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利率正常化对债券基金的影响

货币利率正常化对债券基金的影响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凯恩斯把利率的预期看成是由某种正常利率水平决定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的上述理论,只给予人们在持有带风险的债券和持有无风险的货币之间进行选择的机会,而实际上人们可选择的资产形式不止这两种。这样,托宾就从避免风险的动机中引出了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反方向变化关系。因此,研究货币需求是研究利息率决定的准备。

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见图4-5),即满足条件:

mL1y)+L2r

(1)当货币需求超过供给时,利率上升,证券价格下降,使得:

①人们买进证券,从而减少投机的货币需求量;

②人们减少投资,使y下降,从而减少交易需求的货币需求量L1

利率的上升从两个方面使得货币需求量下降。这种情况会持续进行下去,直到货币的需求与供给相等时为止。货币供给量m由中央银行控制而与利率无关。

(2)当货币需求低于货币供给时,利率下降,证券价格上升,使得:

①人们卖出证券,从而增加投机货币需求量L2

②刺激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y增加,从而又引起交易货币需求量L1增加。

这种情况也会持续下去,直到货币需求与供给相等时为止。

图4-5 货币市场的均衡

曲线mL的移动会引起均衡点变化,即货币供给或货币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点和均衡利率的变动(见图4-6)。

图4-6 货币市场均衡点的移动

什么是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解析 货币数量论是一个关于货币数量和价格水平之间存在一个直接的比例关系的理论。在传统的古典理论中,表示这种直接比例的关系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交易方程式,二是剑桥方程式。

交易方程式是美国耶鲁大学欧文·费雪提出的,其方程式为:MVPy。这里,M表示货币数量;V表示货币的流通速度,即每单位货币在购买中周转的次数;P表示价格水平;y表示实际交易数量。这一方程式说的是货币数量乘以货币周转次数等于价格水平乘以实际交易数量。

剑桥方程式是英国剑桥学派代表人物阿·马歇尔提出的,其方程式为:MkPy。式中的MPy仍旧分别代表货币存量、价格水平和实际交易数量,k则表示货币余额需求在货币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例如,假定k=1/4,就是说社会所持有的货币余额为购买产品的年支出量的1/4。

从上述两个方程式的关系看,Vk互为倒数。如果我们用k去除剑桥方程式,就得到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这两个方程式只是古典货币数量论的不同表述,其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古典理论的学者们对VPy分别作了三个重要的假定:第一,假定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常数,至少在短期内稳定不变;第二,物价随供求变化而立即做出相应调整;第三,实际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这样,就得到了货币数量论的重要结论:货币存量M的任何变化都会带来价格水平同等比率的变化。

尽管这两个方程式表述的货币需求函数在形式上非常类似,但两者强调的角度还是有区别的。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关心的是一个经济社会为实现一定交易量所必需的货币量;而剑桥方程关心的是,假定必须实现的交易额是一定的,个人所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应为多少。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动摇了货币数量论。在这期间,货币的供给和价格的同时下跌虽然看起来符合货币数量论,但货币流通速度大大下降了,而不是稳定不变;实际产量也大大下降了,而不是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这些事实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于是,凯恩斯的理论就应运而生了。

怎样理解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解析 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由凯恩斯提出的。凯恩斯从货币执行价值储藏手段这一点出发,说明个人或企业暂时不用的财富,可以货币形式保存,也可以其他资产形式来持有,如金融资产。为了方便起见,可把非货币资产归为一类,统称为债券,把因持有这些资产所得的收益都称为利息。按凯恩斯的说法,人们之所以为了投机目的而持有货币,是因为其他资产形式或者说债券的利息收益具有不确定性。持有债券的损益包括债券利息和债券的资本价值可能发生的增值或亏损。如果资本价值亏损超过利息收入,则净收益为负数,人们就不再持有债券而只持有货币。债券价格是和利率反方向地联系着的。一张年息10美元的债券在市场利率为10%时其价格为100美元,而市场利率为5%时其价格为200美元。因此,如果人们预计利率将显著提高,即预计债券价格将显著下降,他们将只持有货币。反之,如果人们预计利率下降,即债券价格上升,则他们将尽量少持有货币,而用货币购买债券,以备日后债券价格上升时获取价差收益或者说资本增值。这样,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就是利率的递减函数。上述理论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ergr+(r/re)-1

式中:e表示一定时期债券预期收益;r表示该时期债券实际利率;re表示债券的预期利率;g表示预期资本增值百分数。若实际利率高于预期利率,则资本增值;反之,则亏损。凯恩斯把利率的预期看成是由某种正常利率水平决定的。当现行利率高于正常利率时,预期利率会下降,且会小于实际利率,即rer,从而e为正数,人们就愿意多持有债券而少持有货币;反之,当rer时,e可能是负数,人们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的上述理论,只给予人们在持有带风险的债券和持有无风险的货币之间进行选择的机会,而实际上人们可选择的资产形式不止这两种。各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各不相同,如何说明人们投资于各种不同资产时利率和货币需求的关系,凯恩斯的理论就显得不够了。为此,一些经济学家提出新理论来补充凯恩斯的理论。如托宾提出的资产选择理论,就是用人们逃避风险的行为来解释货币的投机需求。按此理论,风险较大的资产,收益率也较高,为逃避风险,人们将在安全资产、货币、风险资产与赢利性资产之间进行选择。根据各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比较来确定、调整资产结构。由于货币的收益和风险都等于零,因此,当其资产构成中货币过多时,会把一部分货币换成其他资产以增加收益;而货币较少时,又将其他资产换成货币,以减少风险。托宾认为,实际利率可能高于或低于预期利率,故存在着资产损失的风险,为避免风险,人们通常会分散资金购买多种债券及其他资产,并保持比在其他情况下更多的货币余额。投资者认为未来利率变化有不确定性,增加债券投资虽可增加收益,也可能蒙受债券价格下降的损失,只有较高的利率才会诱使投资者增加投资。利率越高,投资者愿意购买债券的越多,而愿意持有现金的越少,反之亦然。这样,托宾就从避免风险的动机中引出了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反方向变化关系。

为什么要研究货币需求?

解析 研究货币需求有如下三方面的意义。

(1)古典模型认为,利息率决定投资和储蓄,凯恩斯认为利息率决定于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因此,研究货币需求是研究利息率决定的准备。

(2)货币需求中的交易。预防货币需求是行为人准备购买商品和劳务而持有的货币,交易货币需求和总需求水平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通过某种处理,可以认为,交易货币需求量直接衡量了总需求水平。如果发行的货币全部为了满足交易货币需求,那么问题就非常简单了:发行多少货币,总需求就有多大。问题恰恰在于,发行的货币一部分满足了交易货币需求,一部分满足了投机货币需求。这样,发行的货币一部分和总需求有关,一部分和总需求无关。研究货币需求正是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发行的货币有多大部分转化为交易货币需求,从而成为总需求的形成要素。

(3)宏观经济的重要问题是控制货币供给量。到底发行多少货币为好呢?这里有一个货币供给问题。而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正是为了解决这个目标问题,为更好地控制货币供给量提供依据。

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

解析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即利率下降时,货币需求会增加,然而,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或者说达到临界程度时,也就是债券价格上升到足够高时,人们购买债券会面临着债券价格下降造成的亏损局面。于是,人们估计如此高的债券价格只会下降,难以再上升,因而人们就不会再购买债券,而宁肯保留货币在手中。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已不能使利率再降低,因为人们手中即使有多余的货币,也不愿去买债券,从而不会使债券价格再上升,利率也不会因货币供给增加而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不会对利率变动和投资产生效果,凯恩斯认为此时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之中。

银行挤兑与货币供给

当存款人怀疑银行可能要破产时,他们就会“挤”到银行去提取自己的存款,这就是所谓的银行挤兑,也称为银行危机。

银行挤兑是银行在部分准备金银行体系下的一个问题。存款人把钱存入银行后,银行只把其中的一部分用做准备金,其他的钱被银行用于投资或放贷,当挤兑事件因某种原因发生时,银行不可能满足所有存款人提款的要求。即使银行实际上有偿付能力(它的资产大于负债),但它手头上也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允许所有存款人马上得到他们所有的货币。结果是银行被迫关门,直至银行收回以前发放的贷款,或直到某个最后贷款人向它提供满足存款人所需要的通货。

银行挤兑使控制货币供给复杂化,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例子发生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大萧条时期。在银行挤兑和银行关闭风潮之后,家庭和银行家变得更谨慎了。家庭从银行提取他们的存款,宁愿以通货的形式持有他们的货币。当银行家对准备金减少的反应是减少银行贷款时,家庭的决策就使货币创造的过程反方向起作用。同时,银行家提高他们的准备金率,以便他们手头有足够的现金在任何未来的银行挤兑时能满足存款人的要求。较高的准备金率降低了货币乘数,这又减少了货币供给。从1929年到1933年,尽管联邦储备体系没有采取任何有意的紧缩行为,但货币供给减少了28%。许多经济学家用这种货币供给的大幅度减少来解释这一时期存在的高失业率与物价下降。

现在银行挤兑已经不是美国银行体系或美联储的主要问题了,联邦政府现在主要通过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证大多数银行存款的安全。存款人不用到他们存款的银行挤兑,因为他们相信,即使他们存款的银行破产了,存款保险公司也将保证存款完好无损。

我国货币市场现状与货币政策传导

货币市场是金融机构调节资金头寸的重要场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市场生成并显示资金供给信号,是及时反映最近价格的窗口,对于中央银行正确制定利率政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货币市场又是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平台,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无论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还是德国联邦银行再贴现政策的实施,均以货币市场利率作为主要的监控指标。货币市场有效传导货币政策的必要条件是:①交易主体广泛,交易市场活跃,交易规模足以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基本情况,这样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广泛性和直接性,缩短货币政策时滞,提高货币政策效益;②信用工具充分,种类齐全,结构合理,资金流动畅通,既有利于货币政策顺应经济周期的短期调节,也有利于实现逆对经济风向的货币政策传导;③利率机制完善,富于弹性,利率信息的传递时效性高。所谓利率机制完善是指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货币市场的短期利率和货币市场的长期利率之间的衔接、关联度强。短期利率变化,一方面直接产生预期效应,改变金融市场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另一方面又产生收益效应,改变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间的收益关系,所以利率是货币政策操作的一个重要指标。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其作用对象实质上都是通过调节利率来达到调节货币供给的目的。

我国的货币市场自建立以来,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不断加强,货币市场利率体制正在形成。目前,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资金供求情况,已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从1998年的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来看,除年初受资金大投放的影响,商业银行头寸紧张,拆借利率有所上升外,总体上呈逐渐下降趋势,其走势与人民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投放、下调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的举措是一致的,灵活地反映了金融机构流动性变化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同业拆借、债券回购和债务发行的利率相互影响的程度不断加强,已成为中央银行重要的观测指标。另外,票据市场价格生成机制得以完善,再贴现率作为一种基准利率,与同期再贷款利率挂钩,成为商业银行决定贴现率的基础。这样,中央银行可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及市场利率水平来调节货币供给。利率体系的逐渐合理与完善,是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基础,但由于我国的货币市场发展不充分,尚存在着制约其传导货币政策的因素。

(1)货币市场交易主体单一,规模偏小,微量交易不足以影响整个市场的资金流动,货币市场利率不能充分、正确、完整地反映社会资金供求状况,调节货币供给量的政策难以通过货币市场上利率水平的波动得以体现。1997年10月以后,融资中心体制发生变化,各地的融资中心和具有众多市场主体的二级拆借市场被撤销,数以万计的商业银行分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均不能进入拆借市场交易,交易主体单一。从交易规模上看,1996年我国拆借市场交易总额为5700多亿元,是历年最高水平,然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联邦基金日平均交易量在1992年就高达900亿美元,远高于我国一年的交易量。这种在微量基础上形成的货币市场利率,不足以形成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操作目标。

(2)缺乏信用工具,影响资金的畅通流动和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大规模吞吐基础货币的政策实施。我国商业银行持有的债券量占其总资产的比重甚低(1997年为3%,1998年九月底为4%,而美国商业银行为20%~25%),票据市场上仍表现为银行的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滞后。这既制约了银行间债券交易规模的扩大和同业拆借市场上资金的流动,也使得中央银行很难通过和商业银行间的债券交易活动有效地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数量,进而调控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调控社会货币供应量。

银行危机、货币危机、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

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危机不时地发生,它们发生的根源、表现形式和对经济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银行危机也称为银行恐慌,指银行存款人因对银行信用的不信任而发生的集体挤兑现金的现象。银行业的特点是自有资本较少、负债规模巨大,这是银行业易于出现危机的行业根源,所以,流动性管理特别重要。

诱发银行危机的根源可能是实质性的,也可能是非实质性的。实质因素很多,如有些银行经营不善而资不抵债,有些银行经营不善出现了支付困难;非实质性因素主要来自信息的不对称,如虚假的传闻,恶意的诋毁等。个别银行的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暂时的,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是局部的。

货币危机有两种情况,一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公众对货币失去信心,引起人们不愿意持有现金和存款,而抢购商品以保值的危机。这种危机根源在于通货膨胀,表现为挤兑存款和抢购商品。如得不到有效控制,最终将导致银行危机、倒闭和货币职能的丧失。另一种货币危机发生在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是指投资者对一国维持固定汇率的能力失去信心时,通过外汇市场抛售该国货币,导致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外汇市场动荡的危机。这种货币危机能使危机国与其他国家的价格水平发生变化,并对两个国家既定收入进行重新分配。

金融危机是银行危机的扩大化和货币危机的持续发展。它往往由实质性因素引发,持续较长一段时间。金融危机下,一国金融体系会受到实质性损伤,金融功能下降,信用收缩,实际货币供给量下降,不利于商品流通、投资积累和经济增长。

经济危机是严重的宏观经济失衡形态,表现为严重的总需求不足和总供给过剩,商品市场供大于求,资本市场储蓄大于投资,劳动力市场失业严重,经济增长停滞甚至倒退。经济危机的根源很复杂,但往往发端于金融危机,然后漫延至社会各个领域。

我国的中央银行

1.清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1)户部银行。户部银行是清末官商合办的银行,1905年8月在北京开业,它是模仿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而建立的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

(2)大清银行。1908年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

2.辛亥革命时期和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1)中国银行。1911年的辛亥革命,促使大清王朝覆灭,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

(2)交通银行。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成立之初,曾自我标榜为“纯属商业银行性质”,但事实上,它后来成了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1913年,交通银行取得了与中国银行同等地位的发行权。1914年,交通银行改定章程,已经具备了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共同成为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

3.孙中山领导创立的中央银行

1924年8月,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立中央银行。1926年7月,“中华民国”政府移迁武汉,同年12月在汉口设中央银行。原广州的中央银行改组为广东省银行。1928年,汉口中央银行停业。

4.国民党旧中国的中央银行

(1)1928年11月1日,南京“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在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法定中央银行为国家银行,并行使相应职责。

(2)1949年12月,所谓的“中央银行”随国民党当局撤往台湾。

5.革命根据地的中央银行

(1)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成立了革命人民的银行,并发行货币。如1927年冬,闽西上杭县蚊洋区农民协会创办了农民银行等。

(2)1932年2月1日,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正式成立,还在各个革命根据地设分支机构,以带动全国革命根据地银行走向集中和统一。

(3)1934年10月,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跟随红军长征转移,1935年11月,改组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同年10月,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总行设在延安。

(4)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迅速扩大并逐渐连成一片,整个金融事业趋于统一和稳定。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挂牌。

6.新中国的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的。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国家中央银行职能。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至此,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

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规定,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并与中央金融工委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根据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如下。

(1)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完善有关金融机构运行规则,发布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2)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3)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4)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5)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维护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实施外汇管理,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

(6)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7)经理国库。

(8)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支付结算规则,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9)制定和组织实施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负责数据汇总和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10)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工作,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承担反洗钱的资金监测职责。

(11)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12)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13)按照有关规定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14)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沿革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沿着货币持有动机和货币需求决定因素这一脉络,经历了传统货币数量学说、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学派理论的主流沿革。

(1)西方早期的货币需求理论为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主要研究货币数量对物价水平和货币价值的影响。代表性理论为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论和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论,两个理论的结论和方程式的形式基本相同,都认为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但二者分析的出发点不同。费雪认为货币需求仅包括交易媒介的货币,而剑桥学派的观点是货币需求以人们手中保存的现金余额来表示,不仅包括交易媒介的货币,还包括储藏货币。因此,前者注重的是货币的交易功能,关心的是社会公众使用货币的数量和速度;后者强调的是货币的资产功能,把货币需求当成保存资产或财富的一种手段,货币需求量取决于货币资产的边际收益与其他资产边际收益的比较。费雪重视影响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的金融和经济制度等技术因素;而剑桥学派重视资产的选择,即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满足程度之间的比较,强调人的主观意志及心理因素的作用,这一观点和方法对后来的各学派经济学家都有很大影响。传统货币数量论的缺陷是没有分析货币数量对产出量的影响,对影响货币持有量的效用和成本的因素也没有详细分析。

(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理论,沿着现金余额分析的思路,同样从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角度开始分析,指出货币需求就是人们在特定时期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这种货币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流动性偏好心理。而人们对流动性偏好来源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并可归结为L1(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L2(投机动机)。其中,L1取决于收入,与收入成正比;L2取决于市场利率,与市场利率成反比。短期内人们投机动机需求的不稳定,导致市场利率波动,进而影响投资,影响产出量和经济增长量。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虽然弥补了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量不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量的理论局限,但由于过度强调需求管理而忽视了货币供给量变动对物价的影响。此外,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是短期分析,其中影响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变量都是短期变量,进而得出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结论。

(3)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第一,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修正,深入分析了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第二,托宾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修正,讨论了在利率预期不确定前提下,作为风险回避者的投资者选择的最优金融资产的组合和人们的调整资产组合行为对货币投机需求的影响。第三,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理论的发展,将凯恩斯的三大货币需求动机扩展为七个动机,将凯恩斯的三大货币需求动机具体化,并提出了公共权利动机,即政府实施扩张性需求政策所产生的扩张性货币需求动机。

(4)货币主义学派的现代货币数量论。以弗里得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一方面采纳凯恩斯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思想,采纳了相同的需求动机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并利用它们把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改写为货币需求函数理论;另一方面又基本肯定货币数量论的结论,即货币量的变动影响物价水平。但由于其把凯恩斯的短期分析变为长期分析,提出了有别于凯恩斯短期收入变量的恒久收入变量,并认为恒久收入是一个稳定的变量,同时用实证分析指出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弹性,从而其重要结论是:因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各因素是稳定的变量,所以,货币需求是一个稳定的函数;既然货币需求是稳定的,中央银行就能够客观准确地制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它反对凯恩斯需求管理的政策主张,将管理的重点放在货币供给上,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使供给与需求相一致,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控制通货膨胀。

1.下列哪种情况是M2的一部分而不是M1的一部分?( )。

A.活期存款
B.储蓄存款
C.旅行支票
D.其他支票存款

2.如果人们收入增加,则增加的将是( )。

A.货币的交易需求
B.货币的谨慎需求
C.货币的投机需求
D.以上任何一种

3.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

A.变得很小
B.变得很大
C.不发生变化
D.难以确定

4.人们在( )情况下倾向于减少手持现金。

A.债券价格趋于下降
B.债券价格趋于上升
C.债券价格不变
D.债券收益率不变

5.如果流动性偏好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 )。

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
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
C.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变动影响
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存在

6.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

A.不变
B.受影响,但不确定是上升还是下降
C.下降
D.上升

7.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 )。

A.降低利率,从而减少投资
B.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
C.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
D.提高利率,从而增加投资

8.通货是指( )。

A.铸币、纸币
B.储蓄存款
C.活期存款
D.定期存款

9.货币需求曲线斜率的变化有何经济意义?

10.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