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没有终点的发现之旅

没有终点的发现之旅

时间:2023-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物专访:没有终点的发现之旅——主持人采访实战论之一邵 波主持人进行人物专访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犹如一尾鲜鱼,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做法。遗憾的是,终点永远都是条渐近线,人物专访是没有终点的发现之旅。真正的发现之旅往往是从一个不起眼儿的细节开始的。

人物专访:没有终点的发现之旅——主持人采访实战论之一

邵 波

主持人进行人物专访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犹如一尾鲜鱼,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做法。但无论怎么做,都离不开贯穿始终的一条生命线: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的宿命。我从事主持、采访工作十多年,感觉在各种采访中人物专访是最为耗费精力的,因为要探究人物背后的真实,就必须钻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打开心灵的窗口,在“发现”的旅途上苦苦寻找着真实的终点。遗憾的是,终点永远都是条渐近线,人物专访是没有终点的发现之旅。本文试图结合我多年的主持、采访经验,针对“人物专访”这一话题,从“发现”这一角度谈谈自己的心得。

一、发现是通向真实的一个路口

作为一个主持人,面对一个陌生的采访对象,首先应该具备发现的自觉意识。在采访中,我遇到过言语木讷的农民老汉,也遇到口若悬河的商业巨子,还有疲于应付的政府高官,但不管哪种类型的人物,自己总会找到一个突破口,就像在线团里找到一个线头儿一样,把它一点点地拉开,捋直。

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其实,发现是一种能力,是一个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的体现。1999年,我们去采访一位改革业绩颇为突出的政府官员。采访刚进行不久,我就察觉到对方的回答囿于一种模式,听来无懈可击,实际上他是在和我们打马虎眼,不愿涉及一些深层次的话题,巧妙地把我们的问题挡了回来。我知道,这是多次经历过采访的人物才有的“通病”,无数次相同的采访套路,无数画地为牢的新闻记者,已经把他训练成一个炉火纯青的“外交家”了。有这个发现,我们摄制组经过反复的讨论,最终决定“哪里骨头最硬就啃哪儿”。我们费尽心思设计好了大胆而尖锐的问题,就是想“逼”他说出有新意的东西。果不出所料,几个回合下来,他终于从模式化的应答中走了出来,回答得精彩又巧妙,直叫我们这群“考官”自愧弗如,却又心花怒放。这也再次证明了敏锐的发现能力是开掘采访深度的一把钥匙。

罗丹说,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同样,真实无处不在,缺少的仍是发现。记者应当具备一双与众不同的“慧眼”——新闻眼。

二、细小处见真功夫

在采访中,我发现当采访对象意识到记者或摄像机在场时,采访对象会本能地夸大或隐瞒些什么,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也就变得异常困难。我的经验是从细节入手,发现一个支点,往往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

穆青说:“获得细节,处理好细节,这是记者的思想水平、新闻敏感、采访经验、写作技巧等能力的综合反映。”这堪称至理名言。真正的发现之旅往往是从一个不起眼儿的细节开始的。采访就如同做一道菜,细小处有大学问,见真功夫。2005年我采访一位致富的农民王玉静。之前,很多记者采访过她,效果不好。我采访时,因为她很紧张,大半天没有进入真正的采访状态,总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缺少细节的支撑。可是时间有限,必须要制作。就在录制节目的前一天晚上,我又把他们夫妇两个请出来一块儿吃饭,因为我知道我对这个人物的发现还不够,节目如果就这样播出了,别人可能觉得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可对我来说,却是一个难以弥补的遗憾。就在闲聊之际,我就发现了他们在创业之初一段“埋钱”和“买轿车”的故事,我如获至宝,就把这个小故事给掐下来,用在节目当中了,效果令人非常满意。

有了这些细节,王玉静这个人物就顿时鲜活起来,面对镜头,她除了能娴熟地讲述那些在媒体面前重复了多次的创业经之外,还能袒露一个更本色的自我。从这个例子中我悟道,细节是增强人物典型真实性与感染力的源头活水。

细节是提升人物典型主题、展现人物典型崇高境界的不可或缺的窗口。能发现细节固然是优点,但如果你发现的细节和人物的气质、涵养、精神面貌等更深一层的支点没有吻合之处,那只能说明你发现的细节缺乏深度开掘的潜力。

细节的发现是一个细致而艰苦的旅程,细节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人民日报记者董宏君在谈到2002年采写通讯《公仆本色——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同志》一文的体会时说,深入到第一现场,对于把握人物典型的细节,把握人物典型的精神内核,大有裨益。为了写好这篇通讯,董宏君一行约定,一定要“到第一现场,采访到每一个当事人。”记者采访了郑培民的生前好友、同事、下属、家人、秘书、司机,甚至他去吃过饭的路边小店的小老板,他帮助扶贫解困的深山里的农民……采访的干部群众达100多人次,作品中使用的每一个素材、每一个细节,都是记者搜集到的第一手材料。于是,一位胸怀坦荡、公道正派的好兄长、好公仆形象在记者的头脑中渐渐生动起来。一个个感人的细节跃然而出:郑培民是个非常细心的人,细心到给盲人朋友倒茶时要晾到合适的温度才送上,照顾残疾人的生意又从不说破,顾及的是残疾人既要养家糊口,又要维护其不轻易受人施舍的尊严……每一个细节的发现都成为人物心灵的映照和折射。

三、发现需要技巧,更需要真诚

多年的采访经历,让我深深的懂得,发现作为一种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了发现的意识并不等于有了发现的能力。

针对采访技巧,业内许多人士都有过精炼的总结,下面我从“发现”的角度来简单地概述一下。第一,要做一个合格的对话者。采访了许多名人的赵浩生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采访名人,你必须要有与名人平等对话的智商。如果你采访政治家,你就要有与他一起纵论天下大事的开阔视野;如果你采访文化大师,你就要有与他一起探索人生宇宙奥秘的深刻见解。赵先生的话讲得很有道理,一名记者必须要有全面的素质修养,才能写出好作品。当然,很多时候,我们的采访对象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名气,没有地位,作为一个合格的对话者,我们应该把对方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大叔、大妈一样,在对话中去捕捉质朴而坚韧的真实细节,这同样是对一个记者修养水平的考验。很显然,能采访得了名人的记者未必能担当起一个老农民的合格对话者。平等的交流平台,是发现的原点。

第二,要创造良好的谈话氛围。一种好的氛围的形成包括时间和地点要合适,采访的形式要得体。时间和地点要征求采访对象的意见,这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我曾经在一篇采访札记中写道“人物类节目是和人打交道的,要遵循一切与人交往的原则”。另外,我认为采访的形式很重要,我经常使用的策略是“把访谈变成闲聊”,我相信,许多资深记者差不多都是聊天的高手,把访谈变成聊天,是一种高超的采访本领。其实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都是聊出来的,闲聊往往不经意间能泄漏一个人的谜底。关键问题是,记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能力,要清楚自己想要得到的是什么,对记者来说,“聊”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发现”才是目的和内容。

第三,也是无技巧的技巧,即要有点不怕碰壁的精神,做足脚底板下的功夫。当前,我们党一直在呼吁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切实做到“三贴近”。在实践中,我越来越感觉到,“三贴近”必须“走”字当头,走进实际,走进生活,走进群众。人物采访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候就得靠一股倔劲儿才能迈过这道坎儿。

发现需要技巧,更需要真诚。一颗真诚的心不需要用技巧来粉饰,正如那句名言所说,当你背向太阳的时候,你只看到自己的影子。真诚能让你的发现之旅豁然开朗。2002年,我沿着小清河采访水污染的情况,从济南西郊的穆里庄(小清河的发源地),途径淄博、潍坊、滨州、东营,最后到达入海口。应该说这是一次非常悲壮的采访,面对让人瞠目结舌的污染,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而更让我心痛的是,沿途的村民对污染的态度与其说是麻木,还不如说是绝望。根据村民提供的线索,我找到了为了污染问题跑了几十年的老村支书,没想到却碰了个闭门羹。后来才知道,老支书也曾多次向多家媒体反映过此事,接受了很多采访,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老人是寒心了,俗话说,哀莫过于心死啊。我反复表明我们是为了这个村子的环保和污染问题来了,老人看我这样很真诚的追问不停,说:“哎,我破一次例吧,我已经发过誓了,我以后再也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了,我再也不去上访了。”老人终于愿意接受采访了。一打开这个话题,我就发现老人的眼圈儿发红了,当时我的表情非常真诚,我说老人家,作为村支书我想你的村庄受到了污染以后,可能最先对这件事引起重视的应该是您吧,您都做过哪些努力呢?看着乡亲们受罪,您能不管吗?老人沉默了足足有一分钟的时间,突然哭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大冬天里在河边上放声大哭,老人边哭边陈述,因为长期饮用被污染了的水,村里的癌症发病率特别高,十多年没有验上一个兵……就这样我理解了一位古稀老人的绝望与痛苦,将心比心,以诚易诚,我用自己的真诚换来了老人的一把辛酸泪,也坚定了我们曝光那些排污企业的决心。也正是这次采访报道,促使政府采取措施,解决了长期以来附近村庄农民的饮水问题。

小 结

发现,是一个言说不尽的话题。作为一个合格的主持人不仅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发现的技巧,还应把发现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升华为一种品格,最终融在自己的血液里,换句话说,发现的能力应当成为我们新闻人的一种职业素养。一个善于发现、勇于发现、恒于发现的新闻人才是离真实最近的人,也是老百姓最信任的人。

发现之旅没有终点,我仍在路上,千千万万个新闻人仍在路上……

〔作者单位:山东电视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