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妙溪铜矿成矿特征及深边部找矿

妙溪铜矿成矿特征及深边部找矿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矿床及其深边部成矿地质特征、矿体产状形态、矿石质量、控矿要素和矿化富集特点的研究,认为矿床的区域及矿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应加大找矿研究和勘查力度。全区共发现大小断裂91条,其中妙溪铜广及近围43条,具有铜矿化的24条。
妙溪铜矿成矿特征及深边部找矿_追寻地质梦湖

李进有1,陈明辉1,2,王本宏1,杨洪超1,鲍振襄1,鲍珏敏1

(1.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四五队,湖南 吉首 416007;[1]

2.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摘 要:妙溪铜矿为湘西地区产于元古宇“古红层”铜矿中的独具成矿特色和经济意义的脉状铜矿,位于古丈、乌宿两条NE向断层夹持的断隆构造,赋存于新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杂色岩系中。按矿脉产状形态可划分为两类,即脉状铜矿和细脉带铜矿,以前者为主,产状与控矿断裂产状一致。矿脉具有沿倾向发育较深、侧伏成矿和柱状富集的特点。通过对矿床及其深边部成矿地质特征、矿体产状形态、矿石质量、控矿要素和矿化富集特点的研究,认为矿床的区域及矿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应加大找矿研究和勘查力度。

关键词:脉状铜矿;地质特征;控矿要素;矿化富集特点;资源潜力;湖南妙溪

0 引言

湖南西部赋存于元古宇板溪马底驿组的“古红层”铜矿,主要有3种类型,即板岩型、碳酸盐岩型和脉型[1]。其中以板岩型铜矿分布最广,已发现和探明多处中小型矿床[2]①②,妙溪脉型铜矿最具经济意义,其独特的控矿因素及富集特点独树一帜,是湘西地区“古红层”铜矿首屈一指的找矿勘查类型。

相传妙溪铜矿早在14世纪中叶即被发现并开采,最盛时有2000余人,留下老窿、废矿堆达50余处,最大采深约60m,已知矿脉均有老窿分布。20世纪50年代先后有湖南冶金地质二四二队、湘西州第一普查勘探队、湖南冶金地质二四五队等单位所进行踏勘检查和评价工作,二四五队于1972年提交了《湖南省古丈县妙溪铜矿深部评价报告》,首期探获了C2级铜金属量1644吨,为矿山建设提供了资源。近年来矿山在已知矿脉的深边部开展的采探工作,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扩大该区找矿效果,笔者在多年从事该地区铜矿找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⑤⑥,结合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利用,以及近年来矿山深部探采资料综合成文,可作为该类型铜矿的找矿勘查和研究工作的参考。

1 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位于扬子地台南缘,跨上扬子台褶带和江南叠台隆两个二级构造单元,与南华褶皱系的结合部位。历经武陵、雪峰、加里东、印支和燕山等一系列造山、造陆运动,形成不同类型的槽、台褶皱,并伴有规模宏大的岩石圈断裂、基底断裂,一同控制着本区的沉积建造和矿产分布。

1.1 地层

区域广泛出露元古宙地层,震旦系仅见于区域东南边缘。

(1)中元古界冷家溪群(Pt2l)。

为本区地台基底地层,系一套浅变质的灰绿—灰白色砂质板岩、粉砂岩。与上伏板溪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新元古界板溪群(Pt3)。

①马底驿组(Pt3m):主要为紫红色、灰绿色砂质板岩、板岩及粉砂岩。厚550~740m。按岩性和含矿性可细分为5个分层。

Pt3m1-1:灰绿色中厚—厚层粉砂岩。底部为2~4m石英细砂岩,下部为厚层砂岩,中部为薄层板岩、厚层砂岩互层,上部为薄层板岩。厚80~120m。

Pt3m1-2:紫红色薄层条带状砂质板岩、板岩。中下部夹2层灰绿色含铜板岩,其中第2层较稳定的含铜板岩,分布在老四坪、银坪一带。厚400~500m。

Pt3m1-3:灰绿色薄层板岩、砂质板岩类少量薄层石英砂岩、砾岩,底部为紫红色与灰绿色不规则条带状板岩。厚20~40m。

Pt3m1-4:以灰绿色厚层粉砂岩为主,顶板为薄层板岩,底部有1层0.5~1m灰紫色粉砂岩。厚16~48m。

Pt3m1-5:灰绿色中厚层粉砂岩与薄层砂质板岩互层,底部有1层厚层粉砂岩。厚21~45m。

本层与上覆五强溪组呈整合接触。

②五强溪组(Pt3w):主要为黄绿色、紫红色砂质板岩、长石粉砂岩、石英砂岩及砂砾岩。厚250~430m。

1.2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不发育,仅在区域南部的毛坪、盘草、万岩等地见有基性岩群出露。岩体侵入于板溪群五强溪组灰绿色板岩中,呈岩床产出,系浅成钠长质基性岩,包括辉橄岩相、辉绿岩相、钠长辉绿岩相和钠长岩相等。据湘西地区黔阳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全岩Sm-Nb等时线年龄测定结果为890±104 Ma,钕同位素初始值为εNb(T)=1.63±1.90[3]。表明岩体源自略亏损的地幔源区,可能是晚元古代江南碰撞造山带中段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弧后盆地开张初期的产物。

1.3 构造

在区域构造上,本区位于武陵隆起带古丈复背斜南东翼近轴部地段,古丈 乌宿断裂之间。妙溪矿区处于古丈复背斜中段,老四坪背斜南东翼,构造线由NE向NNE转折处和区域近EW向构造线交会部位。区内褶皱构造不发育,断裂构造较复杂,构造线方向主要为NE-SW向。

1.3.1 褶皱构造

区域褶皱构造基本上为单斜构造,岩层走向40°~60°,倾向SE,倾角25°~40°,产状较稳定。其间较大的次级褶皱多发育在主褶皱轴近旁,轴向和岩层走向一致,包括老四坪背斜、石门寨背斜和其相间的向斜构造。构造线方向为NE向,轴长2000~3800m,宽100~200m,呈线状分布,并由NE向逐渐偏转为NNE向。褶皱的北西翼产状缓,南东翼较陡,且向SW收敛,向东北的石门寨、吴家坪一带撒开。

1.3.2 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发育在褶皱边部,主要受区域NE向构造控制,从吴家坪至亮坪成群成组的阶梯状、侧幕状展布。全区共发现大小断裂91条,其中妙溪铜广及近围43条,具有铜矿化的24条。构造线方向主要有3组,即NE组、NEE组和NW组。其中以NE组、NEE组最发育。

NE组:走向40°~50°,倾向NW,倾角60°~86°,走向长100~650m,宽0.1~1.5m,最宽6m,延深260~300m,为区内断裂规模较大的一组。断裂往往成组出现,雁行状排列,角砾为棱角状,分布杂乱,质地松散,大多为张性断裂,断距不等,最大40m。由F4、F6、F27、F341、F232、F238等24条断裂组成,其中F4、F6、F27、F341、F207等断裂碳酸盐化黄铁矿化较强,伴生有少量浸染状黄铜矿化。

NEE组:走向65°~85°,与NE组呈20°~45°的交角,倾向NW(亦有SE),倾角75°~80°。长度一般100~300m,最长700m,最大延深450m(F5)。宽0.2~2.5m,一般0.4~0.6m,由F5、F5-2、F301、F302、F306、F304、F18、F64等37条断层组成。该组断裂主要为张扭性断裂,断裂面上有明显的水平或近水平擦痕,其扭动方向为北西盘向E(顺时针方向),最大水平错距达90m,垂直断距7~45m。构造岩主要为糜棱岩、细角砾岩、压碎岩、断层泥,如F5

该组断裂是妙溪铜矿的主要容矿构造,铜矿化主要赋存于断裂带及其旁侧张性构造裂隙内。

NW组:与主背斜轴线近于成直角相交。走向325°~343°,倾向SW,部分NE,倾角65°~86°。长50~210m,宽0.1~1.2m,延深30~100m,由F19、F154、F316、F333等30条断裂组成,断距一般很小。该组断裂具张性特征,轻微硅化,矿化较弱。

此外,区内节理裂隙发育,据398个测量点统计,主要节理有3组,以走向40°~70°组最发育,次为330°~330°、280°~290°,与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方向和程度相匹配。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脉特征

妙溪铜矿已知铜矿(化)脉17条,成群成组分布于马底驿组浅变质杂色岩系之粉砂质、砂质板岩的高角度(65°~72°)断裂破碎带中(图1)。主要矿脉2条,即F5和F5-2

图1 妙溪铜矿地质图

1.板溪群五强溪组;2.板溪群马底驿组;3.断层;4.矿脉及编号

F5脉和F5-2脉共查明矿体7个,其中产于F5脉矿体4个(Ⅰ—Ⅳ号)。厚0.54~1.15m,平均厚0.97m,Cu0.75%~1.45%,平均0.86%。走向65°~75°,倾向NW,倾角70°~80°,长480m,延深75~300m,最大>450m。围岩蚀变有褪色化、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矿体呈脉状,沿断裂带产出。Ⅴ—Ⅱ号矿体产于F5、F5-2断裂旁侧蚀变围岩的构造裂隙或含铜细脉带中,F5-2走向50°~60°,倾向NW,倾角62°~68°,长240m,宽0.3~0.74m,延深大于150m。围岩具黄铜矿化。

2.1.1 脉状矿体

地表圈出脉状矿化体1个,即F5-Ⅰ,对应的深部则出现2个隐伏矿体,编号为F5-Ⅰ、F5-Ⅱ和F5-2-Ⅳ。地表出露于2—7线之间,矿体走向长203m;在528中段,分布于2—5线之间,矿体走向仅122m;而在448中段则分布于0—9线之间,矿体走向长达458m。矿体赋存标高为340~674m,其垂直纵投影似“灯笼”状,即上部矿体较窄,下部收缩,中间鼓起(图2)。成矿主要受走向NEE、倾斜NW、倾角67°~85°的F3断层破碎带控制,矿体赋存于浅灰绿色含粉砂质绿泥石板岩中。矿体最大厚度为2.30m,最小0.54m,平均1.20;Cu平均含量0.598%,最高可达9.66%,其中在F5与F5-2断层相交部位矿石品位最高。矿石类型浅部以石英-黄铜矿为主,中深部以石英-方解石-黄铜矿为主。矿体由东往西毒砂有增多趋势。围岩蚀变以褪色化、碳酸盐化、硅化为主。

图2 妙溪铜矿F5矿体纵剖面图

2.1.2 细脉带矿体产状形态

主要分布在7—9线,赋存于F5、F5-2上下盘之蚀变带中,由数条平行或斜交的黄铜矿细脉集聚于断裂破碎带之蚀变围岩或远离蚀变带的羽状裂隙中,其特点是产状与断裂产状一致或呈5°~15°的交角,厚度较大,品位较高,但不稳定,包括Ⅴ—Ⅶ号3个矿体。其中Ⅴ、Ⅶ号矿体伴随Ⅱ、Ⅲ号矿体,Ⅲ号矿体远离Ⅳ号矿体。矿体长40m,延深40m,平均厚0.81m,平均品位Cu1.69%,以Ⅲ号矿体规模较大。矿体厚度分别为0.85m、1.28m和1.3m;平均品位Cu分别为0.66%、1.82%和1.98%。

2.2 矿石质量

据岩矿鉴定结合野外观察,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铜矿、黄铁矿,次为毒砂、斑铜矿,少量方铅矿以及蓝铜矿、铜蓝、孔雀石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次为方解石、白云石等。

黄铜矿为本区主要铜矿物,细粒状,粒径0.1~1mm,呈不规则状充填于角砾状的孔隙里或呈细脉他形集合体和浸染状分布于脉石中。黄铁矿分布广泛,半自形粒状和自形晶五角十二面体、细脉状、浸染状分布。常受挤压破碎,明显被后期石英和黄铜矿所交代而呈角砾状或交代角砾。毒砂为锡白色、菱形,长柱状或不规则状,粒径0.005~1mm,嵌生于石英或被晚期石英交代。斑铜矿,数量少,呈鲜艳的紫红色,他形粒状,多连生在黄铜矿边部或呈细脉状沿黄铜矿节理裂隙交代。方铅矿少量,呈细粒状他形晶,嵌生于方解石或石英脉中。

结构有他形粒状结构、脉状交替结构、压碎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构造有角砾状构造、脉状或网脉构造、块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

光谱分析显示,矿石有用组分为Cu,伴生有As、Ag、Au、Pb、Zn、Mo、Bi、Co等元素,除As有局部富集外,Ag最高8.8×10-6、Zn0.1%、Bi0.05%、Co0.009%。

2.3 围岩蚀变

本区围岩蚀变主要有褪色化、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和绿泥石化。其中,褪色化为铜矿化的蚀变标志,硅化(石英细脉)与铜矿化关系密切,碳酸盐化(细脉)发育处,铜矿比较富集,黄铁矿化分布广泛,铜矿化多与后期黄铁矿有关。

3 控矿要素、成矿期次

3.1 控矿要素

区域铜矿床(点)位于古丈、乌宿2条NE向逆冲断裂之间所夹持的上升断块(断隆)。所有呈陡倾斜产出的脉状铜矿、黄铜矿细脉及含铜石英脉,均赋存于板溪群马底驿组浅变质的杂色岩系粉砂岩、砂质板岩内,表明区内广泛分布的杂色岩系对铜的成矿具有层控效应。矿区内大凡产于NEE向高角度切层断裂破碎带之褪色化、碳酸盐化和硅化构造岩,一般是铜矿脉(化),其次是近矿蚀变围岩发育的羽状构造裂隙,是形成厚度较大、品位较高的细脉型富矿体的赋存空间。由构造动力变质作用,促使容矿地层中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聚集。矿石形成过程中的多次破碎和多次矿化充填现象,表明在构造活动中不断形成的扩容空间,并在有利的地层岩性条件配合下成矿,说明区内铜矿体是由多次矿化富集形成的,与断裂构造的发生、发展和多次活动密切相关,控矿的要素主要为断裂构造,而断裂构造控矿的实质就是构造成矿。

研究表明,区域成矿作用与华南微板块向扬子微板块的长期俯冲活动和扬子上地幔刚性块体的阻挡形成的俯冲-碰撞带及其诱发的深大断裂带的构造事件密切相关。在加里东—印支期区域性构造变形过程中,大规模深层次的断裂构造变形,促使区域矿源层板溪群尤其是马底驿组中Cu元素活化迁移,形成含Cu动力变质热液。当含Cu变质热液上升到NNE向高角度张扭性断裂中,便发生了充填型矿化,形成含铜破碎带及其派生的含铜细脉带。

3.2 成矿期次

通过对控矿构造、矿体特征和镜下鉴定,尤其是矿石中金属矿物结构构造及其相互生成关系观察与研究,认为本区铜矿成矿具多期次特征,可划分为4个成矿期次。第1次以大量黄铁矿化为主的石英、黄铁矿期,伴生微量毒砂、绿泥石。第2次以大量黄铜矿化为主的石英 黄铜矿期,伴生微量黄铁矿。本次黄铜矿充填交代破碎的石英和黄铁矿明显。第3次以黄铜矿化为主的方解石 黄铜矿期,伴生有少量黄铁矿和白云石,含黄铜矿方解石细脉常充填在石英-黄铜矿脉裂隙中,或胶结石英黄铜矿角砾。第4次以碳酸盐化为主,方解石、白云石、方铅矿期,伴生少量的黄铜矿。与前3期次关系不清楚。

3.3 矿床成因

本区位于雪峰弧形构造隆起带西段,恰好处于东高西低的古老沉积盆地。武陵运动后,冷家溪群强烈褶皱隆起,开始稳定型沉积。板溪群早期,气候炎热干燥,沉积盆地内海底火山活动频繁,同沉积断裂发育。马底驿期形成了一套厚大的紫红色夹灰绿色黏土、泥砂质为主的滨外陆棚相复理石沉降,反映了氧化还原环境[5],有利于成矿物质的溶解、吸附和沉淀,形成初始矿源层。雪峰运动使板溪群褶皱减少,在北南向区域构造扭应力作用下,区内形成了一系列规模大的NE向构造加里东—印支期区域构造变形过程中,深层次的断裂构造促使矿源层中的Cu质及其他成矿物质发生活化迁移,形成含Cu变质热液。当含Cu变质热液上升到次级NNE向高角度扭张性断裂中,便发生成矿作用。根据成矿严格受构造控制、矿石结构构造比较复杂而矿物成分相对简单、具中低温条件下的热液蚀变和线形分布特点、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明显等成矿特点分析,本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充填脉状铜矿。

3.4 物化探异常

20世纪70年代,由湖南冶金地球物理探矿队采用激电中梯、化探Cu次生晕扫面和激点联剖、激电测深和原生晕检查异常方法,对妙溪铜矿进行了1∶2000比例尺化探Cu次生晕普查,测网为50m× 10m;石门寨区进行1∶10000比例尺化探Cu次生晕普查,测网为100m×100m;吴家坪和银坪区采用1∶25000沟谷化探Cu次生晕普查,取样点距20m。其他地区比例尺为1∶25000化探Cu次生晕普查,测网为250m×20m;面积分别为1.1km2、2.0km2、2.5km2、15km2。获得以下物化探异常。

3.4.1 妙溪矿区(床)

矿区(床)共获得物化探异常10个,根据异常性质可分为3类。

(1)第Ⅰ类是激电中梯、激动联剖、化探综合异常(Ⅰ号异常),出现在5号脉组上,异常走向与构造线方向一致,为铜的盲矿体引起。通过Ⅰ异常带的Ⅰ、Ⅱ、Ⅲ线3个钻孔ZK111(即ZK111/物Ⅰ)、ZK141(ZK141/物Ⅱ)、ZK151(ZK151/物Ⅲ)验证结果,ZK111、ZK141均见到铜矿体,而ZK151由于处在激点中梯微弱、联剖曲线异常末端和化探异常消失部位,仅局部见矿化。测井曲线与地质情况吻合较好。

(2)第Ⅱ类是激电中梯异常、化探Cu微弱异常,无激电联剖反交点(Ⅱ2、Ⅲ3、Ⅱ9号异常),异常走向与Pt3w2-1石英砂岩走向一致,异常梯度较陡,最大幅值3%左右,当测线与岩层走向垂直时,异常较明显,平行或夹角很小时,异常不明显(如Ⅱ3号)。此类异常为Pt3w2-1层中含黄铁矿砂砾岩引起,由于岩层出露地表且产状平缓,故异常梯度较陡,联剖没有交点。

(3)第Ⅲ类是激电中梯、激点联剖综合异常,无化探Cu异常(Ⅲ4~Ⅲ8、Ⅲ10号异常),分布在葛竹溪Pt3w2-4—Pt3w2-6层的砂岩、砂质板岩上。经硐探26、34探查和地面爆破,未发现铜矿化,仅在砂岩和砂质板岩中见有大量的沉积型黄铁矿及裂隙淋滤充填薄膜状黄(褐)铁矿,说明该类异常为黄铁矿所引起。

3.4.2 矿区外围

(1)石门寨区。经化探面积性普查未发现有明显的Cu异常带,只有一些异常点,一般强度为65× 10-6~120×10-6,大部分处于Pt3w21-1、Pt3w21-3地层上,由该地层中浅色层局部富集的Cu元素引起。

(2)银坪区。经化探沿沟谷普查结果,在老四坪附近Pt3w1-2层绿色砂质板岩上发现1条带状Cu异常,在灰绿色砂质板岩的砂质条带中见有辉铜矿。

(3)吴家坪区。在该区的3线和11线发现有一强度为65×10-6的断续Cu异常,分别与F306和F311、F312断层破碎带相对应,待检查。

4 矿化富集特点及成矿标志

4.1 矿化富集特点

(1)矿区成矿构造裂隙成组成带发育,矿脉一般呈右行斜列分布,脉组(带)间距较大,是区内普遍的特点。

(2)成矿构造裂隙呈“入”字形产出,在其交会处裂隙扩容空间增大,形成较厚大的矿体,如5号脉组。

(3)矿脉(体)产状形态与控矿断裂构造产状形态一致,断裂受岩石物理性质制约,并与其化学成分有关。一般在岩石力学性质为脆性的砂质板岩、粉砂岩的厚层岩石,在构造应力下发育的断裂破碎带,节理裂隙密集带,易于形成沿破碎带充填的脉状矿体。岩石中较富含钙镁质组分,有利于热液的充填交代作用的发生。

(4)矿脉(体)具有沿倾向发育较深和侧伏成矿的特点。据主要脉组(如5号脉)中赋存的矿体向NW方向侧伏,其倾向延伸的深度大于其走向长度1~2倍,呈柱状产出,这是由于控矿构造裂隙具有张扭向复合、多次叠加的结果。目前5号矿脉探采深度已超过300m,而且继续有向深部侧伏成矿和延深的趋势。

(5)当矿脉呈“S”形波状起伏延伸时,一般在其产状由陡变缓处形成的微张裂隙矿化较为富集,如3—9线控制的矿体。

(6)矿脉(体)具有半隐伏特点,当成矿构造裂隙呈现上紧下开时,矿化由上而下逐渐由贫变富,表明矿化主要富集在构造裂隙的张开部位。如5号脉组地表出露的构造裂隙比较紧闭,蚀变弱,矿化不明显,而向下15~30m出现良好的矿体。7号探井,在5~10m深度见到矿化蚀变带厚0.3~0.7m,含Cu0.2%~0.3%;而至30m深处,见到矿体厚1.2m,最高含Cu3.5%。

(7)在成矿裂隙中破碎角砾发育,有石英-黄铜矿、方解石-黄铜矿共存及褪色化、碳酸盐化、硅化重叠时,铜矿化往往富集。表明多期次的构造活动、蚀变、叠加、热液活动强烈时铜矿化往往富矿。

4.2 找矿标志

根据矿区成矿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和围岩蚀变特点,初步归纳出以下找矿标志。

区内铜矿脉(体)具有半隐伏—隐伏盲矿的地质特点,因此对区内产于杂色岩系中粉砂岩、砂质板岩内的NEE向张扭性切层断裂带应作为新一轮找矿突破的构造标志。物化探工作中发现的化探、激电中梯、激点联剖综合异常是找矿条件较好的直接找矿标志。石英-碳酸盐脉及其蚀变带褪色化带,尤其是叠加的蚀变带,是本区重要的矿化蚀变找矿标志。

5 矿区(床)深边部及外围找矿方向

5.1 矿床深边部找矿

构造为本区铜矿的主要控矿要素,矿区(床)内已知具有成矿意义的构造主要为NEE向的张扭性断裂,该类断裂在矿区成组成带发育,与已知经探查的5号矿脉(体)类似的还有多组(条)断裂,如F3、F10、F11、F18等,由于该组矿脉(体)具有沿倾向发育较深和侧伏成矿的规律性,可使深部资源储量不断增长。因此,对于这些尚未探查或控制程度低的构造,应进一步根据矿脉(体)侧伏规律,进行矿体定位预测。

据矿山深部探采资料,5号脉深部已继续延伸达300余米,且矿体有膨大、增厚、品位有增强趋势,表明该脉组的矿体深部拓展空间甚大。此外,据ZK101、ZK371深部控制结果,ZK101在300余米的地段见有厚度大、品位较高的矿体;ZK371在F5深达430m处还存在较好矿化和含铜细脉带及强褪色化,预示其深部及相邻地段都有进一步找矿的地质前提,应加大勘查的力度。

在妙溪铜矿的深边部,通过地质填图、山地工程揭露及稀疏钻探工程控制,在NE向断裂带外发现多处铜矿化,如F4、F6、F27、F62等,均有进一步找矿的资源潜力。此外,5号脉Ⅰ号矿体浅部往西方向毒砂化有增强趋向。妙溪铜矿毒砂矿物的产出特点,与湘西地区砷金型矿床载金矿物毒砂类似[4],故可作进一步探查金矿化可能性的找矿研究。

5.2 矿区外围找矿

实践表明,选准有利的成矿靶区是一个地区取得找矿突破的关键。通过妙溪铜矿区近外围40km2的地质填图、物化探成果资料分析研究表明,石门寨、银坪、吴家坪等区段都呈现有与成矿关系密切的NEE向的F302、F306、F324、F326,NE向的F341、F207和NW向的F323等断层,在这些断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黄铜矿化。以矿区东北部的石门寨地段为例,该段铜矿化的成矿特点和妙溪矿床大体相似。已发现3条矿脉,分别位于F341、F107、F302断裂中,含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呈交代充填形式产于石英脉中,方解石脉很少。矿脉厚0.2~0.6m,一般厚0.35~0.40m,含Cu最高6.76%,最低0.02%,为进一步工作提供了直接找矿标志。

物探激电中梯、激电联剖及化探Cu元素等的综合异常、单异常等,这类异常大多属于矿(化)致异常,是直接的找矿信息,而直接的找矿信息是矿产勘查最可靠的信息,它在矿产勘查中必然起到先导作用。因此,今后矿区外围的找矿工作应进一步综合研究这些地区的找矿信息,从直接找矿信息着手,以少数相互联系、目标一致的关键信息为核心,捕捉和强化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弱信息(低缓异常),达到缩小找矿靶区、发现矿床之目的。

总之,妙溪铜矿及其近外围地区的找矿勘查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上地质资料积累程度、认识上的局限性,勘查数量的局限,勘查手段的局限,其勘查程度和研究程度都较低,而其深部及边部找矿潜力较大。因此,深入开展深边部及近外围地区找矿的研究,对探寻隐伏—半隐伏矿脉(体)、发现新的矿床(脉)具有重要意义。

注 释

①湖南冶金地质二三七队.沅陵楠木铺杨堡板岩铜矿地表评价报告,1969.

②湖南冶金地质二三七队.沅陵楠木铺南部板岩铜矿地表评价报告,1970.

③湘西自治州第一普查勘探队.湖南省古丈县石门寨至庙溪铜矿区普查报告,1960.

④湖南冶金地质二四五队.湖南古丈妙溪铜矿深部评价报告,1972.

⑤湖南冶金地质二四五队.湘西板溪群铜矿地质特征,1976.

⑥鲍振襄.湖南西部“古红层”铜矿找矿研究,2007.

⑦湖南有色地质勘探二四五队.湖南省古丈县万岩基性岩地质报告,1972.

参考文献

[1]陈迎培,陈明辉,鲍振襄,等.湖南西部“古红层”铜矿类型、特征及成矿作用分析[C]//湖南省地质学会.2011年湖南科技论坛国土资源分论坛论文集(下).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11:38-47.

[2]唐卫国,汤亚平.沅陵层控型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M]//湖南省地质学会编,湖南地学新进展(8).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10:149-153.

[3]周新华,程海,陈海泓.海南黔阳镁铁—超镁铁质岩Sm-Nb年龄测定[J].地质科学,1992(4):391-393.

[4]鲍振襄.湘西龙王江锑 砷 金矿床自然金和载金矿物毒砂的研究[J].黄金,1986(3):3-7.

[5]阮惠础,华仁民,倪培.东川式的成因再探[J].地质找矿论丛,1988(2):11-14.

[1]文章来源:《湖南地学新进展》(11),2014年。作者简介:李进有(1985—),男,河南三门峡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产地质勘查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