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哪些

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哪些

时间:2022-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院信息化管理是医院以信息化技术手段推动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过程。本节是根据国家和军队有关信息化法规制度,制定的医院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保障标准。信息化管理标准条款由66条组成,覆盖信息化建设、实施、管理、培训和评价全要素,为医院信息化管理提供标准遵循。

一、概 述

医院信息化管理是医院以信息化技术手段推动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过程。医院信息化建设本着实用、经济和安全的原则,以管理医疗资源,整合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目标,建立医疗服务业务信息系统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与服务保障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本节是根据国家和军队有关信息化法规制度,制定的医院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保障标准。

(一)核心环节

信息化管理包括信息管理组织、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化培训和信息化评价5个核心环节(图6-6)。

图6-6 信息化管理环节要素

(二)关键要素

信息化管理的各环节包括信息化管理各级组织及其职责、信息管理的组织领导,管理制度、信息安全、数据质量,信息系统设计评估、立项、实施、验收和交付,各类信息化培训与考核,信息系统评价和系统改进等20个关键要素。

(三)标准条款

信息化管理标准条款由66条组成,覆盖信息化建设、实施、管理、培训和评价全要素,为医院信息化管理提供标准遵循。

二、信息管理

(一)组织领导

1.设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院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医院管理人员、业务人员与信息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审批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度规范、经费预算和项目立项等,每年召开工作会议不少于2次。

2.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化办公室,负责拟定医院信息化建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制度规程和经费预算方案,项目实施组织协调,系统运行监管,以及与上级机关对口联络等。

3.依托医院专职信息技术部门设立信息化实施小组,成员包括管理人员、临床使用人员、信息保障人员、专职信息技术人员与合作企业人员,负责项目实施、运维管理和系统应用。

(二)管理制度

1.信息管理规章制度健全配套,包括系统管理、数据管理、网络管理、文档管理、用户管理、硬件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制度。

(1)系统管理包括信息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等相关要求及操作规程

(2)数据管理包括安全性操作、数据备份和恢复、字典维护等要求。

(3)网络管理包括网络维护、管理和监控等要求。

(4)文档管理包括需求分析、立项报告、合同、验收报告和用户手册。

(5)用户管理包括用户操作规程、权限控制、口令或密码管理等要求。

(6)硬件管理包括硬件升级、保养和故障排除等要求。

(7)安全管理包括数据、系统和网络的安全管理制度等。

2.信息管理规章制度要与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需求相适应并及时修订。各项操作规程完善,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信息系统运行全流程实时监管并记录。

(三)信息安全

1.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科定期对信息系统设施设备进行巡查,每月至少1次。

2.中心机房和在线、历史数据服务器存放区域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访问安全控制。

3.电脑终端设置密码或其他安全措施;重要设备配置不间断电源;设备报废时数据和软件清除完全。

4.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每月至少1次;内部网络、互联网有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定期升级防病毒软件的病毒库,每月至少1次;接入内部网络和互联网实行账户管理,一人一码;无互联网上传递涉密文件;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应经过审批。

5.根据数据的保密规定和用途,确定使用人员存取权限、存取方式和审批手续。

6.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和备份数据恢复实验,数据备份异地存放,保存期不少于2年。

7.患者诊疗数据定期、完整、真实、准确地转储到不可更改介质上,确保无泄露、外借和转移。

8.备份数据由专人和专库保管,保管地点具备防火、防热、防潮、防尘、防磁和防盗设施。

9.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与外部网络物理隔断,装载保密系统。

10.建立备份数据介质销毁审批登记制度,采取安全销毁措施。

11.重要数据系统计算机维修时,应保证数据完整和安全;更换或报废时,彻底清除数据并拆除配件,由使用部门统一封存。

12.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不低于第二级;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健全;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并对应急响应程序进行持续改进,每年至少2次。

(四)数据质量

1.科室主任、护士长和部门负责人对应用系统数据录入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负责。

2.信息管理职能部门负责数据质量核查和自动校验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3.信息导航与决策支持部门对发布和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

4.信息化办公室对数据录入质量和技术保障进行监管,每季度发布1次监管报告,报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并全院通报,责令责任部门整改。

三、信息建设

(一)需求分析

1.环境分析,明确医院所处国内外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医院具有的优势与劣势以及面临的发展机遇。

2.战略分析,明确医院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需求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3.能力分析,明确医院信息化建设基础条件与能力水平。

4.流程分析,明确医院业务与管理活动的特征、医院各项业务活动的运作模式以及业务活动对医院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

5.需求分析,明确医院在战略、管理、业务和技术四个层面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二)系统设计

1.制定和调整医院信息化指导纲领、基本原则和目标,编制医院信息化战略规划报告。

2.规划医院信息化体系总体架构,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平台支持、业务模块、管理功能、绩效控制与总体进度,绘制总体架构图。

3.分析信息化过程中资源投入和工作重点中存在的问题,将信息化建设任务分解成为相互关联和互相支撑的若干子项目,编制项目任务书。

4.编制项目预算,对拟立项的信息化项目制定详细的财务支出预算。

(三)系统评估

信息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系统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从经济、技术、管理以及社会环境四个方面评估系统的可行性。

2.系统是否存在管理或技术缺陷,以确定其可靠性

3.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以及方法和开发工具的先进性。

4.系统与外部系统互通互联以及系统移植、升级、扩展方面的性能。

5.系统在功能、流程方面是否存在与已有系统的重复或冲突。

(四)系统立项

1.系统建设方案完成评估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提出立项意见。

2.立项申请由项目建设申请单位提交,包括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建设规划方案,建设规划方案应包括目标、内容、计划和预期效果等。

3.经专家评审通过的建设项目,由信息化办公室根据当年财政进行预算,上报院办公会审批,审批立项后纳入年度信息化建设计划。

(五)项目实施

1.信息化项目立项后组织项目实施团队,分配任务,医院按照实施方案给予人力、物力与经费支持。

2.项目实施方式包括自主开发、商品化解决方案和联合开发。

3.医院成立综合开发团队,包括高层管理人、信息专业人员、其他技术人员和咨询专家。

4.项目全程质量管理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等过程。

5.项目管理内容包括:进度计划,费用控制,实时监测控制,及时纠正偏差,风险控制,文件、代码、数据、记录管理等。。

6.专职人员负责变更管理,并对设计、进度和预算变更进行控制。

7.项目实施完毕前,组织专家评审,包括立项程序、经费使用、指标考核、技术达标、合法合规性和配套规章制度等。

8.升级项目通过验收测试后方可运行;系统升级由信息化实施小组组织,项目实施方(合作单位)、信息技术部门、用户和管理部门共同参与;临时性实施方案与应急措施完备。

(六)项目验收

1.项目验收由医院或医院组织第三方机构(或专家)于项目实施完毕后执行。

2.验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信息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试以及综合分析和评估。

(2)信息系统安全性测评包括整体安全性、安全模块的测试和评价。

(3)信息系统软件成熟度鉴定,参照CMM认证体系开展软件能力5级成熟度模型评估,医院HIS和ERP等系统成熟度应达到4级以上。

(七)项目交付

1.项目验收合格后,信息化实施小组负责监督项目实施方(合作单位)进行项目交付。

2.项目交付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培训,项目实施方(合作单位)负责对院方指定人员培训至熟练操作。系统管理与维护人员达到系统管理与维护的要求;使用人员熟练掌握操作规范。

(2)移交,系统建设资料包括立项审核、合同、施工资料,监理报告,经费、验收和总结资料等;系统运行和维护文档包括使用说明书、技术文档和维护手册等。

四、信息培训

1.网络系统操作和维护人员通过培训与考核后方可上岗。

2.信息化办公室每年年初制定信息化年度培训计划和方案,方案应体现医、护、药、技、教、研、管等各类人员不同层次需求,培训记录和课件存档。

3.院级信息化培训由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信息所协助实施,每年不少于3学时。

4.部级信息化培训由各直属单位组织实施,信息所委派培训教员授课,每年不少于6学时。

5.科室信息化培训由各科组织实施,自行聘请教员,每年不少于10学时。

6.信息化建设、管理和应用操作人员进行执业培训和准入考核,考核通过或获得国家相应认证后方可上岗。

7.专职技术人员每年专业技术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

五、信息评价

(一)成熟度评价

1.经济性评价包括建设与维护成本分析、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率。

2.技术性评价包括技术先进性、运行效率、可靠性、适用性、易维护性、易用性和用户界面友好性等技术与性能方面要求。

3.管理性评价包括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增强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流程、提高用户满意率和增强医院竞争力等方面。

(二)评价实施

1.建立能够反映所评价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2.用定性或定量方法确定各类指标的具体评价方式和方法。

3.分析评价信息系统各类指标,综合分析评定,界定系统成熟度或计算评价总分数。

(三)系统改进

1.信息系统如存在涉及系统性和结构性的问题或者缺陷,则启动系统改进流程,如信息系统无法满足现有需求,且严重影响正常业务工作开展,可经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关闭信息系统。

2.信息化实施小组论证形成系统改进申请方案,上报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评审。

3.系统改进方案通过审批后,按照信息化规划流程,经过修改设计和重新评估,最终方案由院办公会审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