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院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路_发展中创新_成都

学院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路_发展中创新_成都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院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路_发展中创新_成都学院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路党委工作部学院举办本科教育30年来,不断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树立科学的、体现时代要求和符合自身实际的教育思想观念,特别是通过2000年、2003年和2006年管理体制调整、提高办学水平和开展评建工作等的三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树立了“育人为本,崇尚应用”的教育理念,形成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推进了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学院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路_发展中创新_成都

学院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路

党委工作部

学院举办本科教育30年来,不断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树立科学的、体现时代要求和符合自身实际的教育思想观念,特别是通过2000年、2003年和2006年管理体制调整、提高办学水平和开展评建工作等的三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树立了“育人为本,崇尚应用”的教育理念,形成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推进了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教育思想观念先进

举办本科教育30年来,学院不断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树立科学的、体现时代要求和符合自身实际的教育思想观念,特别是通过2000年、2003年和2006年管理体制调整、提高办学水平和开展评建工作等的三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更加明确了“育人为本,崇尚应用”的教育理念,推进了学校的又好又快地发展。(www.guayunfan.com)

学院确立了“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校训和“爱心、责任、行动”的校风,以校训精神和良好校风感召和培育学生。校训中“成于大气”主要指办学、做人、做事成就于大气精神和成功于大气品质。大气精神主要是指坚定奋斗方向、统观事物大局、把握发展大势的气度;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气量;自强不息、求真务实、拼搏进取的大无畏的气概;立大志、干大事、创大业的气魄。大气品质主要是指宽广的胸襟、豁达的心境、积极的态度、博大的爱心和厚重的责任。“信达天下”最基本的是做人的要求,即以诚取信,以良好的信用和信誉达于天下;其次指成信院和成信人在信息时代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面向现代化,开拓开放,通达天下。成功、成才之人大都是志存高远、胸怀宽广、豁达大度、诚实守信、包容和谐、气量宏大和奋斗不已的人,是以社会为己任的人,是小我服务于大我的人。校风中的爱心指关爱之心,是人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特殊动力。孟子云:“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爱心使自己和他人、学校和社会充实、幸福、温馨、和谐!责任是和谐社会和文明生活的本质体现,强烈而厚重的责任感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责任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是自律和他律品质的结合,它基于人的良知、信念、觉悟和制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尽其责,泰山可移!”有责任感的人,受人尊敬,招人喜爱,让人放心。行动:“点燃一烛,胜过咒诅黑暗”说明行动胜于一切!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为人不齿。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细节做起,求真务实,躬行践履,我们将共同成就宏大的事业。

育人为本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作为一所教学型大学,学院一直把育人摆在首位,牢固树立本科教学中心地位,一切围绕学生成长成才进行,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全员育人思想。以“育人为本”,学院大力加强师德建设,确立了“爱生、敬业、求实、创新”的教风,强调老师的责任不仅在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通过传授知识,言传身教,授业解惑,帮助学生成材;管理、服务工作服从、服务于人才培养大局,主动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建设优美校园,建设优良校园文化,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熏陶学生,助其成材。“育人为本”已成为全院的共识和行动。学院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批“三育人”标兵和先进个人,每年表彰一批优秀教学工作者,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带动全体教育教学工作者,全身心投身教育教学工作。

以“育人为本”,学院树立“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全方位、贴近式、个性化教育服务,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重视学生的德育考评,将德育考评与专业教育、评先创优结合起来,德育考评达不到80分的,不能参加各类先进和奖学金评定。

以“育人为本”,学院加强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促进了“尊师、好学、励志、笃行”良好学风的养成。开展生动活泼的学风建设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院系齐抓共管,教师以身作则,学生努力进取的良好的教学环境。

崇尚应用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不论是高素质劳动者,还是专门人才,必须着眼于应用,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学院把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在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上,并注重在办学实践中探索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理念,用“崇尚应用”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导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实践。

1978年,学院从中专学校改建为本科院校。从学院的发展定位、学院所处的层次、师资条件、学生的基础条件出发,学院把崇尚应用,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学院的教育思想理念。多年来坚持不懈。

学院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指出,我院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学以致用”,“知行并重”,做到“四个注重”。第一,注重学生所学专业、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的相适应;第二,注重培养学生在扎实理论基础上的较为过硬的实践能力;第三,注重以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为内涵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崇尚应用”观念的指导下,学院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视实践环节建设,注重给学生更多实践机会,把课程学习、毕业设计、实习与将来要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多年来,学院不断增加教学经费投入,实验室、实习场所和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日益完善,建立了一大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供了良好条件。“动手能力强”是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普遍评价。

在“崇尚应用”观念的指导下,学院十分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学院以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和塑造学生“吃苦耐劳、勤奋上进、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培育学生的爱心、责任与行动意识,积极开展各类校园科技文化活动,鼓励、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各类科技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办学思路明确,质量意识强

学院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办学指导思想统领学院发展全局,坚持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科学发展道路,实现了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质量立校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学院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意识,并将质量意识贯穿在整个办学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施“质量立校工程”。学院重视经费投入,通过银行贷款、自筹等方式,投入5.8亿元建设新校区,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才培养创造优越的办学条件;重视教学投入,保证本科教学的需要,教学业务、教学设备、教学差旅、体育维持四项经费占学费总收入的比例近三年始终保持在30%以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学科依托和智力支持。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促进教学工作的规范化,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关于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构建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了教学例会、教学检查、教学质量评价、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反馈等制度,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机制支持。学院深化教学改革,围绕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先后出台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意见》、《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科学调整和设置专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进研究性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人才强校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重点学科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培养和汇聚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努力建设一支满足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与省属重点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实行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环境留人。一方面,创造条件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改善教师队伍的职称、年龄、学缘和学科专业结构;另一方面,培养提高现有教师,一大批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或做访问学者,提高其学历、学位层次和教育教学水平。学院先后制订、发布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博士学位津贴发放管理办法(暂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关于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暂行规定》;修订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科带头人认定管理办法》以及《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评选管理办法》等制度;出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经费管理办法》、《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培训工作暂行规定》、《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杰出贡献奖评选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为人才引进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大批优秀人才汇聚成信院,推动了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又为这些优秀人才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充分的舞台,使其迅速成长。近5年来,一大批教师获得“四川省具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一专多能”成才活动优秀教师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一批教师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或后备人选、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成为四川省师德标兵、四川省十佳教师;有的入选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有的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称号、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成都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特色兴校 办学特色是指学校与其他学校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办学内涵。特色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是区别于其他高校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历来注重办学特色的建设。回顾本科教育30年的历程,学院可以说因特色而建,因特色而兴。

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我国气象事业虽然有所发展,但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而在国际气象界,遥感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现代新兴技术与气象事业的结合却越来越紧密。1978年,中国气象事业的决策者们审时度势,瞄准国际气象科技前沿,决定兴办“气电结合”模式的现代气象高等教育。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属国家气象局的成都气象学校改建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成都气象学院,承担起了培养能将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气象事业的高级气象科技人才的历史使命。在中国气象局的领导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成都气象学院逐步探索、积淀并形成了“气电结合,以电为主”的办学特色。“气电结合”即气象与电子信息技术结合,成都气象学院5个本科专业,有3个电气信息类专业,大气科学也具有信息科学特征,在此4个专业就读的学生占在校本科生的89%。成都气象学院成为全国高校中唯一一所以“气电结合,以电为主”为办学特色的高等学校。

2000年,学院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服务面向从以行业为主转变为以地方经济社会为主。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四川省把信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并把我院确定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基地”。顺应这种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在“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带动其相关学科专业发展,以其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强化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的学科专业建设思想指导下,学院以“气电结合,以电为主”为基础,秉承传统,强化优势,强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信息与计算科学、微电子学和信息统计等一大批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的发展,使我院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以信息技术为特色与“气电结合,以电为主”的特色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发展,是我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始终坚持特色发展的结果。坚持特色发展成了学院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