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边界的含义及主导因素

企业边界的含义及主导因素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确规定企业边界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依据交易承诺经济学的解释,企业边界的决定因素是交易成本。但是,在大数据时代,影响企业边界的主要因素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交易成本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企业与政府的边界发生变化,即公权与私权的边界被突破。数据支配和使用,即大数据最终产品的使用过程中涉及权利的分配问题、数据的权利归属问题。大数据使得这种权利争议和权利归属更加显化。

企业边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企业管理学概念。企业边界问题的提出始于科斯那篇《企业的性质》(1937)的经典文献。明确规定企业边界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

企业边界是以企业核心能力为基础,强调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依据交易承诺经济学的解释,企业边界的决定因素是交易成本。

科斯对企业存在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回答:“企业家也许不能成功地将生产要素用到它们价格最大的地方,即不能导致生产要素的最佳使用。”他认为,企业扩张会带来自身的组织成本,这主要是因为对企业家的管理才能(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之一)来说,收益可能是递减的。但如果通过市场安排协调资源的费用(即交易费用)超过了企业内部管理资源的费用,企业内部管理的资源配置就是十分必要的和合理的。

实质上,内部资源的管理成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内部交易成本,亦属于交易成本的范畴。根据传统说法,企业边界的最终含义是需要确定哪些经营活动由企业自身来完成,哪些经营活动应该通过市场手段来完成。因此,我们过去可以使用内部交易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来指代企业边界的两个决定因素。

但是,在大数据时代,影响企业边界的主要因素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交易成本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企业与政府的边界发生变化,即公权与私权的边界被突破。也就是:

(1)交易成本构成要素变化。

科斯对市场和企业两种制度安排做了替代性的分析,并据此得出一个关键结论:企业组织的边界决定于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交易成本的比较。然而,科斯仅仅提出了一个关于交易成本的概念性框架和研究视角,对交易成本的构成及其度量方法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

随后,阿尔钦、德姆塞茨、威廉姆斯和张五常等人对交易成本的具体构成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改进,形成事前搜索信息、讨价还价、决策、监督和售后服务等交易成本内容的一般性理解。

现在,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交易成本(核心为不对称信息等)的主要成分发生重大变化。上述对交易成本构成的理解作为一种空间交易成本。

除此之外,大数据经济使得数据处理(数据收集、处理成本)的交易成本演变为交易成本的主要类型。大多商业模式发生变化就是基于这两种成本发生变化。

一方面,空间交易成本呈现下降趋势。空间成本从存储、管理上急速下降,因为企业决策更依赖于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调节存货,传统的仓储、管理环节要求逐步减少,空间交易成本只剩下物流成本的成分。另一方面,大数据处理技术成本提升。

当前的大数据管理系统Hadoop、数据挖掘技术等数据处理成本急速上升,新的大数据集对硬件所需开支方面管理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Hadoop实际上是一个将大量数据集处理流程分发到多台计算机上的框架,它能够从单台服务器纵向扩展到成千上万台分布式服务器,提供一个高度可伸缩的、高可用性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假如,管理者一开始管理使用10个节点的Hadoop集群,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但如果是相当规模的海量数据及其数据速度,这样就可以迅速突破100个节点,这就对产生许多数据管理费用,包括额外的员工和技术资源管理环境,潜在的软件等。

(2)公权私有现象出现。

大数据经济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导致了数据使用权的公权私有化问题,数据使用权从公权性质转化为私权性质,有可能使得企业边界朝着更深广的方向发展。数据支配和使用,即大数据最终产品的使用过程中涉及权利的分配问题、数据的权利归属问题。

大数据滋生出公民权、公权和私权的问题。

第一个要素是事关个人信息、个人隐私的公民权,它的界定范围和保护,特别是企业家对它的敏感程度发生了变化。过去发送个人照片相对比较安全,现在发照片加了微信就能看到。

第二个要素是一般政府必须依法才可以行使的公权,平台是否可以随便下载并查看用户的资料?公权是大数据依据平台在私权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几乎到了失控的状态。

现实中,Google、Facebook都存在我们说的公权私化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公权私有化与我们公民权利的归属问题息息相关。大数据使得这种权利争议和权利归属更加显化。

目前,在Facebook世界最大的分布式文件系统里,单个集群中的数据存储量就超过100PB。在Facebook内部,从一开始就没有在不同的部门之间(比如广告部和用户支持部)设立障碍或者分割数据,构建信息不对称。

作为普通用户都会对如此海量的数据心存不安,担心自己的数据被随意浏览。数据使用权的公权私有化,大多是为了能够为电商业务铺平道路,从而进行精准的营销。掌握了数据产品的使用权,就可以轻易地了解和挖掘一些掩藏在用户个人信息背后的潜在偏好,据此相应地拓展和调整企业的业务范围和经营规模,对企业边界造成影响。其背后的真正逻辑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你研究的用户正在寻找某样东西,你就可以准确卖给他们想要的东西。

整体而言,由于在离散化的大数据空间缺乏明确的法律体系,目前公权与私权之间的界限存在模糊化的趋势。这正是本文下面所说的,组织界限发生了无界化、跨界化或者离散化的特点。这里,组织既包括企业组织,也包括政府组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