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学科技新闻报道技巧初探

医学科技新闻报道技巧初探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学科技新闻报道技巧初探方彤,主任记者,现任健康报社医学科技编辑中心主任,从事新闻工作十余年,目前主要负责医疗卫生领域的科技新闻报道,报道涵盖临床医学及相关交叉学科,如生命科学、生物工程、临床药理等,在医疗卫生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

医学科技新闻报道技巧初探

img8

方彤,主任记者,现任健康报社医学科技编辑中心主任,从事新闻工作十余年,目前主要负责医疗卫生领域的科技新闻报道,报道涵盖临床医学及相关交叉学科,如生命科学、生物工程、临床药理等,在医疗卫生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曾获全国非典优秀新闻作品奖。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需求逐步加大,更加关注卫生科技进展和健康领域动态。而近年来频频出现的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卫生事件,对媒体如何维护公众健康知情权,如何把握健康领域的热点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从事多年采编工作,现就卫生行业媒体如何把健康领域热点报道作“专业”提些浅见。

关键词:医学科技新闻 采编技巧 探讨

一、寻找专业性与通俗性的契合点

受专业特点决定,医学科技新闻给人第一印象是专业性强,强调科学严谨,但对于大众媒体的阅读对象而言,则可读性上稍逊一筹。如何能够把医学科技新闻写得好看一些,更能吸引读者的眼光和阅读兴趣,也是笔者参与医学科技新闻报道工作以来努力的方向。在工作中笔者体会到,采写好医学科技新闻一定要坚持“深入浅出”的原则,尽力在专业性与通俗性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

二、既要“真实”,又要“通俗”

采写医学科技新闻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2009年4月7日,新华社在一篇题为《去年76起记者违法违规案受处理》中说:“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共办理新闻报刊领域群众举报案件556件”,“全国有十几家报纸因刊发虚假失实报道受到公开通报批评、警告或停刊整顿等处罚,近百名媒体从业人员因存在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被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列入新闻从业不良记录,其中有20多名新闻记者被判刑”。

重温《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的规定: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采写医学科技新闻在注重真实性原则的同时,还必须讲究通俗性原则。

从贴近群众的角度来说,医学科技新闻记者尤其要在通俗性上下功夫,力求将艰涩难懂的医学科技术语“翻译”成群众所能接受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贴近群众,让群众读懂医学科技新闻。

医学科技新闻的通俗性原则,实际上也就是“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贴近实际”,就要坚持医学科技新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地反映事实。“贴近生活”,就是要把医学科技新闻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忠实地反映和表现生活,解决群众的生活难题。“贴近群众”,就是充分体现群众的意愿,满足群众的需求,用群众的语言,讲群众能懂的话,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的医学科技新闻。

三、要做“杂家”,也当“专家”

医学科技记者是“记者”,更应成为“学者”;医学科技记者是“杂家”,更应成为“专家”。

医学是一门学科,新闻也是一门学科,医学科技记者是融这两门学科于一身的行当,应该成为学者。这种学者是记者的一种升华,是把医学科技新闻当做一门学问来研究的人文学者。

新闻记者又向来被视为杂家,除了熟悉本行的新闻学、医学专业知识外,文史哲、数理化、天地生都应有广泛的涉猎,这是杂。而作为专门采访报道医学领域、特别是该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医学科技分支,医学科技记者则必须掌握或精通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这方面的学术情况、发展方向及其学者队伍,在当记者的同时,又做学者;在当杂家的同时,又当专家,并以记者和学者、杂家和专家的双重修养,采写好每一篇医学科技新闻报道,这样的医学科技新闻报道才是高水平的。

(一)抓选题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立足行业,寻找卫生热点与社会热点的结合点。卫生行业内的热点话题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医疗保障;过度医疗,原因错综复杂,但不外乎四方面:医学认知方面的原因、诊疗技术缺乏规范、背后的经济因素、伦理道德层面的因素;红包、回扣、医德医风问题;医疗差错、事故及鉴定;疾病控制,包括传染病、性病艾滋病、地方病,以及慢性病的控制,等等。

上述话题虽然来自卫生行业内,但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采写这类稿件,要找好切入点,不要局限于行业内部,要从全局、大局看卫生行业的热点,分析原因,冷静思考,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是视角外延,关注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疾病、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比如三聚氰胺牛奶,注水肉、农药残留、假劣药品及药品不良反应等;其他损害公众健康的事件,如职业中毒、化学中毒事件。

三是关注社会,寻找“大卫生”话题。事关百姓生产生活和衣食住行的各类“大卫生”问题: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气象气候、天文地理;各类自然灾害事故及人为的灾难,空难、海难、煤矿坍塌、踩踏事故;家庭装修污染、噪声污染、垃圾处理;心理健康问题、自杀、抑郁症;养老、空巢家庭,等等。

(二)报道要把握三个原则

原则一:热点≠热点报道。热点不一定可以写成热点报道,主要是要尊重国情和遵守新闻宣传纪律。什么东西该报道、何时报道、怎样报道?都应该从大局去考虑。

原则二:不要进行人为的炒作。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有的媒体不管结论如何先行炒作,表现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报道尤其如此,有的报道因为不科学、不准确,甚至不真实,既对企业形成重创,又使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更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原则三:请专家把关,保证报道的科学性。记者编辑不是科学家,在公共事件发生后,应该由科学家发出正确的声音。

(三)保证报道质量的三个要素

要素一:眼睛锐利,善于捕捉新闻。

1.从材料、资料中找新闻。比如从科研课题、调研结果中挖掘线索,力求把“二手饭”做出精美味道。

2.从政府发布的信息中找新闻。比如食品药品检验信息、疫情公告、各地卫生播报、灾害预警等,但要注意报道不是简单地披露信息,而是以此为线索,挖掘信息背后的新闻。

3.从会议中找新闻。善于发现会议之外、会议背后的新闻。比如也许你开的是个计划生育工作会,但会议提供了关于独生子女人格调查方面的材料;或者你开的是艾滋病防治会,但了解到了同性恋网站上开设了“同志”怎样预防艾滋病的栏目。抓住线索,深入采访,就能够写出有分量的报道。

4.从生活中找新闻。衣食住行处处有新闻,重要的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5.从网络和各种媒体信息中找新闻。关键是在获取信息后要充分发挥健康报卫生行业报的优势,把报道做深做透。也就是说,当你丧失了报道先机之后,至少要做到“后发制人”。

要素二:肯于思考,善于筛选新闻。

1.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热点问题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然而事物的个性离不开共性,记者在报道时,要善于抓住本质,从全局上衡量被报道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也就是要善于抓住热点问题的“点”,看这个点,是否具有矛盾的普遍性,是否既是群众关心,又是政府关注的问题。

2.吃透两头,冷静把握。既要吃透上头,了解相关的方针政策;又要吃透下头,了解群众关注的问题。

3.力戒片面,把握好度。寻找有利于化解矛盾,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入点,选择群众的视角作为切入口。

要素三:勤于笔耕,善于写好报道。

热点报道一般有以下几种做法。

1.告知信息,让公众尽快了解真相。一般以消息形式出现,但要注意把握尺度,比如哪些问题要突出报道,哪些问题暂时不宜报道;哪些问题要大声疾呼,哪些问题要淡化处理;哪些问题要加热,哪些问题要降温。

2.沟通情况,减少负面影响。主要指在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上,媒体要成为政府和民众间沟通情况,传达意见的载体,让公众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正确面对。

3.科学普及与事件披露(疫情)同等重要。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等疫情报道中比较重要的是要做好科学普及工作。比如禽流感,在最初的报道中科普工作没有跟上,造成了群众的恐慌。而专家指出病毒一般不能在70℃以上生存,所以进食煮熟的家禽是不会感染禽流感的。相关报道及时跟进,很快消除了群众的恐慌。

4.培育公众抵抗危机的健康心态。基本原则是,灾难事故报道不是为了传达恐怖。美国学者威廉·麦奎尔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针对传播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的“防疫论”,其主要观点是,人的思想如果没有经过锻炼和考验,一旦受到刺激就无力抵御而被冲垮,所以要增强“免疫力”,一是要使用“滋补法”,就是要让人事先接触正面信息;二是要使用“防疫法”,先让人接触一些弱型的负面信息,逐步增强抵抗力。比如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媒体对地震的消息高度重视,往往在地震发生后一小时,气象厅就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地震原因、震中地理结构等情况,媒体也及时发布报道,让防震意识深入人心,居民在面对地震时能够冷静对待,自我保护。所以日本每次地震时的伤亡人数一般不超过10人,而2010年1月海地发生的地震死亡人数竟然超过20万!可见新闻报道的“防疫”措施对公众来说有多么重要。

5.提供心理援助。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媒体要随时了解公众的感受,和受众进行交流,帮助公众寻找到发泄感情的出口,使其尽快走出灾难的阴影,心理恢复正常。

6.写出“故事性”。美国新闻学者提出过一个全新的新闻理念: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故事”当然是事实,但“故事”又比“事实”进了一步,故事更具有新闻性、可读性和传播性。这在热点报道中更为重要。

需要指出的是,新闻中讲述的故事与平时的故事有本质区别,必须要真实,必须要有内涵;故事是一个载体,它要承载意义。

7.事实一定要准确。稿件中涉及的新闻事实、背景、数字最好送审,请权威部门把关。除上述三个要素外,善于沟通也非常重要。沟通,从发现新闻线索开始。沟通的对象:被采访者,是否接受采访,怎样挖出新闻;权威部门对事件的说法;主管部门对事件的应对;编辑部门是否认可,能否见报,从哪个角度采写。沟通,在报道见报后继续。了解稿件见报后的反响,后续报道是否跟进,问题是否解决,问题解决后的相关报道,等等。

四、采访前要“恶补”相关医学专业知识

科研进展、科研成果、科技大奖等内容是医学科技新闻报道的重要素材,医学科技新闻要做到对其科学价值的真实反映,就必须将新闻事实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放在首位,在医学术语、专业概念、数据引用上都要一丝不苟,报道内容不能有“注水”。尤其是对于健康报这样的专业媒体而言,报道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显得更为关键。因为健康报的读者都是业内的行家里手,对本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和进展都有专业认知,一旦新闻内容失实,或有失偏颇,很容易就被内行人看出问题,贻笑大方。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专业学科的不断细分,作为非医学人士的记者不可能对所有的专业都足够清晰的了解,这就要求记者平时要注意多积累,多看一些医学相关的书刊和其他媒体的报道,多方汲取养分,哪怕只是浮光掠影式的快速阅读,也比一无所知强。在采访前要做好前期的案头准备工作,多搜集一些与报道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恶补”相关专业知识,如果方便,最好能向采访对象事前索取相关材料,提前“热身”,这不仅有利于对报道内容的全面把握,也能更好地与采访对象交流。医学科技新闻的采访对象大多是专家、学者,如果记者对其研究内容毫无所知,在采访时就很难形成有效交流。

五、写作时从读者最关心的话题入手

医学科技新闻要写得好看,首先要在内容选择上有所取舍,在核心内容得以充分体现的前提下,可以尝试用更多笔墨突出读者更为关心,较感兴趣,或是更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现的内容,要记住读者最关心的话题,就是记者最需要关心的。

在写作《吃饭问题该管管了》(健康报2009年12月17日)一文,笔者就曾遇到了过类似的情况。笔者采访一个关于餐饮与健康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上,来自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些专家在会上发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如《城市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与营养健康干预研究》《城市单身生活人群饮食习惯调查与分析研究》等。对读者来说,这些研究成果与他们的生活联系并不密切,如果仅从研究成果角度写作,不会引起读者关注。我从“吃饭问题该管管了”这个角度入手,试图引起读者共鸣,收到较好的效果。

六、“表达”要以增强可读性为重要原则

除了在素材取舍上有所侧重外,在写作技巧上,也要多动脑筋,在标题、导语、语言风格上也都要以增强可读性为重要原则。在采写《丙肝隐匿性强,最常见症状是疲劳》(健康报2009年12月9日)一文时,我就希望用这个非常直接的标题来引起读者兴趣。在文章开头我写的是“丙肝最常见的症状疲劳,容易与工作引起的疲劳混淆,且易发展成慢性,因此我国丙肝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丙肝尚无预防的疫苗,防治丙肝只能通过避免高危行为,及时检测和规范治疗。”谈丙肝易与工作引起的疲劳混淆,是勾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重要引子。在写作语言的选择上,也不能完全把专家所讲的照搬,要学会形象生动地展现复杂、深奥的医学科技内涵,把专家术语翻译为大众化语言。这个翻译过程可以是比喻、可以是拟人,可以是类比,关键就是把艰深难懂的专业术语转变成大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在初稿完成后,请专家审稿的环节一定不能忽略,因为记者为了通俗性的“翻译工作”,有可能不能充分反映,或是曲解原意,有了专家审稿就为保证稿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上一道至关重要的砝码。

当然,也有专家不太能接受“翻译”后的专业内容,这也需要记者与专家更多的沟通,取得专家的认可,在保证内容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强其可读性。

参考文献

[1]《健康报》

[2]《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