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急避险常识_军事训练教程

应急避险常识_军事训练教程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急避险常识_军事训练教程第二节 应急避险常识近年来,我国每年受灾人口超过2亿人次、死亡数千人、造成千亿元以上的经济损失,自然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在各种灾害面前,人们多掌握一些基本的应急避险常识,就有可能减少和避免损失,赢取生存机会。有意识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建立灾情信息快速传递和预警预报系统,落实应急避险措施,都是十分重要的。

应急避险常识_军事训练教程

第二节 应急避险常识

近年来,我国每年受灾人口超过2亿人次、死亡数千人、造成千亿元以上的经济损失,自然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在各种灾害面前,人们多掌握一些基本的应急避险常识,就有可能减少和避免损失,赢取生存机会。

一、树立安全及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防灾技能

开展应急避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一种全新的安全教育理念及模式。目前,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弱,在日益频繁的灾害面前,青年学生要及时补上应急避险教育这一课,提高在各种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的自我保护能力。开展防灾训练、磨难训练是学生应急避险训练的主题,而这种训练正是当前大学生教育中所缺乏的:因此,非常有必要围绕该主题进行有效的课程设置、硬件安排、情景设计及教师指导,使受教育者提高安全保护意识,掌握基本防灾避险技能,从而降低灾害带来的破坏。

(一)火灾的应急避险(www.guayunfan.com)

火灾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灾害。无论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还是自然因素造成的火灾,都是在意料之外突然发生的,且通常蔓延之势极快。因此,面对各种火灾,掌握一些火灾处置与逃生技能显得非常必要。

1.建筑物火灾

凡进入建筑物,要习惯对其设施和结构布局进行观察,了解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以便一旦发生险情时能够顺利逃生。若建筑物发生火灾,被困人员应沉着镇静,并设法采取一些有效自救措施。

(1)对初期火灾的处置。火灾初起时一般火势很小,在逃生的同时要迅速报警,很多重大火灾往往是因报警延迟而酿成的。对初发火灾,应及早尽力扑灭,可用毛毯或厚窗帘盖住火苗(令其缺氧而灭),或用沙土、水或灭火器来扑灭。当火势无法控制时,应及时疏散逃离并随手关门,这样可适当阻隔火势发展,赢取更多的逃生时间。

(2)捂鼻低姿行走。根据火灾情况统计,在火灾中直接被火烧死的情况仅占少数,绝大多数都因浓烟窒息致死。火灾中烟雾是往上飘的,因此,人要尽量采用低姿(半蹲或弯腰)行走,同时想办法用湿衣服或湿毛巾捂住口和鼻子,尽量减少浓烟的吸入,避免被浓烟熏倒而顺利逃生。

(3)等待救助。当无法逃离现场又孤立无援时,就要想办法躲到一个离火势尽可能远的房间或阳台(天台)等待救援。

(4)向下滑落逃生。被困人员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获得营救时。应想办法自行向下滑落,如将窗帘、床单、毛毯、衣物等打结,系成绳索状向下攀爬进行自救逃生。即使绳索不能垂到地面,也可以大大降低下跳高度;如果绳索长度不够,可将如坐垫、枕头、被褥等一些较为柔软的物品往下扔,人再往上跳,充分利用其减缓与地面的硬接触,减低下跳时的身体伤害;一般情况下不要径直跳到地面上,这样容易造成身体伤害,甚至直接摔死。

2.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不仅烧毁大量的树木、植被,破坏生态平衡,同时扑救林火往往需要调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耗用巨额资金,并且容易酿成重大伤亡事故。

(1)扑灭的方式方法。一种是直接灭火方式,也称积极灭火;另一种是间接灭火方式,也称为防火隔离方式。直接灭火方式就是扑救队员用灭火工具直接扑打林火。间接灭火方式就是通过建立防火隔离带、挖防火沟等以阻隔火势蔓延。

(2)火线解围。①点火解围。当大火袭来时,如近前有道路、河溪等可依托地形,可考虑点迎面火阻挡火锋以解围。②跨越火线和进入火烧迹地。当受火袭击又来不及点火解围时,应组织跨越火线解围,可选择已过火且杂草矮少又平坦的地段,用衣服蒙住头部,动作要快,一口气冲过火线可安全脱险。③卧倒避火和减轻烟害。卧倒避火要领:选择就近河沟、无植被或植被稀少的迎风平坦地带,把衣服用水浸湿蒙上头,两手放在胸部,卧倒避火。待大火过后,应立即起立。为防止在火到来前被烟雾呛昏窒息,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在地下扒个地坑,把脸贴在湿土上呼吸,可避免烟害。④当大火扑来时,若处于下风向,要果断迎风突破火势包围圈,切忌顺风撤离。⑤寻找天然的防火带。如树林中的开阔平地就可以阻挡火势;河流是最理想的防火带,呆在水中相当安全,所以最好在丛林中找到道路、河流和其他防火带;不要慌不择路、四处乱跑,应选择好脱险的路径,注意观察周围地形以及风向,估计火势扩展趋势。⑥如被大火包围,脱险的最佳方式就是穿过火场快速奔跑,尽可能遮蔽体表,如有水则将衣服浸湿,并用潮湿的衣服遮住口和鼻子。

3.学生宿舍火灾的预防

“学生宿舍是我家,安全防火靠大家”。学生宿舍预防火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乱拉、乱接电源。

(2)不躺在床上吸烟和不乱扔烟头。

(3)不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不让台灯靠近枕头和被褥、蚊帐等。

(4)不焚烧杂物。

(5)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6)不使用电炉等大功率电热设备。

(7)要人走灯关,嗅到电线胶皮焦煳异味要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4.汽车火灾的处置

(1)当汽车发动机发生火灾时,驾驶员应迅速停车,打开车门,切断电源,取随车灭火器,对准着火部位正面喷洒,直到扑灭火焰。

(2)当汽车车厢货物发生火灾时,应将汽车驶离重点要害部位或人员集中场所,并取下随车灭火器进行初期扑救,同时应劝喻围观群众远离现场,以免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无辜群众伤亡,使灾害扩大。

(3)当汽车在加油过程中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停止加油,迅速将车开出加油站(库),用随车灭火器或加油站的灭火器或其他物品将油箱上的火焰扑灭。

(4)当汽车被撞倒后发生火灾时,首要任务是设法救人,若车门损坏不能正常开闭,则应利用扩张器、千斤顶、铁管等工具撬门。

(二)水灾的应急避险

洪涝灾害或由河流湖泊或水库遭受暴雨袭击而引起洪水泛滥造成,或由海底地震、飓风、反常海潮以及堤坝坍塌等原因造成。有意识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建立灾情信息快速传递和预警预报系统,落实应急避险措施,都是十分重要的。

(1)避免在低洼地带、受山体滑坡及山洪泥石流威胁区域建房。

(2)加强对房前屋后的日常检查,留心周边山体变化,如查看山体是否存有裂缝、滑坡等异常迹象,查看房子地基及房子自身是否有变形等异常变化。

(3)汛期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预报,留心当地及上游地区的天气预报。若降雨量不断增大,则要查看房屋四周排水是否畅通,有无积水,防止山洪冲击房屋或雨水浸泡地基。为预防洪水入侵,可准备部分沙袋(沙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装满沙子、泥土、碎石),以备急需之用。

(4)发现重大灾害征兆或灾害已经发生时,要尽快将信息传递出去,及时引起政府重视,争取时间控制灾害发展和实施有效救援。

(5)面对紧急情况,要保持头脑冷静、行动快速、果断放弃。若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如结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

(6)若灾情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想办法依托浮生工具逃生,如大盆、汽车轮胎、床板、木箱、木柜、门板等。

(7)对溺水者及时采取人工呼吸等方法进行紧急救护。

(三)海啸的应急避险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了23万人的死亡,是世界上近二百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之一。海啸与海底地震有关,可引发高达30米的巨浪,对沿海地带会造成巨大破坏。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在20世纪发生的各种规模海啸达200次。它们造成的影响和规模会因方向、海岸形状他因素而不同,在一些特定的海岸,原本威力很小的海啸可能会沿着海湾逐渐产生数英里长的巨大海浪。并不是所有地震都会引起海啸,但任何一种地震都有可能引发海啸。当感觉大地发生颤抖时,要迅速远离海滨,登上高处。同时不要去看海啸,如果离海浪靠得太近,当危险来临时就无法逃脱。

(四)飓风的应急避险

所谓飓风,就是风速很快、威力很大的风。飓风风力通常达12级以上,并伴有大暴雨,可以摧毁一切脆弱的建筑物。

(1)飓风的预防。如有可能,要想办法躲开飓风即将行经的路线;飓风警报通常在24小时前发布,一般有足够时间离开。当收到飓风警报时,要远离海滨,因那儿将被破坏得最严重,并伴随有洪水和大浪;同时要堵紧窗户,保存好户外任何可能会被吹走的东西;如在海上,要放下船帆、封住船舱,把所有的工具收藏好;如果在坚固的建筑物里或高地上,就待在原处,刮飓风时行走是极度危险的。

(2)寻找庇护所。地下室或楼梯下通常较安全,可作为庇护所。庇护所要储备好饮用水,飓风可能会切断水电供应,要做好准备;如果没有庇护所,则户外的洞穴亦是较好的庇护场所;如不能迅速逃离现场,另一最佳办法则是平躺在地上,以减少被吹起的杂物击中。

(五)龙卷风的应急避险

龙卷风是一种巨大的风暴,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它的产生是与低气压和旋转的风向有关,当地表空气被加热时,柱状空气从积雨云风暴的上部下降而逐步形成龙卷风,同时龙卷风发展、运行迹象通常非常明显。

(1)预防措施。建立一些庇护场所,最好用混凝土或钢筋加固。当龙卷风来临时,最好躲藏在庇护场所内、防风暴的地下室或洞穴里,再者可进入一个小房间或者在坚实牢固的家具杂物下躲避,但不要呆在重家具下面。

(2)龙卷风来到时,要注意牢牢关紧面朝旋风刮来方向的所有门窗,相对的另一侧门窗则统统打开。这样可以防止旋风刮进屋内、掀起屋顶,并可使屋内外的气压平衡,防止房屋“爆炸”。注意不要呆在大篷车或轿车内,因龙卷风会将车掀上半空。

(六)雷电的应急避险

随着现代化电器设备的普及,如今的雷击事故不仅发生在室外,也经常发生在室内。大多数人遇到雷电天气都知道害怕,但却有相当部分人员不知道如何预防雷击。如遇雷雨天气,在户外不能打手机,这容易诱发雷电的到来,是非常危险的,因打手机而被雷击身亡的事例时有发生。但每每遇到大暴雨天气发生时,仍随处可见边走边打手机的人。因此,加强防雷知识宣传非常有必要。有关防雷电建议如下:

(1)现代住房、临建工棚加强全面防雷措施非常必要。如没有全套防雷措施的,则在雷暴当空时,不要接触金属管道、触摸从室外引入的电视天线、电线及打电话等。

(2)如果处于多雷区,则在雷暴当空时,要离开电线、晾衣铁丝等金属物,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在室外遇到雷暴并在行走时,则要离开大树、高的建筑物(如电线杆、铁塔、金属煤气罐、烟囱等),以防旁侧闪击和跨步电压。最好找一个低洼处双脚并拢蹲下来,尽可能降低高度,避免跨步电压;如果附近有树,则应该蹲在离树两米以外处较为安全。

(4)遇山区暴雨,最好是入山洞避雨,为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所产生的危害,注意不要触及洞壁且并拢双脚。如有汽车在附近,躲入车中是最安全的,因为金属外壳不怕雷击,但应注意在走进车厢时,车外人的身体切勿触碰金属部分;车的轮胎与大地是绝缘的,加上车厢的电位很可能与大地不同,容易产生跨步电压,为此,最好能够双脚同时离地跳上车。

(5)如果不能离开高处,干燥物质可作为绝缘材料,可以弯腰低头、抱膝抵胸,两肢并拢坐在绝缘材料上面。注意不要用手触地,那样可能会传导雷电;带橡胶底的鞋有助于绝缘,但不能保证一定安全。如果没有物体可作绝缘材料,较好的办法则是平躺在地面上。

(七)地震的应急避险

地震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自然现象,是亿万年来地壳缓慢变动过程中长期积累应变能量释放而造成的结果。在地壳脆弱、地应力作用较大和地表岩层发生断裂变动处更容易发生地震。地球上每天要发生1万多次地震,1年约有500多万次,其中99%的地震是人们感觉不到的微弱地震(1~3级),仅有1%的地震才是人们感觉到的有感地震(4级以上),而每年形成破坏性的地震(5级及以上)约有1000次左右。当遇突如其来的地震时,不要惊慌失措,一定要保持镇定,积极采取应急避险方法:

(1)要保持清醒头脑,采取应急措施。若来不及逃出房屋,在平房中的人可就近躲避在坚固的写字台下、炕沿下、床板下等。在楼房上的人应迅速从大房间躲避到厕所、厨房等小房间处;当来不及逃离大房间时,应躲在内墙墙角下、家具与门框附近等处,并注意保护头部,不要躲在楼房的外墙角,以防外墙震裂倒塌而摔出墙外。不可躲在阳台上、窗户旁或拥挤在楼梯口,更不可盲目跳楼以防摔伤。当主震(约20秒钟)过后,要立即撤出房间,以防接踵而来的余震造成伤害。

(2)地震容易造成停电和火灾,因此在高层楼房中不可乘电梯逃离,而应沿楼梯撤出。逃出室外或已在室外的人应保护头部,以防被瓦砾等杂物砸伤;同时要迅速往广场、操场等空旷安全处疏散,要躲开狭窄街道、高楼、影壁、烟囱、桥梁、高压线、变压器、河堤、水坝等危险地段。

(3)若地震时处于立交桥上,司机和乘客应迅速下车、跑步下桥躲避。若地震时处于车间、影剧院、商场、学校等公共场所,如时间允许可依次迅速撤离;在来不及撤离时,则就近躲在车床下、桌子下、舞台下、椅子下、柜台两侧等相对安全的地方。

地震通常主震过后还会有不断的余震,此时千万不能回到尚未倒塌的建筑物内;倒塌的建筑物如发生火灾应迅速扑灭,以救出被困的幸存者。被埋在废墟中的人,应尽可能加固自己周围的支撑物,并用连续有规律的敲击声或呼喊声求救。

(八)其他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避险

1.乘船时遇险

不管是否懂水性,在出外游玩时最好在行囊中预备一个便携式气枕或充气式救生圈,以备急需之用。上船时首先要留意观察船上救生设备的安放位置和紧急逃生路径。当发现船员超载时,要保持警惕,尤其当船体剧烈颠簸时更要高度戒备,将重要财物随身携带,换上轻装随时准备逃生。

船艇下沉时的逃生办法:船艇撞到礁石、浮木或其他船只,都可能导致船体洞穿,但并不一定会马上下沉。此时应迅速穿上救生衣,发出求救信号(手机、信号弹和燃烧的衣物等物品都可以发出求救信号),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弃船。一旦决定弃船逃生,要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先让妇孺登上救生筏或穿上救生衣,按顺序离开事故船只;穿着救生衣要像系鞋带那样打上结。如果来不及登上救生筏或者救生筏不够用而不得不跳水逃生时,应迎着风向跳,以免下水后遭遇漂浮物的撞击。跳水时,双臂交叠胸前,压住救生衣,双手捂住口鼻,以防跳入水时呛水;眼睛平望前方,双腿并拢伸直,脚先入水;眼睛不要向下望,否则身体会向前扑摔,容易受伤。如果跳法正确,并注意深屏一口气,救生衣便会使人在几秒钟之内浮出水面;如果救生衣上有防溅兜帽,则应解开套在头上。跳水一定要远离船边,跳水的正确位置应该是船尾,并尽可能地跳得远些,避免在船下沉时产生涡流而把人吸进船底。

跳入水中要保持镇定,既要防止被水上漂浮物撞伤,又不要离出事船只太远,以免搜救人员找不到。如事故船在海中遇险,要耐心等待救援,看到救援船只时要挥动手臂示意自己的位置。如在江河湖泊中遇险,若水流不急,很容易就可游到岸边;若水速很急,则不要直接朝岸边游去,而应顺水流方向游向下游岸边;如果河流弯曲,应向内弯处游,通常内弯水位较浅且水流速度较缓慢。

2.落入水中

万一掉进水里,要屏住呼吸并捏着鼻子,避免呛水,因为人一旦呛水就会头脑发胀,容易失去方向感并变得更为惊慌疲惫。在放松身体的同时,要试试能否踩到水底,因为很多河流并不是很深。为节省体力,一般都要脱掉沉重的鞋子,扔掉口袋里沉重的物体,切记不要贪恋财物,不要有侥幸心理。由于溺水者往往惊慌失措,本能反应会拼命抓住一切够得着的物体作救命稻草,因此拯救者在进行救护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要轻易被溺水者抓住,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要下水进行救护。在水中实施救护时,一般要从溺水者后面接近进行施救,同时要大声呼唤其配合;当遇溺水者拼命挣扎时,可先在溺水者的后脖颈处砍一下将其击晕再进行救护,特别要注意避免被溺水者牢牢抓住一同沉入水底。

3.乘电梯发生意外

如乘电梯突然被困,被困者首先要保持冷静,切忌慌张,可用电梯内的电话或对讲机向有关方面求救,并按下标盘上的警铃报警;还可以通过不断拍门叫喊,或脱下鞋子用鞋拍门,发信号求救;如无人回应,需镇静等待,保持体力,等待营救。由于困在电梯里的人无法确认电梯的所在位置,因此不要强行扒门,否则会带来新的险情。同时,电梯顶部均设有安全窗,该安全窗仅供电梯维修人员使用,其他人员不应扒撬电梯厢上的安全窗,从这里爬出电梯会更加危险。

4.地铁中的应急避险

(1)停电情况。第一,遇停电时,被关在地铁内的乘客不用担心车门打不开,不要自己动手开车门,应等待工作人员将指定车门打开,并从指定方向撤离。第二,不必担心被关在密闭的地铁车厢里会出现呼吸困难,即使全部停电,列车上还可维持45~60分钟的应急通风。第三,不要随意跳到隧道里,列车距离地面有一米多高且路轨情况复杂,直接跳下去易崴脚并造成局面混乱。第四,站台的容量足够乘客安全有序地撤离,千万不要乱跑乱窜。第五,如无其他意外发生,停电时一般不要拉动报警装置。第六,万不得已需在隧道内行走时,要小心脚下,防止摔伤或者被障碍物碰伤。第七,疏散时如果受了伤,应及时与抢险队员取得联系并等候救治。

(2)遇毒气袭击。若在地铁内突然遇险,可考虑在车厢内报警。报警装置为发生紧急情况而设,通常安装在车厢两端的窗户上方;报警前先初步判断,若非特别紧急的情况,一般事故应等列车行驶到站台再解决为宜。如在车厢内遇到紧急病情,可先拨打120急救电话,但不必扳动报警装置,等列车进入站台停车后更容易处置。当确认地铁内发生了毒气袭击时,应充分利用随身携带的手帕、餐巾纸、衣物等物品堵住口鼻及遮挡裸露皮肤;如果手头有水或饮料,可先将手帕、餐巾纸、衣物等物品浸湿。判断毒源位置后,应该迅速朝着远离毒源的方向逃跑,按顺序到空气流通或到毒源的上风口躲避,到达安全地点后,要用流动水冲洗身体的裸露部分。

(3)不慎掉下站台。乘车时,一定要遵守站台管理规定,要站在黄色安全警戒线以内,当发生人群拥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发生坠落或被人挤下站台等意外。地铁中的接触轨道都携带有高压电,通常平行地安装在两条铁轨旁边或者站台侧面(大部分靠近站台一侧),且一般上面覆盖木板,但稍不留心就容易触电。在地铁发生意外坠落轨道的人员中,常常因往站台上攀爬或采取其他自救动作时,碰到接触轨而触电身亡。因此,万一发生意外,无论情况如何紧急,首先要镇定,留意脚下以免触电。发现有人意外坠落时,应赶紧大声呼救并向工作人员示意,然后由工作人员采取措施停止向接触轨提供电力并及时救助。若乘客坠落后看到有列车驶来,最有效的方法是立即紧贴里侧墙壁(因为带电的接触轨通常在靠近站台的一侧),同时注意尽量使身体紧贴墙壁以免被列车刮到身体或衣物;要等到列车停稳后,由工作人员进行救助。看到列车已经驶来,千万不可就地趴在两条铁轨之间的凹槽中,因为地铁和枕木之间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容身。

5.出现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发生时,最有效的抢救措施是要迅速切断电源,然后再抢救伤者。在切断电源时,救助者应穿上胶鞋或站在干燥木板凳子等绝缘体上,戴上塑胶手套或包上绝缘材料,再用干燥的木棍等不导电物体挑开电线,千万不要直接用双手拖拽触电人员,这很容易使自己也跟着触电。若触电人员已昏迷,则通常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在进行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搬动伤员。搬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时,应尽量让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上平硬阔木板外,还应继续施救,特别是心跳、呼吸均停止者更应继续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如果触电者有皮肤灼伤,可先用净水冲洗拭干,再用纱布或手帕包扎好,以防感染。

6.突遇猛兽袭击

人与野兽相遇时,若处于警戒距离之外时,千万不能慌张,可慢慢后退,切不可把身体薄弱部位,如背部暴露给猛兽,同时要注意一边观察它的反应一边不动声色地后撤,逐步扩大与猛兽的距离,增加安全保险系数。如果站在面前的猛兽一动不动地盯着你,表明你已处于警戒范围。此时,正确的做法是:一动不动地站立,不弯腰低头,更不能逃走,而应与它静静地对峙。假如你低头或蹲下,猛兽会觉得你像它平时捕食的猎物,就会猛扑上来;假如你跑动,猛兽会增强制服你的信心,随即会扑上来。假如与猛兽迎面相遇,两者间距离已小于临界距离,猛兽已扑向你,此时你只能双臂抱头,护住喉管,尽量减少猛兽对你的身体伤害,并大声呼救。

7.发生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通常是指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人们睡眠中不知不觉侵入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流,并散布全身,当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就会造成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将不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导致血液中含氧量明显下降;而大脑是最需要供氧的器官之一,人体内的氧气通常最多只能够维持消耗10分钟左右,一旦氧气供应断绝,人体将很快昏迷并危及生命。

(1)煤气中毒常见原因。①在密闭的室内使用煤炉取暖、做饭,因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容易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并积聚在室内不能散去;②门窗紧闭,无通风措施;③平房烟囱安装不合理,烟囱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入室内;④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⑤城区居民使用的管道煤气,管道中一氧化碳浓度为15%~30%,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熄灭,致使煤气大量溢出,容易造成中毒;⑥使用燃气热水器,而浴室通风不畅,且洗浴时间过长;⑦冬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启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着,也可能引起煤气中毒,因为汽车尾气中含有4%~8%的一氧化碳,一台20马力的汽车发动机一分钟内可产生28升一氧化碳。

(2)煤气中毒的救治方法。①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②让患者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③对可自主呼吸的患者,应充分给予氧气吸入;④对昏迷不醒、皮肤和黏膜呈樱桃红或苍白、青紫色的严重中毒者,在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就地进行抢救,及时进行人工心肺复苏,即体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若患者嘴里有异物,应先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⑤争取尽早对患者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即使是轻度、中度中毒,也需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