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示范区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示范区

时间:2022-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务院《深化方案》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来看,也只有上海自贸试验区能够提供相关的支持。国务院的《意见》和上海市的实施意见中都有专门条款提到上海自贸试验区。

国务院《深化方案》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当然,粤闽津自贸试验区也都承担了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以下简称“两带一路”)相关的不少省市也都已经出台了对接“两带一路”战略的行动方案。

从各地已经出台的行动方案来看,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以能马上实施的早期收获项目为主,推出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建设项目,但体现的还是以往的大项目、大投入思路,中长期和前瞻性的内容,以及制度创新很少;二是建设项目又集中在既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又对接“两带一路”的项目上,重点领域是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

上海自贸试验区要体现制度创新和开放的领先性,就必须在对接“两带一路”战略上体现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一是以制度创新为特色,体现“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的高度,不是简单的以自身的经济发展替代在“两带一路”战略中应承担的任务,而是主动承担一些国家迫切需要,但其他省市不愿意也不能够提供的正外部性强的公共产品,比如规则、标准、示范等;二是可以结合上海的比较优势,包括制度创新的先发优势,一级政府的统筹协调优势,功能区相对完善的优势,要素、资源和市场集聚的优势等,能够使上海对接“两带一路”战略实现“提到的就能做到”、“做到的就能做好”。

1.对接”一带一路”战略

区别于现有省份的对接方案,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应该是全方位的对接,要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人心相通等五个重点方面都要有所体现。同时,还可以有一些具有特点的“自选动作”。

对接“五通”,可以以为双边和多边政策沟通提供经验和规则支持为特色,以立体化参与设施联通为基础,以实质性推动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为重点,以多元化促进民心相通为保障。

具体来说,上海自贸试验区要利用制度创新的先发优势,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投资管理制度和贸易监管制度创新,进一步促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另一方面也要加快对经验和做法的提炼,尽快形成包括规则、标准、示范案例以及管理模式等在内的系列制度产品,在扩大国内复制推广的同时,为国家层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双边或区域性投资贸易协定谈判以及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复制推广投资贸易便利化措施提供政策、文本和标准支持。目前来看,也只有上海自贸试验区能够提供相关的支持。

设施联通方面,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基础和起点本来就比较高,下一阶段一是要强化国际枢纽海港和空港的地位和能级;二是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对接,进而向西联通欧亚骨干交通线;三是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抓紧制定与国际规则兼容的多式联运标准规范,推广标准合同范本。

对接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上海自贸试验区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国家层面、沿线国家和地区、兄弟省市也有比较高的预期,应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大的方面可以包括投资和贸易的便利化,支持企业和园区的“走出去”,深化自贸区间的次区域合作,在基金、保险、现货和期货市场金融机构和平台、货币支付清算和兑换、风险防控等领域参与资金融通,为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提供配套专业化服务等。调研中,一些委办局的同志提出上海自贸试验区下一步制度创新和产业开放找不到大方向。对接“一带一路”的实践和由此产生的企业的现实需求,可以不断倒逼和促进上海自贸试验区探索进一步制度创新、产业开放和金融创新。

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有参与民心相通的综合性优势。这样的参与可以是涵盖教育、培训、旅游、会展、文艺、传媒等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国际化的设计也有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接受和参与。

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一带一路”的“自选动作”还可以包括与援疆和援滇工作相结合,支持对口支援地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发挥上海国际性大都市优势,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综合性、高标准专业服务;推进相关智库建设,以及先行先试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满足“一带一路”战略所产生的巨大的多层次的人才需求等。

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工作要统筹策划,确定近中远期重点,先易后难,分阶段实施推进。

从目前来看,“一带一路”愿景和行动要获得沿线各国家和地区的认同,进而和衷共济、相向而行,国家急需一批务实、有效、开放、共赢的早期成果。一些省市参与的项目,比如中白产业园,因为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因此也获得了国家部委和中央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

因此,当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是尽快启动和实施一批务实有效的早期收获项目,让中央有感触、让沿线国家和地区有认同、让参与各方有收获和可持续动力。

在启动实施早期收获成果的同时,应启动中长期项目的研究和部署,其核心是研究如何在制度、资金和智慧三个重点领域为“一带一路”战略服务。

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早期收获项目可以包括:试验、提炼和推广投资贸易便利化措施,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贸易畅通和政策沟通;结合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加快融入“一带一路”的设施联通;助推企业“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参与打造“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结合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服务“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发挥上海国际性大都市优势,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高标准专业服务;发挥上海国际性大都市优势,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心相同;与援疆和援滇工作相结合,支持对口合作地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加强智库建设以及推进人才工作等。

2.对接长江经济带战略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8月,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的《意见》和上海市的实施意见中都有专门条款提到上海自贸试验区。其中国务院《意见》第32条提出,发挥上海对沿江开放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力推进投资、贸易、金融、综合监管等领域制度创新,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打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通过先行先试、经验推广和开放合作,充分发挥上海对外开放的辐射效应、枢纽功能和示范引领作用,带动长江经济带更高水平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

上海市的实施意见提出上海自贸区将成为长三角区域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要加大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力度,推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推动创新成果在长江流域推广和共享。一方面要完善贸易中心功能,做大做强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鼓励发展离岸贸易、转口贸易和保税维修等新型贸易形态,加快建设一批面向国际的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建立自贸试验区战略相关国家的贸易投资领域重点项目储备库,促成重点项目落地。另一方面,完善政策支撑体系,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相关标准和规则的制定。加快APEC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运营中心建设。

上海自贸试验区通过对接长江经济带战略,在制度创新和开放领域保持领先,可以集中在以下两个领域。

首先,是和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一样,上海自贸试验区要利用制度创新的先发优势,一方面继续推进投资管理制度和贸易监管制度创新,进一步促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另一方面也要加快对经验和做法的提炼,尽快形成包括规则、标准、示范案例以及管理模式等在内的系列制度产品,加快向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复制和推广。其中,当务之急是将长三角通关一体化的经验尽快在长江经济带推广,加快构建长江大通关体制。

其次,是通过产业和要素的集聚和扩散、制度创新的推广和辐射,加快构建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市场体系。

从欧洲和美国的经验来看,从沿海起步先行,溯内河向纵深腹地梯度开发,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律。莱茵河流域、多瑙河流域、密西西比河流域等都是如此。但这些区域经济带的建设往往是与国内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统一在一起的,都是用国内市场体系建设带动内河流域经济带建设。一体化的经济带之所以形成,在于利用带状区域内经济要素的高低落差,并促使其自由流动。所以,构造要素落差,同时打破流动壁垒是两大关键点。

以往长江经济带,甚至长三角都难以形成一体化,区域间产业和要素高度同质、彼此恶性竞争是一大障碍。为此,上海自贸试验区要通过与“四个中心”和国际科创中心的联动发展,进一步提升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层级和量级,促进上海从跨国公司全球布局中的生产、销售基地向对各类资源进行协调、控制的区域性乃至全球性枢纽转变,提高资源配置的地位和能力。同时,以国际产业分工的新发展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源头性创新能力增强。上海在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越集聚、越枢纽,辐射能力就越强,就越能推进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移。为此,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开放和制度创新要有利于上海掌握总部企业、资本权力、科创源头和市场平台,促进长江经济带从区域的产业水平分工走向产业链价值链优化配置的垂直分工,从区划经济深化为区域经济。

上海自贸试验区要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先行先试,重中之重是政府从资源配置中退出,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在先行先试和整理提炼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上海自贸试验区作为制度高地,应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现代治理体系要求、对标国际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的政府管理模式在长江经济带进行复制和推广,应将对标国际贸易投资高标准的促进国际间投资贸易便利化的经验和做法复制推广到长江经济带,促进区域间的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进整个长江经济带进一步简政放权,清理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地方性政策法规,打破区域性市场壁垒,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标准,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统一大市场的建设。

总之,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长江经济带的核心是通过制度创新和制度辐射,要素集聚和产业扩散,推动长江经济带要素的自由流动、投资贸易的自由化,以及市场和经济的一体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