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语言观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语言观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德格尔的语言哲学观点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观点主要表述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这本书主要探讨人的存在问题,以便为普遍本体论奠定基础。在30年代中期,海德格尔的哲学观点有一个显著转变。在此之前,他强调逻各斯是语言的基础,也是逻辑的基础,同时构成存在的最基本的方面。逻各斯、逻辑和语言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语言观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的创始人。1889年生于巴登,191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16年在弗莱堡大学任编外讲师,1922年在马堡大学任哲学副教授,1928年回弗莱堡大学任哲学讲座教授,1933年任该校校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因曾支持纳粹政权而被禁止讲课,隐居著述,直至1976年去世。其主要著作除影响最大的《存在与时间》(1927)外,还有《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1929)、《现象学的基本问题》(1975)、《论真理的本质》(1943)、《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1936)、《形而上学导论》(1953)、《行进在语言之途中》(1959)以及《尼采》(3卷本,1961)等。

海德格尔的语言哲学观点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观点主要表述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这本书主要探讨人的存在问题,以便为普遍本体论奠定基础。他只是在此书第一篇的第五章中开始比较集中地讨论语言问题。在这里,对语言现象的研究方式类似于对人的存在的其他基本形式(如意识、直觉、思维、经验等)的研究方式。他试图深入到这些现象的后面,寻找人的存在的某种原始模式,这种模式是这些现象的元本体论条件。后期的观点散见于《行进在语言之途中》、《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诗歌、语言和思想》等著作中。在30年代中期,海德格尔的哲学观点有一个显著转变。在此之前,他强调逻各斯是语言的基础,也是逻辑的基础,同时构成存在的最基本的方面。逻各斯、逻辑和语言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之后,语言问题上升到首要地位,逻辑问题似乎变成语言问题,或者说,他的注意力从逻辑问题转向语言问题。关于这一思想转变,他自己作过明确的表白。他说:“在1934年夏季那个学期里,我作了以‘逻辑学’为题的讲课。不过,这是对逻各斯的反思,我试图在这种反思中找到语言的本质。”[1]又说:“自从1934年夏季所作的那个以‘逻辑学’为题的讲课之后,在‘逻辑’这个称号之后隐藏着一种从逻辑转向探索语言的本质的转变。”[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