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政策的概念体系简述

货币政策的概念体系简述

时间:2022-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的首要问题,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行为的根本准则。失业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是巨大的,因此,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就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缓解或解决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问题。准确选择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与操作目标,是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前提条件。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目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最

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概念体系简述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构成(33)

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的首要问题,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行为的根本准则。中央银行必须根据货币政策目标来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广义而言,即就货币政策的决策过程与实现过程而言,货币政策目标是一个体系,即货币政策目标是由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这三个目标层次组成的一个目标体系(34);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这三个目标层次之间是依次渐进的关系,或者说是一种层进的条件关系,在货币政策目标决策(货币政策决策)与货币政策目标实现(货币政策实施)这两个不同的过程中,这种层进的条件关系在条件的层进方向上呈现出相向性,即货币政策决策体现为“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的决策过程,而货币政策实施体现为“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实施过程。

(一)最终目标

1.最终目标的内容

在当代,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通常意义上的货币政策目标)通常包括稳定物价(或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五个方面。

(1)稳定物价。稳定物价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使一般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稳定物价目标是由稳定币值目标演变而来的,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物价水平不稳定(货币失衡)的两种表现形式,二者都会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抑制通货膨胀和避免通货紧缩以保持币值的稳定,从而实现物价稳定,已成为各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任何国家都力图将物价波动限制在最小的幅度内,以便与其它经济目标相协调,为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条件。

(2)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地区实现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和基本目标,因此,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总供给能力也就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金融资源的调节,通过有利于提高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的货币政策,尽可能地促进和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

(3)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一般是指符合法定年龄、凡是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充分就业不等于失业率为零,充分就业不可能消除摩擦失业的情形,根据西方主要国家的经验,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而自然的,社会经济就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范围。失业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是巨大的,因此,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就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缓解或解决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问题。

(4)国际收支平衡。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该国的对外经济交往状况,而且反映国际收支的平衡能力及其经济的稳定程度。国际收支平衡与否,主要取决于自主性交易,如果一国的自主性交易项目可以自身实现平衡,不需要通过调节性交易来进行弥补,则意味着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失衡必然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影响就业、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因而国际收支平衡成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预防、调节和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5)金融稳定。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现代货币信用经济中的金融不稳定性因素日趋增加,金融稳定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金融稳定因而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目标,各国都努力保持金融稳定,防范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中央银行应当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对利率汇率等重要金融变量以及金融机构进行严格监管,维持利率与汇率的相对稳定,保持本国金融的稳健运行,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国际金融的稳定。

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一种具体选择

货币政策各项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一般而言,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这两者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即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就业增加,除此之外,各个目标之间更多地表现为矛盾与冲突,如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因此,一定的货币政策不可能同时实现这几个目标,于是存在着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问题,一般而言,在本着坚持统筹兼顾、权衡选择、突出重点、力求协调的基础上,具体条件下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重点是确定各目标的主次地位和先后顺序。不同国家由于国情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制度的差异,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就会有所不同;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践中,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不是笼统的、抽象的,而是属于一种具体的国别性、时别性选择。我国1995年3月颁布实施、2003年12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明确将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指出:“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35)

(二)中介目标与操作目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操作目标,又称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是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中间性指标。中介目标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操作目标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一般而言,操作目标是在中央银行体系之内的可控性指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直接调控对象,可控性极强。中介目标介于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之间,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间接作用的对象,即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控制或影响的政策变量;相对于操作目标而言,中央银行对中介目标的可控性较弱,因为中介目标变量的决定不完全在中央银行体系之内,而是受整个金融体系影响的指标,但是,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央银行就是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作用于操作目标,进而通过控制中介目标以达到实现其最终目标的。

准确选择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与操作目标,是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前提条件。中介目标与操作目标的具体选择,通常是建立在符合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的基本条件要求之上的。中介目标的变量一般有利率、货币供给量、银行信贷规模、汇率、通货膨胀目标等;操作目标主要有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中央银行利率)、银行准备金、基础货币等。

二、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目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所采用的具体的政策手段。按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特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总体上可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它货币政策工具三大类。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西方国家中央银行传统的、通常被称之为“三大法宝”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和调节货币和信贷的总量。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给量的政策手段。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同市场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关系;同市场上的长短期利率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关系。中央银行可以根据经济的繁荣与衰退等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市场上货币的存、流量状况来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发挥货币政策的金融调节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影响大、作用力强烈,因此,中央银行一般不会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经常性的调控政策工具加以运用。

2.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或再贴现票据种类的资格认定类别,影响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信用成本,进而影响市场利率、信贷规模与结构以及货币供求,从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政策手段。再贴现政策的政策效应主要体现为借款成本效果、宣示效果、结构调节效果三个方面。再贴现政策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而且政策调节的灵活性较强,既可以调节总量,又可以调节结构;不过,再贴现政策实际作用的发挥程度如何,其主动权不完全在中央银行,而要受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信用选择行为的影响。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直接调控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从而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具有主动性强、灵活性高、调控的准确性较强、政策作用和缓而震动性小、影响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金融市场发育成熟而且健全的条件下,一般认为公开市场业务是最为重要、最宜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不过,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以及再贴现政策相比,公开市场业务调控货币供给量的收效比较缓慢。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随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作用重要性的增强,货币政策工具也趋向多样化,中央银行除了调节总量型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外,相应地,还有进行特殊调节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活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政策等。

(1)消费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这包括规定首期付款最低限、消费信贷的最长期限、不同耐用消费品的贷款期限、消费信用的对象等内容;(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保证金比率进行限制,并随时根据证券市场的状况加以调整,以防止和抑制过度的市场投机;(3)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性措施,防止房地产投机和泡沫,这包括规定不动产贷款的最高限额、最长期限、首次付款以及分期付款的最低金额等主要内容;(4)优惠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对一定时期内国家确定的重点发展行业、产业部门和产品,所采取的鼓励性支持措施,这就是通过规定较低的优惠利率,以鼓励其发展,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5)预缴进口保证金是指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按进口商品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进口保证金,以防止和抑制进口的过快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失衡。

(三)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其它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

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有关金融法令,以行政命令或其它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这种控制不是借助于市场机制,而是带有较强的行政干预特征,直接信用控制主要包括直接干预、信用分配(信用配额)、流动性资产比率管理、利率最高限额以及开办特种存款等。

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凭借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金融检查、公开宣传等方式间接指导和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的措施。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目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是经济变量传导过程与微观主体传导过程的统一。货币政策的经济变量传导过程体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微观主体传导过程体现为: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厂商与消费者→国民收入。因此,货币政策传导大体上依次经过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启动执行,即中央银行依据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运用确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实施货币政策操作,以影响金融变量及金融机构的金融行为;第二个层次是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的传导反应,即金融机构根据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在金融市场上的货币政策信号的传导,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资产、负债业务等信用活动,从而影响厂商与消费者等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第三个层次是厂商与消费者的传导反应,即厂商与消费者根据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的调整及其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状况,相应地调整各自的投资与消费活动,通过厂商与消费者这一最后层次的传导反应,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力求达到调控社会总需求,影响国民收入,进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目的。

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金融市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媒介与传导作用。西方主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包括资产组合调整效应的传导机制理论、财富变动效应的传导机制理论和信用可得性效应的传导机制理论三种类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主要有利率渠道、信贷渠道、消费支出渠道、国际贸易渠道(汇率渠道)等。

【注释】

(1)1968年,卡尔·布朗纳把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称作“货币主义”;参见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2)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3)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4)货币主义的自然率假说,在经济思想上也是深受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关于“自然利率”理论的启发(参见:本书第三章第二节)。

(5)参见:本书第四章第二节的相关内容。

(6)参见:本书第一章第四节。

(7)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即为现代货币数量论,详见本书第一章第四节。

(8)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中译本),上册,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435页。

(9)参见:本书第一章第四节的相关内容。

(10)但是,在经济政策的选择上,货币主义是不赞成、不主张利用货币的这种短期非中性作用的,因此,货币短期非中性的观点,实际上仅仅是属于货币主义货币中性思想主张的一个必要的论证组成部分。

(11)在内容上,这里主要针对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主张;至于货币主义反映在财政政策、负所得税、收入指数化等收入分配政策方面的观点,以及体现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自由汇率制度主张等这些方面的有关内容,这里不再涉及。

(12)弗里德曼:“货币政策效果的时间落后”,《最适货币量论文集》,台湾中华书局出版1974年,第281页。

(13)弗里德曼:《货币稳定方案》,上海人民出版1991年,第128页。

(14)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5~136页。

(15)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5页。

(16)转引自傅殷才主编:《新保守主义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第117页。

(17)卢卡斯:《计量经济学的政策评价:一个批判》,载《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81。

(18)这里,凯恩斯主义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卢卡斯指的是20世纪下半期建立在凯恩斯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大多数计量经济学模型,这些模型通常包含有消费函数、效用函数、投资函数、货币需求函数等。

(19)参见:本书第一章第四节。

(20)这里,仅就基本的理论思想加以梳理,不进行详细的论证过程说明。

(21)参见胡代光主编:《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228页。

(22)参见胡代光主编:《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228页。

(23)他们因为在动态宏观经济学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而共同荣获200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其获奖成果主要体现在他们分别于1977年和1982年合作完成的两篇学术论文之中,即《规则胜于相机抉择:最优选择的不一致性》和《构建时间与汇总波动》。

(24)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822页。

(25)《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4年第82卷(ⅵ),第1095~1117页。

(26)当然,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者而言,作为结果性而存在的这种“脱离”,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有悖政策初衷的“事与愿违”,是一种良苦用心,按照自然率假说和理性预期假说,其根源就在于决策者关于市场基本属性(如市场出清的能力与性质)和经济主体基本属性(如公众预期的能力与性质)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对于这一点,不管决策者意识到与否,以及意识的深刻程度如何,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这确是一种事实与现实。

(27)转引自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2页;[美]詹姆斯·K·加尔布雷思、小威廉·戴瑞提:《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11页。

(28)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8页。

(29)转引自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830页。

(30)实际粘性理论包括实际价格粘性和实际工资粘性两个方面。实际价格粘性理论涉及不完全竞争论、市场协调失灵论、投入产出表理论、信贷配给论等理论;实际工资粘性理论主要涉及隐含合同论、效率工资论、内部人——局外人理论等。其中,实际工资粘性理论在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地位,这里,笔者仅就实际工资粘性理论进行分析。

(31)有的地方也译作“隐性合同论”,笔者认为,“隐含合同论”的表达更恰当些、更贴切些,因为“隐含”一词更能表达劳资双方在劳动市场上的一种相互的“利益默契”。

(32)本书最后的第六章、第七章,集中探讨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两个重要方面,即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货币政策透明度。

(33)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详见本书“引论”部分。

(34)通常意义上所称的货币政策目标,并非是就目标体系角度而言的,而仅仅是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35)详见本书“附录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