通货紧缩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于总需求严重不足,解决总需求不足除了刺激总需求外,一个更为重要的措施是优化供给,优化供给可以引发新的需求,带动需求增加,从而实现刺激需求的目的,调节需求的不足。

(1)通过完善产业组织而优化供给。首先,要按照规模经济的要求关闭那些违反规模经济原则的小企业,减少大量的低效供给甚至无效供给;其次,要按照竞争原则消除各种垄断,尤其是行政性垄断,因为垄断很容易引发无效供给和低效供给。

(2)通过技术创新而优化供给。技术创新可以促进需求的增加:一是技术创新本身就是新的需求,可以带来比原来更好的产品,诱发购买,有购买就有需求;二是技术创新可以使产品质量提高,必然会扩大需求;三是技术创新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使产品价格降低,使原来消费不起的人进入可消费行列,从而扩大需求。技术创新须打开融资渠道,而最适合于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是资本市场,因此必须从加快技术创新的要求上完善资本市场;还要充分调动技术创新者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作为资本性质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参与企业的股权制度设置。

(3)通过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而优化供给。我国目前的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既抑制了有效需求,使需求严重不足,又造成了大量的低效供给与无效供给,使供给相对过剩。调整结构要促进传统部门的产品升级换代,更要促进新兴产业部门的发展,例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以教育产业化和旅游产业化等为特征的精神产品产业的发展,使新的需求得以较快增长。

(4)通过体制改革而优化供给。高效的并且能带来极大需求的供给,只有在企业体制高效化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因而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产权制度要求产权清晰,产权结构合理,产权具有可流通性,制度的设置要能充分调动人力资本的积极性,即调动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的积极性。

【即时案例】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不久,在日本经济运行与发展中就开始出现一系列通货紧缩性征象。对此,日本政府虽也一再告诫“日本经济正面临着陷入通货紧缩恶性循环的危险”,但始终都未承认日本经济已经处于通货紧缩状态。直到2001年3月16日讨论当月《月例经济报告》的阁僚会议上,森喜朗政府才公开认定“现在的日本经济正处在缓慢的通货紧缩之中”。

根据日本官方观点,目前日本经济出现的通货紧缩状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还是第一次。以往物价下跌大多具有局部性和短暂性的特点,而目前日本的物价下跌却具有全面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即一方面表现为几乎全部或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同时呈现下跌态势,如在1999和2000年,不仅综合批发物价指数分别比上年下跌了3.3个和0.1个百分点,而且综合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分别比上年下跌了0.3个和0.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还表现为物价下跌已成为日本经济运行与发展中的一种长期态势。如在1991—2000年的十年间,日本综合批发物价指数有八年呈下跌态势,尤其是综合消费者物价指数在1999和2000年也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未有过的连续两年下降的情况。进入2001年,日本物价总水平的下降趋势更加强烈,前6个月无论是批发物价还是消费者物价,月月都是负增长,其中消费者物价在5月份还创了单月下跌的最高纪录。

当前日本通货紧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是在日本政府长期推行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的背景下形成的;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与巨额财政赤字和超低利率水平等正常情况下不应同时出现的现象纠缠在一起。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政府

为刺激经济回升,连续推出了力度强大、规模空前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

一方面,从1992年8月起连续十次推出以减税和增加公共事业投资为主要内容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涉及财政收支规模达130万亿日元之巨。其后果是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急剧扩大,财政危机空前恶化。到1999年,其国债发行额已猛增至37.5万亿日元,比1989年增加了4.7倍,其中赤字国债也增至24.3万亿日元,比20世纪90年代前的最高水平还高2.4倍;其国债依存率(国债发行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率)更高达42.1%,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前的最高水平还高出7.4个百分点;其国债余额按2001年度预算将增至388.7亿日元,相当于1990年度的2.3倍,若加上地方政府债务,日本的公共债务余额达666万亿日元,相当于其全年GDP的1.3倍!成为发达国家中财政赤字与公共债务危机最严重的国家。

另一方面,日本银行也不断推出以降低官定利率为中心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从1991年7月起连续下调官定利率,到1995年9月第九次下调后已降至0.50%,并将这一超低利率水平一直维持了五年之久。此间日本银行还曾于1999年2月至2000年8月实行了“零利率”政策,且到2001年2月又连续两次下调官定利率,分别下调至0.35%和0.25%。与1991年7月下调前相比,日本银行的官定利率已经连续下调了5.7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目前日本的官定利率不仅处于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超低水平,而且也创了连续下调幅度的历史最高纪录。

愈演愈烈的通货紧缩,已经并仍将对日本经济的运行与发展造成多层面的消极影响。一是恶化企业经营环境,二是加剧消费需求低迷,三是加重财政赤字危机。1997—2000年,日本的国税收入由539 415亿日元减少为456780亿日元,三年间减少了15.2%。在导致税收减少的因素中,除政府为刺激经济回升而主动采取的减税政策外,物价下跌导致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的减少也是其重要原因。

【本章小结】

1.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资产业务影响市场上的基础货币的总量,再通过整个银行系统的货币乘数作用,创造出整个市场上总的货币供给量。

2.货币需求是指一段时期内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需求是由一定条件下公众的持币愿望所决定的,对货币的需求根本上是出于交易与资产选择的需要,而资产选择的需求事实上也是从交易需求中派生的。

3.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供求的失衡是导致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具体可能由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等因素引起,它对就业、产出、财富分配都有很大影响。

4.通货紧缩是指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的现象。

【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基础货币,它对货币供给有何重要影响?

2.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有何不同,它们对货币总量有何不同的影响?

3.简述货币乘数的推导过程。

4.如何理解理想的货币均衡状态?

5.如何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如何度量通货膨胀?

6.简述有关通货膨胀产出效应的争论。

7.怎样运用宏观紧缩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8.试析通货紧缩形成的机理,并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如何治理通货紧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