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要国家发展概况

主要国家发展概况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和德国等国家都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它们的集群经济发展早、规模大,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国民经济产生着重要影响和作用。英国的生物技术产业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在英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意大利曾经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极大。意大利经济增长奇迹的背后,是中小企业集群经济的强盛发展和强大支撑。意大利国家竞争优势基本形态是产业高度集群化。

一、主要国家发展概况

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和德国等国家都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它们的集群经济发展早、规模大,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国民经济产生着重要影响和作用。

1.美国

20世纪初期,美国便显现了其国家竞争优势,美国企业已经在许多产业中居世界领先地位,如福特(Ford汽车)、欧帝斯(Otis电梯)等。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美国部分产业进一步跨入国际市场。目前,美国在天然资源产业(棉籽油、玉米、新鲜鱼类等)、国防、飞机、电脑、空调设备、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具有强劲的实力。

美国经济的发达,造就了一大批产业集群。其中世界级的产业集群有信息技术产业(电脑与软件产业集群)、医疗保健产业集群、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等。美国其他具有强劲实力的产业集群还包括休闲娱乐产业、日用品(包括食品和非食品类)、消费者服务以及金融服务、管理顾问与会计等商业性服务产业。

美国是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起源国。据Ernst&Young《2003年全球生物技术产业报告》统计,2002年全球生物技术公司总数已达4362家,其中上市公司613家,销售总额约为413亿美元。从整个产业的分布情况看,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欧美,占全球总数76%,欧美公司的销售额占全球生物技术公司销售额的93%,而亚太地区的销售额仅占全球的3%左右。目前美国仍然是世界生物技术产业的龙头,美国的生物工程公司占全球生物工程公司总数的34%,达到1466家;其上市公司2002年的销售额近303亿美元,占全球销售总额的73%;美国上市生物工程公司为318家,占全球的52%,市值达1900亿美元左右(表1-1和图1-1)。

表1-1 2001~2002年全球生物技术产业数据比较

img3

img4

图1-1 2001~2002年全球上市生物技术公司销售额分布比较

资料来源:引自《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报告》

美国的生物技术产业主要涉及医疗、设备、诊断、农业、化学药品、废物处理、能源、食品等部门,这些部门的生物技术企业数量占生物技术企业总数的比例分别是34.6%、22.0%、18.7%、12.6%、6.1%、3.5%、1.3%和1.2%。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表明,该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聚集特征(参阅表1-2)。

表1-2显示了美国生物技术行业的产业聚集状况。加利福尼亚占据23.2%的比例,比第二位的马萨诸塞州高出15.2个百分点,前八个区域的企业数量总计占63.3%的份额。

当然,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主导部门,可以从该行业不同部门的州排名中看出美国不同区域生物技术行业的产业聚集状况(参阅表1-3)。

表1-2 美国生物技术行业的区域分布

img5

资料来源:《生物技术行业产业聚集的国际比较》。

表1-3 美国生物技术行业不同部门的区域分布状况

img6

注:CA表示加利福尼亚,MA表示马萨诸塞,MD表示马里兰,NJ表示新泽西,TX表示得克萨斯,PA表示宾夕法尼亚,NC表示北卡罗莱纳,IA表示爱达荷。按照企业数量排位。

资料来源:《生物技术行业产业集聚的国际比较》。

2.英国

英国是19世纪的工业超级强国。但是,整个20世纪却一直处于下滑的颓势。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有转机。这使英国产业的竞争能力受到重创。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各种消费品产业以及钻石、白金等贵重金属交易为代表的贸易产业。此外,化学、引擎、纺织品等种类很多,分布很零散的产业,也都具有相当强的竞争优势。与此相对应,英国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产业集群主要是消费型产品产业集群,包含:酒精饮料、饼干、糕点等食品产业,香烟、化妆品、香水等个人用品产业,以及牙膏、香皂、清洁剂等家庭用品产业。与消费者有关的产业还包括:陶器、瓷器、地毯等家庭装饰品产业集群,后者又延伸出英国在与消费品相关的零售产业的活跃地位。此外,英国另一个重要的产业集群是财务管理领域的服务业,包含:保险业、拍卖业、金融业、商品管理业、国际法律事务业以及贸易业,如:加丁尼斯(Jardines)、英之杰(Inchcape)、联合利华(Unilever)等著名企业都是个中翘楚。其他在出口占有较高比例的是石化工业集群。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油漆产业,卡内门(ICI)、寇特欧兹(Courtaulds)等都是这个领域的世界级厂商。

英国的生物技术产业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在英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生物技术产业涉及制药、农业和食品等领域,占英国行业产出、就业和出口收入的1/4。截至2000年,英国生物技术产品的世界市场份额达到700亿英镑,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达到90亿英镑。目前已拥有270家生物技术中小企业,约占欧洲生物技术公司的1/3。此外,英国专业生物技术公司还不断衍生,1999年专业生物技术公司比1994年增长近1倍,就业人数也翻了一番(如图1-2所示),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英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主要分布于伦敦、牛津和剑桥区域。由这三个区域形成的三角形区域集中了英国近50%的生物技术产业。主要区域分布情况如表1-4所示。

img7

图1-2 英国专业生物技术公司增长

资料来源:《英国生物技术企业集群发展支撑体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表1-4 英国生物技术行业的区域分布情况

img8

注:区域代号(1)指伦敦地区;(2)包括伯克郡、牛津郡、白金汉郡、赫特福特郡和贝德福德郡;(3)包括汉普郡、西苏塞克斯郡和萨里郡;(5)包括东苏塞克斯郡和肯特郡;(6)包括剑桥郡、萨福克郡和诺福克郡;(11)包括威尔士的波厄斯郡、德韦达郡、西格拉摩根郡、中格拉摩根郡和南格拉摩根郡;(20)包括苏格兰的敦里夫里斯及加拉威区、斯特拉思克莱德区和中区;(21)包括边界区和楼甸及伐夫区;(24)包括泰赛德区、格兰扁区与伯斯。

资料来源:《生物技术行业产业聚集的国际比较》。

3.意大利

意大利曾经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极大。1861年时,意大利的国民收入仅达到法国和德国的三分之一,英国的四分之一。在扩大到九国的欧盟中,意大利仍是共同体中最弱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意大利工业面貌大为改观,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的“第三意大利”产业区快速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意大利经济规模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便达到西方七国的第五位。意大利经济增长奇迹的背后,是中小企业集群经济的强盛发展和强大支撑。意大利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创造了70%以上的就业岗位和近80%的国内生产总值。

意大利国家竞争优势基本形态是产业高度集群化。意大利最重要的出口产业集群是由纺织和服饰(如:鞋类、布料、服装、手提包、旅行用品)、相关专业元件与制造机械等产业所组成。其次是家庭用品类产业集群。包括:家电、家具、灯具、陶瓷制品(瓷砖或装饰品等)、洗面槽与水槽、清扫用具、天然或人工石材制品,以及相关的制造机器设备(木工机器、大理石切割机等)与元件产业。另一个重要的产业集群是食品饮料业,其中包含:酒类、橄榄油、面食、加工蔬菜(如番茄)等产业。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的食品贸易呈逆差状态,进口大宗是未加工的食品原料。但是在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中,意大利的相关机械设备产业(如:制酒设备、小型农具等),已在国际间具有重要的市场地位。

个人用品也是意大利的重要产业集群,其中又以珠宝、眼镜架、笔、卫浴用品等实力最为强劲。表现突出的还有各种专业金属制品、专业材料以及相关机械设备等产业。

意大利在国际市场成功的产业集群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力。这些中、小型企业的出口比重非常高,而且绝少有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形。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意大利逐渐增加大型企业,但在意大利贸易上的地位并不高。1985年意大利的前五大出口绩优产业中,只有一种有大型企业参与竞争,前20大产业当中也只有五种有大企业的状况。这些中小企业的地理集中性非常显著,一种产业上百家厂商齐聚同一城镇的现象在意大利是很常见的。以瓦伦查坡(Valenza Po)和阿勒索(Arezzo)这两个地区为例,当地业者的贵金属宝石贸易约2亿美元,这个数字已近全球宝石总出口额的半数。目前,意大利有200多个专业化产业区。意大利产业集中特定地理区的情况如图1-3所示。

img9

图1-3 意大利各大产业地理位置集中的情形

资料来源:《国家竞争优势》

4.日本

二战后,日本仍是一个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后进国家,从生产手段来看与欧美国家相差悬殊。二战还使旧日本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为了迅速恢复生产、赶超明治维新以来长期坚持的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夙愿,战后日本采取了“赶超型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重点发展钢铁、煤炭等进口替代产业;又以需求弹性较大的重化学工业为“龙头”,拉动其他产业部门迅速发展;之后进一步升级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提高本国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政策调节和资源优化配置,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起来。1955~1973年间,日本实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达到9.8%,1973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达145.9万亿日元,是1955年的8.4倍。

在赶超型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同样为二战战败国的日本,几乎是紧随德国之后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一些产业拥有了国际竞争优势,形成了众多与“非均衡”发展战略相对应的产业集群。包括钢铁及其金属品产业集群、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电脑半导体产业集群、交通运输产业集群、重机械产业集群、电子通信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医疗保健产业集群等。

目前,日本产业集群中,既有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群,如日立市家电制造产业集群、丰田市汽车制造产业集群等,又有以产业集聚为特征的中小企业制造业集群。据统计,1995年,日本年交货值在5亿日元以上的产地集群有540处之多。其中,20%以上是在二战后昭和时代(1948~1988年)形成的。二战以来产地集聚的中小企业数量、从业人数和交货值在日本制造业中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稍有下降,但1994年仍分别达到18%、7.8%和4.3%。同年,产地集聚在中小制造业企业中的同一比例分别为17.6%、10.8%和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