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理财的技巧

提高理财的技巧

时间:2022-1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在中国出现了一批高收入阶层,他们手端金饭碗,怀抱金娃娃,不但吃穿不愁,而且还有很多的余钱剩米。由此可见,高收入阶层,包括真正的中产阶层,其投资理念都比较强。股票投资,因为具有预期的高收益而成为最具诱惑力的投资方式,也是目前在中国仅次于储蓄的一种理财方法。近几年随着银行利率降低,中产阶层的收入增长幅度增大,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开始把股票作为投资的方向。

笔者有个朋友,做药品生意赚了一点钱,便想如何让这些钱增值。听人说集币有增值功能,于是凡是叫币叫章的东西他都收集,几年下来,一共投进去20多万元。没有料到的是,当他得意洋洋地请一位专家前去鉴赏时,那位专家翻了翻那一大堆锈迹斑斑的东西,不无嘲弄地告诉他,这些金属块大部分没有收藏价值,值钱的根本没有。

这位朋友的失误,在于他缺乏理财能力,而这是决定一个人拥有财富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社会学家曾对全美各地数百个百万富翁的发财致富情况进行过专门调查,发现这些人具有两个共同点:其一是工作勤奋拼命。因为财富需要耐心和时间去慢慢积累,因此许多人辛苦了大半辈子,在50岁左右才成为百万富翁。其二便是具备丰富的理财知识。他们选择的投资项目大都安全性大,获利高。他们口袋里的现金不多,但资产很多。他们把赚到的钱大多用于再投资,或者购买固定资产。任何富豪在走向致富之路时并不富有,但他们由于能合理地安排自己手中的资金,选准投资方向,因而成为富翁。

目前,在中国出现了一批高收入阶层,他们手端金饭碗,怀抱金娃娃,不但吃穿不愁,而且还有很多的余钱剩米。让这些余钱剩米躺在银行里睡觉,自然不心甘,他们由此也想到了投资理财,想“让钱生钱”。2002年,国家城调总队课题组对9956户城市高收入家庭的投资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2000年,有26.2%的高收入家庭已投资于股票,户均投资股市34.5万元,股票投资居他们投资项目的第一位。商业和服务业投资居第二位,其户平投资额为12万元,比重为16.1%;居第三位的是国库券,占8.4%;收藏品投资户均为10.5万元,占家庭收入比重的3.8%;房地产投资居第六位。高收入家庭2001年新增的投资状况则显示:有16%的高收入家庭已向股市进行股票投资,向商业和服务业投资的比重为6.1%;但是,房地产投资从第六位跃居第二位,商业和服务业投资降为第三位。

2001年6月,广东省城调队对全省18个市、县的1600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消费意向的抽样调查,按问卷中所列消费项目显示出的消费选择,以先后排序(比重均在两位数以上)依次为:教育、旅游、家用电器、电脑、保险、股票、住房、通讯。这几年来,中产阶层的投资热点主要集中在股票、商业、服务业和房地产,另外,与其他阶层投资不同的是,他们还注重教育投资和收藏投资。

由此可见,高收入阶层,包括真正的中产阶层,其投资理念都比较强。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多的余钱,另一方面他们的不让钱闲着的愿望比其他群体也要强烈。总的来说,他们的投资理念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有了余钱就应该考虑去进行投资,把钱存在银行是一种浪费,坐吃会山空。

(2)投资要讲理性,发财要靠头脑,盲目投资不如不投资。

(3)实力是投资的基础,善于规避风险才是经济人。

(4)投资不一定立竿见影,但是发财就发大财。

(5)实际的投资中,既要注重增值更要注重保值。

不过,虽然说高收入阶层投资理财的理念普遍比较强,但投资理财的能力与技巧却很不平衡,有的高收入阶层连有哪些投资渠道都不是很清楚,纯粹是人云亦云地碰运气。看见股票红火就都去炒股票,看见古董值钱就都去买古董,这绝对是危险的,是可怕的,因为搞得不好,钱没有增值,反而缩了水。前几年股票热时许多人投入了大量资金,其结果至今都没有解套,就是一个明证。

在当前的中国,投资的渠道和投资的品种在逐渐地增加,致富的机会也因此逐渐增多,但相应的也使我们的理财日趋复杂。不像以前大部分时间是无财可理,即使好不容易攒下几百几千元钱,也不过是存进银行吃利息而已。现在投资品种虽然越来越多,但也不是所有的投资品种都适合于你。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从中寻找报酬高而又风险低的投资机会,以获得较高的投资效益。有人以满分为10分的打分方式,对目前主要的十种投资品种进行了一个大致的评价,可供人们参考。

1.储蓄

银行储蓄方便、灵活、安全,可以被认为是只赚不赔的最稳健投资,加上这些年来,储蓄品种增多,电脑和信用卡被广泛运用,储蓄应是安全可靠又最方便易办的一种大众化投资方式。储蓄投资的最大弱势是收益较之其他投资渠道偏低,但对于侧重于安稳的家庭来说,也能保证保值目的基本实现。因此,给储蓄投资方式9分不为过。

但是,在西方国家的理财专家看来,这是最落后最笨拙的理财方法,甚至认为这根本不是理财的方法。因为储蓄有两个主要缺点,首先是回报率较低,银行存款利率由央行制定,相对于其他资产来说,储蓄存款报酬率较低,难以引起投资者的兴趣。另一方面,储蓄存款易受通货膨胀影响,在通货膨胀的侵蚀下,实质报酬率接近于零,有时甚至是负数,等于没有投资。

理财专家认为,假如你想成为理财高手,就必须适当分配手上的财产,部分用于储蓄,另一部分用于生财的投资事业,这才有机会迅速累积财富。善于理财的人,大都会把财产分成三部分:三分之一保存现金,存放在利息高、稳当可靠的金融机构账户,作紧急之用;三分之一用作置房屋等不动产;三分之一用作财务性投资,如购买股票、外币等。也就是说,明智之举是将自己的资金,明确地区分为日常生活资金与投资资金。日常生活所需的资金存于银行,享受银行提供之安全与便利;而投资的资金尽量不要存在银行,必须投资于长期报酬率较高的股票、房地产等投资领域上。

2.股票

股票投资,因为具有预期的高收益而成为最具诱惑力的投资方式,也是目前在中国仅次于储蓄的一种理财方法。目前深沪股市有7000多万投资者,其中90%以上的是个人投资者。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除了早期入市的投资者外,绝大多数投资者在股市里劳而无获,甚至套牢、亏本。其原因,除了股市运行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完善外,投资者盲目入市、盲目炒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鉴于股市风险的不可预测,高收益常常对应着高风险,投资股票对心理素质和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的要求也较高,所以,股票投资方式可给8.5分。

近几年随着银行利率降低,中产阶层的收入增长幅度增大,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开始把股票作为投资的方向。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无论是现有投资还是未来投资,高收入家庭都把目标瞄准了股票:2000年有26.2%的高收入家庭已投资于股票;在2002年9月日本调查中心、北京世研中舆市场调查有限公司进行的京、沪、穗中产阶层系列调查第一次实施情况报告中,有53.5%的人“对股票等金融领域感兴趣”;在2003年中产阶层生存状况调查中,在投资方面,虽然有三成的人更愿意选择储蓄,但是,二成的人拥有股票。

2003年3月5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华泰证券协办的“我看2002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问卷调查显示:2002年大多数投资者深受套牢或损失之苦,接受调查的投资者亏损面高达89.5%,股市显现“负财富”效应,但高学历、中高收入投资者数量仍在增加,投资者入市资金量也在增加。调查显示,2002年个人投资者与上年相比,大学本科占37.11%,增加了近7%;硕士及以上为5.07%,比上年增加近2个百分点。相对地,2002年月固定收入在3000~5000元间的中高收入投资者比上年增加近一倍,达8.3%;较低收入投资者减少近7个百分点。这一年,投资50万元以上者占总人数的14%,比上年增加40%。

不过,对于炒股,中产阶层很少专业户,多是在业余“玩一玩”。他们不像其他股民那样为股票价格的波动而牵肠挂肚,在操作过程中也相对比较理性。

3.物业

有了钱之后置房置地,这是我们的先辈们最常见的做法。但他们置房置地仅仅是为了享受,顶多是为了保持资本金的安全,现在许多人把房地产作为一个投资品种进行投资,以谋取利润。

普遍认为,投资房地产是抵御通货膨胀最好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房地产的价格总是会随着物价指数的上升而上升的,并且其上升的幅度大于通货膨胀的速度。据统计,从1987~1998年11年间,我国房地产价格平均增长17.6%,扣除10.05%的物价增长因素,房地产价格平均增长7.55%,这也是一个比较高的收益率了。

不过,房地产由于变现慢,流动性差,很容易陷死手里的资金。另外,如果购买房地产时缺乏眼光,有可能使其升值速度慢;如果买价过高,则增值空间小。因此,在投资房地产时,更不能草率从事,而要根据自己手头资金量的大小,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进行综合的考虑、全面的比较,从而选择恰当的投资对象。综合上面的评价,物业投资方式可以打9.5分。

中产阶层投资房地产的热情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哄而起、躁动不止的“房地产热”,在那段辉煌的日子,全国许多地方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造富运动。1991年,广州市五羊新起坡及天河南小区推出的2200多套多层住宅、400多套高层住宅被抢购一空,大部分住宅被炒家就地倒卖,转眼间升值。短短半年内,多层住宅一平方米从1000多元上升至1500多元,到1994年最高期时曾一度被炒到9000元的天价。在北京,1992年初一套四合院仅售20万元,到1994年底时已被炒到300多万元。写字楼市场更是有暴利可图,1994年北京国贸中心写字楼月租高达110美元/平方米,创下了北京写字楼租金的最高纪录。同年,北京写字楼租金价格在世界各大城市排位中居第三位。广州好世界广场的写字楼售价令人瞠目地接近3000美元/平方米。然而好景不长,1993年国家调控政策一出,全国房地产业陷入一片悲恸之中。公司倒闭、楼盘废弃、银行追债、买主上诉……尽管如此,由于我国城市居民住房紧张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随着大量民工进城打工,房屋出租成为新的家庭收入增长点,在经济通涨的情况下,投资房地产仍然为许多人所看好。

2003年2月12日龙虎网讯以《北京四成以上商品房名归外地人》为题报道说:“不少穿着考究的神秘人士,频频穿梭往返于京、沪、穗等城市,不谈商务,不觅风光,专看楼盘,临走时出手不凡,留下一笔笔购房订单。”据一些市场调查机构统计,北京市一年卖出去的上千万平方米的商品房,约有四成以上名归“置业候鸟”,销售额上百亿元。上海近3年来,外地人买走的商品房面积比重由11.7%猛增至25.8%,其中每平方米7000元以上的高价位房屋,有一半被“置业候鸟”购得。调查显示,有能力跨地区买楼的“置业候鸟”大多出自中国先富起来的中产阶层人群,他们买房大体可分为三类:

(1)商务暂住型——将出差变成回家。类似这样的暂住型的置业人士以演艺界、商界人士居多,因为他们总要频繁到外地出差,住高级宾馆花费较多,索性在当地买下一处居所,把出差变成了回家。

(2)健康养老型——退休之后颐养天年。一些成功人士常常希望在退休后到一个环境、气候好的城市去养老。他们在中国各个城市间进行认真的比较,反复权衡,最终会在一个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医疗服务水平高的城市买一套房子,携老伴颐养天年。

(3)投资增值型——期待从固定资产中捞金。近年,申奥、申博成功的重大利好消息,带动京、沪楼市人气上升,房价也一路走高,还有一些风景优美的小城市开发建设步伐加快,资金流、人流、物流趋旺,投资房地产成为有利可图的必然现象。

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杨慎说,中国目前约6.6%的人拥有第二套住房,实际上这个比例可能要达到15%。一般来说,一户人家拥有一套房子生活已经足够,中产阶层购买第二套住房显然是出于投资的考虑,从近几年房地产投资在中产阶层投资结构中地位的跃升,表明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看中了房地产投资。反过来看,也有许多高收入阶层通过进行房地产投资,提升到了中产阶层。

4.债券

债券投资,利息较高收益稳定。但债券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国债用国家信用作担保,受市场风险较少,但数量少,购买难度增加,此外企业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的安全性值得认真推敲,同时,投资债券需要的资金较多,由于投资期限较长,抗通货膨胀的能力差。因而,债券投资方式只能给8分。

5.外汇

外汇投资可以作为一种储蓄的辅助投资,选择国际上较为坚挺的币种兑换后存入银行,也许可以获得较多的机会,如2001年2月19日之前持有美元和港币,就赢得了投资股市B股的先机;外汇投资对硬件的要求很高,且要求投资者能够洞悉国际金融形势,学会辨别外汇的真假本事,其所耗的时间和精力都超过了工薪家庭可以承受的范围,这对于大多数工薪家庭来说不现实。外汇投资方式顶多值5分。

6.字画

名人真迹字画,是家庭财富中最具潜力的增值品。把字画作为投资对象对于工薪家庭来说较难,有收藏字画爱好的工薪人士,用有限的资金选择一至二位较有名的自己喜欢的作者和作品还能做到,但对中外古今的著名油画家、国画家、书法家的画作、墨宝,靠个人的能力投资很难,而且现在字画赝品越来越多,甚至于国外的几家大拍卖行都不敢保证中国字画的真实性,这又给字画投资者一个不确定因素。由此,字画投资方式只能得到6分。

7.古董

古代陶瓷、青铜铸具、景泰蓝以及古代家具、精致摆设乃至古代皇室用品、衣物等都可称古董,因其年代久远,日渐罕见而成为国宝、珍品,增值潜力极大,不过对于工薪家庭来说,需要具有这方面的一定研究方可选择此种投资方式,在各地古董市场上,古董赝品的比例高达70%以上,古董毕竟是所有投资方式中专业要求最高的,它对于大多工薪家庭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所以古董投资方式实践评分为3分。

8.邮票

邮票投资行为回报率较高,在收藏品种中,集邮普及率最高,从邮票交易发展看每个市、县都很可能成立至少一个交换、买卖场所,邮票变现性使其比古董、字画更易于兑现获利,因此更具有保值增值特点;邮票年册的推出节省了工薪家庭很多的投资时间,因而显得简便易行,加上邮票给工薪家庭成员视觉上的高度愉悦感,邮票投资方式也有9分。

9.珠宝

珠宝广义上可分为宝石、玉石、珍珠、黄金等制品,一般说来具有易于保存、体积小、价值高的特点,可被人们制成项链、手链、戒指、耳环佩戴于身上作为装饰品,有一举两得的功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珠宝的保值作用增强,国际上亦重视以黄金为保值及作为对付通货膨胀的有力武器之一,但珠宝初始投资主要是制成品,价值已是高估,增值潜力有待投资品种的验证。对于工薪家庭珠宝可以作为保值的奢侈消费品,作为投资渠道也不可取,珠宝投资方式只能得到4分。

10.保险

随着保险业务的创新,国内各大保险公司推出投资连接或分红等类型寿险品种,使得保险兼具投资和保障双重功能,保险投资风险极低,对工薪家庭的作用日益重要,作为投资方式可得7分。

比较这些投资品种,到底哪一种方式更适合自己呢?这就应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自己能承担多大的风险,简单地说就是你能承受多大的损失;其次是自己的实际情况,能够投入多大的资金、自己对各种品种的了解程度、自己是否有时间来经常研究等;第三,自己投资的目标,就是说你认为多高的收益就可以满足;最后就是投资品种的风险程度和收益率。一般来说,对那些承受风险能力有限的人,如果能用来投资的钱不是很多,最好是持有债券,收益或许难以令人满意,但大可不必为其安全担心;如果资金大一点,可以考虑申购新股,在现在的情况下,这样的收益应该是可以满足的。对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人,如果自己证券方面的知识不是很多,买入与持有基金是比较好的选择,直到需要花钱的时候再卖出,尽量避免频繁地买入、卖出;如果自己有丰富的股票方面的经验,又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详细的分析,那么可以考虑自己做股票。当然,如果你的资金量较大,也可以选择几种方式的组合,比如,10%存银行以备不时之需,20%自己炒股、买基金或用于风险投资,剩余的70%用来申购新股。

以上只是列举分析了主要的投资品种,此外,还有其他许多投资品种。只要根据家庭的财力、自身的学识、投资的时机、个人的嗜好等条件,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定有收获。

投资得利,理财得当,能使资产迅速膨胀,财富迅速增长,因此也是实现“中产”目标的一个好途径,值得我们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