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银行适应着千变万化的世界

银行适应着千变万化的世界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市场化工具与银行贷款和活期存款的竞争,商业银行业务正经历着变化。这为银行和银行的管制者提出了重要的问题。同时,德国银行的股份持有也下降了,银行很明显的不再积极管理公司了。在美国,许多发行活期存款的不够多样化的银行面临着不断的银行恐慌。清算银行通过限制会员银行的行为管理银行,实施严格的银行监管,制裁银行以加强守法。恐慌期间,清算银行组织银行暂停对活期存款的现金兑现。

银行适应着千变万化的世界

Gary B.Gorton

由于市场化工具与银行贷款和活期存款的竞争,商业银行业务正经历着变化。这为银行和银行的管制者提出了重要的问题。同时,许多经济体像东欧等必须决定其资本市场的模式。本质上,资本市场模式的选择就是以银行为基础的经济,比如德国(银行参与很多活动,包括投资银行业务)还是股票市场为基础的经济的选择。本文从银行和银行业的未来的角度来回顾银行业的历史。一个很好的起点就是银行能做什么市场不能做的事。

1845年,在美国银行已经发放贷款和抵押,但是银行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发行银行券提供交易的中介。19世纪晚期,美国资本市场更发达了,且大银行像德国一般的银行。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通过隔离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比如公司债券的保险,改变了一切。

1997年,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银行面临着非银行业务的竞争。美国银行不得不和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竞争存款业务,和垃圾债券、商业票据和中期票据竞争银行贷款。尽管小公司还继续依赖着银行,银行现在涉入了许多新的业务,不只是利率和货币互换。无论怎样把银行定义为独一无二的机构,在过去的150年里,随着银行业和证券市场发展的互相作用,银行业务模式已经变化了。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很难定义银行业到底是什么。最有挑战的是解释在面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时银行业的可持续性。理解银行业务的困难,一部分就是在于没有很好地理解证券市场的功能。

一项研究公布了股票市场价格的有效性和经济有效性的联系,研究中发现公司是由这样的管理者管理的,其工资必须是引导他们寻找更满意的投资项目。但是管理者的信息可能是不可靠的,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合同引导他们依赖于由公司股票价格变动得出的推论。

在以股票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中,必须生产和传播两种信息来达到资源的最有效分配。第一,当信息交易者发现最好能公布公司的投资机会,继而管理者也顺之而为时,股票市场就能提供前瞻的、预见性的信息。第二,当股票市场价格反映信息交易者公布的关于投资决策结果的信息时,股票就可以提供过去的、追溯的信息。建立在股价基础上的管理者工资刺激了管理层的努力。股市的这种模式就是经济学家在谈到“市场有效性”时心里所想的。股票价格通过影响投资决策,作为监管公司管理者的一种方式来配置资源。

现在来考察没有股市但有银行的经济体。银行设计合同来雇用制造信息的贷款分析家,由他们来写公司投资机会和管理绩效的预见性和回顾性报道。我参与的研究表明,银行可以达到和股市经济体有效均衡一样的资源配置。有效的证券价格不是必然的,也不足够表明经济的有效性。

img150

一则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广告:直到20世纪80年代,德国都还是一个银行主导型的经济

银行和证券市场一样都能很好地安排储蓄和投资过程,这使人联想到研究证券市场没有美国重要的经济体中银行的实际作用。例如,德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股市一直很小,流动性也差。但是,德国的银行可以拥有股票。问题就是银行所持有的股票份额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流动的股市。

对德国银行作用的考察表明,20世纪70年代,当银行是大股东时,公司的业绩更好。这和以下观点是相符的,当银行得到股票板块时(通过一系列的卖出或者财务困境),就有动机通过监管来提高银行的业绩。也即银行会监视管理决策,因为股市的薄弱交易使得股票板块无法有效卖出。然而到20世纪80年代,德国的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同时,德国银行的股份持有也下降了,银行很明显的不再积极管理公司了。

银行的独特性

银行和证券市场可能是替代性机构,但是,即使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经济体中,银行仍旧是一个重要的机构。这表明银行完成了市场做不到的任务,即使市场很发达。

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银行发起贷款。银行的贷款是银行自己持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什么使得银行的权益陷入风险?所以银行有动机去监管借款者的行为来确保其贷款的价值不受损失。

因为“免费搭便车”现象的存在,当借款者需要刺激时,比如处于困境时,很难让很多债权人与其交涉。银行通过集中债务解决了这个问题。除此之外,监管的细节到底是什么还很模糊。另外,关于集中化的论据似乎适用于所有的债务,所以不能解释不同于公司债券的银行贷款的作用。

与银行重新谈判的能力来自于给予银行没收抵押物权利的合同条款,单个的单位出于重谈判的被动地位。可以通过分析银行和借款者之间的交涉来检验合同的最优性,即当项目进行得不好时,借款者就有动机提高风险,而银行则会威胁贷款提前到期。当借款这项增加风险时,银行可能会通过豁免债务来消除借款者提高风险的动机,通过没收抵押来使贷款流动化,提高利率或者不采取什么行动。

有趣的是,公司价值的波动性依赖于公司是否处于困境和借贷双方协商的结果。当第一次签订合同时,赋予银行有权通过没收抵押来要求重新谈判的合同条款确实使得公司更有价值。

银行不仅提供资产负债表资产方独一无二的服务,也提供了负债方交易的终结。如果公司和消费者需要现金,往往不得不卖出证券。当他们在市场上卖出证券时,消息灵通的交易者就会利用这种流动性需要。试想如果你想卖出一份老画家的作品来支付紧急的医疗费,你就会低于其价值卖出。同样的,一般说来,当公司和消费者在不知道其持有的风险证券的价值的情况下就卖出时,会遭受损失。

因此,变化低的证券尤其是价值易知的无风险证券,就可以最小化或者避免这种损失。银行通过发行债务提供这种无风险证券,是对多样化资产组合(贷款)的要求权。如果债务不是无风险的,政府就会提供存款保险提高保证。

银行恐慌

在美国,许多发行活期存款的不够多样化的银行面临着不断的银行恐慌。对于银行恐慌没什么神秘的。Gorton(1988)表示,在美国银行恐慌发生在商业周期的顶峰,当消费者被告知经济将会进入萧条时。

在商业周期高峰期,消费者知道在即将发生的萧条中,他们将会动用储蓄金。他们的储蓄存在银行中,这些银行在萧条期银行将会倒闭。但是由于有关非交易银行贷款价值的非对称信息的存在,存款者不能辨别哪些银行会倒闭。结果,理性的、风险厌恶的存款者就会从所有的银行取款,导致银行恐慌。

19世纪,银行形成联合——清算银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银行恐慌问题。清算银行通过限制会员银行的行为管理银行,实施严格的银行监管,制裁银行以加强守法。恐慌期间,清算银行组织银行暂停对活期存款的现金兑现。不是付出现金,银行通过发行自己的银行券承兑活期存款合同来提供存款保险。

活期存款是银行系统内部清算的交易中介,而不是通过市场外部的交易。内部清算结束了银行相互要求权的外部交易市场——内战前银行票据市场。但是因为不再有对揭示银行价值的信息市场,这就造成了信息不对称。那么,存款者怎样去监视银行呢?

可以把银行恐慌看成是监管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恐慌是可取的。信息非对称造就了银行恐慌的必要条件,也刺激了关于银行管制、监测和保险的私人条款的签订。最终,政府的银行管制和保险接管了清算银行的功能。

管制问题

20世纪80年代,当新的债务市场开放并极大发展起来后(包括垃圾债券和商业票据),随着银行利润的下降,商业银行倒闭越来越多。对于银行的高倒闭率,一种广泛的解释就是归因于对存款保险定价过低的道德风险。这种观点认为,当银行合同的价值下降得足够大时,银行的股东就有动机去承担风险。这种观点和由经理运作的银行相符,这表明但没有实证哪种银行会承担无效的风险。

如果管理者与外部股东的目标不同,限制管理者成本又很高,那么管理层的决定就会和外部股东想要他们做出的决定产生分歧。

和道德风险论相反,我发现承担过分风险的银行是这样的,其管理层拥有50%以下的股份但是足够达到重要性标准。这个结论表明,公司对银行进行市场管制的失败可以解释20世纪80年代银行的持续不赢利。

20世纪80年代银行持续不赢利的另一个解释是关于“管制容忍”的,也即管理者不愿关闭破产银行。这种观点提出了关于银行管制的更一般的福利问题。管制者的客观作用是什么?银行风险上升时,管制者应该做什么?

1996年,在我和Andrew Winton进行的一项研究中,我考虑了银行的资本要求问题。我发现与银行的资本相关有特别的成本,管制者最好不会、也不能迫使银行筹集高成本的资本。基本的论据就是消费者需要银行提供的无风险交易中介。如果消费者要卖出其所持有的银行权益时,会遭受损失。既然消费者必须持有银行权益而不是活期存款,当由于突发事件使得他们需要卖出银行权益时,消费者就会面临损失。但是这种风险被定价,使得银行也承担了独一无二的权益成本。

我们已经表示,资本要求绝不能是有约束力的。如果约束太重,只能离开银行业来避免了。但是那样的话,银行就不能提供有社会价值的服务了。为了避免这种从社会角度不合理的退出,管制者可能会采取像容忍这样的行动。然而,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这是最优的。

最近的发展

在过去的15年中,银行变化很大。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贷款市场的开放和成长。根据理论,银行贷款是非流动性的:因为银行缺乏动力去监管,没有人会购买贷款。

此外,如果贷款和债券是互相替代的,和公司直接交涉比购买贷款好多了,因为当公司倒闭的时候,贷款购买者只能依赖银行来代表他们。然而,卖出贷款的银行似乎没有动机去和公司交涉。

尽管这样,这种贷款的市场还是很大。研究者已经找到了使贷款销售和交涉动机相容的暗含的合同特性。这个研究发现了证据,卖出贷款的银行也会保留一定比例的贷款,贷款销售的价格也反映了这一点。

和银行贷款市场的发展相联系,最近出现了信用衍生品市场。信用衍生品使得特定公司的风险可以交易,而不必交易标的债券或贷款。

银行贷款和信用风险的可销售性本质上模糊了银行和资本市场上其他公司的差别。现在,银行必须以它们不熟悉的方式来竞争。

银行产品的证券化使得银行和一系列新的更复杂的竞争者竞争。从银行的资本要求成本较高这个角度来说,这种竞争趋势还会继续。越来越多的银行产品会证券化,这使得管制者很头疼,他们很难在全球化的环境下给银行定义以便进行管制。

总 结

前一篇文章研究了银行如何对竞争和变化做出反应;本文Gary Gorton也思考了银行业的未来,特别提到了证券市场。作者认为,因为后者可以成为前者的替代品,即使在高度发达的经济中,银行的持续存在表明其可以在资产负债两方间完成市场不能完成的任务。

作者指出,银行恐慌可以被看成监管机制的合理的一部分,信息的非对称性为私人提供对银行的管制、监测和保险创造了必要的激励。最后,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倒闭的原因——管理者和股东的关系——都考虑到了。研究表明“市场上银行业公司治理的失败可以解释20世纪80年代银行业的持续不赢利”。

本文改编自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的一篇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