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基斯坦对外经济发展概况

巴基斯坦对外经济发展概况

时间:2022-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独立前,巴基斯坦的对外贸易是典型的殖民地模式,不得不以出口养进口,用于平衡巴基斯坦对英国的单方支出,成为英国对粮食和原材料的供应和英国制成品的进口国,实际上是用英国的工业品摧毁巴基斯坦的民族工业。独立后,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直接统管对外贸易,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决定、制约和影响其对外贸易政策。

第一节 巴基斯坦对外经济发展概况

一、巴基斯坦对外贸易政策分析

(一)贸易政策的演变

在既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下,政府的态度和政策对对外贸易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独立前,巴基斯坦的对外贸易是典型的殖民地模式,不得不以出口养进口,用于平衡巴基斯坦对英国的单方支出,成为英国对粮食和原材料的供应和英国制成品的进口国,实际上是用英国的工业品摧毁巴基斯坦的民族工业。独立后,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直接统管对外贸易,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决定、制约和影响其对外贸易政策。贸易政策用于控制和管理进出口贸易,与其他的经济政策一样,根本目的是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关税汇率变化、进口补贴和配额限制等。贸易政策的制定不仅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目标、外汇及信贷情况紧密相连,也和不同时期巴基斯坦的经济状况息息相关。

在第一阶段的工业发展时期,正是由于朝鲜战争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巴农产品的出口,为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积累了必要的外汇资金。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60~1965年),来自美国的资金与技术援助也大大促进了整个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率年均达到7%。60年代后期,“绿色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动力。但由于收入分配不均的加剧,巴基斯坦政坛出现了动荡,阿里·布托在1970年的选举中上台,随之采取了激进的改革措施,其中经济改革呈现一定力度。1977年齐亚哈克所代表的军人势力开始执政。政府放弃了国有化的政策,促进私人经济的发展,恢复布托时期的五年计划。随后的十年间,经济得到了稳定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6%。然而,较低的储蓄率,庞大的内外债务以及财政、贸易赤字限制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1986年,由于海湾国家石油收入大幅度减少,巴基斯坦从海湾地区获得的有形贸易收入以及劳务与侨汇收入随之下降,致使国际收支较为紧张,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内部储蓄率低的问题也显得较为突出。

1987年,巴基斯坦政府着重调整了贸易政策。同年6月,政府提出“以出养进“的方针,宣布结束自1972年开始实行的国家对棉花和大米出口的垄断,允许私营部门经营,允许出口各类蔬菜,大力开发中东蔬菜市场;同时,提高出口商所得税免税额,其免税额度随出口产品附加值而提高,目的是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在进口方面,取消对136种商品的进口限额,允许棉纱自由进口,以压低国产商品的价格。这时巴基斯坦整体性的经济调整与改革还未开始,但贸易政策改革先行体现了政府对贸易的重视。

1988年看守政府继续实行鼓励出口、放松进口限制的贸易政策,宣布国家大幅度调低深加工产品的出口所得税,机械、电子产品、成衣、皮革制品等可调低75%,水果、蔬菜、花卉等可调低50%。在进口方面,继1987年开放142种商品的进口之后,1988年再开放162种,同时取消另外52种商品的进口限制。

1989年谢里夫总理执政后,为了消除多年存在的对经济活动的“官僚主义束缚”,彻底解决巴基斯坦经济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许诺推行激进的结构改革:经济私有化,促进私人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等等。贸易政策也相应有了些重要的变化,例如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力下,巴基斯坦采取了许多贸易进口自由化的措施,进口限制放宽并简化了进口手续,减免了纺织品、机械等商品的进口税,取消了200多种原来禁止进口的商品,在这之后,巴进口猛增,逆差扩大。具体而言,谢里夫政府及随后的看守政府所采取的与贸易相关的主要措施有:1.设立工业特区与出口加工区,新政府1992年决定建12个工业特区。2.继续采取鼓励出口的措施。1990年决定,纺织品出口纱线免征出口税,出口新鲜水果的免税额度由50%提高到75%。珠宝、药品、体育用品的出口税减少75%。1991年规定,服装、毛巾、皮革制品等出口导向型产业进口生产用机械及零件,免征进口税、销售税、附加税及进口签证费;允许私营企业经营水泥出口。1992年规定,出口40支棉纱的关税减半,60支棉纱的出口关税减至原关税的16%;出口家具和门帘所得税免征75%等等。1993年进一步放宽纺织及相关产业进口原材料和机械的限制,以提高其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及附加值。同时,拓宽出口产品品种,减少对棉织出口的过度依赖。1993年看守政府宣布,用于生产出口商品的原材料与半成品均免征进口关税;出口半成品与制成品只征收35%的出口税。3.进一步推行进口自由化的政策。1990年开放90种商品的进口。1991年开放14种商品的进口,取消6种商品的进口限制。政府的目标是逐步缩减“禁止进口货物”,将处于被保护状态的企业引向竞争。除由于安全、健康和宗教原因限制进口的商品以外,其他商品基本上均可自由进口,关税逐渐调低。1991年财政部长宣布,将在两年内将平均关税税率由75%下调为30%。1992年宣布,政府的指标是年调低10%。1993年看守政府宣布,将各种进口税合并为单一关税,取消进口许可证、洪灾救济附加费等;最高关税税率在3年内将由92%下调为50%。4.1991年取消外汇管制,居民出入携带外汇不受限制。对流入的外汇不征所得税与财产税。卢比的汇率1982与美元脱钩,比价由当时的9.9︰1逐渐下跌,1993年7月买入价为27.26︰1。这些政策措施对当时贸易发展的影响是明显的。

看守政府之后的新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继续推行进口自由化的政策。1994年5月政府宣布,从1994年7月起,将最高关税税率减为70%,从1995年7月降为45%,1996年7月降为35%,以便与有关减少关税壁垒的国际协议相一致。根据1994年7月商业部长宣布的新贸易政策,巴基斯坦对6051种商品中的38%实施了约束税率,即对823种农产品中的708种,913种纺织品中的519种以及其他1087种商品的25.2%实行了约束税率,其中政府允许皮革加工、外科手术用具和刀具、体育用品和珠宝等面向出口的厂家免税或以极低关税进口生产设备;简化二手机械、无绳电话通讯设备、飞机、中型拖拉机、农药与药品、旧车、原皮和印染原料等产品的进口审批手续;向外国公司均可作为进口商登记。

2002年巴基斯坦政府为进一步扩大出口,又制定了新的旨在促进出口的贸易政策。巴基斯坦政府把开拓新市场作为新财年对外贸易的一个主要任务,为此政府将为出口商提供25%的运输补助。在新贸易政策中,巴政府宣布对新产品征收最低出口税为0.75%,农业产品的税率为0.5%;同时,取消只有政府支持的企业才能出口石油产品的规定;取消大米出口协会为出口商提供最低大米出口价格的限制。在进口方面,巴政府放开了基于外汇交易的贵重金属金和银的散装进口;将工业用户以空运或快递方式进口必要配件的金额限制由每年的15000美元提高到30000美元;手机及配件的进口税降为零。在塑料原料进口方面,禁止进口用于制造聚乙烯袋子的塑料废片;轻油及其配剂、无机油和润滑油的进口关税降为零。

随着巴基斯坦对WTO承诺期限的临近以及2005年WTO新贸易体制的到来,WTO新机制将对巴出口产生直接影响。由于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巴基斯坦出口将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激烈竞争。同时,贸易和劳动法、环境、社会成本以及其他与人的因素相互关联,在某种程度会增加了巴产品的社会成本,导致某些行业失去竞争力。尽管巴基斯坦出口促进局强调,2005年开始实行的WTO自由贸易体制对巴基斯坦63%的出口不会造成影响,只有37%的巴对外贸易是受纺织品配额限制的。但因为巴基斯坦政府多年来偏重发展民族工业的贸易政策加上人为的保护,影响了国内制造商的国际竞争力。同样,自由进口贸易政策虽然增加了商品供应,平抑了物价,但却扩大了贸易赤字。对出口所采取的鼓励措施尚未完全奏效,出口品种集中的趋势还在发展,特别是集中在与棉花有关的商品上。一方面,出口对于自然和外界因素的依赖型不断上升,另一方面,迫于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压力而实施的自由贸易进口政策、不断调低关税,巴基斯坦近年对外贸易发展仍将会有较大压力。2003年,巴基斯坦内阁经济协调委员会(ECC)审视了巴基斯坦对WTO的关税减让承诺,决定着手对剩余未约束的关税税率进行约束,特别是非农产品,因为非农产品目前大部分未实行约束税率,而多哈贸易谈判的一个主要议题之一涉及非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同时,为使巴基斯坦国营和私营企业了解实行自由贸易后的利与弊以及履行WTO协议所付出成本和其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巴基斯坦WTO资源中心将在巴联邦工商会指导下开始工作。该中心将根据其职能出版有关简报、政策分析和书籍,在不同行业组织政策研讨会和其他有关会议,并将为企业提供大量贸易和市场信息,让企业把握市场脉搏,应对WTO新机制带来的挑战。另外巴基斯坦在开放市场、行业保护、执行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及提高公民WTO意识等方面的一些做法都反应了其贸易政策的务实性发展。

综而观之,经历了从80年代以来的经济调整以后,巴基斯坦一直在力求探寻新的发展战略与相应的政策。国际金融机构根据某些国家的经验所开出的药方未必适合所有的国家。巴基斯坦以后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以及这种战略能否获得成功,归根到底看它是否适合本国的国情及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巴基斯坦连续几届政府在过去多年中已经实行了体制改革政策,从而使经济自由化并更加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由于两个主要的政党在经济政策方向上基本达成一致,政府的更换对自由化趋势的影响很小。巴基斯坦贸易政策总体上呈开放态势,对进口没有过多的管制,绝大多数商品实行自由进口制度。现行的进口政策目标日益明确,即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扩大必需品供应渠道,缓和因过度调控和限制而扭曲的商品供求关系,非正式地引入竞争机制,补充国内消费需求,以扶植本国工业的发展。巴基斯坦对外贸易政策也构成了三部分有机结合的相对完善的体系:一是由商业部依据国家发展战略,当年经济形势以及宏观调控的重点,每财年制定实施的侧重于出口的贸易政策,采取了包括免除出口商品关税,提供出口信贷,返回出口收入的所得税及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一系列措施,其主要的执行机关是出口促进厅;二是由财政部和国家银行制定实施的外汇政策;三是由中央税务总局制定实施的税收政策,海关作为其执行机关之一,实际操作有关的进出口关税政策。而且,巴基斯坦在实施自由对外贸易政策的过程中,已同34个国家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同8个国家签有相互鼓励和保护投资协定(这两个协定均包括中国)。因此,2003年,通过对巴基斯坦贸易政策的审议,世界贸易组织认为尽管巴基斯坦面临许多困难,但它认真履行了对WTO的承诺,并切实进行了立法和机构方面的相关改革,且巴基斯坦所执行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在该地区是最开放、最透明的。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韩国、马来西亚和其他亚洲国家对巴基斯坦政府执行的稳定和复兴经济的政策表示了肯定,这些成员国一致认为巴基斯坦是贸易和投资的稳定市场。以此可以看作是对巴基斯坦这些年来贸易政策演变结果的高度认同性的总结。

(二)关税政策的近期调整

从80年代中期开始,许多发展中国家相继对其传统的关税制度进行了改革,大力推行统一关税制度。传统上,这些国家采用的高税率、复杂的关税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使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产生反出口倾向;抑制了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减少了许多劳动密集型国家可以获取的比较利益;由此引发出走私和对某些工业部门的优惠政策,也给国家造成巨大压力。统一关税体制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其在传统关税体制下所产生的许多问题,可以使国内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增强产品竞争力,将“反出口倾向”减小到最低限度;可以减少繁重的文书工作,简化复杂的管理制度,也减少进出口商对海关的贿赂;可以解决许多棘手问题,例如发展中国家对幼稚工业的保护面临一个很难对付的问题,即怎样去识别保护对象,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对所有的有威胁性的工业征收统一关税。巴基斯坦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积极参与了这场改革。

应予以关注的是开始于90年代的改革进程在2002~03财年有了大的突破,不仅仅是30%的最高关税税率被下调到25%,而且关税层次也从5层减少到了4层,海关目录中的4000种商品的关税被作了调整,它对于经济活动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具体内容包括:(2)

1.下调进口关税

以下是经改革后,在海关体系中引入的值得注意的新变化:

(1)最高关税率30%已降到25%,现只保留了4档税率,即25%、20%、10%和5%。此外,为了加强当地工业的竞争力,已进一步对一些关税进行了合理化调整。

(2)2500多条关税细目(Tariff Lines)的海关税率已被下调,这其中包括因欧盟对巴基斯坦的出口放宽了市场准入而需要巴方作出对应安排的情况下引入的关税下调。同时也使海关关税与世界海关组织(WCO)2002年协调机制的解释相一致。

(3)进口不锈钢和合金钢的关税已经从10%下降到5%,它将对推动医疗器械和餐具制造业的发展有益。

(4)其他一些工业生产中所需要的材料,如二氧化钛、废纸,海关税分别已从20%降到10%或从10%降到5%。

(5)压缩机的海关税从20%降到了10%和5%,玻璃纤维垫子从20%降到10%,乙烯、丙烯从10%降到5%,手工工具从20%降到10%,电子计算器从20%降到10%。

(6)对CT扫描器原来征10%海关税,现改为5%。

(7)为了遏制对零税率产品发票高开(Over-invoicing)的不良趋势,已对目前是零税率的产品进行了重新复核。

(8)为了创造一个讲效益和有竞争的环境,对进口小汽车的关税调整如下:小汽车排量在1000CC以内的征100%~75%;排量1000到1500CC的征120%~100%;排量1500到1800CC的征150%~125%;排量1800CC以上的征250%~200%;摩托车为105%~75%。

2.遏止发票低开(Under-invoicing)

尽管关税税率大量下调,但仍有大量发票低开的情况发生。为了消除这种危害,所有陆路口岸都将与卡拉奇港联网,陆路口岸之间也实行互相联网,以共享商品价值参考数据。中央税务局将对此项工程的进程进行督查。

3.清理一般海关令(Customs General Orders)

为了在总体上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在特殊性上满足外贸的需要,并有利于解决在执行与一些有关事宜相关联的国家税收规定中产生的问题,在过去的30年中已经颁布了几百条海关令,经合并现已形成简单易懂的文件。在此过程中,近500条多余的海关令被废止。

4.实行单一的海关申报文件

现今正在使用的有5种海关申报单,如入境家庭消费品清单(Home Consumption Bill of Entry)、入境债券清单(Into Bond Bill of Entry)、入境转运物品清单(Transit Bill of Entry)、船运清单(Shipping Bill)和行李申报单(Baggage Declaration Form)。计划先在几个经过选择的海关站点引入国际通行做法,将所有需要的申报简化在一张单一申报单上,这种做法以后将被推广到全巴基斯。

在2002~03财年关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后,2003~04财年巴政府推出力度更大的关税改革措施:(3)

1.使关税进一步合理化。为帮助相关工业降低成本投入,提高竞争力,决定对涉及工程、农具、铸造、陶瓷、餐具和照明工业的259种商品的关税(主要是原材料)进行下调。二手电脑显示器的关税适用25%。

2.下调易发生走私的商品的关税。走私是对本国工业的威胁,为了制止走私倾向,对容易发生走私的商品的关税做进一步降低,部分香料、丝绸纱和滚珠轴承的关税减到10%,手表5%。

3.降低茶叶关税。茶叶进口关税由25%降为20%。

4.降低从阿富汗进口干果的关税,从原来的20%~25%降为10%。

5.降低1.8升以上排量汽车的关税。政府认为汽车工业已达到自立的阶段,为了消费者的利益,决定降低对汽车业的保护性关税,1800CC及以上排量的汽车进口关税由200%降到150%。

6.降低X光设备进口关税。用于医疗检查的X光类设备的进口关税减至5%。

7.降低黄金进口关税。将每11.6克黄金征收1美元的税率减半,即征收0.5美元。

8.调低棕榈油进口关税。将进口原料性棕榈油每吨征收的9500卢比减到9000卢比,以鼓励在当地进行加工和增值。

9.调整对进口油料籽的税收方式。进口食用油每年花费大量外汇,采取措施增加食用油的本地生产非常重要,为此,废除对油料籽进口征收的10%的关税,改征20%的销售税。这一措施有利于促进食用油的本地生产,也不至于影响食用油的价格。

10.对海外巴基斯坦人免税行李物品的限制放宽,DVD、CD机、录音机、缝纫机和液化灶可以免税带入。

11.改进通关管理。港口或机场清关手续将在48小时内完成,而不再是原来的8~10天。清关过程由于采用计算机填写进口单据和引入自我评估体系而变得更加容易。以上措施今年将在卡拉奇海关率先实行,明年推广到全国,这将加快清关速度,使工商界人士受益。

12.继续进行关税改革。关税改革的目的是制止虚假申报、低开发票和走私,以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本财年将继续该改革进程。

对巴基斯坦关税政策的近期调整,首先,从国际形势来看,是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相吻合的,是巴基斯坦进入世界经济大家庭的客观要求。巴基斯坦是乌拉圭协议的签署国,应当承担相应的义务。乌拉圭回合谈判后,发达国家的关税降幅为38%,关税水平下调至39%,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也有不同程度的减让,平均关税水平为13%。在世界各国大力加强关税减让进程、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巴基斯坦相应进行大幅关税调整是符合国际惯例和世界潮流的。其次,从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在世界经济逐渐融于一体的态势下,进一步推进开放与经济发展,也要求关税改革能与之配合。再次,巴基斯坦关税制度中存在极不合理因素。一段时间以来,不合理关税制度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使其在谈判中处于不应有的被动地位。这次关税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大幅降低关税。降税后,关税总水平向国际水平推近了一步。另一方面是推行国际经贸规范化,清理过多过乱的关税减免优惠政策。可以肯定,只要巴基斯坦认真实施已定的改革方案,不但能够改善此前巴基斯坦在进出口关税问题上的混乱和低效,同时还能带来其他方面的效用。

近期关税改革在指导思想上,以促进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为主导,鼓励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同时注重保护国内市场与促进对外开放的统一。无论是就巴基斯坦关税领域来说,还是就巴基斯坦市场建设、改善外资结构和质量以及外贸稳定协调发展等几方面来说,其意义都是深远的。第一,调整关税政策可以促进进口的增长。降低关税后,原来不享受减免税部分的实际进口费用下降,进口成本降低,这部分产品的进口数必然会增加。据测算,关税每降低1%,会促使进口增长0.3%左右。第二,调整关税政策也有利于保护民族工业,促进巴基斯坦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第三,调整关税政策有利于进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国外高新技术和成套设备进口,有利于不断提高巴基斯坦国民经济的科技含量,生产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增加国民经济急需而国内市场短缺的原材料的进口,有利于保证巴基斯坦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总而言之,调整关税政策有利于促进技术引进、进出口贸易和国内价格体制改革,给国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了很多的利益,加速了巴基斯坦贸易自由化进程。

(三)外贸政策的评析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全球贸易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个主要特征是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多极化。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德国为中心的欧共体市场(欧元区)和东亚经济圈形成了全球贸易新框架。在新框架及世贸组织确定的新秩序下,进口国和出口国基本都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进行自由的国际贸易,这又是发展趋势。全球贸易新框架的形成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运行,对巴基斯坦的贸易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或地区间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时所采取的政策,是世界各国贸易政策措施的总和。从单个国家的角度出发,国际贸易政策即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影响其进出口贸易的政策措施的总和,是一国在其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的方向、数量、规模、结构和效益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的干预和调节行为(4)。对外贸易政策是一个国家规范对外贸易的核心。对外贸易政策从动态过程来看是国家的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活动;从物化形态来看是国家对国际贸易活动的意志,国家的这种活动和意志不论是否科学、合理,都对对外贸易活动以及通过对外贸易活动体现的利益全局关系具有直接的影响。对外贸易政策在扶植出口企业、促进出口增长、摆脱外贸困境提高产业结构等方面无疑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拟对开放条件下巴基斯坦外贸政策的确定进行理论层面上的分析,并从实践角度为巴基斯坦外贸政策体系的构建提供对策性建议。

1.外贸政策的基本取向与定位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通常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国别政策及进出口贸易的具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经济利益与其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相融合的产物,是国家利益在对外交往中的具体体现。根据国家是否干预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政策分为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不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商提供各种特权和优待,力图消除各种贸易障碍,使商品和服务能够自由地输出和输入,在世界市场上实行自由竞争与合作,从而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可见,自由贸易政策实质上是一种“不干预政策”,即政府对贸易活动不进行任何干预,既不限入,也不奖出。(5)而保护贸易政策则是指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市场不受或少受外国的冲击,同时,政府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实行补贴和各种优待,以鼓励商品和服务的出口。所以,保护贸易政策是一系列干预贸易行为的各种政策措施的组合,以增进本国的民族利益为目的,其实质是“奖出限入”。历史地看,对外贸易总政策的两种基本形式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各有利弊,而且同一外贸政策在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实现着不同的经济目标,发挥着不同的经济作用。通常,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可以使各国通过同其他国家的商品自由交换而提高经济效率,扩大市场空间,加速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增长,并在世界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有利影响可以概括为:

(1)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宽松的市场环境。也就是说贸易自由化可以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准入环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进入世界市场的机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有利于增加商品和劳务出口,进而带动经济增长。

(2)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贸易自由化可以优化技术贸易环境,这将增加科学技术的国际流动,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在较为宽松的技术转让环境里,面临更多的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的选择,有助于加快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转变和工业化进程。

(3)多边贸易体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随着WTO的成立,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规则和机制得到强化,它为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成员提供了多边的合作和参与机会,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与贸易体制的深刻变革与发展。同时还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多边贸易保护机制,提供了一种对付单边主义的有力手段。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则有利于扶植本国幼稚产业成长和国家基础工业体系建立,增加就业,改善国际收支。但又容易造成“温室中的产业”、利益分配扭曲及各国贸易壁垒高筑。鉴于此,各国政府主要依据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统治阶级利益在不同时代的要求,选择对其有利的政策加以实施。

在世界范围内,从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贸易政策演变的历史轨迹来看,许多国家的发展都经历了由保护贸易到半保护贸易再到自由贸易的历史过程,当今各国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实力的差异,也采取着自由和保护并存且各有所侧重的外贸政策。因此,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贸易自由化总趋势的逐步形成,巴基斯坦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前提下,应根据自身生产力水平、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阶段,结合各外贸政策的利弊,做出符合国家利益的自由贸易政策选择,即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所谓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政策是指贸易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自由贸易,但绝非自由放任,而是有管理、有秩序、制度化的自由贸易。它是自由贸易与适度保护的结合,即合理的自由化。唯有如此,才能使外贸政策有利于国家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从而加速与促进经济繁荣。

2.外贸政策的选择条件解析

(1)国际经济环境为巴基斯坦确定外贸政策提供的背景启示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凡是善于利用国际经济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条件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就快。巴基斯坦当然首先应从正确把握和善于利用国际经济环境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时机和条件这一角度出发,考虑其外贸政策的取舍。为此,需要把握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主要表现为: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速,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为什么会这样?可以说这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这种形势就要求国际分工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以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更有效的配置。同时,20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实行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成为那些试图充分融入世界经济的国家的基本经济体制,这为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力的巨大进步,经济全球化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再加上国际经济组织的积极活动,又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这些都说明经济全球化已必然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大潮流,成为任何国家都回避不了的历史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即经济全球化具有多维的特征,它包括了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等许多方面。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之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和速度直接决定了贸易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同时,贸易全球化又可以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改变它的发展速度,这取决于贸易全球化能否顺应经济全球化这一浪潮。也就是说,如果贸易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那么它就可以极大的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二者相互推动。如果反之,它就会延缓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其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综观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中,贸易全球化的特点集中表现在贸易自由化上。乌拉圭协议的生效,使各国大幅度降低关税,撤销非关税壁垒,改善进入市场条件,普遍实行对外开放,从而加速了贸易自由化进程。同时,在广泛开放的市场中,各国只有依靠技术进步、产品质量、科学管理和优良服务在国际市场进行公平竞争。

鉴于上述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贸易自由化总趋势的逐步形成和发展,巴基斯坦显然需通过自由贸易政策,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对成员国提供的贸易机会和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广泛吸收各国各类投资和国外各类有用技术,积极开展对外贸易。然而对巴基斯坦来说,目前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巴基斯坦许多方面尚处于劣势,必须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差距,以目前的产业发展水平以及进出口状况,完全的自由贸易显然不符合国情,必须对贸易实行管理下的自由。

(2)国内经济运行现状对巴基斯坦制定外贸政策提出的客观要求

一国的外贸政策通常要受其国内经济运行状况的制约,并随其国内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就巴基斯坦目前情况看,在确定外贸政策时尚需考虑下列因素:

巴基斯坦企业总的来看,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应付国际竞争的能力明显不够;巴基斯坦虽然人口众多,具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但随着国际经济发展,劳动力资源优势地位日趋势减弱;巴基斯坦国内资金积累还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很多资源尚待开发和利用。因此,巴基斯坦国内经济运行现状要求其通过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政策促使企业在与世界市场的直接接触中增强适应力、应变力和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

(3)外贸政策实施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巴基斯坦在外贸政策实施中应注意国际协调,真正做到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健全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完善的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和协调服务机制、产业政策、竞争政策以及适度的具体贸易保护政策措施等一系列相关方面。另一方面,原有贸易政策的调整必然会触及方方面面的利益,甚至涉及经营观念和经营作风的转变,因而会具有一定的风险和难度。即使如此,巴基斯坦也必须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适时地调整贸易政策,以使其有利于培育巴基斯坦的竞争优势,有利于促进巴基斯坦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尽快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

经济全球化的不可逆转性,决定了各国在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时,必须在适当范围内让渡部分国家主权,包括在国际协调下制定贸易政策。这是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它包括:

(1)政策内容要反映国际社会的广泛要求(但不是强词夺理式的要求),而不能单纯地服务于本国的经济发展目标,这与维护国家主权并不矛盾。因此,在制定贸易政策时,要考虑有关国际组织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原则、立场和政策,重视和照顾其他国家的利益。

(2)通过广泛征求国内各集团意见,对外进行双边或多边谈判,在以WTO为核心的多边体制下制定贸易法令和政策,构建对外贸易的秩序体系,建立主要利用关税措施、例外条款和保障条款等来管理和调节进口,利用产业政策引导进口的保护机制,保护国内产业,维持国际收支的相对平衡,即将贸易的适度保护合法化、制度化。使对外贸易行为秩序化、管理化、法制化,避免无原则的自由和随意的保护。

二、巴基斯坦对外贸易的特点

(一)巴基斯坦的对外贸易在独立后的几十年中,确实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巴基斯坦的这种对外贸易发展不只表现在数量上,还表现在进出口地区不断扩大和多极化,对少数国家依赖程度的减弱上,更表现在进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上。

(二)巴基斯坦的国民经济在独立后获得了很大发展,但和发达国家比,差距还不小,巴基斯坦经济的开放程度不高,其对外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低。

(三)巴基斯坦的经历证明,一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和政府的进出口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当政府采取不刺激甚至抑制出口的政策时,出口就会停滞、萎缩,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当政府实行较自由的进口政策,而不大力促进出口时,进口会大量增加,致使外贸逆差扩大。所以,一个国家的政府应从自已的国情出发,制定对本国经济发展有利的、起推动作用的外贸政策,不能草率从事。

(四)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可供出口的商品品种有限,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又激烈,而需要进口的东西却很多,结果常常造成入超的状况,故贸易逆差是司空见惯的。对巴基斯坦这样一个石油资源有限,开采又不足的国家讲,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石油和石油产品,为此耗费的宝贵外汇数额可观,在平衡进出口贸易差额方面面临的考验就更为严重了。巴基斯坦在这方面所处的不利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五)由于巴基斯坦经济的内向性特点较强,对外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很小,巴基斯坦和非洲、拉美的贸易往来还不密切,因而巴基斯坦发展对外贸易的潜力还很大。只要政策对头,方法对路,积极开拓,随着巴基斯坦经济的发展,巴基斯坦的对外贸易会获得更大发展。

三、巴基斯坦对外贸易的条件

(一)有利条件

1.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是一国经济得以发展、外贸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纵观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历程,政治格局比较稳定的时期经济发展往往较快。

应该说,穆沙拉夫执政3年为刚刚产生的新内阁打下了良好的执政基础。去年,穆沙拉夫积极配合国际社会的反恐斗争,打击国内的宗教极端势力,极大地提高了巴基斯坦的国际威望。在经济建设中,巴外汇储备目前已经达到了85亿美元,出口额从1999年度的80亿美元增加到了2001年度的90亿美元,月均引进外资从1999年的3000万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5400万美元,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左右,外债减少了20亿美元,这些经济指标是过去10余年中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贾马利在当选总理后表示,新政府将保持巴各项政策的稳定,继续穆沙拉夫政府的对内和对外政策。在外交上,将一如既往地推进巴外交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政权建设上,贾马利许诺革除以往政治中党派间相互倾轧、排挤、报复等弊端,呼吁议会各党派能团结一致,促进巴民主建设。他表示,在重大问题上将与反对党协商。在经济发展上,他强调延续穆沙拉夫政府经济政策,继续促进经济发展,并把减少贫困作为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

2.有利的国际环境

国际环境对一国,尤其是像巴基斯坦这样一个小国的外贸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穆沙拉夫执政以来,巴基斯坦方面的新思维正在形成。早在2001年,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就声称要将巴基斯坦建设成一个“温和的伊斯兰国家”。2003年10月18日,在吉隆坡召开的伊斯兰会议组织首脑会议上,穆沙拉夫进一步提出了“温和文明论”,呼吁重建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关系。他主张伊斯兰世界不与西方对抗,放弃通过暴力解决问题,同时主张西方应当帮助伊斯兰世界脱贫,以建立和谐的关系。这说明巴基斯坦在制订国家指导方针方面,已从政策层面提高到理论层面。这将有利于印巴关系的改善和地区的稳定。巴基斯坦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注重策略外交,致力于对外关系多方位、多样化:和中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和东亚(日本、韩国)和欧盟国家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巴基斯坦对外经济关系多样化格局也正在形成,并将进一步发展,和周边邻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将不断加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巴基斯坦和美国的关系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9·11”事件后,南亚在美国的国际反恐战略中的重要性得到凸显。面对完全不同的威胁并鉴于反恐战争的特殊性,美国在南亚的外交政策由“重印轻巴”、“扬印抑巴”改为“重巴顾印”。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重新回升,美巴之间的密切合作成为美国反恐怖主义行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美国在“9·11”事件后的反恐怖主义战略中十分看重巴基斯坦的作用,同时,巴基斯坦也面临重大的战略抉择。穆沙拉夫顶住强大的国内压力明确表态支持美国就反恐怖主义采取报复性军事行动,穆沙拉夫积极向美国提供全面合作,以便获得西方国家对其政权的承认,这也为美国对巴的重新战略定位提供了机会。

事实证明,美国为了帮助这个“极为关键但国内局势极为脆弱的朋友”稳住局势,紧急提供1亿美元的财政援助,并延长了396亿美元的债务偿还期。为了促进美巴合作,美国还利用其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影响,谋求扩大对巴基斯坦的援助。经过努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先前提供135亿美元融资的基础上,同意提供新的融资。世界银行也决定提供总额为3亿美元的新融资。另外,为了防止极端势力获得核武器,美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防止滥用核武器的密码装置的技术情报。2001年10月中旬,鲍威尔戏剧性地将出访次序改为先巴后印,在伊斯兰堡与穆沙拉夫进行了长时间会谈,并就克什米尔等问题公开发表了接近巴方立场的讲话,美国清楚意识到在目前帮助穆沙拉夫就是帮助美国自身。追逐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实质。应该看到,美国南亚外交政策的新调整为巴基斯坦塑造了一个趋向良好的外部环境。

3.国民经济将持续稳定增长

在总结巴基斯坦民选政府执政一年来(2002.11.22~2003.11.22)在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时,巴财政部长肖卡特.阿齐兹表示,过去一年来的经济增长数字预示,2003-04年巴GDP增长率有望超过5.3%。近来大型制造业和农业的快速增长将可能使巴GDP增长率在未来两年内达到6%。根据巴财政部的统计,现政府执政一年来,工业生产增长了10.2%;税收收入增长了12.8%;通货膨胀平均只有2.6%;卡拉奇股票市场KSE指数上涨了1634点,涨幅达71.5%;银行贷款利率从10.66%降到了7%;出口增长了21.7%;进口增长了19.2%;外汇储备增加了29.1亿美元。

另外,截止10月底的本财年(2003~04)前4个月,巴工业生产增长了11.7%。农业增长率达4.3%,超过4.1%的目标。通货膨胀率仅有2.2%。前4个月的财政税收收入比上财年同期增长8.9%。另外,投资占GDP的比重达16.5%,而上财年是15.5%。巴财长表示,公共领域支出的60%将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利、电力和道路建设等,21%将用于医疗和教育为主的社会领域,另外19%用于其他领域,而经济增长和公共支出增多同时会帮助增加就业并减少贫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将有力地支撑巴基斯坦外贸的发展。

(二)不利条件

1.外贸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商品结构以低附加值的农矿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产品及手工艺品为主。而国际市场上,农矿产品价格下降,且波动频繁,制成品价格上涨,这制约了巴基斯坦出口创汇的增长。二是出口商品质量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拿大米来说,巴基斯坦的优质米的比例虽不断提高,但碎米率不低,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不过泰国、美国米,在不少情况下,不得不降价销售。这主要是由于巴基斯坦的科技水平低下,机械设备落后造成的。

2.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的竞争

除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外,巴基斯坦和其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和技术水平层次差别不大,都是向工业国输出农矿产品和技术层次不高的加工品,然后从工业国购进高附加值的制成品。这样,免不了相互之间争夺工业国市场。而相互之间由于商品结构雷同,互补性不强,导致相互之间贸易受到了很大限制。以东盟国家为例,其出口流向的共同点都是以日本、美国、欧盟为主要目标,而相互之间的贸易额却很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